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5500000010

第10章 如何在社交中调整好心态(3)

另一项由心理学教授伯纳多·卡达西组织进行的对1600人的测试表明:羞怯者竟占了48%的比例。根据津巴多的研究,其中约有35%的人属于“情景性胆怯”,即在诸如当众发言的紧张环境中,感到心跳胆怯。研究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的敏感度是相同的。

克服羞怯可能没有“灵丹妙药”,但研究者的确发现了以下几种可以克服胆怯的方法。

记日记,探寻恐惧的根源

精神病学专家克里斯托弗·麦卡洛说:“书面记录是一种廉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了解自己的程度要比自以为了解的要少得多,而一旦写出我们的所思所惧,往往连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

一位30岁左右的单身姑娘,曾是麦卡洛的病人。据麦卡洛介绍,她对约会持有严重的胆怯心理。打开她的日记,里面记录着围绕约会发生的每件事情:接男友电话、安排外出、约会中该说的话。由此,麦卡洛说,这位姑娘虑及的主题是:她一直担心被她不爱的男人喜欢上,从而使自己陷于其中难以自拔。一旦她明白该对自己不想见的人说什么,约会就不再有压力感了。

尽管这位姑娘患的情景性胆怯症只是她生活的一个侧面,如约会时才会异常紧张,但日记却有助于克服暂时性的胆怯紧张心理,根据《征服胆怯:个人方法》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的观点,2/3有这种胆怯心理的人,一旦找出原因,就能找到建设性的良方对症下药。

假设一个“不害羞的你”

津巴多讲述了一位50多岁的妇女依靠自身发现的方法来克服胆怯的故事。她在给津氏的信中写道:“我发现当时我假设自己是剧中的某一角色时,我的窘迫感消失了。我只是在舞台上,它只是角色性格。”

津巴多认为,把自己划分为生活中的你和角色中的你,这在外向型性格持羞怯心理者中较为普通,尽管他们常出没于公共场所,但内心依旧羞怯。这种人约占接受测试人数的17%。

许多名星,包括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约翰尼·卡森、大卫·莱特受,均有羞怯心理。而一旦面对舞台或闪光灯时,他们又能潇洒自如。这种成功的事例表明,一些原本胆怯的人如若有机会登台表演,参加社会辩论或宴会主持,胆怯即荡然无存。

宾西法尼亚大学主持辛西亚·芬奇女士,曾帮助过一个试图改变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惧怕向父亲开口的学生芬奇说:“他写了自己恐惧对话的‘蓝本’,如他该说什么,他父亲可能提出的问题,及他本人如何应答。”不久她发现,这位年轻人很快克服种种顾虑,与父亲交流了对他来说很重要的各方面问题。

自演“剧本”的好处在于,使自己置于生活中的任何情形,不管是要求你的老板加薪,还是会见孩子的教师。当你做这方面的操练时,你已准备好即将说什么,对将要进行的对话充满信心。

津巴多解释说:“胆怯者往往太顾及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留下何种印象;而演员,会很容易地消除现实与角色的界线。让你的行为表达出明确意义,就能反映你的真实自我。”

做好准备

津巴多·卡杜奇称第一种方法为“社会调查”。他说:“如果要参加一个聚会,应先了解来客有哪些,他们的职业情况,有什么兴趣爱好。如果接触未曾谋面的生意人,应先弄清他们的背景,待开始谈话时,你便会感到自我控制能力较以往大为增强了。”

另一项有效的准备是,先寻找一些志趣相投的人,谈论自己熟知的内容。加利福尼亚“忧虑治疗中心”指导教师马乔里·科伯恩帮助过一位43岁的妇女,使她在陌生人面前克服了局促不安的情绪。科伯恩了解到,这位妇女对缝纫感兴趣,便建议她到缝纫班学习。在那里,她能够自在地与周围人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尽管那些人对她都很陌生。她在缝纫班的对话经验又引导她参加班外的一些社交活动。于是,她与许多人建立了友谊。科伯恩说:“她开始变得真正喜欢交朋友了,在其它场合她再也不羞怯了。”

改变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阿瑟·沃斯默说:“羞怯给人的印象是冷淡、闪烁其辞等,但往往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实质上,他们不断传递的信息是‘我胆怯,我害怕,我不安’。”很不幸,与之打交道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会把这种身体语言误解为冷淡、自负,从而避之千里。这就使胆怯者更加迟疑不安。

沃斯默说:“所有技巧中,只要将身体语言稍做调整,就能产生令人吃惊的直接效果。病人很快会对我说,‘我上周与人谈话的次数比去年同期要高!’”

沃斯默用了“SOFYEEN”这个词。它形象地描述了有关身体语言的全部含义:“S”表示“面带微笑”,“O”表示“坦率开通”(手臂不要交叉),“F”表示“身体前倾”,“Y”表示“接触”或友善性的身体接触(例如握手),“E”代表“眼睛对视”,而“N”表示“点头”(你在听,而且已听懂)。沃斯默宣称:“通过使外在形象‘亲和、温柔’,你将获得友好的回报,陌生人不再那么可恶。”

胆怯的人感觉与人交谈十分困难,其原因在于交谈中只顾忌留给对方的印象,因此不敢大声言谈。研究人员已发现,为了使谈话不至于中止,他们会用“是的,我同意”或“多么有趣啊”来敷衍。

其实,当交流受到阻碍时,我们可以问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是如何迷上你的工作的?”精神分析专家乔纳森·伯纳特说:“轻松随意的话题能够表达你的友好,这类问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而不是你身上。”

坦露心中的隐忧

克里斯托弗·麦卡洛的咨询对象中有位男士,尽管他喜爱本职工作,但却对每月不得不参加的会议深恶痛绝。他一直害怕说出一些蠢话,害怕因内心压抑而跑出会议室,丢掉自己的工作。最后,他向老板坦露出心中的烦恼。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有必要,你可以离开,不必有什么顾虑。麦卡洛说:“慢慢地,这位职员反而镇静下来,不但能自始至终地参与会议,甚至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胆怯者的最大抱怨是,他们的家庭、朋友,甚至医生不能严肃对待其面临的问题。科伯恩建议:胆怯者应接近能接受他们弱点的“安全”的人,而不是那些仅劝告他们改变冷淡态度的人。她强调说:“你需要那些只是倾听你的恐惧,而不匆忙做出决断的人。”

做最坏的打算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行为焦虑诊所”前主任保罗·伯恩医生要求那些倍受胆怯之苦的人一起讨论最深的恐惧是什么。鉴如有人害怕演讲,大家便向他提问:

“你的恐惧来自何处?”

“我还是个孩子时,人们就嘲笑我。”

“现在情况有何不同?”

“有好多年没人嘲笑我了。”

“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他们都嘲笑我!”

“那又怎么样?”

“我不会理会他们,再也不同他们讲话了。”

既然最坏的结果不过如此,你还担忧什么呢?

倒是有种恐惧往往伴随着羞怯出现,在生理上呈现出呼吸加快、声音颤抖和脸红。然而研究表明,这些征象远不如胆怯者自己所担心的那么引人注意。

循序渐进

马乔里·科伯恩曾帮助一位35岁的记帐员。这位妇女想取得会计学位,却害怕上课,她害怕课堂上被叫起来发言。科伯恩采取有效的步骤逐渐消除了她的胆怯。

首先,科伯恩启发她到大学校园附近走走。遂后,让她报名上大课,坐在后排,一言不发。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与坐在身旁的人交谈。科伯恩说:“不久,她正式在记帐科目上听课,老师让其发言,她也能自如地作出反映了。”

最后这位女士还担任了班级的学生辅导员,当她充当老师的角色时,羞涩和胆怯消失得无影无踪。

乔纳森·奇克认为,如果胆怯者埋头于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克服自身的弱点。他强调:“工作是他们能力的战争。”

奇克说:“你们不能期望这种人一夜之间就能克服自身的缺点,轻松自如地参加各种聚会。其实,你内心可能也胆怯,但你勇于向前,大胆与他人交流。这么做,你就拒绝了做生活的旁观者,这是真正的胜利。”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在与别人交际的时候忘掉胆怯,勇敢地建立与他人的友好关系,慢慢地你会发现,实际上没有什么可胆怯的,交际会自然而然地和谐地展开。

乐观创造奇迹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选手曼特·比昂迪一人勇夺五枚游泳金牌,可谓举世瞩目。但你也许不知道,赛前人们却曾酱遍看好比昂遣能够像16年前的马克·斯比茨那样赢得全部七枚金牌。

但天有不测风云。开赛头两个项目中,比昂迪表现失常,痛失金牌。这令看好他的人大为失望,体育评论家此时大都认为比昂迪很难走出失败的阴影。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教授却另有看法。赛前,教授对美国游泳队部分选手作过“情绪智商”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比昂迪具有不同寻常的乐观情绪。所以教授认为,两次失败后比昂迪不会如常人那样失去信心而一败涂地,稍后的比赛中一定会有上乘表现。果然不出教授所料,比昂迪迅速调整状态,反败为胜,一举夺得其余五项的全部金牌。

由此可见,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乐观与否直接影响其赛时的临场发挥,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在情绪对行为的影响方面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情绪智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有成功不仅取决于他的智力,而且还受到其情绪的左右,诸如自我意识,移情作用,坚持己见及社交灵活性等一些无形的、复杂的、多方面的心理因素,科学家称其为“情绪智力”。标志情绪智力高低的是“情绪智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商可以按著名的斯担福——比内智力量表进行测量而得出标准数据,对情绪智商多进行定性研究。但马丁·塞里格曼教授发现,在某些特定方面,亦可以对它进行定量测试,即所谓“乐观测试法”。教授认为:人们如何对待一些挫折——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是判断他们在学习、体育运动及某些其它工作方面成功程度的比较公正的尺度。为了验证他的理论,塞里格曼设计了一种调查问卷,对麦特拉夫人寿保险公司推销员进行了“乐观测试”。问卷中设计了一系列假想事件,并要推销员从A和B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其中某些问题如下:

1.你忘记了你配偶或友人的生日:

A:我向来对记住别人生日不在行;

B:我先前一直忙于别的事而忘记了。

2.你欠了图书馆的超期借书罚款10美元:

A:当我沉浸于所读之书中总是忘了借期。

B:我最近一直忙于写报告而疏忽了。

3.你对朋友发了脾气:

A:他或她总是不断地招惹我;

B:他或她当时可能正处于不佳情绪中。

4.由于你迟交了你的个人所得税表而受到了处罚:

A:我经常不能及时做这项工作;

B:今年我懒于及时做这项工作。

5.你一直感到精疲力尽:

A:我从来没有一个休息放松的机会;

B:这星期我特别忙。

6.一个朋友说了一些伤你感情的话:

A:她总是脱口而出,不考虑他人;

B:我的朋友心绪不好而转怒于我。

7.你在溜冰时摔了一大跤:

A:溜冰是一件挺难的事;

B:冰道确实太滑了。

8.你在假期中增加了体重,而且无法减下来:

A:所有减肥方法都于我无用;

B:我所试的这种减肥法没多大效果。

塞里格曼发现,那些多选择B项的保险推销员能够较好地对待失败的一天,较易于从被人拒绝中恢复信心而较少退出工作。对生活抱有乐观态度的人认为障碍与挫折是暂时的,因而是可克服的。而悲观的人则将它归因于自己,别人视为暂时的、局部的困难,他们却看成是水久的、处处遍布的,因而无法克服困难丽取胜。那么,为了更好地在社交活动中取得成功,我们应该多培养自己乐观的心态,多一些晴天与希望,少一些阴暗与悲观。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会越变越美。

自信而不刚愎自用

具有高度自信的积极心态,是获得社交成功的条件之一。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别,有些差别还是难以改变的,比如性别、年龄、容貌等,有些差别是能够改变和缩小的。俗语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话的积极方面在于,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可比性不大,不要机械地对比。若从消极方面理解,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障碍,实质上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要想让面对面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就要铲除不想交往、不敢交往、不会交往等心理障碍。

要克服自卑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职务比你高,收入比你多,能力比你强,学问比你大,事业比你顺的人,与之相比,容易产生自愧不如、自甘暴弃、丧失信心的自卑心理和胆怯行为。

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点,是过低的自我评价,是应酬成功的心理障碍。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往往是把别人看成一朵花,把自己看成豆腐渣。事实上,人无完人,别人不可能一切都好,自己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好,而且好和不好也是相对的、可变的。闻名世界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幼年时表现平平,青年时也无惊人之举,但他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竟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关系专家、人际交往大师。他所以成长、成熟、成名,是必胜的信心帮助了他。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除了要具备足够的条件、时间、环境等多种因素之外。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信心,要有积极的心态。否则,莫说事业成功,就是正常的交往接触都难以进行。

同类推荐
  • 攻心话术

    攻心话术

    话术和生活息息相关。利润不是销售出来的,是谈判桌上谈出来的。例如:当客户为难你的时候,你要利用交换的原则,来快速反应,组织你的语言,客户提出:“帮我免费送货吧。”你可以笑笑说:“可以,如果您能再帮我介绍一个新客户。”如此一来,为难的人还是你吗?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 女性职场浮沉全掌握

    女性职场浮沉全掌握

    你是英语专业八级,有人是英文母语;你是多年管理,有人是多年管理加哈佛博士学位;你有能力,有人比你更有能力,不仅有才还有貌;你优秀,有人比你更卓越,而且还有显赫的家世;要想脱颖而出,成为职场不败红人,谈何容易?职场,弥漫着战火硝烟,只要战斗着,就是你死我活,没有退路,没有别的选择。这里确实没有岐视,但是没有性别优势。不会因为你是女士,就对你谦让。势如破竹,就遭人嫉妒;势单力薄,就遭人排斥。但是,当你翻开本书,掌握职场生存法则,一切都不是问题!
  • 没经验,是你最大优势

    没经验,是你最大优势

    她从新闻主播转行卖计算机,创办STUDIO A、征服国际品牌Apple和Monster/beats(魔声耳机)。她以“没经验“的态度,跳脱框架、敢于冲撞;她不怕闭门羹,只怕没机会。她成功翻转别人眼中的各种不可能。她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从没经验开始做起。因为没经验,她展开“笔记本人生”,把所有不懂的事问了再问,把问来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上,一遍又一遍揣摩,发掘出更多问题之后,再去问下一个人。
  • 逆袭衰老

    逆袭衰老

    《逆袭衰老》作者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智慧,在女性朋友如何自尊优雅的生活和战胜衰老的问题上,从观念调整、心理准备、身体健康、财务规划、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与读者分享了相关的知识和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合理化建议。希望广大女性朋友能够为自已选择设计一段精彩的人生,有尊严且从容、既优雅又健康地走进下一段人生旅程。
热门推荐
  • 不朽圣途

    不朽圣途

    虽无量圣人,寿元之多,万载不灭。然天地重开,纵有数之不尽的寿元,也终将化为那重演混沌中的尘埃。天地之道——众多,可有永世不灭之圣途!
  • 宣和书谱

    宣和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姻之阵地失守

    婚姻之阵地失守

    对话一:苏律己笑着看严以沫,说道:“我已经听介绍人说了一些关于严小姐的事情,我想问下,严小姐怎么看当兵的人啊,”严以沫都没有想直接说:“最可爱的人啊,歌词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春回大雁归,”严以沫看到苏律己对自己这么笑,觉得真是春回大雁归啊,万物复苏啊,苏律己听完以后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话二:接了苏律己又问:“如果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你也知道当兵的人经常不在家,你能忍受寂寞么,”严以沫也没有想,话直接从嘴里蹦出来:“你们都为人民牺牲了这么多,人民也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不是应该的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么,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和谐,”说完话,严以沫心里暗暗为自己说了一声耶,反正自己也不能嫁给你,话当然都得挑好的说了。苏律己听到这个答案,拿着水的手僵了一下,就恢复到自然。对话三:苏律己又笑了笑说:“那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怎么看待房事,”我们缺根神经的严以沫说:“现代这个社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苏律己正在喝水,听到这样的回答,差点没有呛到,低下头时嘴角又抽搐了一下,心想:大姐你可真能想啊,此房事比房市啊,当然严以沫都没有看到。
  • 布鲁与红都反谍

    布鲁与红都反谍

    布鲁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共产党,长期在广东海南和东南亚一带从事革命斗争,出生入死,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同时也为革命牺牲了一只手。1932年布鲁被马来西亚遣返回香港。轮船到达香港。布鲁和何健雄依依告别,两个都没说明自己的去处,也不问对方的打算。他们明白对方也接到党的秘密指示,只能在这里挥手作别了。一踏上祖国的热土,思亲思乡的情愫是如此强烈地激荡着布鲁。这里离家很近,他多想回到海南,回到东屿岛上,看看阿爸阿妈和弟兄姐妹呵!但是,党的指令就是铁的纪律,就是召唤,一刻不容耽误。
  • 名人传记丛书:范仲淹

    名人传记丛书:范仲淹

    名人传记丛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言背后的真人真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银灯笼

    银灯笼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超级红包神仙群

    超级红包神仙群

    PS:欢迎阅读新书《诸天红包聊天群》。 孙悟空:星哥,还有老坛酸菜面没?想要火眼金睛?没问题!哪吒:星哥,我想要玩游戏机。用龙珠换?好的!太上老君:星仙大神好,这是您要的还魂丹。嘿嘿,不知道您还有辣条吗?
  • 家庭养花万事通(居家生活宝典)

    家庭养花万事通(居家生活宝典)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希望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鉴于此,我们编撰了《居家生活宝典》丛书。该丛书包括《四季养花一本通》、《家庭养花万事通》、《钓鱼技巧大全》、《家庭养狗一本通》、《家庭养猫一本通》、《生活小窍门》、《针灸按摩一本通》、《糖尿病食疗与养生》、《高血压食疗与养生》和《心脏病食疗与养生》10册,对现代人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作了全面、详尽、科学、完备的阐述,是每一个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居家生活宝典》的宗旨是做您的生活顾问,让您对家的感觉更好,给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增添休闲的色彩。
  • 食品巧作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食品巧作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是“现代生活技巧丛书”之一,汇集的是日常生活中有关食品及食品制作技巧,方便实用,即看即会,是居家生活理想的常备书。
  • 画骨铭心

    画骨铭心

    衔接电视剧版花千骨结局之后的同人小说。自从花千骨失忆之后,安宁的和白子画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白子画突然失踪,花千骨踏上了寻找白子画的道路.一路上,遇到了过去所熟知的人,而且还发现了隐藏在白子画失踪背后的,为了夺取神器而蠢蠢欲动的七杀,以及隐藏在神器里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