登陆注册
3118100000009

第9章 1934年11月30日·黄昏湘江东岸(1)

一、周恩来与毛泽东的短短数语

敌机狂轰滥炸,低空扫射,已经随着落日含山沉寂了。渡口重又喧腾起来。

站在湘江东岸指挥渡江的周恩来,舒了一口气。他刚刚把博古、李德送过去,又和朱德握别。他告诉他们,迅即赶到界首,组织指挥各军团,全力堵截蜂拥而至的敌军以保证渡口的安全,掩护中央纵队渡江!

“我们一齐过不好吗?”朱德提议说:“这里可以留别人来指挥,……”朱德觉得组织渡江,纯属行政事务,不需领导者亲自指挥。他一边不安地端详着周恩来的脸。几天来,这张英俊的脸显然变瘦了;炯炯有神的眼睛周围有一团暗影。两道浓眉和蓬乱的胡须上沾满风尘,双唇皱裂。好像嘴形也变宽了,前额微蹙,失去了从前的光洁圆润。他的外貌不仅呈现出睡眠不足和体力上的疲劳,而且他的深邃的目光里还流溢出一种潜忧。

“不,”周恩来沉声地说:“董老、林老、徐老、谢老都还没有过来,毛泽东同志也还都在后边。你放心,我随中央纵队过江!”

他回眸东望,无限焦虑。

朱德知道,临时指挥部必须立即设置,在战局瞬息万变的时候,指挥绝对不能中断!

周恩来正像朱德对他的观察那样,的确感到无限的倦意,他在渡口边的一块光秃的土丘边坐了下来。警卫员急忙给他垫上灰色的军毯。

他自从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后,在振奋之余,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和不安。

周恩来组织中央纵队迅速过江,怀着一种束手无策的恼怒和自咎的感情,注视着敌机在沿江渡口狂轰滥炸和扫射那些毫无防护的机关人员!

“注意空袭!注意隐蔽!”而他自己却不隐蔽。

四架敌机从北方的云朵里进入湘江上空。有些人好奇地望着它们,似是望着不会带来任何危险的纸鹞。

“卧倒——!”

防空指挥员下着命令。而周恩来却不卧倒。

警卫人员把周恩来推拥到一处陡崖下,只要蹲下去,就可以躲开敌机的扫射。

周恩来看到部队都在原地卧倒后,他才蹲在陡崖下,观察着直冲而下的敌机,飞机在他眼前变大了,嘶啸声越来越响,机身把空气冲压下来,让人难受。

他清晰地看到,战斗轰炸机的透明的凸窗里,那个戴着飞行盔的凶手。飞机的黑色的机翼上青天白日的圆徽使他感慨万千。在黄埔军校时,他就熟悉这个圆徽了!那时,他的军帽上也是这个圆徽,在这个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下去东征陈炯明!

现在这个飞贼,挺着两个涂有圆徽的铁翅向他俯冲而来,昔日并肩战斗的同志,今日变成互相残杀的仇敌,历史走过一段多么弯曲的历程?

第一架飞机向渡口俯冲下来,又升上去,第二架又俯冲下来。几个黑点带着尖利的哨音呼啸而来。

一匹骡马挣脱了驭手的束缚,向江边狂奔,一个披着蓑衣的驭手跳起来追赶。

大地在重磅炸弹猛烈的冲撞下抖动了一下,立即升腾起黑色的烟尘,相伴而来的是沉雷般的隆隆声。

一股带着火药臭味的热浪扑向陡崖。这时,周恩来看到那匹骡马和披着棕蓑的驭手埋葬在烟尘中!

周恩来派警卫人员去抢救那个战士。没想到那件神奇的棕蓑竟从硝烟中鬼怪似地钻了出来,不顾一切地拉着驮骡向渡口直奔而去。

周恩来想关照这个骡夫,但他看到徐特立过来了,手里拄着一杆藤质的轻便而有弹性的红缨枪。

“徐老,有马不骑拄杖行,身体吃得消吗?”周恩来关切地开着玩笑。

“我们本身就是一匹马嘛,当然,你是神骏,我是老骥,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嘛。我把你的佳句改两个字:‘有马不骑万里行’,你把我的红缨比成拐杖我可不赞成。”

“那就改成‘刑天舞干戚’吧!”

两人相视而笑,徐特立嘎然止住笑声:“恩来,你不能只关心别人,我看你的气色还不如我哩,我记得有首诗是怎么说的来,‘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你要善自珍摄哟。”

“当然,当然,”周恩来面对这种深情的冲击,竟然说不出能够表达心情的话来。他一把挽起徐特立的左臂:“趁敌机刚刚过去,赶快过江!”

周恩来把徐特立扶上摇摇摆摆的浮桥。回头看到了毛泽东。他头发纷披,颊骨耸起,迎面落日的余晖,给他苍白憔悴的脸上染上淡淡的红晕。他大步而悠闲地向江边走着。他的身后是躺在担架上的王稼祥!

周恩来急忙迎上去:“主席!身体怎么样?趁天还亮着快过浮桥!”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周恩来一直是毛泽东的上级,不管在中央军委时期还是苏区中央局时期,别人,甚至比毛泽东地位低的人是很少叫主席的,一般都是称毛委员,或是老毛、毛泽东同志、泽东同志,而“四老”则叫他润之!周恩来除了会上叫泽东同志外,在公开场合,一般都是叫主席!这种尊敬有加的称呼给人某种疏远感。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十分微妙的感情作用,谁也难以说清。

“整个情况如何?”毛泽东问得很随便,象个局外人。

“应该说非常严重,”周恩来声调黯然,流露出一种负疚感。他准备对目前的严峻局面承担责任。他的品德不允许把一切错误诿卸在博古李德身上:“一、三军团打得很苦,伤亡很大,总司令刚才过去了。正在界首指挥部指挥,因为中央纵队行动太缓慢。我们贻误了战机!”

“应该及早轻装开进,”毛泽东带有几分含蓄的伤感,“我们往往忘了最起码的军事常识——兵贵神速。”

“实在拖不动!”

“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哪能快得了?”

“这的确是个深刻的教训,最初的估计错了,虽然已经下了几次命令要轻装,可就是减不下来!”

“带得越久越舍不得丢!”王稼祥也从担架上下来,他想在警卫人员的搀扶下步行过桥,“农民,农民意识太强!”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这叫磨破了脚才想起来脱鞋倒砂子!”

“这是计划不周。”周恩来语音里荡漾着一种愧疚,还有一种暗自隐忍的无从解脱的苦楚。

“这是军事指导思想问题,世上岔路千万条,达到目的只有一条,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正路!”

王稼祥对周恩来的处境充满着一种同志式的体谅:“探索前人未走的路,是困难的,往往是痛苦的。”

毛泽东用深不可测的目光望着界首:“界首是个大村镇,要指令部队尽一切可能筹粮筹款。”

“这非常重要。”周恩来用接受指示的口吻说出这五个字。

这里面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奇特的心理过程。

“咱们一起过江吧,”毛泽东望着周恩来带有几分病态的脸,“天快黑了。”

“不,我还要到其它几个渡口看看,渡江工作组织得不好,迟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代价。”

一个善于引咎自责的人,内心常常陷在痛苦之中。正所谓巧者劳智者忧了。

毛泽东不无关切地说:“恩来,你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食少事繁岂能久乎?”

“我一直担心八军团和五军团,我要等等他们的消息。”

王稼祥本来想找什么话来宽慰周恩来,急切里却没有找到,反面慨叹了一声:“这两个军团的损失太惨重了。”

“……”周恩来本来也想说什么,但也找不到话说,只是叹了口气。

“走吧!”毛泽东向渡口挥了挥手,偕同王稼祥和随从人员踏上了浮桥。

周恩来伫立渡口,注视着毛泽东穿着长袍的微躬的背影,从容不迫悠悠然地消失在涌上浮桥的人流中,使他产生了一种惆怅之感。

毛泽东和王稼祥过江不久,周恩来正要带人转向屏山渡方向去的时候,朱德派参谋来向他报告说:前线局势十分严峻。一军团非常吃紧,米花山防线已被突破,美女梳头岭防线受到严重威胁,有被敌人利用夜间迂回包围可能。总司令必须到前线去,要周恩来火速过江,主持司令部工作,统一指挥全局。

二、在界首临时司令部里

周恩来到达界首时,朱德正坐在司令部里等他。

他喝着朱德推给他的一牙缸子温开水,吃着煨在热火灰里的红薯,心头涌起一种柔情:“司令部里并没有重要的大事等我决策,总司令催我过江,不过是有意让我早来界首,以免过分劳累和离开危险突起的渡口。”想到这里,一个温热的波浪打在心头,他的布满红丝的眸子里涌聚着难以尽述的情感,遐想之翼立即在欧洲多云的天空翱翔,那是一个微雨的柏林秋夜,他们两人面前,摆着两杯温热的咖啡。但他不能在往昔的温情里沉缅很久,他握着吃了一半的红薯,俯视着桌上标示着双方态势的地图:

“总司令,你谈谈参谋部的会议情况吧!”

“没有那么紧急,你先吃完红薯,等玉米糊温热了,吃完再谈,……”

“那就边吃边谈。”

朱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述了两军态势。

“博古和顾问的意见呢?”

“他们说等你来司令部之后再研究,他们休息了,要不要去。”

“不必请他们了,态势是严重的复杂的,但也是明显的,除了坚决战斗之外别无他法。”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象自己回答自己,“的确很被动。”

“变被动为主动不但需要条件,而且也需要时间。”朱德微带沙哑的声音,始终平稳沉着,不露任何激动,却具有镇定人心的力量,他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既不勉强,也不抱怨,“我看局势并不过分严重,目前,红星纵队已经渡过湘江,红章纵队正在渡江,当然,八军团,本来都是新兵,战斗力有限,一、三军团,可以预住湘桂两敌,保障渡江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红五军团,正在文市附近与追敌苦战。”

这话并没有给周恩来带来多大的安慰,反而引起他的焦虑不安,他站起来,走近窗口,手扶落满灰尘的窗台,谛听着远方的枪炮声。

五军团,是周恩来所最担心的一支部队,因为殿后,这是最危险的任务。此时,他竟想起古代战场上一个勇敢而谦逊的将领的故事。在战斗中他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阻挡着强大的追敌,当他保卫了全军安全进入国门时,则策其马日:“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不过,谦逊得有点过分了。

红五军团是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起义的烈火中诞生的,在反对敌人的“围剿”中成长为一支劲旅,在这次战略转移中,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顽强地抗击着优势敌人的尾追,打阻击,走夜路,吃不好,睡不成,边打边走,极为艰苦。五军团的三十四师走在最后。

这时,他们还在百里之外。伤亡惨重。

周恩来对红军的每一个挫折,都感到自己负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这种不贪功不诿过的品格给他带来比别人更多的自责和痛苦。

周恩来的应变若定和临敌不惊的非凡静气,也无法改变目前严酷的现实。他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上下左右的制约,使他的才智无法发挥,使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他必须执行上峰的指示,他必须代人受过,一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在他的潜意识中漫漶开来。

世界上哪个人是自由的呢?他回想起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那满含委屈悄然离开会场的微躬的背影,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酸楚:“以正确屈从错误,该有多么痛苦!”

他的思绪忽然飞逸到遥远的岁月,遥远的地方!他的惊人的记忆力使他超越时空而使那些模糊的往事变得分外清晰:

那是1928年6月的气候宜人的莫斯科。中国共产党六大的召开,离大革命失败还不满一年,在这短促的日子里,中国革命走过了一段惊涛骇浪的路程,党在城市和农村的阵地遭到严重的打击,全国六万名党员锐减到不足两万人!

面对新反革命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带着伤痕从血泊中站立起来,投入新的战斗。在这摸索和苦斗中,一种新的危险——左倾盲动主义,从右的血泊中抬起了头。

1927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左倾盲动主义取得了支配地位。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自然要负重要责任,他把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速度用一句话来概括,称作:“无间断的革命。”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种论断的思想状态是盲从与思考。

党,毕竟很年轻!那时的周恩来刚满二十九岁。能够迈开探求的步伐,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下来就是伟大的,即使跌几个跟斗又算得了什么呢?

十一月会议,把主要希望寄托在广州暴动和两湖暴动上。

冷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美好的期待。广州起义只维持了三天就失败了。人们不禁要问,主观设想和实际结果为什么完全不同?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党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一会儿说低潮,一会儿说高涨。

这种对革命形势判定上的重大反复,反映了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形势的变幻无常。这种迷茫游疑状态,曾使“多畏多虑”的周恩来常常沉入郁闷难抒的痛楚内省。他深知权力这把两刃刀。在用之不当时,既伤害革命也伤害自己。他甘愿把重大决策的重担,让给比他更具洞察力和坚定性的人去承担。而他在从属中去弥补有可能造成的损伤。

在茫茫深夜中的探求者,一步迈对了,也不要看作无尚光荣,一步迈错了,也不能看作终生耻辱。那种为了一时的政治需要,把一方升上天堂把一方踩入地狱的偏颇,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同类推荐
  • 废都之崛起

    废都之崛起

    秦枫是一名历史系研究生,一次探险过程中被好友设计陷害,穿越到一个未知世界,看主人公如何用二十一世纪的大脑,纵横世界……
  • 抗日之铁血争锋

    抗日之铁血争锋

    抗战十四年!三百余万士兵战死,两百余位将军殉国!问尔等:废话连篇,卖脸求荣,可得和平!跪舔者滚开!我堂堂中华岂能灭亡与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唐城!回到南京保卫战,注定和那些农民一样,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要么战死!要么永存!新书:“鬼棺”不一样的精彩,求支持!
  • 超神特种兵王

    超神特种兵王

    【热血火爆红文】【新书上传《都市之绝代战神》】最强的兵王是特种兵,最强的特种兵在“龙魂”。这支传说中的队伍执行的都是永不解密的最高机密任务。男儿当快意恩仇,睚眦必报。为忠可粉身碎骨,为义可两肋插刀,为情可百死不悔。铁血男儿兵王魂,百死报国英雄气。书友群:272902304,欢迎入坑!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本书将《孙子兵法》用白话全文译出,重点突出一个实用的功能,其中既有权威原著,又有通俗译评,同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军事谋略、经商谋略、处世谋略三个方面对原著进行重新解析、阐释,兼具可读性和典藏性,是一本适合各行各业人士借鉴学习的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谁是电工

    谁是电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我家宿主人美心黑

    我家宿主人美心黑

    【免费甜宠1v1】作为史上最佛系(懒惰)宿主,尹念就想吃吃吃喝喝喝,打打游戏马上睡。至于任务,能拖尽量拖。还有男主,就是一长的好看的绣花枕头。不要也罢!病娇美人、斯文败类、高冷校草、傲娇男神各个人格齐声道:“你说什么?”“额…我说男主是我的枕头,我想睡男主。”某系统不屑道:不知道哪位前几天说,自己要权谋天下,绝不沉浸在男色中。某念:“嘿嘿,人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嘛。”总得来说就是女主在被打脸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男主追妻路漫漫。还有位面是无cp或微耽。【不喜勿喷】作者不弃坑(就是有点懒)
  • 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过劳死就算了,穿越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人家穿越不是公主皇后就是官家小姐,她陆金瑶穿越之后却变成了营养不良家徒四壁的小萝莉?全部财产五铜板,最值钱是三箱书;破屋天天漏雨,桌椅摇摇欲坠;身上补丁摞补丁,脚上鞋子张了嘴;一天到晚吃不饱,要做的事情一大堆。所幸,奶奶慈爱明理,娘亲贤淑端庄,爹爹方正博学,小妹懂事伶俐,尚在襁褓的弟弟可爱。还有四川学艺的叔叔未归,书院苦读的神童哥哥一枚。上山挖野菜,滚落山涧,机缘巧合得了随身空间,掌握一手精妙医术,医治了娘亲顽疾,改善了爹爹视力,解决了小妹咳嗽,结合现代知识调制药剂,烹饪药膳…………从此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成功打造美满的幸福人生~——————————本文1V1,女主心地善良,自尊自强,男主冰山脸腹黑心,结局完美~
  • 瑶瑶一恍夜夜安宁

    瑶瑶一恍夜夜安宁

    本文女主患有心脏病,在一次舞会上遇到了一位富有帅哥,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知道女主为什么天生患有心脏病,他竟然让女主去他家当一个月的保姆才告诉她原因......
  • 要么芬芳,要么枯萎

    要么芬芳,要么枯萎

    本书是作者的中篇处女作,约五万字。 这是一个乡村凄婉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以历史上“白莲教”为背景,讲述了一位自尊心极其强烈的晓辉在追求盲女之间产生的恩恩怨怨的故事。生于农村的主人公晓辉,在意外认识盲女之后,突然意识到她是孩提时代在一次放鞭炮中导致意外失明的女孩,而晓辉记得那段经历,出于一种内疚和爱恋,让晓辉放不下这个女孩。当盲女生病住在小镇上的医院里时,照看她的这位已婚的大夫也爱上了盲女,大夫的潜意识里是否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这时大夫的妻子玲玲会做出何种抉择呢?他们之间会产生何种矛盾纠结呢?什么才是人真正要追求的目标?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道教圣地(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道教圣地(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包括中国著名道教名山和中国著名道教宫观两部分。
  • 做人的分寸 做事的尺度

    做人的分寸 做事的尺度

    做人做事固然没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但它存在一定的通则,一定有它的技巧与规律。本书从智慧的高度,从具体事情的细微之处入手,采集大量贴近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经典事例,对如何做人做事说些小道理、大提示,让你既能检点自己,行事审慎,又可从容做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还能洞察先机,大智若愚,以待时机,或是假物借力,因人成事;是转劣为优,化解困境……洞察人心看透人性,把握分寸,掌握火候才能不中枪、不憋气。多个心眼,少点棱角,才能在各种场合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 词概

    词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行者玄奘4:草原佛迹

    行者玄奘4:草原佛迹

    取经19年,唐僧到底经历了什么?一部讲述信念与勇气的旷世奇书,囊括万千佛法、佛理、修心智慧与人生真谛。翻开此书,走进高僧玄奘的传奇人生,倾听一个充满奇遇的真实故事,重走那段关于苦闷、烦恼与解脱的人性之旅。玄奘翻越过雪山,来到中亚的大草原。这里原本是各种文化交汇的绝美之地,此刻却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与大唐关系微妙的统叶护可汗,会怎样对待这个来自东土的沙门?一向敌视佛教的飒秣建国,又将如何处置这个佛僧?距离佛国越来越近,那些被尘封的传奇往事逐一展现在他的眼前。新兴的大唐王朝、马背上的突厥人、多种思想大碰撞的印度……一一展现在玄奘这样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类徒步史上难以逾越的伟大探险。
  • 夜月若梦

    夜月若梦

    这是一个建立在未来科技世界与其定义的玄幻星球碰遇大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按轻小说的行文模式看大概会好理解那么一点。另外请无视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