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00000002

第2章 天文地理—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1)

天文历法

宇宙的诞生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学说,指出了宇宙有发生膨胀的可能性。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远方的星系正在以极高的速度远离我们的银河星系,这说明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着,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推测。此外,还发现宇宙空间到处充满着3度K的杂音电波,这证明宇宙曾是一个超高温、高密度的大火球。基于以上事实,科学家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解释宇宙的形成。根据这个理论计算,宇宙诞生于150亿年之前,刚刚诞生的宇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世界,但它却具有高得异乎寻常的温度和密度。

后来,由于温度和密度骤然下降,使这个“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各种元素和支配它们运动的力,由此形成了星球和银河,一瞬间“宇宙之卵”便进化成了“成年”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既无空间也无时间的“虚无”之中以惊人的速度瞬间诞生的。并且,宇宙总是周而复始地从诞生到消亡,再诞生、再消亡。

什么是日食

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农历初一时,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若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月球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人们开始看到圆圆的黑影逐渐将太阳面遮住,天色转暗。当太阳面被黑影全部遮住时,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和行星便清晰可见,几分钟后,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太阳开始生光、复圆。因为月球比地球小,所以只有在月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食。  此外,提醒大家,在观测日食时,千万不要用眼睛直接正对着太阳观看,这样会伤害眼睛甚至会导致失明。最好用一块涂黑了的玻璃放在眼睛前面看(或者把玻璃放在烟火上面熏黑)。熏黑的厚度要均匀,能使眼睛透过它而看到太阳成为古铜色,看上去既不刺眼,又能看清楚。用望远镜观看的人,必须在镜片前加上滤光片,原理也同样是为了减弱太阳光, 使它不致刺伤眼睛。在不观测时,也不要将望远镜或相机指向太阳,并须盖上镜头盖,以免镜头过分吸热,导致爆裂。

〖TP日食23.tif,BP〗日食

日食主要有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三种。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时发生日环食。

什么是月食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近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射到月球的光线会部分或完全被地球遮挡,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这便是月食现象。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部分太阳光被地球遮住)、月全食(太阳光完全被地球遮住)及半影月食(太阳光被地球的半影遮住)三种,但由于半影月食多数情况下不易用肉眼分辨,所以通常只将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

太阳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天体物理学的恒星演化理论,产生了关于太阳形成的现代星云学说。星云学说的主要观点是:宇宙空间存在着许多巨大的星际云,大约在46亿年前,在银河系盘状的体系中,离开中心大约25亿亿千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大小约等于现在太阳直径500万倍的云团。这个云团的成分主要是氢分子,同时含有少量的氦分子和由其他元素构成的尘埃。这个云团因为来自内部物质的引力作用,开始迅速收缩,就如一幢高楼大厦在顷刻之间坍塌。在大约40多万年之后,在云团中心形成了一个高温、高压、高密度的气体球,并在其核心触发了由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它就是太阳。

太阳会不会死亡

太阳是大自然的创造,既有生,也有灭。但那是再过50多亿年以后的事。太阳的寿命约有100亿年,现在正是它的“壮年”时期。

太阳通过热核聚变,靠燃烧集中于它核心处的大量氢气而发光,平均每秒钟要消耗掉600万吨氢气。就这样再燃烧50亿年以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氢气储备,然后核区收缩,核反应将扩展发生到外部,那时它的温度可高达1亿多度,导致氦聚变的发生。以后太阳会极度膨胀,进入所谓的“红巨星”阶段,它的光亮度将增至如今的100倍,并把靠它最近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吞噬掉,地球也会被“烤焦”,生命将无法继续生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会越来越快地耗尽它的全部核能燃料,步入风烛残年,随之交成一颗黯淡的白矮星。在这种白矮星上,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物质就可达1吨左右。白矮星没有核反应,它是恒星核反应结束以后留下的残骸,依靠收缩自己的体积来继续辐射出微弱的能量,最后,太阳将成为一个无光无热的“褐矮星”,消逝在茫茫的宇宙深处,结束它辉煌而平凡的一生。当太阳消亡之时,地球也早已经不复存在。

什么是太阳风暴

太阳风暴是太阳因能量增加向空间释放出的大量带电粒子形成的高速粒子流。由于太阳风暴中的气团主要内容是带电等离子体,并以每小时150~300万千米的速度闯入太空,因此,它会对地球的空间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太阳风暴爆发时,将影响通讯、威胁卫星、破坏臭氧层。

什么是万有引力

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所有的物体都有吸引力,称为“万有引力”,也称为“重力”。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越大,而这个引力的强弱也与物体的距离有关,物体距离越近,万有引力则越强。地球的万有引力也称为地心引力,把我们“吸”在地面上,我们才能平稳地坐着或站着。月球比地球小,因此月球的万有引力也比地球小,航天员走在月球表面,就会因为吸引力不够而走得“飘飘然”。在太空中,各天体的距离都很遥远,因此受到的万有引力微弱,航天员之所以可以飘浮在太空中,进行太空漫步,还是因为处在“无重力状态”。

蓝天有多高

蓝天,其实是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根据空气密度的不同分为5层,总共有2000~3000千米厚。但绝大部分空气都集中在距地面约15千米以下的地方,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气层有多厚,蓝天就应该有多高。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大气层时,蓝色光最容易从其他颜色中分离出来,扩散到空气中再反射出来。而其他颜色的光穿透能力很强,透过大气层照到地球上,于是我们看天空只能见到日光中的蓝色光。

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我们就看不见星星了。若没有大气,天空是黑洞洞的,即便阳光十分强烈,同样能见到星星。另外,星星的颜色取决于它的温度,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发蓝的星星表面温度高,发红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什么是光年

人们常用“天文数字”来形容特别大的数量,这是因为在量度天文距离时,数字常常很大,若用米作单位,要写上满满一张纸。在这种情况下,光能帮我们的忙。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极快,大约为每秒钟300兆米,只要花26秒就能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打一个来回。利用光的这个特点,天文学家确定了“光年”这个天文学的长度计量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中所走的路程,大约等于946拍米。有了“光年”这个长度计量单位,研究天文现象就方便多了。

什么是星等

夜空中繁星满天,有明亮的,也有暗淡的。为了方便形容它们的光度,天文学家创立了星等用来表示星体光度。星等的数值越大,代表这颗星的亮度越低。相反,星等的数值越小,代表这颗星越亮。人的眼睛在黑暗的地方,可以看到最暗的星是6等左右。

事实上,星等是分为两种的:视星等和绝对星等。视星等是指我们用肉眼所看到的星等。看来不突出的、不明亮的恒星,并不一定代表它们的亮度弱。道理十分简单:我们所看到恒星视亮度,除了与恒星本生所辐射光度有关外,距离的远近也十分重要。同样亮度的星球距离我们比较近的,看起来自然比较光亮。由于视星等并没有实际的物理学意义,于是天文学家提出用绝对星等来描述星体的实际光度。假想把星体放在距离10秒差距(即326光年,秒差距亦是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单位,1秒差距=326光年)远的地方,所观测到的视亮度,就是绝对星等了。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用“厄尔尼诺”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气候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什么是潮汐

潮起潮落是一种周期性的海洋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浪,迅猛上涨,达到高潮;一段时间之后,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是由地球和月球间的引力和离心力差引起的。潮汐现象每昼夜有两次高潮,“昼涨称潮,夜涨称汐”。简单来说,即“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不过通常我们将潮和汐都叫做“潮”。

天气预报的由来

天气预报最早来源于19世纪的一场海战。

1854年11月14日,英国和法国正在与沙皇俄国作战。当英法联军的舰队正在黑海上向俄军进攻之时,突然出现了暴风雨,进攻计划被狂风恶浪毁于一旦,英法联军因此损失惨重。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巴黎天文台调查此事。天文学家勒威耶搜集了有关气象资料,发现罪魁祸首是一个低气压,低气压最早在欧洲西部大洋活动,随后转移到东南方向,行至黑海时,酿成这次灾难。后来,勒威耶提议建一个气象观测网,将可能发生的天气情况通知前线,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这便是最早的天气预报。不久以后,法国和英国正式开始天气预报工作,并很快推广到全世界。

古代天文学知识集锦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中国的《书经》(公元前2137年)。

公元前12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28宿划分天区。

中国《诗经·小雅》中有世界最早的可靠的日食记录(公元前776年)。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有观察彗星的记载。

公元前7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颗彗星即后来的哈雷彗星。

地球小常识

1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为365天5时48分46秒。

2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0000千米。

3地球的质量大约为60万亿吨。

4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约上百万次,其中破坏力强的有10次左右。

5地球的体积约11000亿立方千米。

6地球的表面积约510500000平方千米。

7地球的陆地面积约149500000平方千米。

8地球的海洋面积:361000000平方千米。

同类推荐
  • 普林斯顿的智慧

    普林斯顿的智慧

    “走进常春藤”系列丛书,茅于轼作序。选取了四所著名高校,与其有关的故事,从人生智慧、品性修养、风骨气质、励志精神等多方面给人们以启示,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可贵的激励作用。抓住每所大学的特点,因此在选择上,侧重于领导力、管理能力、还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侧重人文方面的素养、心灵的诉求;侧重于领导力、创新、科学精神等。
  • 老子答问录

    老子答问录

    古往今来,解读、研究《老子》一书的著作浩如烟海,仅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就不计其数。《老子答问录》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恪守“言之有据”的原则基础上,采取今人与先哲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向非从事专业性研究的读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老子的生平、事迹、学说、人生观和哲学思想,点评历代研究者的种种解释和释义,并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帮助普通的读者走近先贤的内心世界,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养,充实并完善自己。
  •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本书基于对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回答了什么是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多维度探索了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发展规律,结合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文化、高科技发展等社会际遇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突出问题的大胆探索,有针对性地指出培育改革共识、增强全民法治和德治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与发展多样文化相结合、培育人与科技互动中的主体性、做高科技时代真实存在的自我等应对措施,进而提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总体对策研究,从目标、原则、方式、路径几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既隐含着一个文明古国的自尊,又隐含着近代积贫积弱的自卑;受到过太多的赞美,又受到过太多批评和嘲讽;是很多苦难的根源,又是很多问题的借口,客观理性地理解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自我了解与彼此了解的意义。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热门推荐
  • 战夏阳

    战夏阳

    本书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二本。延续前作《春灯公子》中娴熟之极却不失当代感的书场叙事技艺,小说家将关注的视角从广袤幽邃的江湖林野、众声喧哗的市井书肆进一步聚焦到庙堂之上、塾宫之中,讲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场与科场的怪状、丑态与糗态,是各怀心思机关的诸品人物,也呈现了近代中国知识、权势阶层流动升降的复杂光谱──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小说家与史家,究竟何者是对方的倒错?
  • 火

    昨晚,伪村长秦三爷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心头像是被压上一块大石头,鼻孔像是被塞进棉团。秦三爷心烦气乱地坐了起来,长长地叹了一声,可还是觉得心头发闷呼吸不畅。日本人的粮食算是交齐了,可西庄炮楼保安队又派下单子,要3000斤粮食,这3000斤粮食里还要1000斤白面。看到单子秦三爷撕了个粉碎,心里骂道,你们这些狗孙子也要吃白面?也不打听打听你秦三爷家都快断细粮了,狗日的李黑旦,你这是柿子专拣软的捏呀。
  • 快穿之流转时空

    快穿之流转时空

    江昊羽本以为一切都将要结束了,却不想这又是新的开始。认识了七七,柳君妍等还有很多很多,这一切是长见识的天堂之旅,还是就是让人长见识的旅行呢?(→V→)(快穿文,成长型,更新不定时。)
  • 五方帝五:东海篇

    五方帝五:东海篇

    何昭宇、白慕飞和白帝之间的恩怨情愁。他是傲睨天下、尊贵孤高的白帝,雄霸武林一方,未曾有过要不到的东西,更未曾为谁如此屈就,唯有何昭宇,这个为了所爱牺牲所有的人,能让他情牵意动,甚至不顾一切,毁誓下山。何昭宇苦,白慕飞苦,白帝也苦,这纠缠不清的缘,会让三人面临什么样的抉择呢?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天择

    天择

    上天选择我来这走一世,我便要只争朝夕!在这个百家争鸣的乱世,在这个也是百家争霸的乱世!!命格破军,便要领千军万众,横刀立马......命格紫微,便要泽被苍生,主大地浮沉......命格辅弼,便要治理天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而我命格妖星,便要混淆天机,乱九州,寇天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我是谁,谁是我??有一头宁可战死也不肯回头的兽,死战后风化在大荒的茫茫原野上,如今,我归来了,带着我的嚣张,还有我的......倔强!
  • 傻女在古代

    傻女在古代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br/><br/>一女穿越,先是装傻,再携鸟走天涯!<br/><br/>美男必不可少,看女主玩转后宫!腾讯独家全版傻女续篇《九世鸳梦》增添部分!<br/><br/><br/>此外《男人是祸水》《京城四少》《穿越好事近》鬼恋完结文!&nbsp;&nbsp;&nbsp;
  • 或许再见

    或许再见

    二十三岁的徐布凡,在机场偶遇三年未见的曲嘉树,还有他心机重重的现任女友周语桐。原本以为这只是回国假期的一个短暂插曲,谁料从这以后,布凡不得不正视一个疼痛的事实。三年里,她从未忘记过他。无论布凡此后身边有多少男子近近远远,她在失去嘉树的那一刻,也注定丧失了再次爱上别人的能力。她和他的过去,魂牵梦绕的一直折磨着她。嘉树和语桐的婚礼将至,面对命运赐给她的一个机会,布凡必须做出选择。她好想问嘉树,如果重新来过,你还会不会再爱上我?
  • 洪荒游戏场

    洪荒游戏场

    洪荒广博,无边无际,生灵亿万,乃是最不可揣测的存在。可对于白夜来说,洪荒就是一个游戏场。【名称:白夜】【等级:0级-洪荒生灵】【先天阵营:人族】【阵营声望:0】【功德:0】【业力:0】【经验:0%】“嗯。初始数据低了点,不过没关系,我可以修炼!任务模块、阵营模块、社交模块都已经开启!太上圣人也不过是78级圣人阶位而已,赶得上!”
  • 珍爱甜妻

    珍爱甜妻

    顾辰宇第一次遇见赵梦言就被她所深深吸引,从相遇到相知;从欣赏再到相爱,他始终愿为她付出一切。要问爱与不爱,赵梦言直击自己心灵深处。可是始终不晓答案,自己究竟是爱?还是不爱?也许这个爱,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是一场计划已久的“戏”,现在的她并非昔日的她。(此内容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