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300000008

第8章 市民社会的历史(5)

自然法哲学走向功利主义,这正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兴起的重要思想背景,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社会走向市场社会的开始。与市民社会从政治走向经济相伴的是,“市民社会”一词从英语中的civil society、法语中的Societe civile和拉丁文的civilis societas一词,转换为德语中的bourgeoisie Gesellschaft,从citoyen(公民)变成了bourgeois(市民)。这一词语的变化,表征着市民社会的内涵从政治学视域开始转向经济学的视域。古典经济学的介入,标志着市民社会内涵真正地从政治意义上公民社会,转变成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意义——经济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从古代所有制变为“由大工业和普遍竞争所产生的现代资本,即变成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财产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纯粹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页。)。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所凸现的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经济的内涵,是“政治经济学”(区别于重商主义时代的“政治经济学”);这个时候的市民社会是古典的市民社会,它的主要思想基础是古典经济学主张的自由主义。(这是我们界定市民社会古典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本文所说的古典市民社会指的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确证的市民社会,它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典资本主义所指认的历史时段大体相当。进入20世纪之后,古典资本主义发展为现代资本主义,本文所论说的古典市民社会也转换为现代市民社会。)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承继功利主义传统,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满足人利己心的途径是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这种利己主义的行为通过市场体制这个“看不见的手”可以使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正如布坎南所说的,“18世纪后期及19世纪初明显地政治化,从斯密等古典学者的分析中,既产生了对经济过程的实证理解,也产生了对于特定制度的哲学观点。关于自由放任主义的规范观点,与对于在特定的约束结构(主要特点是最低限度的、保护性的或守夜人的政府)的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这二者是(也许是不可避免地)混合在一起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一个明显目的,就是解释市场如何在没有详细的政治指导下运作……证明具有可接受的效率市场之功能与政治指导无关”。(布坎南:《宪法经济学》,《市场与公共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7页。)这在市民社会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在古典政治学中,卢梭通过人民主权,使得个人与国家联结起来,这使得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从而获得了坚实的基础。与卢梭同具革命性意义的是斯密在经济学中的变革:提出了关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可以自动协调的主张——“看不见的手”,这就为原子式的市民建构起来的市民社会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

斯密认为社会收入是个人收入的总和,个人利己行动的极大化会自动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个体之间的交换活动会自动实现对资源的配置,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实际上提出了现代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追求自己利益的人们不违反正义律。这一条从此就成为自由主义的最基本主张。这与古典自然法哲学思想中把个人意志通过社会契约转换成众意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斯密与卢梭共同确立了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构架,并且为从个人存在到社会建构提供了一个经济学的“科学”途径,这是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合法性的最有力论证,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最深刻批判与颠倒也恰恰是从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政治—哲学出发。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的批判是针对古典自然法哲学与古典经济学,我们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归到古典时代(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并不是非历史的、一般地批判市民社会。换言之,马克思对古代崇高的市民社会还是怀有好感的,他的批判特别针对的是古典市民社会。)。

至此可以看出,古典市民社会范畴实际上是经济过程的产物,现代经济学、法学和哲学把市民社会概念提到首位,它似乎表现为一种古老而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范畴,而实际上,它只有作为现代社会的范畴才是真实的东西。换言之,市民社会并不是一种不证自明的理想型,而是历史的建构。虽然近代的契约论思想家所借用古老的市民社会概念,也继承了拉丁文"civilis societas"一词的文明社会内涵,但是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伪善形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给市民社会概念注入新的内容,这个概念经契约论思想家之手,充当了资本主义启蒙运动的旗帜,表达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理想。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经济力量的奴役取代了政治力量的压迫,操作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而这恰恰与古代理想的市民社会正好相反。这是市民社会概念经历现代经济过程的必然表现,而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家在表达市民社会理想时,往往忘记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是现代经济过程的产物,忘记了它们是一定历史过程的产物。这正如,平等自由观念古已有之,但作为资本主义启蒙运动旗帜的平等自由口号却以诱人的词汇表达了人被奴役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更深的奴役,它正是古代自由观念的反面。这便是古典市民社会的本质,它构成了马克思批判的对象。

第三节文明社会与资产阶级社会

在本章第一、二节中,我们简要描述了市民社会这个概念经古代到古典时代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主要的两条线索是其作为公民“共同体”的政治内涵与作为外在利益关系结合的市场社会的经济内涵。在西方政治社会理论传统中,凸现的是其政治文化含义,市民社会因此也被称作政治社会、文明社会,这一内涵表征市民社会的一个特征——有机的共同体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凸现的是市民社会的经济含义,无论这个经济含义是被表述成经济基础(从结构的角度而言),还是被表述成资产阶级社会(从历史阶段的角度而言),这一内涵都表征了现代市民社会的另一个特点——外在利益关系的结合。

市民社会理论的这种内在矛盾典型地体现在civil society与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这两个词语内涵的冲突之中。与中文的市民社会相对,有civil society到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这两个不同的指称。从希腊罗马直到古典经济学语境中,所主张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认这一文明社会、公民社会、政治社会、自然秩序等美好的想象,这是基于英法语境中的civil society而言。然而,当市民社会范畴转换到德语世界中,德国人则从现存的世界以及现代性的视域中来理解市民社会,把市民社会指认作资产阶级社会,由此发生了从civil society到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的历史语境转换。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概念正是从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中发展而来的。

“市民社会”一词所对应的civil society与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的差别,表明市民社会在现代世界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视角、历史语境及批判立场。从文化视角上看,civil society表征的是启蒙精神,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则是浪漫主义的指认与批判。从历史语境上看,civil society被启蒙思想家与自然法哲学家用来指认“公民社会”与政治共同体,而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则被德国哲学家用来指认由外在的经济关系而构成的“资产者社会”。从批判立场上来看,civil society作为启蒙精神的一面旗帜,它所批判的是欧洲中世纪传统中的封建社会,而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作为德国思想家对启蒙主义的反思对象,其批判锋芒则是指向资本主义经济过程所塑造的自私自利的现代性社会,前者是启蒙以及现代性的辩护者,而后者则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当前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中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两种思想资源不同的理论意蕴以及由此导致的历史性转折——15世纪资本主义发生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与这两种思潮相关,如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多是打着文明社会civil society的旗号;而社会主义革命则是基于对资产阶级社会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的批判与反思。

一、文明的“共同体”——civil society

“市民社会”一词在现代英语和法语中分别写作civil society和Societe civile,它们均从拉丁文civilis societas一词演化过来。这一拉丁词实际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Politike koinonia转化而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概念原意是指政治社会或政治共同体(即城邦,也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到了罗马政治理论家西塞罗那里,“市民社会”(civilis societas)也指有着自己的都市文化、工商业生活等城市文明及法律和政府的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大传统及其在现代的融合》,《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这是目前国内学界比较普遍认同的说法,然而这种认识比较模糊,缺乏许多必要细节,为理清其内涵,我们要从构成市民社会的civil和society这两个词语入手。

拉丁文中的市民社会表述为"civilis societas",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解读,可以发现"civilis"承载了西方所特有的文化政治内涵,大概有四层意思:(1) 它指市民的或者城民的,这里所谓的市民或城民都与城市并进,而且与文明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指古希腊所特有拥有政治权力的“公民”内涵,与中世纪处在城堡周围的城镇中的商人、有产者、自由民是不一样的。(2)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习惯于认为那些遵守市民法的市民过着一种高尚、优雅的生活,因为城市和市民生活本身就是和野蛮人相对照的文明象征,“civilis”因而是具有文明的含义,表征着一种“善良的生活”,“追求‘至善’与正义”(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93页。)。这与近代以来在现代绅士身上所体现的彬彬有礼但却追逐利益的现代文明是不一样的。(3)"civilis"在古代尤其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就代表了一种西方人特有的法律和社会至上的思想——自然法传统(这对于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自然法深具影响。),这在当时的哲学、政治学中都有反映。当时人们不认为法律代表国家,也不认为法律是统治阶层或立法团体中少数人私人意志之产物,相反,他们认为法律是人类赖以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守的天赋或至高无上的原则,在人们心目中,法律是代表社会的,它高于国家和长官,如西塞罗的政治哲学。这种法律至上的思想与现代工具性的法律思想。如法代表传统,或法代表阶级利益的观点)是不同的。(4) civilis还有一个与公共生活、政治生活和国家密切相关联的含义,这与现代市民社会所指认的“民间社会”也很不一样。civilis在拉丁文中也有“国家公民”的含义。古希腊罗马时期公民概念本身带有强烈的政治含义,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civitas在拉丁文中指以城市为文明中心的国家。(5) civilis在拉丁文中还有经济含义,civilis不仅指法律而且指法律(如万民法)赋予的私人权利,不仅包括私人自由活动和居住的权利,而且主要指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之权利,及与他人订立契约和从事贸易活动的权利等。(这个权利主要在罗马私法中得到确认,并成为欧洲中世纪商品经济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

正因为"civilis"承载如此众多而关键的西方文化政治内涵,因此它在启蒙运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正如威廉斯认为的,“从18世纪末期以来,civilization之新词义是由‘过程’及确立的状态两种概念特别组合而成的。这个词的背后潜藏着启蒙主义的一般精神,强调世俗的、进步的人类自我发展。civilization(文明)不仅表达了这种历史过程的意涵,而且凸现了现代性的相关意涵:一种优雅、秩序状态……从19世纪起,civilization的词义逐渐演变成现代意涵,所强调的不仅是优雅的礼仪与行为,而且还包括社会秩序与有系统的知识——后来,科学亦包含其中”(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7—48页。),“这个词代表了整个现代化的社会过程”(同上书,第49页。)。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编译局陆续编译出版了大量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当前学界的需要,让这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丛书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精选,分为“经典著作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版本和传播、编译以及生平事业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部分重新编辑出版。
  •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本书是作者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给研究生举办的五次系列讲演的录音整理稿,尽可能地保留口头讲演的现场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非哲学专业的听众描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尤其着重于各个哲学家思想内在的及与其他哲学家相互的逻辑关联。本书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以最短的篇幅完整地呈现出这一段哲学史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水平,是广大西方哲学爱好者和研究生备考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

    本书分为《儒学》与《人生》两编。《儒学编》主要从儒家哲学史的方面,分别论述了先秦的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汉代大儒董仲舒及宋代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人生编》讲对儒学要全面地理解,儒学以修身为本,修己安人,德行为先,贵在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儒学的核心是“仁体礼用”“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安其位,各司其事,各尽其职。自强不息,和谐共进,日新又新,达于尽善尽美,臻于世界大同。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仙剑缘

    穿越之仙剑缘

    苦逼学生穿越间,仙侠异世闯云天。化为盖世奇侠缘,缘起缘灭弹指间。佳人依依难断念,救人不让芳香散。心愿已了永长眠,精彩皆在此书现。遵循原著善修缮,不凡仙剑永结缘。
  • 妖倾六界

    妖倾六界

    毕业晚会后到底发生什么?穿越是偶然,还是一场阴谋?魂跨千年,生死书录不再有轮回。环灵镯?古怪的灵力?她到底为何如此与众不同?誓不为妃,一朝封为郡主。奈何神秘管家无所不知?还是自己太过无知?[无知吃货篇]千兮:“你若乖乖跟着姐姐走,便有肉吃!”花百儿:“笨女人!精灵是不用吃东西的!”...千兮:“你看,这果子好漂亮啊!”说罢,又咬了一口手中的果子。冥玄:“郡主,那是繁缕果,剧毒。”千兮:“噗!”她吐掉嘴里所有的果子。可是好似某人已经吃了n个。...千兮:“这是鸡长得好奇怪啊?不过味道不错!”黑暗处。冥玄内心无奈:“郡主,那是风鸣鸡,恐怕明日整个清灵村都会暴动。”...[无知异界篇]千兮:“百儿,方才的人挺厉害的,我答应了他一个条件,他立马便把你救活了。”花百儿:“笨女人!他不过是为我输了灵气,你也可以”千兮额上一黑线。...千兮:“看!我抓的马儿最漂亮了。”冥玄:“兮儿,这是麒麟马。”千兮:“难道不算马?那我不是输了?”花百儿:“你能再无知吗?那是马中贵族,就算他们加起来也是你赢。”...千兮:“这丝绸产自何方?竟如此丝滑?”侍女:“王妃,这是红魔玉衣,是温兽之皮,王特地从红魔山上猎给王妃的。”千兮:“哦?如此说来,这很珍贵?”侍女:“是的,王妃。”千兮:“那我收回赏赐你的那匹。”侍女:“王妃......”...[虐缘柔情篇]冥界有浯河,香气萦绕。镜中如幻月,蛊惑人心。河底扑白骨,尽头不见底的,瀑布无声息。一抹身影一纵,我没有输给任何人,我只不过输给了你的江山,你们的江山...千年后,故事开端......【男主片段】何谓生?何谓死?纵手操天下,少年可有情?手中一卷书,纵可死千人。人间生死本由命,他只不过是操纵之人。一旦那倾世容颜刻在心底,他竟也害怕死字......倘若你安在,江山于谁手中,又与我何干?...(男主女主身心健康,一对一,此文慢热,开头虽闷,渐渐会新颖幽默,杜绝雷同文。
  • 余生甜甜都是你

    余生甜甜都是你

    千桃这辈子做的最大胆的事,就是算计了海城最权威的那个男人——厉珩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为了厉太太。是夜,千桃仍负隅顽抗:“厉先生,合同婚姻,何必当真!”……小正太拉了拉千桃的衣角说:“有人让我转告你,你属于净身出户,偷走了我属于违约,他可以告你的,而你——没有胜算!”千桃两眼一眯,巧笑倩兮,“请你转告他,你不是他儿子。”“她说,我不是——”厉先生终于发飙:“那我也要定了!”“对不起厉先生,我们已经离婚了,钱货两讫。”
  • 许你遥遥星河

    许你遥遥星河

    日为朝,月为暮。许你遥遥星河,陪你朝朝暮暮……喻朝朝之所以叫喻朝朝,因为他是在早上出生的。这个名字是他奶奶给他取的名字。直至他记事起他就觉得这个名字幼稚,一直都想去改名字,可每一次都是徒劳,而且后果特别惨……但喻朝朝的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撑着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直到——喻朝朝遇见了裴暮。日为朝,月为暮,她为朝朝暮暮。 ̄你为什么笔名要叫小哑巴? ̄因为曾经有个男孩喜欢叫我小哑巴。 ̄因为我很喜欢他,我却不敢开口。傲娇歌王朝&自闭作词暮
  • 妖灵手册

    妖灵手册

    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灵!!
  • 凰魂第六世

    凰魂第六世

    十世浮华,十世凰女。他与她,究竟何去何从?十世纠葛,命运的牵绊。十世爱恋,也是十世的宠溺。他们的爱情,就此开始。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洪荒来临

    洪荒来临

    在一个古老的时代,一个强者为尊的时代,人们追求力量与长久的生命……,这是武道的巅峰时期,但不知什么原因大陆爆发了一场大战,所以的武道文明几乎走到尽头……几万年后,在一处古老的遗迹中,一双令人的灵魂颤抖的眼睛睁了开来…………
  • 穿越之小王妃嫁到

    穿越之小王妃嫁到

    又是一场,瓢泼大雨,到了午夜12点都没有想停止的样子。那丝丝的凉意,那一连连的暧昧声,在整个大楼之间旋转着。那女孩看着这一幕心像刀割一般,可那声音没有想停的踪迹。冲出了大楼,哭累了,心也伤够了,没想到下一秒就迎来了死亡……
  • 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

    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