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2200000017

第17章 维新运动的酝酿与蓬勃发展(5)

变天下之成法,是那几年康有为思考的重心。他以为,清朝的法度主要是沿袭明朝而有所变更,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而中国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与明朝时期根本不同的变化,方今当数十国之觊觎,值四千年之变局。如果当今统治者仍沿用过去的旧方法去治理天下,那就像盛夏已至而不释重裘,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结果可想而知。康有为认为,当今中国变法的根本要义,就是要求当今的统治者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道理很简单,开创则更新百度,守成则率由旧章;列国并立则争雄角智,一统垂裳则拱手无为。言率由而外变相迫,必至不守不成;言无为而诸夷角争,必至四分五裂。这是就大的原则而立论,在具体的变革方案中,康有为提出当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到的有富国六法、养民四法、教民四法。所谓富国六法,即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邮政;所谓养民四法,即务农、劝工、惠商、恤穷;所谓教民四法,即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开设报馆、设立道学。除了设立道学具有康有为的独特创造性外,其他各法似乎都是先前十几年间洋务思想家曾经提出而清政府不及实行的方案。设立道学的基本意思,用康有为的话来说就是“其有讲学大儒,发明孔子之道者,不论资格,并加征礼,量授国子之官,或备学政之选”,即提倡以儒家伦理为武器挽救近日风俗人心之坏,抵制西方基督教对中国民间的影响。这实际上也是康有为后来意欲开创孔圣新宗教的思想萌芽形态。

此外,康有为在这份代拟的上书中还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诸如建议裁撤冗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改革官制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他提出的所谓“议郎”制,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社会举荐体制的官吏选拔优点,而且赋予议郎们“上驳诏书,下达民词”的权力,实际上是要求建立西方近代国家比较普遍实行的代议制,最终达到“君民同体,情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的政治局面,具有浓厚的政治体制改革意味。

按照已经得知的清廷方案,中日《马关条约》的换约仪式定于5月8日在烟台举行,为了争取更多的各省举人签名,在康有为写作这份上书的同时,由其弟子梁启超、麦孟华负责誊抄,并在5月1日、2日、3日连续三天在松筠庵由各省举人自由传观,征集签字,定于5月4日(四月初十日)都察院“堂期”时前往投递,请都察院代转清廷,以便赶在清廷决定换约之前影响清廷的决策。由于这份上书的签字者均为各省举子,所以史称“公车上书”。

松筠庵的集会在当时是一种公开的举动,与此次集会相伴而发生的各省举子上书清廷的消息在那几天接连不断。4月30日,都察院代转了广东举人梁启超等81人,湖南举人文俊铎等57人,湖南举人任锡纯等42人,湖南举人谭绍棠等20人,奉天举人春生等,江苏举人顾敦彝、刘嘉斌等,山东举人夏廷相等人的上书,其中广东、湖南举人的上书均为4月22日递交给都察院的。5月1日,都察院又代转了广东举人陈景华、徐绍桢、梁启超等279人及贵州葛明远等99人、福建沈清等88人、江西陈维清等120人、广西邹戴尧等115人要求清廷更正和约的上书。而在松筠庵内外,5月1—3日也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各省举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人流不断,群情激昂,纷纷在这份上书上签名。所有这些,在京师内外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公车上书记序》,见《追忆康有为》,296页。)这既激起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当然也使那些主和者甚感恐惧。

公车联章,本为主和者深忌,而上千公车大肆集会、联名上书,更是有清二百余年所未有,自然引起主和者的极端恐惧。5月1日晚,坚持对日议和的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毓汶就密派心腹潜往各省举人聚居的会馆造谣生事,意欲恐吓、阻挠举人们联名上书。各省举人多有震动者。第二天,更“阴布私人”潜往松筠庵以惑众志,又在街上遍贴传单,污蔑、攻击各省举人之所为,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举人开始退缩,甚且有要求撤回签字的事。(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杂记》,见《追忆康有为》,293页。)

孙毓汶等主和者不仅设法破坏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而且利用自己的身份在朝中不断渲染中日交涉的困境,力主从快批准《马关条约》,声称中国如果拖延批准此约,将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危险。实际上,孙毓汶等人的目的是要赶在公车上书之前批准此约,造成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之势。

光绪帝在翁同龢等人的支持下,有意拖延对《马关条约》的批准,以待国际局势的变化,并期待各省督抚能够重新振作,调整对日交涉。翁同龢等人本来就对5月8日的换约感到紧张,曾建议清政府致电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请展期5日。而孙毓汶等人担心夜长梦多,坚持尽快批准。他不惜与权阉李莲英勾结,由李莲英运动慈禧太后对光绪帝施加压力。不得已,光绪帝于5月2日开始改变先前拖延的态度,有尽快批准《马关条约》的意思。当晚,主和派就将皇帝已经批准盖印的消息广为传播,使不明真相的人普遍感到大局已定、不可挽救的态势,从而瓦解各省举人联名上书的举动。于是各省举人群议涣散,有谓仍当力争以图万一者,亦有谓大局已定,何必再为蛇足者,举人们纷纷散去,取消、撤回在公车上书上签名的就有数百人之多。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终于曲终人散,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插曲。

第三节举人才与合大群

公车上书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案头上,然而最有意思的是,就在公车上书注定失败的那一天,即1895年5月3日,康有为却实现了自己多年来为之奋斗的理想,荣登龙门,成了新科进士。5月5日,康有为被引见,授工部主事。

一、维新运动的发动

获取功名原本是康有为多年来的愿望,但当他真的获得了功名之后,他却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基本不太看重这一功名。这个外部环境,一是民族危机的日趋加深,使他不能再像他的前辈们那样只能从书斋中讨生活,或者只在官场中周旋;二是通过公车上书以及前几年的机缘际会,康有为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只会读书的进士、文人,他不仅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在京师知识分子层享有很高的名声,而且在朝廷大臣中也有了相当的背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就对康有为非常赏识。有了这些背景和资本,康有为当然不再看上那个工部主事的职务,他以自知非吏才为借口,甘愿放弃官方的职务,安心于以民间的身份继续他的变法维新活动。

康有为继续留在北京,观察形势的发展。5月8日,中日《马关条约》的换约仪式如期举行。同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致电李鸿章,表示日本政府愿意接受德国、俄国和法国三国的建议,可以考虑放弃辽东半岛,具体细节容后再商量。5月22日,日军退出奉天、鞍山。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借款谈判也已经有了眉目。所有这些,都使得一部分官僚觉得中国在甲午战争后的危机即将成为过去,“和议既定,肉食衮衮,举若无事”,相信中国还将一如既往地存在下去,即便一二稍有人心者,亦以为中国积弱至此,是天运使然,无可如何,徒叹息悲伤而已。(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杂记》,见《追忆康有为》,293页。)朝野上下弥漫着浓厚的苟且氛围。

这种苟且偷安的气氛深深地刺激了康有为。他认为,先事不图,临事无益,亡羊补牢,犹未为迟。中国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度日,而应该汲取甲午战败的教训,速图自强,中国还是可以救亡图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康有为取公车联衔之书,就其下篇专言变法的内容加以引申,并详及用人行政之本,于1895年5月29日第三次通过都察院上书光绪帝。

康有为此次上书长达13000字,补充和发挥了公车上书未及提出的问题,详细讨论了变法下手之方及先后缓急的顺序,充分说明中国必须利用甲午战败后的形势赶紧变法的理由。他指出:甲午战败的后果是有清二百余年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也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所罕见,中国经此剧痛,应该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深刻反省,急筹自强大计,而不应该上下熙熙攘攘、浑浑噩噩、复庆太平。

在具体的变法主张上,康有为重申了公车上书中的富国、养民、教士三个问题,另外增加了练兵一条。他强调,练兵之策,一定要改变过去大一统的陈旧办法,建议采用如下六法:(1)汰冗兵而营勇;(2)起民兵而立团练;(3)练旗兵而振满蒙;(4)募新制而精器械;(5)广学堂而练将才;(6)厚海军以威海外。康有为相信,如果按照他的这个办法去进行,水陆并练,那么以中国之地大物博,则将来饮马南洋、秣兵欧土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何况区区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呢?

中国重塑辉煌并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不拘一格地选用合适的人才。他真诚地希望统治者能够求人才而擢不次,慎左右而广其选,通下情而合其力。因为处非常之世,应非常之变,必须启用非常之才,而过去那些寻常守旧、苟且偷安、奉行文书、按循资格的庸谨之才,虽然可以守常,但决不足以应变,绝不可能将中国引向一个自强、繁荣的坦途。他建议光绪帝务必要将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亲自抓起来,垂意旁求,日夜钩访,尽知天下之名士,尽知其数,尽知其所在,悉令引见,询以时事,破除常规,越次擢用,这样天下之士必踊跃发奋,冀酬知遇之恩,必出而为国家效力,辅佐皇上,共谋中兴大业。

从康有为列举的条件看,最关键的条件是要皇帝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今日中国所处的环境及存在的问题,“仍在皇上自强之一心,畏敬之一念而已”。理由很简单,因为自古非常之事,必待大有为之君,自强为天下之健。康有为恳切地希望光绪帝能够接受他的建议,远鉴中国早期圣哲的谆谆告诫,近鉴俄罗斯、土耳其变革昌盛、不变革则亡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独揽乾纲,破除旧习,勿摇于左右之言,勿惑于流俗之说,权其轻重,断自圣衷,更新大政,厉行改革,将中国引向光明灿烂之途。(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139—147页。第三书的原名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呈”,进呈原本载《历史档案》,1986(1),与坊间刻本文字稍异。)

同类推荐
  • 抽奖系统请放过我之三国

    抽奖系统请放过我之三国

    且看一个平凡的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无缘修仙,只得随了坑货机器回了群雄并起,民不聊生的三国时代,而他又将怎样开始这个新的生活,又将在此活出怎样的精彩?还请各位看官拭目以待。
  • 武王灭商

    武王灭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了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十七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武王灭商》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武王灭商的有关内容。
  • 透过细节看清朝

    透过细节看清朝

    本书力图穿越时空,仔细搜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从而透过历史细节,看清清朝的真正面目,为读者揭开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秘密。历史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且这种因果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个伏笔,对于后来的历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

    《如果这是宋史5:官宦王朝》讲述了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余年间的历史,将一个官宦王朝演绎得淋漓尽致。昏庸无道的帝王、独揽大权的重臣及蝇营狗苟的官吏,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另一面。他们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争先恐后地粉墨登场。南宋局势稳定后,主和派的秦桧等人受到重用进而架空高宗,李纲、岳飞等名将被排挤陷害。而后,朝政又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之手,国势急衰。度宗、恭宗时,元军大举南下,国难当头,朝政却由贾似道、陈宜中等人把持,终沦落到开城受降,幼主流亡的地步,崖山海战之后,南宋覆灭。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热门推荐
  • 傲娇总裁追美妻

    傲娇总裁追美妻

    江宁远很自信地说,“潇潇,你果然喜欢我!”沈潇向天翻了个白眼。江宁远说,“我吻你,你有感觉。”沈潇说,“是啊,想打架也是一种感觉。”江宁远故作吃惊,“床上打架,正合我意!”总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沈潇斗自找死路;与江宁远斗不求活路。江宁远:有事找老婆,没事找老婆沈潇:有事宁远干,没事干宁远
  • 意善亦恶

    意善亦恶

    年幼的许意因父母双亡,而被送进了孤儿院,亲人的漠然和见利忘义,早已让年仅十二岁的她心灰意冷,出人意料的是她来福利院的第二天就被好心人领养走了,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她曾经名义上的舅舅――傅家现任掌门人傅寂;傅夜亲手为许意打造了一片盛世美景,却也亲手把她推向了万丈深渊……数年后,作为一位刚刚毕业的法学研究生,许意被自己父亲曾经的警察好友安排在了傅夜身边做卧底,命运终将两个人再一次联系起来了……
  • 女儿国传奇

    女儿国传奇

    女儿国,没有文字,仍处于刀耕火种般的原始社会,那一座座山,就像一道道无形的墙,使这里千百年来与世隔绝。整整四十二年过去,终于有了第一个年轻女孩即将远赴省城读大学!四十二年前,出身部队的李老师阴差阳错来到了泸沽湖畔,在这里办起了学堂。这里,自古以来就没有文字,更不知学校为何物,他独自一人解决办学资金,守住仅有的几个女学生,终于,一代一代过去,如今,杜玛走出了大山,洛加咀有了第一个大学生,这,才仅仅是开始,生长在封闭环境且习惯了孤独的摩梭乡亲大概不会懂得,女儿国的未来,属于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新一代!
  • 组织工作感与悟

    组织工作感与悟

    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组织工作和领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集体领导做出的决策是个人分工负责的方向、目标,个人分工负责的具体实施是实现集体领导意志的必然途径。
  • 造化吞天

    造化吞天

    少年热血得天道,人间、妖域、魔界称其为邪帝,正乎、邪乎,唯我本心,美女娇妻,称雄争霸。
  • 防海纪略

    防海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木宁远

    此木宁远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顶级狙击手汤木在隐退两年后重新执行机密任务,和敌人同归于尽。再次醒来时,失去记忆的她重生到三线女星叶瑾初身上。凭借着曾经身为特种兵的能力,她开始揭开叶瑾初背后的秘密;殊不知一个惊天的阴谋也在逐渐浮现。“就算改变了身份和容貌,我依然爱你唯一不变的灵魂。”她与军界兵王的重逢,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离开这里,活下去。”与昔日挚友绝境重逢,她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这一次,不要再化身怪物了。
  • 抗联薪火传

    抗联薪火传

    是谁在漫漫寒夜中点燃了一枚火种,在十四年间虽然有时大火燎天有时只是火星点点,可是火种未断永远相传!是哪支部队以四万没有支援没有补给的武装在白山黑水间与几十万日本侵略者缠斗,最后只剩下区区几百人?有一种精神叫不屈,有一支队伍叫抗联!别人都叫他雷小六,他从十六岁加入抗联,当抗战胜利他已人到中年,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管他叫雷小六了,因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已魂系白山黑水间。抗战老兵不死,在他面前没有人敢自称比他还老!雷鸣,一个小人物的抗战。老哲新书抗联薪火传!
  • 摄政王绝宠之惑国煞妃

    摄政王绝宠之惑国煞妃

    {女主版介绍}颜如玉,权门颜家的天之骄女。却因为爱上不该爱的人,一生受尽苦楚。双眼被刺,双臂被斩,容颜被毁,最终沦落成为众人观赏的怪物。一切因她看错了人,也爱错了人。苟且偷生三载,只为护她唯一至爱。可亲生子被当成玩乐的工具,痛苦的惨叫在她耳边响起时。她亲自杀死自己忍辱三年所保护的爱子。斗兽场上,泣血咒怨。如有来世,倾尽所有,不死不休!传言楚家庶出次女眼盲无用,是个累赘。可又有谁知,她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弹指之间风华显,顷刻之时江山覆。一代骄女的死去,是另一个传奇的开始。本文权谋文,一生一世一双人,无虐,可放心入坑!{男主版简介}他是权势滔天的摄政王,也是富可敌国的神秘家主。传说他天生鬼瞳,可夺人魂魄。传说他天生瘫痪,却权术阴诡过人。传说他冰冷无情,视世间万物为无物。传说……放屁!楚如玉只想说,他就是一个卑鄙无耻,下流无赖的好色之徒。第一次见面,欺负她看不见偷了她的肚兜。第二次见面,还是欺负她看不见偷亲了她。第三次见面,不想被欺负的她主动摸了他……从此之后,她的复仇之路多了一尊大神,时不时要安抚,时不时要顺毛,时不时还要陪睡……{剧场版介绍}某天,某摄政王的蛇精病犯了,指着一颗高大的柳树道:“小珍儿,本王想吃枣,给本王摘一颗最红的过来。”某女淡淡看了眼前随风而飘的柳絮,十分淡定道:“爷,没红的枣。”某摄政王挑眉:“那摘一颗青的来!”某女继续淡定:“爷,没青的枣!”某摄政王不放弃:“不管青的红的,本王要吃枣!”某女立马转身……“干什么去?”“买枣!”“本王要这树上的!”某女深呼一口气,面无表情的脸最终破碎:”爷,小的没办法在柳树上摘枣,要不爷您试范一下?”某摄政王做大爷状向后一倒:“这点用处都没有,小珍儿,看来你只有做本王王妃这么一点用处了。”某女皮笑肉不笑:“让爷费心了,为了不让爷浪费王妃位置,小的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更加有用处。”某摄政王恨恨磨牙,第十次的傲娇求婚计划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 凤倾天下魔妃扛回家

    凤倾天下魔妃扛回家

    一道天雷,把凤轻舞从高级特工变成一个不会修炼的废物。废物,那就叫废物虐你千百遍。只是,这位大哥,哦不,帅哥,你离我远点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