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500000013

第13章 回望插队岁月(7)

吃过饭,已是后半夜了,我们几个女生被大家护送着去住地休息,此时天黑得像被墨汁泼过一样,马灯和手电筒的光亮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快到住地时,前面引路的老乡突然叫道:“小心,窟窿!”我正和走在身后的同学说着话,又没听懂老乡的方言,对于几步远处的一个常年被雨水冲刷成的坑洞毫无防备,一脚踩空,叮啷咣啷地就掉下去了。瞬间,我的身子下坠,大脑一片空白,心中顿时充满了恐惧。突然,我不再往下掉了,身体悬在空中不动了,原来是我手里提着的琴盒横在了洞口上。我右手本能地紧紧抓住琴盒提手不放,左手顺势抠住了洞壁。琴盒碰撞洞口的声音惊动了大家,后面正跟我说话的同学眼见着没了我的人影,惊慌地喊了起来,于是,大家都在黑暗里焦急地喊着我的名字。听到众人的呼喊,我才灵醒过来,明白了自己所面临的险境。我急忙大声应道:“我在这儿哪!”紧接着,就看到了几束手电筒光,只听有人喊:“快拿绳子来!”我心中暗想,黑灯瞎火的上哪儿找绳子去?等找来了绳子,我恐怕早坚持不住,不知掉到哪儿去了呢!正在这时,一位同学发现了我拽着琴盒的手,只听他大声喊道:“快抓住她的手!”只见几个男同学趴在洞口,同时伸出手,奋力将我拽了上来。天哪,多亏父亲从小让我学琴,今天正是这把随身带着的琴救了我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更是与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刚来“二里半”的第一天,老天爷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今后,不知还有多少艰难和困苦在等着我呢。

要想在农村扎下根来,首先得过“吃、住、行”三关。先说“吃”,我们一行11人的平均年龄不足17岁,很多人在家从没做过饭,尤其是几个高干子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到大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这儿,接受再教育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们得吃饭,得活下去。怎么办呢?这就全得仰仗二里半的乡亲们了。

“生火做饭”,首先就是“生火”。我们不会打柴,大宝队长就动员老乡们帮我们打柴。谁给知青灶上交一捆柴,队上给谁记10分工。就这样,没过几天,我们的窑畔上就堆满了柴草。一次下雨,雷电劈倒了一棵老槐树,队上把整棵树都送给知青灶上当柴烧,这下,我们一年的柴火都不用愁了。因此,我们队大部分知青陆续在村里待了两年,几乎没为柴发过愁。当然,没事时,我们也捎带的自己打上点柴背回家。不过,光是有柴烧也还是会遇到麻烦,比如要是赶上连阴雨,堆在窑畔的柴都湿了,根本点不着,眼看就要吃不上饭了。遇到这种情况,大宝队长就找来队里放在仓库里的废旧农具和木墩,劈开给我们烧火用。“做饭”问题上,从做第一顿饭开始,生产队长李大宝就带着几个老乡来帮灶、烧火、和面、熬粥、蒸馍,手把手地教我们。怕我们吃不好,其他的乡亲们还经常给我们送些酸菜、豆芽、萝卜之类的蔬菜,让我们换换花样,而且不管谁家做了好吃的,也总忘不了给知青灶上送一份。

渐渐地,在大宝队长和乡亲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这些娃娃终于学会了自己做饭。我们两人一组,每组一星期轮流下厨,其余的人出工干活。生产队照顾我们,尽管我们初来乍到,干农活都是生手,队里还是决定男生按壮劳力的标准每天给记10分工,女生给记8分工。因此,不管活干的怎样,每天我们的工分上总能给记八九十分工。虽然物质生活是艰苦的,但善良的乡亲们总是那么淳朴地关心照顾我们,大家心里也就不觉得怎么苦了。加上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团结、友爱、奋进的集体,所以,我们的精神世界一直是阳光、快乐的。

当年,我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急需蛋白质。但是农村常年以粗粮为主,基本上没有蔬菜,只有一些干酸菜、辣椒,外加食盐来下饭,一点油腥都没有,吃肉更是一种奢望,只能在梦里解解馋。不过,一次意外的事故,使我们真的美梦成真啦!那是队里的一头牛在耕坡地时不小心掉到山崖下摔死了,老乡们非常难过,生产队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因为牛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可是举足轻重的“劳力”。牛被就地分割了,牛肉被抬回村里分掉。我们表面上与老乡一起为牛悲痛,心中却窃喜:“哈哈,有肉吃了!”拿着分到手的牛肉,我们挂着悲伤的表情,心里却在偷着乐,一路颠儿着,跑回窑里,“点火做饭喽”。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年轻人馋肉无可厚非,但当时在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约束下,不能吃的肉绝不能吃,也绝不敢吃。一次,我与徐少峰去修补我们破了的粮食囤,很多玉米粒掉在了地上。房东家的一群鸡看见了,蜂拥而上,紧啄快刨。因粮食紧缺,老乡家养的鸡从不喂粮食,全赶到山沟里自己找虫或草籽吃。今天它们可打牙祭了。但我们的粮食也不够吃呀,岂容这些鸡大吃大嚼。徐少峰抄起了门后的扫帚,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一样,手里挥舞着扫帚,腿脚不断地踢腾着,嘴里不停地呼喊着,轰赶着鸡群,那些鸡也不甘示弱,哄走一拨儿又来一群。看着徐大侠大战鸡群的雄姿,听着人吼鸡叫混合成的“交响乐”,我禁不住笑疼了肚子。忽然,徐大侠飞起一脚踢中一只领头的大公鸡,鸡倒地扑腾了几下,不动了。我立马止住了笑,赶紧跑过去摸了摸大公鸡,对少峰说:“坏了,死了!”我俩顿时傻眼了。把老乡家的鸡踢死了,这不犯纪律了吗?怎么办啊?拿回灶上偷偷煮一锅鸡汤给大家改善生活多美呀。可是这要让房东发现了,误会我们偷她的鸡吃,影响多不好。琢磨了半天,我俩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鸡埋了。于是,少峰将死鸡拥入怀中,用衣服遮好,我则拿了一把小镢头,一起到山沟里挖了个坑把鸡埋了。当时,我们一边挖坑,一边还念叨着:“美味的鸡呀!永别了。”之后几天,我俩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唯恐房东发现少了一只鸡来询问我们,万一我们说漏了嘴那可麻烦了。还好,房东没问过,原来,她根本不知道她养了多少只鸡。这个故事一直在我心里藏了40多年,这次重回二里半村见到房东的儿子,我才把这件事坦白出来。大家听后,哈哈大笑,笑我们在那个年代所特有的孩子般的天真无邪。

除了“吃”,“住”更是一件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的事。因水土不服,加上住的窑洞较潮,土炕又凉,我们女知青每人身上都起了疥疮、湿疹,奇痒无比。白天还好,晚上躺下后,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抓痒,个个抓得脓血直流,方可止痒。看到这种情况,男同学主动让出了他们住的厨房兼卧房——烧火做饭的热窑,搬到凉窑去住。然而,睡在过热的火炕上也不是滋味,11个人吃饭、烧水所用的热量全从一个炕洞里经过,经常是褥子被烧焦了,人更是鼻眼冒火,口干舌燥。冬天还好说,可夏天还照样睡热炕,那是一种什么滋味啊。然而,比睡觉更要命的是缺水。人在塬上住,水在沟里流。

我们吃水、用水都必须赶上毛驴走几里山路到沟里去驮水。当时村里的驴很少,老乡们要用驴驮水都得限制,用水票。但只要是知青要用驴驮水,饲养员二话不说,优先权绝对是知青的,而且不限量。二里半的乡亲们宁愿苦了自己也绝不亏待知青们。遇到雪天、雨天,山路滑,毛驴无法下山驮水,我们就只有吃雪水、雨水了。雪水融化后还不算难喝,雨水却像放了碱一样,带着涩味,让人实在难以下咽。如果连着下十天半个月的连阴雨,没有干净水吃,实在熬不住了,几个男同学就轮着下山背水。去时还好,提个空水桶,拄根棍,连滚带爬地溜到山下。回来就惨了,一大木桶水有百十来斤,女同学用小镢头在前面为男同学开路,挖一个小坑站一只脚,一步一滑地往山上挪。常常是背一桶水上来,来回得几个小时。一次,徐少峰背一桶水好不容易快到山上了,却脚下一滑,头碰到崖畔的石头上,顿时头破血流。可他却双手紧紧地抓住水桶不放,任凭血流满面,真是“宁舍命不舍水”。时间长了,知青们对水的渴望已到了极致。由于常年没有洗漱用水,加上卫生条件又太差,每个人身上都长了“革命虫”——虱子。男同学还可以多走几里山路到沟里的泉水边去擦个澡,爽快爽快,女同学可就没办法了。一年到头洗不上一个澡,真是难受极了。有一次连着下了好多天的雨,涝池里的水涨得满满的,而且还挺清澈。几个女知青实在憋不住了,穿了游泳衣下到涝池里去游泳。“太舒服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感慨着。然而按照当地习俗,女孩子是不能露腿露脚的,天气再热也不行,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因此,我们这几个女知青穿游泳衣在涝池里游泳,立即成了村里一件新鲜事。路过的老乡看到后,当作奇事口口相传,小伙子们更是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除了“吃”和“住”的种种艰难,“行”在二里半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是个大问题。要想买点日用品,看个病,都要跑到30里外的云岩镇去,而且只能是走路或坐驴拉的车。刚来不久,孙怡茹就得了急性肠炎,几个男同学和最年长的女同学王学一起连夜拉架子车送她去云岩镇看病。因山路不好走,又走不惯夜路,王学路上滑了一跤,把膝盖摔伤了。去时,几个人拉着一个病人,回来时则又多了一个伤员。

为了尽快适应艰苦的生活条件,必须先练好我们的腿脚。于是,在徐少峰的号召并带领下,我们这群无拘无束的孩子练起了爬山。我们满怀着革命的热情,脚穿着北京时髦的塑料底鞋,为了尽快“出成果”,我们专拣羊都不走的地儿练习攀爬。手没劲了,脚打滑了,爬不动了,心里却还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鼓励着自己一定要爬上去,只要爬上去就是胜利。老乡在对面的崖畔上看到我们,一开始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闹明白了我们在干什么,一个个急得大声喊:“快下来,娃娃,危险!”原来,在那种地理条件下,穿塑料底的鞋爬坡是十分危险的。

后来听说别的村一个女知青因脚穿塑料底鞋,踩在一丛带雪的草上滑下山崖摔死了,我们这才感到后怕,真是年少无知呀。后来的日子,我们基本不敢穿塑料底鞋出门了,在当地,它们是中看不中用哇。看到老乡自己做的布底鞋,走路、干活又舒服又安全,我们几个女生用从小握笔杆、拨琴弦的手拿起了针线,跟村里的婆姨学着纳鞋底,开始给自己做鞋穿了。

在塬上干农活,架子车是主要运输工具,因牲口有限,架子车只能靠人拉。上坡是个苦差事,一人在前面拉,一人或两人在后面使劲推。下坡时却截然不同,在架子车后面多堆些重物或蹲上一个人增加重量,使车把翘起,拉车的人双肘托住车把,单腿或双腿离地,借下坡的惯性飞一样冲下坡去,我们这群年轻的娃娃,时常以此为乐。不过这可是一个技术活,要想“玩”

得安全,得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才行,不然的话,架子车不听使唤会飞到山沟里去的。架车熟练以后,我们就经常比赛看谁往下冲的快。现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好飙汽车、摩托车,我们年轻时曾经飙过架子车!

正是这种苦中作乐的心态支撑着我们过了一年又一年。经历了一个个挫折和困苦,我们慢慢磨掉了城市娃娃的娇气,逐步适应了这近原生态的生活,并学会了豁达,学会了坚强。

同类推荐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枯荣家园梦

    枯荣家园梦

    本书内容包括:沉沦的国土、世纪末的忧思、倾听大地、温柔亡国、污染包围中国、谁在谋害大地母亲等报告文学及散文作品。
  •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本书为诗词鉴赏类图书,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情感解读为重点,中间穿插李清照的词,以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并结合李清照的经历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慕尼黑之恋

    慕尼黑之恋

    走出弗雷德里克街,能听到隐隐的涛声,这是绕城的因河在夜色中奔流。河畔灯光幽暗看不到人影,河面范动着白色的波光,河对岸山影绰约,一派寂寥神秘的景象,与弗雷德里克街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人间的繁华和冷寂,在一个小城里,就展现得如此鲜明。
热门推荐
  • 柔软的心要坚强

    柔软的心要坚强

    主人公莹莹误会爱人林枫出轨,坚持离婚后从全职太太转身职业女性,得知前夫林枫患癌后辞职照料陪伴最后时光,遇上失去联系的从小玩伴林强,就是林枫的主治医生,莹莹创办幸福农庄,后患乳腺癌康复,却救人身亡。
  • 绝宠复仇娇妻

    绝宠复仇娇妻

    五年前,一场刻意安排的车祸,让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无边黑夜细数尘埃!五年后,一个精心打造的身份,让她一身风华强势回归,满心仇恨步步惊尘!季烟,明面上的巨星,暗地里的绝魅!誓要手刃小三,将那负心男人狠狠践踏!杜流颜,传闻很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要定的女人,必倾尽一切!当她在他的世界里破坏不断,他却纵容她的一切肆意;当她为报复说出她的真实身份,杜流颜眼波含笑,温柔流转,擒住她的腰肢将她贴向自己:我一早知道是你,仅仅是你,可以在我的世界无法无天!
  • 为异世界献上礼赞

    为异世界献上礼赞

    作为一个宅男的我,晚上回家的途中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字貌似是叫――《反转世界与彼方世界》。内容什么的,不记得了,总之,是一部有些温情、又有些无聊又很不负责任的电影。回到家中后,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之后……便再也没有见到第二天的黎明。再醒来,我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几乎空无一物,而且还在不断冒着白光的房间。在房间中只有一把碧绿色的椅子,和一个美得无法形容的少女,那简直要比那些所谓的女神,美得多得多。然而,转生居然还有优先权?被女神抛弃了的我,作为一个一直都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我选择了不给女神添麻烦,自己转生。可是……转生卷轴,在让自己转生的同时,还为自己带来了一个,女神????
  • 测字秘牒

    测字秘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呼兰河传:萧红作品精选

    呼兰河传:萧红作品精选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火烧云,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 鬼王的宠妃

    鬼王的宠妃

    当呆萌遇上腹黑,当穿越遇上夺嫡,且看她如何一步步获得天下,成为鬼王的宠妃!小剧场:“喂,你为何要对我如此好?”某女人说道。“因为喜欢你,所以想宠着你”某腹黑男回道。“那你可不可以不要喜欢我?”某女人继续问道。“可以,不过,我已经爱上你了,你是逃不出我的怀抱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颜氏学记

    颜氏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校草你家吃货又不见了

    校草你家吃货又不见了

    新文:(替嫁甜妻:亿万老公,请温柔)欢迎填坑。转校第一天,惹上大恶魔,从此身陷狼窝。“亲一下,给你一根棒棒糖!”某恶魔的算盘打的啪啪作响,机关算尽让她留在身边。饿了?恶魔亲亲就不饿了。累了?恶魔亲亲就不累了。困了?恶魔亲亲就不困了。“混蛋!不要再亲了!”小吃货终于忍无可忍,奴隶翻身要把歌唱。而这次,宠她上天的恶魔步步逼紧,“小吃货,吃了我的棒棒糖,哪有不以身相许的道理?”遇上她之前,他不知道什么叫爱情。遇上她之后,他的心里眼里都是她!
  •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的,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甚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踩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