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北斗七星

活到新的世纪,常常追怀在风云变幻的上个世纪中,我眼目中的群星。其中恩师沈祖棻、程千帆[1]先生在一个甲子中所住留过的七个居室(联想到他们的高洁品质和文学、学术成就),尤其清晰如昨,有如当夜的北斗七星。

我曾经笑问老友,我是一个可信任的人么?沈师逝后,程师亲手将沈师的日记手稿交给我。我也曾写过一本传记型的书经程师手批。

后来我去国离家十年,这书没有出版问世,只在《浙江画报》发表过一篇小文(《沈祖棻和她的词》,载《浙江画报》1985年12月总第78期)。我愧对恩师。

我一生没有对谁宣誓效忠过,甚至对我心仪的群星,也奉守柏拉图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我的师弟们出于浓厚感情的追怀,写出感人的悼念文字时,我暗觉过誉而不以为然。尤其是诗歌创作,我特别看重灵犀相通,又何必传世?然而,沈师的诗作,却总有抹不去的光辉在我心头闪耀。

沈师的形象和遗着,对社会对历史是有价值的。用白话文写作的名作家姚雪垠[2]也说:她的作品有什么理由被摒弃在现代文学史之外?不是白话诗,能成为理由么?(其他名家大师的评赞,我将在本书中摘录)对于我来说,尤其难忘沈师在讲台上的魅力。我最爱听精彩的讲座,但再也没有人能使我震撼了。六十年前,在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中,在破蔽简易的大学教室里,我忽然看见了我梦想中的千年前的李清照!听见了中华千古精英的声音……这真像一个宗教情结(虽然我始终是一个无神论者)——只有她,才能传述,有如圣徒!

我写下这些话时,还有些自责:莫非也是感情色彩太浓?但近来查翻在美国时影印的华文报刊,才知道一位叫容斋的笔者,早已引人称她:“一千年无此作矣!”(这是名家汪东的评语)他还引了朱光潜的题词:“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遭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

沈师的主要创作是古老文体的词。在她还在大学学习期间为名家激赏时,这种文学形式已不是当时的文学主流。但就她当年所写白话诗文看,也是文采焕发的。后来颠沛流离,生活艰难,以旧体诗词抒写寄托,只得到师友知音,难有问世的机遇。但我的观点是:文艺是多元的。比如有京剧,也有昆曲、评弹。时代需要雄壮的进行曲,人民也惦念琴瑟的音韵。灵性的清泉,在古瓶、玉器中,或在山涧闲潭里同样有沁人心脾的效应。既不必矫分雅俗,以雅傲俗;也无须故作姿态,以“俗”贬雅。唤起群众者有功,沟通心灵者也难得;影响大的有它的价值,蕴积深的也自有千秋定论。若只以当时的“票房”衡量,量化一切,也会失去梵高这样的奇才。

那一代人,很多有以旧体诗词言志抒情的习惯。如鲁迅、陈寅恪、吴宓、毛泽东、朱德、陈毅……他们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诗作体现的,有的是人格的魅力,有的是济世的豪情,也有的是兰蕙的幽芳。风格的区别不能妄论高低,百花齐放,才能推动文艺复兴。

诗歌的吸引力,多在于感情的共鸣,形象的鲜活,韵律的和谐。

以婉约见长的词作,那细致曲折的演绎,尤其使人感应深思,久久在心头萦绕。如果只是行家才熟悉的密码语言、专攻者才乐见的深僻典故,一般读者要越过艰难的障碍,往往疲于奔命,减弱了感染力。简易而清新,则使这一代人更容易接受。

在近年的一次文学者聚会上,一个青年在会余问我:什么是诗?

我茫然。她显然不是查不到定义出处的人。面对美文眩目,和“爱你一万年”的超李白式夸张,难于作答。

沈师的诗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某些差异,提高鉴赏能力。因此我愿有更多的人同享。至少,此书也可作为对一代大师调研的资料吧。

至今,沈师已因车祸,在冷漠无救助中去世(1977年6月27日)三十余年了。程师也于2000年,在极度的关怀与救护中病逝。不同的终结,相同的永远,斗转星移,光辉不灭。再读当年师作及有关评述,那些烙印着时代标记的观点和语言——历史的荒谬,也促使我反思。

但总的感觉是:文艺的天空,越来越广阔。

2004年5月于武汉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浪漫优雅的犹太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朝堂之上,大奸大忠者都差不多,唯有曹操大不同!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趁着时代之机,于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统一北部中原,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以流畅自然的文字记叙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一生,并配以数十幅精美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地讲述既是建筑家又是诗人的“第一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感受这位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才女的精彩人生。
  • 拿破仑(下)

    拿破仑(下)

    拿破仑·波拿巴,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热门推荐
  • 擒锁君心

    擒锁君心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千里姻缘我亲定;家大宅大?关系复杂?宅斗小意思的喵;原打算做贤妻,展温婉,可为啥阖府上下都对她防范重重!真想说:诸位,你们搞错防范对象了!奴家的柔弱相公才是真的腹黑……
  • 董妃哀册

    董妃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赌徒笔记2(我的传奇人生)

    赌徒笔记2(我的传奇人生)

    林雪在麻将桌上被人合伙做局杀猪,被川东鬼赌王的徒弟夏阳所救,于是苦练麻将绝技,一双无影手令江湖上大小赌徒、老千们闻风丧胆。赌徒赌的是钱,老千赌的是命——林雪和夏阳在缅甸赌场跌入庄家精心布置的陷阱,九死一生,林雪逃了回来,夏阳还被扣在庄家的手中,林雪为了保住夏阳的性命,重返赌道……赌桌上风云变幻,当一切希望破灭,林雪在小城开了一家麻将馆,以自己精湛的牌技劝戒世人:赌博是一个无底的深渊……
  • 九天炼神诀

    九天炼神诀

    三载缠绵,无非梦幻泡影,一朝梦醒,却是红粉骷髅。这是一个天才铸剑师,以魔入道,问剑天下的故事。
  • 我老婆是花木兰

    我老婆是花木兰

    穿越成为花木兰的未婚夫,赵俊生表示鸭梨很大!刚开始花木兰只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小女孩儿,可她却代父从军,在军中磨砺成了一个的杀伐果断、战功赫赫的女将军,赵俊生有点儿担心婚后生活。是选择做这个成功御姐背后的那个男人,还是选择撑起家庭、当家做主?群254765694
  • 稽查之城

    稽查之城

    赵建国、吴光荣、王坚持和邱已经四个人在喜客来打麻将,被公安局给抓了。他们在8318房,正打着,有人敲门。邱已经说:“请进。没声音,门继续敲着。“进呀,邱已经说,“敲个鬼。邱已经今天火不好,老输,他以为是服务员,言语就戗。赵建国一看,房门小栓倒着,哪进得来?“谁把门反锁了。说着,赵建国起身去开门。邱已经担心他看自己的牌,啪一下把竖着的麻将子反扣在牌桌上。门刚开,呼一下进来六七个人,没服务员。有人嚷着:“公安局的,都别动。”
  •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定奇门宝鉴

    御定奇门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厦魔影

    商厦魔影

    利美大型超市近段连续丢失贵重物品,损失惨重,但遍查找不到原因,无奈只得报警。利美超市开业不到两年。此前在建这所大楼时,曾经失踪过两个工人,案件一直没破,所以这次接到报案,警方立即派出最得力的雷清警官和助手小王过来了。利美大厦在最繁华的火车站附近,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地上六层出租给个人,集百货、服装、家电、金融、餐饮、宾馆、娱乐等等五行八作于一身,客流量大,人员异常复杂;而地下两层则是超级型大超市。雷警官和小王一进利美大门,便惊愣住了,大厦巨大得简直无法想像,只见前后左右一眼望不到边,上百部自动扶梯在运行,飞上流下,扶梯上人挤得满满的。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