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900000011

第11章 信用为何重要?——信用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1)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广泛存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根基。同时,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与财富,信用对于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量化信用的新概念:信用总规模

信用对经济的贡献与影响有目共睹。新经济下,信用活动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性日益加强。将信用作为重要经济变量纳入宏观经济分析应该且必然。那么,从何入手呢?

(一)概念与结论

本文拟定义一个可以观察和统计信用的变量——信用总规模,并拟从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入手,探索并论证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试图寻找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定的量的关系。

信用总规模,以GC(Gross Credit)表示,是我们能够量化的、最广义的信用交易的规模。具体地说,信用总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计量的全部信用交易总量;是四大部门即政府部门、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信用规模的总和;是各类信用工具,包括债券、贷款、商业赊购款、货币、存款余额的合计。

因为信用交易都会形成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会在交易主体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或负债方体现出来,因而在数量上,我们用信用主体的负债计量信用规模。

其中,政府部门的负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余额,商业赊购应付款项,向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借款和透支;金融部门负债即货币与准货币的合计;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包括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和抵押,企业商业赊购应付款等;居民部门负债包括商业企业、金融机构提供给个人的消费信贷等。

吴氏GC基本结论:从长期看,信用总规模的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信用总规模的增长趋势呈指数增长;各国信用总规模上升的速度和稳定程度有所不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总规模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衰退国家的信用总规模增长缓慢。

吴氏GC-GDP基本结论:大多数国家信用总规模都高于GDP规模;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快;各个国家信用总规模与GDP规模的差距是不同的、且落差很大。

(二)美国信用总规模

从图中,可以发现信用总规模和GDP的增长变化之间有如下规律:

1.在1959-2000年这42年间,美国信用总规模与GDP同方向变化,均持续增长。

2.从结果看,从1959年至2000年,美国信用总规模增长了26倍,年均增长61.9%,同期,GDP仅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45%。信用总规模年均增长速度是GDP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以上。

3.从过程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信用总规模和GDP的增长几乎完全同步,二者呈接近1∶1的增长,图形显示为两条曲线大致平行;而从1970年起,信用总规模和GDP的增长曲线开始分离,信用总规模曲线开始变陡,GDP曲线则相对平缓,二者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以后,这一差异变得非常显着,反映在图形上,两条曲线之间的距离已经非常明显;到了2000年,信用总规模与GDP的差距达到29万亿美元以上,超过1970年二者差距的14倍。

4.从趋势上看,信用总规模增长速度还在加快,GDP则增长平稳,由此看来,信用总规模和GDP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势头还没有停止。

二、经济信用化率

信用经济是继实物经济、货币经济以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在经济运行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主要以信用交易方式进行;经济主体之间广泛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成为社会关系、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

进入信用经济的主要条件是经济主体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社会信用环境良好,社会经济活动有秩序,信用交易有规则,法律法规体系与信用制度健全完善。

从国际经验看,年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的国家或地区大部分已经进入信用经济。

(一)内涵与结论

信用经济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产物,在社会综合实力发展中产生,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与快速发展。在信用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消费等活动不依赖于货币进行,可以发挥自身的信用能力,所以企业的生产能力、厂商的经营规模、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都可以借助信用来扩大和提高,从而带动投资与消费的增长。

所以,发展信用经济可以扩大并创造市场需求,保持市场繁荣,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制度性安排与保障。

经济信用化(CE,Creditableness of Economy)主要指信用活动日益增加,经济交易中可以用信用来衡量的部分比重越来越大的过程。经济信用化程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信用总规模迅速增长并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信用在经济活动中迅速普及;经济主体更普遍地采用信用方式与手段融资和支付结算;各类主要信用工具都与GDP有极强的相关性;信用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不断扩大。经济信用化程度与信用经济发展的程度有关,信用经济是经济信用化的基础。

经济信用化是一种过程,是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逐渐依赖信用资本的演进过程。经济信用化的实质是信用资本的变化。经济信用化的过程表明,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信用资本的作用在日渐增强;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中,社会资源配置逐步脱离对货币、对实际资本的唯一依赖,目前已发展到以货币、实际资本、信用工具、信用资本为共同依赖的多元化状态。经济信用化程度提高,和信用经济紧密相连。

首先,信用经济条件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网络广泛应用,信息普及且容易获得,信息公开且相对透明,信息的效率与成本得到最理想的结合,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增强了经济主体交易的信心,消除了技术与市场障碍,信用交易总量上升。

其次,由于有了新的交易手段与技术,可以采用新的交易方式,经济主体更加方便和快捷地运用这些技术与手段进行信用交易,信用活动广泛存在于经济活动之中。经济得以日益信用化,信用经济正是其基础。

经济信用化率(CRE,Credit Rates of Economy),是信用总规模与GDP的比例,即信用总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的倍数(AC/GDP= CR)。该比率用以描述经济信用化情况,该比率越高表明经济信用化程度越高,信用活动越活跃。该比率反映一国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标志其经济信用化程度与信用化进程。

吴氏CR基本结论:经济信用化率可以反映不同国家的信用发展水平,信用化比率与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中国等国家数十年的数据分析看,信用总规模和GDP强相关,二者增长速度完全同步,经济信用化率反映了一国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经济信用化率有一定的规律性,该指标超过10属于信用过度,低于1.5则是信用不足,3-7是合理区间,7.5是信用危机的警戒值。

(二)美国经济信用化过程

下面以美国为例,观察其经济信用化过程。作者通过对美国1945-2007年的数据观察分析,初步判定美国经济信用化分为五个阶段。

X轴表示年份,Y轴表示各年信用总规模相对GDP的倍数(AC/GDP),即信用化率。图中曲线可以明显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1959年。在这15年中,信用总规模与GDP之间的比率,即信用化率稳定波动,最高值是3.1,最低值是2.6,波幅较小。这期间由于受到战争、政治等非经济类系统性因素的影响,经济活动,特别是信用交易波动非正常化,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第二阶段:1959-1981年。在这23年中,信用总规模与GDP之间的比率,即信用化率相当稳定,平均水平为2.82,最高值是2.89,最低值为2.75,高低相差5%,标准差系数仅1.28%,波幅相当小。这期间,美国信用规模从1959年的13986亿美元,增长到1981年的89329亿美元,增长了75343亿美元,年均增长328亿美元。此阶段信用规模已经开始增长,信用制度初建,在这一时期,美国通过了17项与信用相关的法律。GDP从1959年的5074亿美元,增长到1981年的31313亿美元,23年增长了26239亿美元,年均增长1141亿美元。

第三阶段:1982-1991年。在这10年中,信用总规模相对GDP的倍数跳跃式增长,从1982年的3,提高至1991年的3.82,提高了近30%,信用化率大幅上升。这一阶段经济信用化进程明显。在这个过程中信用被普及,信用体系基本建成,信用总规模快速增长,进而使得经济的增长潜力逐步被充分挖掘。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信用总规模大幅度上升,1982年,信用总规模为97831亿美元,1991年为229093亿美元,10年增长了131262亿美元,年均增长13126亿美元,是第一阶段信用总规模年增长额的4倍。此阶段,美国经济也快速增长,GDP从1982年的32592亿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59862亿美元,增长了27270亿美元,年均增长2727亿美元,是前23年年均增长额的2.4倍。

第四阶段:1992-2000年。这9年期间,信用总规模/GDP又重新稳定,平均水平保持在3.77,最高值3.80,最低值3.74,波动幅度比第一阶段还小,标准差系数为0.6%。信用化进程结束后,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在市场中建立了良好的信用秩序,社会信用交易规范,推动了信用规模的稳步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但是,在这个阶段,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以往都高,9年期间,美国GDP从63189亿美元增长到99631亿美元,增长了36442亿美元,年均增长4049亿美元,比信用化进程中的年均增长额还要高出近50%。

第五阶段:2000-2007年。进入2000年以后,美国的经济信用化率已明显、快速提高。这期间,美国的信用总规模都高于GDP规模;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快;信用总规模与GDP同方向变化,均持续增长;信用总规模年均增长速度是GDP年均增长速度的6倍以上,比2000年以前的1.5倍有所加快。以2000年为界,前七年,即1993-2000年,经济信用化率平均为17.55%,2000-2007年,经济信用化率平均为19.88%,后七年比前七年快2.33%,表明进入2000年以后,美国经济信用化加速度发展,该指标超过合理区间3-7,超越了7.5信用危机的警戒值。美国2008年,进入信用危机区域。

(三)美国经济信用化的特征

特征之一:在经济信用化进程中,信用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表现为金融市场规模扩大,政府和企业都更普遍地采用信用方式融资。

1961-1981年,这20年期间,国债规模增加了5752亿美元,年均增长288亿美元,而1981-1991年,仅仅10年,国债规模就增长了19419亿美元,年均增长1942亿美元,是前20年的近7倍。公司债券规模1960-1981年增长了4464亿美元,年均增长223亿美元;而1981-1991年,公司债券规模就增长了13427亿美元,年均增长1343亿美元,是前20年的6倍。这表明政府和非金融企业在10年中,运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较前20年更加频繁,涉及的金额更多。

特征之二:在商品市场上,信用支付方式被更加广泛的使用。

1960年信用销售余额仅占当年商品销售总额的16%,到了1981年这一比率提高至74%,提高了6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到了1991年,这一比率已经超过了100%,为115%,比1981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表明在1981-1991这10年,信用的普及速度快于1961-1981那20年。人们在商品、劳务市场上,购买商品或劳务更多地采用了赊销,而不是付现的方式,频繁地使用自己的信用。

吴氏美国经济信用化基本结论:

——从美国的经济信用化过程看,可以发现信用总规模与GDP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信用总规模与GDP之间稳定关系具有阶段性;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信用总规模与GDP之间是稳定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二者之间的稳定关系将被打破,信用总规模与GDP的比率会开始持续攀升,信用得到普及,经济增长的潜力逐渐发挥出来,GDP快速增长;待信用总规模与GDP之间的比率攀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一比率又会重新稳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同类推荐
  • 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

    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最权威著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新版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新时代经济热点解读

    本书是我社与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常年合作项目图书。本书包括新时代九个经济热点问题解读:分别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与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健康中国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提振民营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
  •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

    本书从工业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生态风险治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中国工业化面临的生态风险及其治理等角度,根据风险社会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风险治理思想等现有理论,剖析了传统工业化破坏环境的本质,批判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关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本书从工业化的本质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两方面,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 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

    本书总结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了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热门推荐
  • 逍遥古神

    逍遥古神

    大道苦修,那是世人的道,我的道,何须苦修,庸人修道才会自持苦修,漫漫闭关,蹉跎岁月。我本世外之人,求世之前因后果,登临此世。转世也好,重生也罢,曾经拥有的,我一定会珍惜,未来期待的,我一定去努力…
  • 辰少宠妻陆少夫人休想逃

    辰少宠妻陆少夫人休想逃

    莫心儿先连遭遇男朋友出轨,外婆去世,妹妹的恶言恶语,栽赃陷害,爸爸的不信任,责骂,一心求死时,遇到机场相识的陆墨辰“我救了你,从今天开始,你的这条命,就是我的,以后做什么都只能听我的命令,签了这份结婚协议书”“为什么,我可以为你效命,为什么要我跟你 结婚?”“你的命是我的,你也是我的,你只需要听从命令”婚后莫心儿揪着陆墨辰耳朵“以后听谁的?” 陆墨辰笑嘻嘻的“床上听我的,其他的都听夫人的”
  • 异世至强

    异世至强

    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嫖,四自在。四大狗格极其高尚的我,如今……被坑了!彡( ̄_ ̄;)彡风中凌乱
  • 穿越红颜之戚倾天下

    穿越红颜之戚倾天下

    穿越了?就因为一个无聊的手机游戏?柒岚本是一个外表貌美、内心腐宅的小白领,过着普通无聊的宅女生活。然而某天晚上,因为一款无聊的手机小游戏“测测你是古代里的谁?”,柒岚居然真的穿越到了古代!随随便便做完的游戏选择题,可结果出来的居然是戚夫人?!那个下场无比凄惨的女人!!柒岚内心很崩溃,然而更令她抓狂的是,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她居然真的穿越到了秦朝,成了那个可怜的倒霉鬼戚夫人!为了逃避和刘邦的婚事,柒岚找个借口拔腿就跑,可是不偏不倚,偏偏撞倒了刘邦的怀里!一场仿佛上天注定的孽缘就此拉开了序幕……刘邦?韩信?柒岚的内心在崩溃,可是既然上天注定,让她回到这个乱世天下,那么她便注定要掀起一段血雨腥风!戚夫人的结局,注定不会再重演!
  •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暴食之蛇和六个兄弟的日常

    某条可以吞噬天地的蛇和他其余六个头的故事
  • 重生校草有点冷

    重生校草有点冷

    青云大陆的一代凤帝穿越成现代大胖子唐柯,还是一名“男生”。角色大反转,再不是任人欺凌的她,逆袭成了国民校草。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最后的太古神魔

    最后的太古神魔

    洪荒的神魔纷纷醒来。满天的仙佛纷纷涅磐。日月同空,雪夜惊雷。一场惨无人寰的屠杀过后,孤独的我该何去何从?风华正茂的佳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豪气云天的兄弟情,神秘的幻境,惊险刺激的世途,神秘的洪荒传说,没落的太古神话,强大的神器、无敌的仙。
  • She

    S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在这个“她”世纪里,衡量现代女性的标准,不再是一张脸定全局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女人们开始追求生存的情调、性情的品位。可是,辛劳地工作和放纵地享受正在慢慢透支现代女性的健康帐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是我们不可以失而复得的,惟有一样是不可以的,那就是健康。上帝在造女人的时候,并没有对女人的施予偏爱,所以女人虽然以自己的勇气和能力洗脱了“弱者”这个称谓,但在与男人的身体对比上,却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因此,女人更没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