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500000004

第4章 为学的目的与方法(1)

为学与做人

梁启超

诸君!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总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能成个人,还是别个问题。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为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我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虾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

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了无数经验,发见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例如我想做农吗?怎样的改良土壤,怎样的改良种子,怎样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它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做工、做商等等,都各有它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它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各有它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眼前,便手忙脚乱了。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练它,叫它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们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它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它,叫它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它,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智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来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说是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看出来。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它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我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

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

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那里有东西可以为我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入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很丰富的知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很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能坚强呢?第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遄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俗语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着。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论语》说:“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钢也会变为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须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我老实告诉诸君说罢,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练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练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的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我们拿这三件事作做人的标准,请诸君想想!我自己现时做到哪一件;哪一件稍为有一点把握;倘若连一件都不能做到,连一点把握都没有,嗳哟!那可真危险了。你将来做人恐怕就做不成。讲到学校里的教育吗?第二层的情育第三层的意育,可以说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层的智育。就算智育罢,又只有所谓常识和学识。至于我所讲的总体智慧靠来养成根本判断力的,却是一点儿没有。

这种“贩卖知识杂货店”的教育,他把前途想下去,真令人不寒而栗!现在这种教育,一时又改革不来;我们可爱的青年,除了他更没有可以受教育的地方。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想方法自救,没有人能救你呀!

诸君啊!你千万别要以为得些断片的知识就算是有学问呀!我老实不客气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你不信吗?试想想全国人所唾骂的卖国贼某人某人,是有知识的呀?还是没有知识的呢?试想想全国人所痛恨的官僚政客专门助军阀作恶鱼肉良民的人,是有知识的呀?还是没有知识的呢?诸君须知道啊!这些人当十几年前在学校的时代,意气横厉,天真烂漫,何尝不和诸君一样,为什么就会堕落到这样田地呀?屈原说的,“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的往坏路上走。诸君猛醒啊!现在你所厌所恨的人,就是你前车之鉴了。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边的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你怀疑和沉闷,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还未成个人。

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那么,学校之外,当然有许多学问,读一卷经,翻一部史,到处都可以发现诸君的良师呀!

诸君啊!醒醒罢,养足你的根本知识,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你成人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学灯》)

为什么要学,怎样学

陈东原

一学之意义

学之一事,与生俱来;生即须学,学即为生。这茫茫宇宙里,人不过是一种极柔弱的生物,非特一滴镪水,一口毒气,可以毁坏他的生命;而又是极微小的。在望远镜可以见及之处,天文家告诉我们说,还有许许多多的世界我们没有见着。然即在此可见及的世界里,天河不过一很小的碎片,在这个碎片里,太阳系不过一个无穷小的微点,而我们地球乃为这微点里的一个小到非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得着的点子。在这极微渺的小点子上,有一些不洁的炭和水,生一种复杂的构造,还夹杂些物理和化学的性质的组成,那就是我们的人了——不是什么人,不过是些碳气和水结成的小翳,因为他在这极微渺的点子上爬来爬去爬了几年,还要再分解构成他的原质去的……朋友们!人只是这样柔弱、微渺的不是吗?

不是的!不是的!人决不是柔弱、微渺的生物!

他之高贵,超乎宇宙;他之权力,胜于自然;他决不是柔弱、微渺的生物!因为他有思想,他知道他生命之有限,他知道努力攫他的权力以战胜自然!你不看吗?他已造成这样辉煌的世界,他已铸成这样灿烂的历史,他已打开自然界的书本,他已唱文学艺术的歌声了!他有希望,希望创造永增无已的幸福与快乐。然而是谁使如此的呢?何以如此的呢?朋友!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学”——“学的功勋!”

人类没有学,人类不可以生存;人类没有学,人类也无须乎生存!——一个永不进化的,荒榛单调的世界,生存在其上有什么乐趣?所以我说:“生即须学,学即为生!”

“学生”这一个名词,就广义的解释,凡生者都应学,就是凡生者都是学生;然狭义的言之,只为那青年在预储能力以为将来一生应用的人所专有。既然如此,那末所谓“学生”的,更应如何去为学,不是一件极重要的问题吗?

学生专心为学,那是社会与人类极希望的一件事;所以全社会的人中,有一部分单称为教育家的,被社会上敦请去指导青年学生之为学。但青年学生究竟怎样去为学,这不能不要自己有一种精密的见解、真挚的信念了,否则仅恃他人之指使,何尝可收加倍之功呢?

因为要使同学诸君对于为学有一种精密的见解与真挚的信念,我这篇文章遂产生了;但我所论的极浅,或者只配作同学诸君什一的贡献,或者还不配。

二 自学教育与他学教育

每人都有两种教育:一种是得之于自己的教育,一种是受诸他人的教育。为便利起见,我们称前一种为“自学”(Self-education),那末后一种可称之为“他学”了(这不过是根据相对之理而杜撰的名词,不关紧要)。

然而以所有实际的经验及前人之论究看起,都说自学教育更为重要。洛克氏(Locke)说:没有谁于学问有所深到,或为科学名家,是仅由一位教师训练教诱而成的。(Nobodyever went for in knowledge,or become eminent inany of the Sciences,by the discipline and restraintof a master.)

同类推荐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热门推荐
  • 中国梦的世纪

    中国梦的世纪

    中国的今天似乎有一种让许多人困惑不解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是综合实力达到了新的高点,中国在全球的种种危机和困局之中虽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但中国的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力量还是正在凸显,这也是为人们所充分了解的事实。
  • 上岭村丁酉年记

    上岭村丁酉年记

    上岭村有钱人排行新鲜出炉。韦宝路跃居第一。今年四十六岁的韦宝路,坐了二十四年的冤狱,共获得二百八十九万国家赔偿。上岭村又屌炸天了。去年屌炸天的一件事,是丑八怪蓝能跟娶了个机器人做老婆。今年蒙冤二十四年的韦宝路昭雪出狱,并获得国家巨额赔偿,这件事比那件事更屌。这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出狱是一件事,国家赔偿二百八十九万是一件事。
  •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

    法藏碎金录诗话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蝉声尖厉

    蝉声尖厉

    “何贝,何贝。啊,何贝,你在哪儿?何贝?”他又叫我了,声音听上去就像从地底发出来的,非常遥远。是我听错了?还是他找不到我,也走不出青枫岭,被那片蛇树困住了?我喊着:“好的,小海,等着我啊,我这就来了。”朝着声音的方向找过去。现在他一定后悔死了,为什么要回青枫岭呢?我说过有一大片蛇树包围着青枫岭,弄不好扎到里面再也出不来。他不相信,问我:“你是怎么穿过去的?”“我啊,我想过去就过去了。”他盯着我的眼睛。
  • 爱成痴,恨难言

    爱成痴,恨难言

    认识童妍希的人,都说她是个痴情种。只有她自己清楚,自己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人——他是恶魔,是她一切噩梦的开始和蔓延!当恨与爱长别离,就让她消失,从此,各不相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Frances Waldeaux

    Frances Waldeau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不相欠,怎会遇见

    若不相欠,怎会遇见

    在诺查丹玛斯预言说世界末日这天,女主的生活迎来了“末日”。这一天,做了五年的杂志宣布停刊,发现处了两年的男友电话里,那个经常嘘寒问暖的男同事的手机号,竟是大学时候同宿舍的姑娘的。女主躺在床上,想着该是默默饮泣?还是跑到男友公司大闹一场?但显然什么都没做,像她这样思想界的超人,生活界的胆小鬼,这么丢人现眼的事情做不出来,能做的就是在前男友 闺蜜的婚礼上,顶个淘宝定制款的假肚子,扮演生活幸福的贤良女子,给跌宕生活一个神转折。本以为远离过往就过上了平静生活,哪曾想新报到的公司老板,竟是曾经为了报复前男友而意图在酒吧推倒的霸道总裁。到底是过上了拥有霸道总裁的幸福生活,还是一切终究是空欢喜的梦一场?
  •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这是一本教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的暖心励志书。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才对。卢思浩说: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但都好过有人妄加定义你。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必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别人眼里是好是坏随便他们,你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生活方式过成无可取代的样子。 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无可替代。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取悦自己。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本书,专门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犹豫不前的年轻人。
  • 降临国漫当大佬

    降临国漫当大佬

    如果能够降临国漫世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是寻找那个我一定会回来的,却没能再回来的灰太狼,还是拉过勾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啊!的麦当。或者是在快意恩仇的画江湖探寻龙泉秘藏,又或者在如诗如画的秦时明月寻一良人,笑看诸子百家。夏寻:那个我还想虹猫,围棋少年,中华,一人,狐妖,魔道,超神,武庚,......神:陛下,臣妾做不到啊!群号:624143711
  • 云情策

    云情策

    某王爷一身红衣,似笑非笑:“只要你留下,整座王府都是你的。自然,本王也是你的,如何?”某个女扮男装的宝宝粲然一笑,“买一送一?不妥不妥!”可怜的某宝穿越而来,天性活泼自由,生生挤进了腹黑王爷的眼睛,此后小事不犯,大事不断。某王爷压下心中的怒火,我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