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3500000005

第5章 杨扬散文(5)

婚姻到这份上,改革力度也实在忒大了,令人一时难以消化接受。我回过神后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不知道在那一对“大小”看来,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随着社会进步,婚姻制度将逐渐走向消亡或开创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制并存的新局面。茫然,还是茫然。回到开头那句话:我始终相信并憧憬爱情,但我真的不太相信婚姻。你呢?

(2007年5月)

寂静如直子

——再看《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一如披头士的歌声,似乎随着岁月已被淡忘,却总会在某个时刻,又顽固地出现。37岁的渡边,在飞机上听到这首歌时,往事一下子淹没了平静的心海。最爱的直子,在寂静中逝去;不可挽回的青春,遥远而清晰,深深刻在生命最初的感动里——

平凡一天的某个时段,我去看了电影《挪威的森林》,和我预计的一样,偌大的厅里就我一个人。这种费劲又阴郁的文艺片,在娱乐速食化的今天已很难吸引看客了。悲怆的音乐响起,只有在影院才会有的带入感一下子将我拖回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影片的确不错,意境到位音乐到位甚至服装道具等细节都很到位,可惜,人物的样子与心里刻画过千万遍的还是有小小的落差。渡边似乎“美少年”了些,直子少了诡异与神经质,玲子也似乎漂亮得过了头。唯有绿子,接近我的想象,洋气而活泼,率真而直接,令我愿意相信:渡边是有可能爱上她的,在深爱着直子的同时。电影的遗憾在于,它永远过于直白而仓促,不可能完美还原小说文字背后的暗喻,说清楚人物复杂的内心。为此,我又回家翻出了小说,重拾文字。

再度关注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勇敢的陈英雄竟然把小说拍成了电影。村上的原著可以用“清淡”来形容,行文间没有跌宕的情节、声嘶力竭的哭喊,也找不到所谓“咆哮而叛逆的青春”的痕迹,一切都是淡淡的,以男主人公渡边的视角回忆18岁时的直子、绿子,那些生命里最初的爱。看着宛如平静的海面,但悲伤和迷惘却在深处汹涌。要翻拍这样的小说,意境的营造和内心的剖析都是高难度,还好,导演是陈英雄,有了他那部饮誉影坛、令人惊艳的《青木瓜之味》,我放心不少。

青春期令人迅速成长的两个催化剂:死亡与性,先后光顾了《挪威的森林》中的少年们,直子的前男友,也是渡边的好友木月,在17岁时选择自杀。他的死因很唯美而奇怪,只是为了“殉纯真”:在最好的年华逝去——生怕灿烂的青春一旦离去将不知如何面对?!他的死,直接导致了直子的厌世与自闭,以及身体上的“对异性永远无法打开”。深深爱着直子的渡边,沉迷在直子的温柔与寂静中,将“遇到爱情”作为人生第一件重大的事情。可寂静的直子,这个沾染着死亡气息的女孩,冬天一般寒冷彻骨,男友死后她患上了抑郁症,身处与世隔绝的疗养院,她的世界,孤寂而封闭,一如青春期很多自闭的少年。

阳光而欢快的绿子,没头没脑地闯入渡边的生活,她活生生地鲜明地蹦跳在渡边面前,喧闹而热烈。直子与绿子,像事物的两面,亦如红白玫瑰,就这样各自在渡边的内心占据生长。

人生总是要面临很多抉择,一如年少时的渡边,是陪在深爱的直子身边,以“祭奠自己”的悲怆行为去死守最初的女孩,还是跟随阳光的绿子去迎接日夜翻新的城市生活?战败后的日本,一切在灰烬中重生,死亡的气息犹在,绿色的希冀已从海那头弥漫过来。年少的渡边就这样,站在一个时代结束与另一个时代重启的边缘,和一众大人一样迷惘着。但最终,还是要往前走,翻过昨天,才有未来。

心里的女孩与现实的诱惑,如此难以抉择。一如我们最初的感动和最后的牵手,各有各自的理由。无需解释无需悲伤。但记得从影院出来,我还是一路流着泪开车回家,天下着雨,和着我的泪,眼前一片模糊。给爱人发了短信,似乎突然心里很怕失去什么一样。事后觉得,还能有泪,未尝不是好事,说明心底还有着柔软。

很想飞过北欧的高空,看看那挪威的森林,遥远而寂静。然后,在3万英尺的高度,让它模糊淡去。青春,总是有不解与迷惘,又何妨呢?只是,当我们回首,寂静的直子还在那里,在心里,就足够。

(2011年8月)

烟花散尽

一篇令人断肠的《哭摩》,文采直逼逝者。是的,在徐志摩去世前的日子里,陆小曼纵情欢场、沉迷鸦片,我们几乎已忘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原来有着怎样深厚的古文、绘画、外文功底。她曾是参加巴黎和会的外交官顾维钧的翻译,她的画作被刘海粟称赞具有独特的神韵,胡适则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一代才女加美女,陆小曼的人生,注定不会等同常人。我们经常在说起徐志摩的时候才提及陆小曼,那是因为他的光芒似乎盖过了她。但她才是他的光源啊——徐志摩曾对陆小曼说过:我的诗魂的滋养全得靠你,你得抱着我的诗魂像母亲抱着孩子一样!

诗人在人生最黯淡的时刻遇到小曼,电光火石般,爱情让彼此的生命变得华美灿烂,尽管这灿烂犹如烟花,太快隐没在夜空。但灿烂过的爱情,纵有最坏的结果,总好过从不曾尝过刻骨的欢乐与悲伤。徐志摩的死,有人归咎到陆小曼身上,其实有失公允。小曼不愿北上,和徐家对她的怠慢与冷落有很大关系,出身富贵、才华满腹、被仰视惯了的她,却得不到夫家的肯定,甚至真正的地位一直在前妻张幼仪之下,她怎么肯低下高傲的头与公婆共处;而徐志摩最后一次飞行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赶去北京听林徽因的演讲,其中暧昧的情愫一直被好友及后人淡化。诗人死后,林徽因在收到丈夫梁思成带回的一截机身残骸时伤心落泪,而陆小曼听到噩耗时则是目瞪口呆、欲哭已无泪,那样的痛,怕是只有深切爱着的人才会懂得。《哭摩》中提到,原来以为“心痛”一说是夸张和矫情的,殊不知爱人的死真的令自己的心会痛了。

一场惊世之恋,如烟花般绚烂天空、晃人眼球之后,以分外的寂静清冷谢幕。再喧哗热闹的剧情,都会在曲终人散时淡出看客的视野,留下的只有空无一人的舞台。唯独当事人自己知道,曾经的缱绻与恩怨,永远都在那里,尘封再久都清晰刻在心灵的最深处。

在提到与徐志摩有关的三个女人时,林徽因往往被提高到灵魂伴侣的高度,被认为是徐志摩一生最爱的那个(或许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但事实上,她恰恰是三个里为徐志摩牺牲最少的一个。原配张幼仪在晚年曾说过:也许我是爱他最多的那个女人——听来不胜唏嘘,这个隐忍、坚强的女人爱了徐志摩一辈子,尽管他和她离了婚,但张幼仪始终以徐太太身份自居,照顾徐家老人小孩直到最后。张幼仪不恨和徐志摩结了婚的陆小曼,却恨林徽因,因为她觉得:你既然爱他答应了他却不愿嫁他,是对他的背叛和伤害!这份恨其实是应了对徐志摩深切的爱,她爱着他,所以希望他得到幸福。再看陆小曼,纵有再多不是,但她为了徐志摩头破血流地离了婚,再婚后又一直忍受着公婆怠慢,到最后还要背负丧夫之责,这个温室里被宠大、生活里被异性倾慕惯的娇小女性,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压力与误解,却从未有过公开的怨言。在诗人去世后,陆小曼四季素服,每日在爱人大幅画像前供奉鲜花,再不去任何娱乐场所,一年两年或许可以,她却一直做到了生命终结。这份执着足以证明她对逝者的感情。就算是诗人去世后,几十年如一日爱慕且事无巨细照顾着陆小曼的温瑞午,最终也只是她的一个伴,陆小曼心里再也安不下第二个人。也是她,出版了两本徐志摩的书并参与整理了《徐志摩全集》。用赵家璧的话说——有她,“是摩的幸”。

但有徐志摩,却未必是她的幸。人们总在指责她生活上的挥霍无度,搞到徐志摩最后要做几份工作供养太太。但陆小曼生来就骄奢惯了,而且她花的是自己的钱,只是在和徐志摩结婚后家里断了她的经济来源,而徐志摩又显然不具备供养一个“闻名全国的交际名媛”的实力。陆小曼爱他的才,但他的无财已为之后的婚姻留下灰暗的伏笔。终究,婚姻是如此现实的事,爱情怎敌得过柴米油盐、人情世故?徐志摩纵有满腹才情,却只是个诗人,他给不了爱妻想要的风光生活,但她还是嫁给了他,为了爱情。陆小曼的天真与真性情,在此倒是显现无疑。但偏偏,小曼也是个不甘平淡也不甘朴素的人,她的任性与挥霍,成了抹不去的刺青,刻在人们的印象里。但反过来想,当时追求陆小曼的异性可用“前呼后拥”来形容,有钱有势的大有人在,陆小曼若是背弃爱情或许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她又是何苦?

世人眼里,以有夫之妇身份再嫁徐志摩的陆小曼始终未及林徽因的纯洁与清雅,就好似红玫瑰与白玫瑰,永远被拿来对比。其实有什么好比的呢?那朵遗世独立的白玫瑰,在爱到十字路口处,还是选择稳重实在的梁思成。而红玫瑰,却在生命最艳丽的时刻,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诗人——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陆小曼在诗人最好的年华成为点燃他的那捧火,已足以流传成一首无字的诗歌;后半生寂寞如烟花散去后又如何呢?至少她灿烂过,对比林徽因的纠结与冷静,陆小曼的天性烂漫、热烈奔放才更显得珍贵与真实。

陆小曼的遗愿,不过是与深爱的人共葬一穴。但,终究未能如愿。她的坟在苏州东山,墓碑上的她笑得那么美,恰如初见时给诗人的印象:艳如朝阳、灿若夏花。一个人的墓,有点冷清,但是,爱一个人,未必是要一起终老的,拥有过、在心里,也可以是永远。

美如烟花是她。绽放后寂寞半生的是她。但至少有人懂得、有人记得。

(2011年6月29日)

今夜,风继续吹

不知哥哥从那么高的楼上坠落时,脑子里在想什么?也许什么也没想,只是想体验无拘无束的飞翔。哥哥太累了,就像《阿飞正传》里那只无脚鸟,一生从不栖息,唯一一次落地即是死亡的时刻。有人说:张国荣,一个娘娘腔哎。可那些说他“娘”的人又有几个敢于这样去死?哥哥选择了最强硬的死法,如此残忍和激烈。哥哥坠楼后不是立刻毙命的,难以想象那有多痛,可或许在他而言,有更为撕扯不去的精神之痛,所以才让肉体先决绝而去。

8年前的4月2日一早,当同事告知“张国荣跳楼”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愚人节玩笑。可网上的言辞凿凿令我意识到这是真的!尽管在办公室里还和大伙说笑,讲些不着边际的话,可思绪明显开始混乱。回到家,翻出张国荣“热·情”演唱会的碟来看,画面中的人,40多岁了依然优雅,妖娆,深情款款……如此风华正茂。说服自己相信事实,花了很长时间,期间,心口的痛一点点蔓延,直到无处可避。

我不是个爱追星的人,也不见异思迁。细细想来,从学生时代至今,唯一欣赏的艺人竟只有张国荣一个。在我眼里,他不是什么“星”,我宁愿给他戴上一顶“艺术家”的帽子。哥哥进入我的视线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从经典的老歌《风继续吹》开始,再后来是他的电影《英雄本色》,《纵横四海》,《春光乍泻》,《胭脂扣》,《霸王别姬》……太多了,太多了,随时都在记忆里。可以说,哥哥的歌声伴我经历了整个年少轻狂的青春。从纯真的初中、叛逆的高中到高考落榜再至大学里的青葱岁月,一路走过,他的歌声在夜深人静时旖旎而来,应和着年少时的懵懂,激情,落寞,张狂,几乎成了青春期的背景音乐。不知为什么,哥哥的死总令我想起许多往事,感伤已逝的青春。对自己的学生时代有多怀念,对哥哥感的怀念就有多深,那是如影随形的相伴呵。

平生最恨做作虚伪的人,所以越发喜欢哥哥的率真坦诚——做就做了,不需理会别人怎么说。我是真的欣赏哥哥敢于剖开胸膛示人的勇气:长发披散,穿着柔软贴身的衣服,赤足站在聚光灯下低声吟唱的那个人,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哥哥已羽化成一个完美的“人”,超越性别的束缚,直达为自己而活的率真境界。看他在舞台上旁若无人的微笑和流泪——一个敢于“真实”的人,究竟要付出多少代价?一部《霸王别姬》,一出酣畅淋漓的生死之恋,哥哥是否在生活中也触摸到了虞姬的那把剑?一边要真实地活着,一边又要面对环境的不容,哥哥最终也选择了“别”,告别爱人,告别世人,告别所有异样的眼光、恶毒的攻击。他化蝶而去。他让世人意识到“真实地活着”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扪心自问,周遭有多少人敢于真实地面对他人?我们中又有几人不需要在朋友同事甚至家人面前频频撤换面具,以保全所谓“大家都认可”的生存状态?扼腕之余,我反倒因斯人已去而释怀。哥哥,你要走就走吧。天堂什么样?应该没有灰暗。

同类推荐
  •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经典的文学评论,伴随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有阅读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作品,问世三十年来,关于它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研究评论文章不可胜数。一九七六年结集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欧阳子作为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赴美留学的同窗好友,有别人不易追赶的优势,由她来评论《台北人》,也是文坛的一道风景。欧阳子采用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方法评论《台北人》,通过系统化的归纳,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等主题命意来讨论其含义和意象。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环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小说的内层锁链。
  •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我曾悲伤地爱过这个世界: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纪伯伦的诗集,由知名文学家冰心翻译,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和人生的智慧书。《沙与沫》由一篇篇韵味悠长的短章组成,好比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折射着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瑰奇想象,与泰戈尔的《飞鸟集》堪称双璧,二者都以简短而寓意隽永的诗句,点滴深入读者的心灵,而纪伯伦的《沙与沫》比起《飞鸟集》的灵动洒脱,则更显端庄大气,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先知》被誉为“东方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是一部指引人生路途的经书,字字珠玑,诗意盎然,宛如一道甘泉,潺潺滋润读者的心田。
  • 我心中的北大精神

    我心中的北大精神

    《我心中的北大精神》收集的征文以北大学生的作品为主体,这些文章全部出自北大青年自己的笔下,体现了北大青年自己的心声。他们从不同的年代和视角,用不同的笔法勾勒和演绎出了每个北大青年内心中的北大精神。《我心中的北大精神》在组稿过程中,立足普通学生的视角,旨在透过同学们各具特色的语言,对新一代北大青年内心的北大精神有一个全景式的客观陈述。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共同构成对北大精神的真实解读。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热门推荐
  • 盛先生持证上岗

    盛先生持证上岗

    姐姐逃婚,她李代桃僵被迫嫁给本该是她姐夫的男人——人人都想攀附的豪门权少。身份败露之后,男人不仅不恼,反而将错就错掳她入室。“说好了让我离开,你怎么说话不算话!”“嗯,我卑鄙。”“你这个奸商!大奸商!””“嗯,我无耻。“”盛少安,你,你一大早想要干什么!““嗯,我还下流。”避雷:女主极度腹黑,前期表里不一,男主绝非善类本文又叫#我的老婆每天都在演戏##原来老婆演技辣么高#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盛世嫡妃

    盛世嫡妃

    无论对与错,一段预言已受命于天,她就是那乱世中的红颜,聪慧和善却敌不过内心深处的冷酷与残忍,她必将颠覆三个皇朝!与他的青梅,与他的相依,风波历尽,点点暧昧片刻情愫尽数在阴谋中被利用。
  • 古今奇闻类纪

    古今奇闻类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奇异故事

    世界奇异故事

    仲夏日雨夜,少年误入荒野中的木屋,三个神秘女人在房中举行着诡异阴森的古老仪式。神秘女人到底在干什么?少年能否逃过一劫?苏格兰城堡的古老传说后面,有着怎样惊人的秘密?莫名发生的起火事件,是亡灵索命,还是机缘巧合?奇异现象、墓下秘境、古老传说、孤岛秘闻……它们是惊悚悬疑小说中的成功之作,单本畅销千万册,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每一部都让人毛骨悚然!梅里美、江户川乱步、埃德加·爱伦·坡……世界文学大师演绎经典奇异故事,破解不为人知的诡秘奇案!
  • 怎样生个健康漂亮宝宝

    怎样生个健康漂亮宝宝

    年轻的父母们都希望生育一个健康漂亮的小宝宝,现代科学证明,采取科学的优生优育方法,是能够造就健康漂亮儿童的。我们要培养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就必须保证没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为后天教育培养铸造良好的身心基础。孩子健康漂亮与否,与父母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当然,造就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如果不能从胎儿期、新生儿期、幼儿期和儿童期进行很好的培养,那么,孩子本身的先天优越条件就会丧失无遗,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先天遗传基因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后天培养。我们只有把握好结婚、怀孕、生育等每一个环节,即便父母的身体素质不好,也能孕育、生养一个健康漂亮的超过父母的孩子,为今后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先天优越条件。
  • 神品战魂

    神品战魂

    战魂大陆,唯有觉醒战魂,成为魂修,沟通本命战魂,修为至高深之处,拥有通天彻地的实力。然则,战魂的品质越高,修炼的速度越快,成为强者的可能也就越大。觉醒无品战魂的少年,被误认为是和废人无异,却又算是无意中,得到了另外一种机缘,通过斩杀对手和妖兽,可以提升自己的战魂,提升的战魂看起来依然是无品战魂,陈信是以无品战魂,吊打各路天才,笑傲诸天万界。
  • 教练

    教练

    丈夫机关算尽,带着家产离她而去,没有带走的几件玉器却让她成了有钱的单身女人。她有达官贵人追求,也被年轻的奸商坑害过。她在一次车祸后去学车,她对于男人的那点期许,竟然在收入微薄、脾气暴躁的教练身上找到了。他们会走到一起吗?严萍到开发区新建工地练车,是秦雨的主意。她说那儿的路网刚铺好,没正式通车,红绿灯、交警都没有,绝对是练车的好地方。严萍学车刚入门,手正痒痒,啥话没说,就上了秦雨的车。秦雨是她电大的同学,十来年的老朋友了。她没上驾校,也是秦雨的主意,说上驾校太辛苦,几十天下来,脸晒黑了,皮晒爆了,还都小意思,主要是时间耗不起。
  •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倾城红颜乱:本宫无敌

    男友背叛,她纵身一跃,摇身变成了江湖鼎鼎有名,让人闻风丧胆的繁星宫宫主。她皱皱眉头,整个江湖都要震一震。她一句话,便可让江湖中的一个门派瞬间荡然无存!按照紫云的安排,她做好宫主,在外人面前演好一个江湖名人的角色。可是,为什么他要出现?一切都乱了。理不清了。百年不变的戏码,她被下了春药。而解者,非他。见者,却是他。江湖少侠,一国王爷,绝世神医,甚至……身边最信赖的友人。为什么她不想在爱了,偏偏这一世,要和这么多的人有所牵扯!“为了那种满不在乎的家伙,豁出自己的性命,值吗!”他悲痛地喊。她,不能否认,“值。”“即使是……杀了我?”他如发狂的野兽般痛苦的眼中,满是她此刻承受不了的哀伤。心,不知碎成了多少瓣。既然是欠下的,就必须换。身体也好,生命也罢。因为她想,所以她做。他痛恨,他愤怒,拼命地要把她杀掉,用毒,用剑。她只能受着。曾几何时,那个众人恭恭敬敬成为宫主的冷漠的她,沦落到这种被人弄伤,心中却仍止不住地在意他的痴情女子?……有够讽刺。“呐……这辈子,就当我欠你,成吗……下辈子再……还你。”……
  • 我的谍战生涯

    我的谍战生涯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个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一旦做出选择,则永远不能回头,要么死,要么一直往前。就像过了河的卒子,既过河,则永不回头,至死方休。白泽少,一个过了河的卒子,一个在敌人心脏奋斗的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