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1500000008

第8章 借人情,留退路

好的人际关系是求人办事的基础,但好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从一点一滴入手,而且还要依靠平日里不断地感情积累。

三国时期,曹操率兵征讨刘备,结果在赤壁一役,被孙刘联军一把大火,烧得差点全军覆没,在万分窘迫的情况下,带领残军败将准备从华容小道逃回许都,结果被蜀汉大将关羽领兵截住。以逸待劳而且兵强马壮的关羽本来可以趁此大好时机将曹操拿下,但是最终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放虎归山,任由曹操逃脱。没能拿到曹操的关羽因为在军师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回去差点被砍头。

关羽为什么没能把握这个大好时机,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轻易放走蜀汉最大的对头呢?主要是因为关羽在和刘备失散的那段时间里,曹操对他极为优待,留了一个大大的人情。重情重义的关羽在曹操的生死关头,不能不考虑这一点。从这点来说,华容道上拯救了曹操的其实是他自己。

大凡能成事的人都是善于做人情的高手,曹操如此,刘邦也是这样。韩信本来在项羽手下做事,但是不得重用,于是转而投奔了刘邦,被封为大将军。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候,刘邦领兵与项羽对峙,韩信带兵平定了齐国以后给刘邦上书,说为了齐地的安宁,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正被项羽打得喘不过气来的刘邦虽然很生气,但还是答应了韩信的要求,封他为齐王。刘邦的这番举动让韩信感觉欠了他很大的人情。

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的胜负取决于韩信,就对他说: “相你的‘面’,不过是个诸侯,相你的‘背’,却有帝王之资。刘邦、项羽二人的命运都悬在你手上,你不如两方都不帮,与他们三分天下。以你的才能,加之手握兵权,还有强大的齐国为后盾,将来天下必定是你的。”

韩信却说:“汉王待我恩重如山,让我坐他的车,穿他的衣服,吃他的饭。我听说,坐人家的车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要考虑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饭要为人家效力,我与汉王感情深厚,怎么能背信弃义反叛他呢?”

过了些天,蒯通又去见韩信,而且他还告诉韩信时机失去了便不再来。韩信却犹豫不决,因为刘邦对他情深义重,他不愿背叛刘邦。

刘邦尽管在做了皇帝以后大肆屠戮功臣,包括韩信在内的一大批文臣武将都惨遭杀害,但是在他需要这些人帮他打天下的时候,却能很好的利用人情,拴住他们的心,使得他们尽心尽力为他卖命,光从这一点上来说,刘邦无疑是很成功的。

反观刘邦最大的对手项羽,虽然英雄无敌,但是在办事上却一塌糊涂,既不能人尽其才,白白放着韩信这样的人才不知道使用,直接将他送给了刘邦。对自己的亲信和谋臣也不放心,自己称王了,却不想让手下的弟兄做官,该赐爵的时候,爵印棱角都磨损了,还舍不得发下去,最后弄得众叛亲离,自刎于乌江。人人都说刘邦不如项羽,但是在人情世故这一点上,项羽却远远比不上刘邦,这恐怕才是他失败的根源所在。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际关系也更加复杂多变,所以在打造人际关系网络的时候,万万不可马虎,需要动用更多的心思和手段。建立人脉关系时,一定要注意借用人情。因为人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想要搞好人脉关系,就得牢牢地掌握它。不要吝啬你的情感,更不要吝惜你的热情,能给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能照顾到的人情万万不可放过,因为说不定某一天你的人情就能派上用场。

在办事时,人情是至关重要的,若忽视了这一点,可能会事事不顺,而把握了这一点,则可能路路畅通。

同类推荐
  •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

    一位平凡父亲以16年的实践经历,用苦水和泪水探索出的“教子经”。主人公以生命求证:没有不成功的孩子!每个智商平平的孩子都可以考上名牌大学。主人公库金会父子被中央电视台特邀为专题节目嘉宾,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个普通父亲所创造的教子“神话”:告诉你每个孩子都能跳级的秘密,告诉你每个孩子都能上重点大学的秘密,告诉你使不听话的孩子听话的秘密,告诉你做一个成功家长的秘密。
  •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正是由于认识到班会的重要性,而有关班会的书籍又特别稀少,特别组织编写的。《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的目的是为学生、老师在组织、召开班会时提供参考与借鉴,切实帮助师生们开好一个圆满的班会。
  • 读懂心灵全集

    读懂心灵全集

    拆除都市心墙:我们很容易去跨越前进道路上的许多障碍,却无法摧毁人与人之间那道厚厚的心墙。朋友,还是打开我们的心窗吧,让我们享受生活中爱的阳光与温暖……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过早的为未来担忧,那仅仅是徒劳,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自己活得更加疲惫。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它只在踏踏实实的今天。完美是一种缺陷:其实世间的一切事物从不曾有过完美,人生同样也是这样,永远都是有缺憾的,所以我们才有了追求,才有了生存的意义。
  •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一眼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看清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可以看透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知其人,现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做人做事抢占先机,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沟通艺术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沟通艺术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沟通艺术》是卡耐基有效说话训练的全集,汇集了卡耐基关于沟通、谈话、公开讲话的思想与文字,凝聚了这位人生导师对人性的洞察和他所创立的成功学的精华。拥有有效说话的能力,拥有演讲的技巧,是一个人成名、成功的绝对必要条件。本书就是一本教你如何通过建立自信来提高表达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演讲扩大影响力的书,只要你能善用书中的技巧,一定能使你在公司、政府机关、各种组织和家庭中,踌躇满志。通过本书的强化训练,可以强化你的勇气、自信和热情,并使你很自然地将所学技能应用到与人谈话的过程中,你将会发现,当众说话不再是一件难事,自己也可以展现魅力口才。
热门推荐
  • 东京九流人物系列

    东京九流人物系列

    东京汴梁,河南是开封在宋元明时代的古称。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人情,在八百年的时光里,延续出万千故事和人物传奇。东京九流人物系列攫取了这些传奇中的五个。《横活》鲁耀是东京城里的风流人物,他好交游,急人难,善诙谐,有术智,为人之所不敢为,道人之所不敢道,忤漫不羁,口齿生花,岂曼倩之再现,文长之复生欤!?第无意上进,甘于淡泊,布衣终身,如浑金璞玉,未成大器,惜哉!然快人快事,生死洒脱,亦足不朽矣。
  • 巨门卷

    巨门卷

    古有天书七卷,卷一,曰巨门。少年踏剑而来,独闯上古遗迹,误入擎天巨门,开启修仙大道......
  •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墓手札

    相墓手札

    沐林枫是一个厨师,因为出身于精通相墓之术的“疙瘩”世家,被国家一个重点课题组找到,希望他帮助寻找能够证明“华夏文明起源”的商末古墓。就在沐林枫答应东方教授参加课题组的同时,国外的文物走私集团也派出了盗墓高手,准备与课题组争抢寻找攸候喜的陵墓。要找到古墓必须先找到沐家祖传的《帝葬山图》,于是沐林枫成了双方争夺的对象。沐林枫在曾祖的坟墓中发现了祖传的相墓之术,要想继承相墓绝技就必须成为看护古墓的“守灵人”,当沐林枫成为守灵人后,却发现自进退两难,因为课题组的工作是寻找和挖掘《帝葬山图》上的古墓,而他的责任是保护古墓不受打搅。
  • 凤命难辞

    凤命难辞

    大好芳华猝死,本以为自己是个命不好的衰命鬼,为求下一世得个好命,帮人替活,三个月后原主魂魄归来,她踏上奈何桥,想起一切过往。再借他人身再入轮回,这一次,她要以凡人庶女的身份与天斗。千年前被推下忘川,仙身尽毁,元神尽碎之恨,她要所有负她伤她的人还她一个公道。她不光要做人间的王后,还要九重天上高高在上的神君替她梳妆,背她上花轿。“负我之人,我便要你追妻火葬场!”
  • 闲王绝宠闲散懒妃

    闲王绝宠闲散懒妃

    懒人语录:生活么,就是一天又一天的过啊嫁人,不外乎换一个地食物还是要一口口吃,水还是要一口口喝,说话要一句句说闲王新娶了妻,兄弟的妹妹,闲置在一处,偶尔好奇去那走一走,走着走着,就把自己丢了。从此,懒人的生活有趣起来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哈姆雷特》是由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 诡异人间

    诡异人间

    自从我遇见一个神秘的旗袍美女后,整个世界的都变了。曾经只存在于老人家故事中的诡异事件,一件接着一件呈现在我眼前。诡异的灵异事件,恐怖骇人的未知危险,我该怎么面对这些……
  • 时空纵横

    时空纵横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下他遇见了它——“什么,你是六千年前的……超级电脑,能穿越两个世界,操控时间?”身怀异能闹都市,手揣手机闯仙门。穿梭现世与异界间,寻找过去与未来路。
  • 故事会(2016年2月上)

    故事会(2016年2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