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400000001

第1章 楹联概览(1)

第一节何谓楹联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1700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由于楹联使用于宫廷画阁、楼榭亭台、园林牌坊、庙宇寺观、官邸衙署、贡院学堂、宅邸书斋,又由于文人学士以雅为好,大抵到清朝中叶,楹联便作为对联的雅称,一切对联都囊括于楹联的名下。从广义上说,楹联即指书写张挂的对联,也包括只书写不张挂的对联,还包括印成文字的对联或对句。它是由两行相互照应、对仗成文的汉字符号序列组成的文字联合体。一个上联,一个下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文义相关、平仄相谐。是集书法、文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既独立于诗、词、曲、赋、骈文、谜语、俚语等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之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之长。应用比较广泛,雅俗共赏,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文体形式。它与骈文、格律诗词相媲美,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第二节楹联的别称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它从对偶发展而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别称,是各时期的文人、联家根据楹联本身的特性所取的称谓。

一、对句

对句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逐渐格律化。近体诗兴起时,称律诗称中间颔联和颈联为对句。南朝梁时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或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技也。”对句是我国传统观念——对称、和谐、整齐、均衡——最基本、最典型的体现。作为一种文体结构方式,它可以在骈文、诗、词中普遍运用,并成为其中的核心部分。对句艺术作为一种形式总是和实在的内容紧相联系,并被内容所决定。宋严羽《沧浪诗话》说,好的出句和对句都难能可贵:“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人们可以运用对句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影响自己的审美感觉,如果对它进行某种改造和装饰,使之成为独立的文体,这时的对句便成为楹联。最早的对句出现在晋代。《晋书》记载,陆云和荀隐在张华家初次见面的应答就是很工整的对句。这在当时善写骈俪文和诗的人来说,对句是很容易的事,而见于著录的却很少,留下几百年的空白历史。直到唐末宣宗赋诗时,有上句“金步摇”、“白头翁”,善对的温庭筠分别对以“玉条脱”、“苍耳子”。

对句早就是对联的别称,《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殿门前挂一联黄绫织锦的对句,绣着22个大字:“雨顺风调,祝愿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二、对联

对联是楹联的俗称。它的体裁要素是字句相等,平仄相反,词性相近,结构相似,音部相仿,语意双关,字义相别,具有长短自如、言简意赅、优美典雅、应用广泛的特点。对联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上联、下联,其量词称“副”。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无论上下联句子多长多短,上下联之间必须处于对仗状态。对仗是对联的最基本特征。一副对联是一个对称、平衡、既对又联的统一体。

对联一词始出于明代,《西厢二集.忠孝萃一门》:“洪武爷抚定州,于城楼上立大旗两面,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清朝梁绍壬:“滕王阁千古名胜,对联佳者绝少,惟商丘宋牧仲先生一联云:‘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湖北黄鹤楼对云:‘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俊逸清新,独有千古。”

三、楹联

原指张贴或镌刻在楹柱上的对联,是对联的应用和发展。当对联以书法为载体,广泛用于悬挂和张贴以后,它就从口头和文字的局限中脱颖而出,也从为诗歌服务的从属地位,提升为一支“爆发的文学大军”。

楹联之名见于乾隆年间朱钦山所著《集字楹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说道:“曾听纪昀说,楹贴始于桃符。”他把楹联和楹帖看做通用的异名同物。把所有各类对联统称为楹联,或称为楹帖。于是楹联成为所有对联的总称或雅称。对联演变是历史的必然,从孟昶春联,到宋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朱元璋传旨家家“书春”,到清代“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而名公巨卿,鸿儒硕士,品题投赠,涣衍寰区”,可谓盛况空前。此后楹联发展迅速,巍然成风,楹联不仅登上了宫殿庙堂,而且走进了寒舍茅屋。上自达官贵显,下至平民百姓,都把楹联挂于宫廷、官署、厅堂、公府、书院、书斋以至各行各业的店堂。在民间,春联、婚联、寿联、挽联……中国大地,楹联无处不在,遍地开花。楹联,这种雅俗共赏的文体真正成为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

楹联常用的代称还有对子、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文、联话、楹帖、楹语、桃符等。

还有不常用的楹联代称,如联偶、俪语、俪言、俪句、对锦、柱对、韵对、楹句、抱词、小品、小道、“两行诗”、“袖珍诗”等。以上这些称谓和别称都在古今的楹联著述中出现过,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不同的称谓。

第三节楹联的特征

一、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4个字,也有2个字、3个字、5个字或7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他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联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楹联具有上述的独特性,但是,楹联仍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它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等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楹联可叙事,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二、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的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的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楹联如词者如清许太眉题上海嘉定花神庙联: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此联实可当做一首清新秀美、忧郁伤怀的词来读。

楹联如曲者如清佚名讽某知府联: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说崐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贿赠,不觉的崐说一声:“呵!呵!呵!”

此联的口语化和谐谑意味,颇有曲的味道,刻画封建官僚丑态,惟妙惟肖。

楹联像散文者如佚名题山东济南千佛山北极台联: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甚至连经文的独特文风也运用楹联之中,试看佚名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具有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他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他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联、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位置,好比一个人的脸面。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发挥的实用功能是有天壤之别的。

四、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哪一种文学形式,像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所雅好吟咏,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像其他文学形式有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同类推荐
  •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将作文技巧巧妙地暗藏在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们释放了活泼可爱的天性,也释放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时憋一天也写不出一个字的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写作文,都只要半个多小时就搞定,不费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观察写作对象的特征、细节、变化和与众不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出好作文。
  • 话题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话题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话题文章写作是考验一个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此训练。能极大的提高人的思辨能力,使人处事交流条理分明。
  • 汽车维修基础

    汽车维修基础

    以汽车维修工艺及技术实践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分别讲述了汽车维修技术基础、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设备、汽车维修测量技术、汽车检测设备、汽车维修管理等内容。
  • 汪曾祺经典

    汪曾祺经典

    本书从汪曾祺先生创作的大量小说、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从华丽归于朴实,技巧臻于至境。本书选编原则紧紧围绕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帮助中学生扩大阅读、精深阅读,提高文学修养。本书由特级教师精选目录,精心出版。
  • 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教学大纲

    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教学大纲

    《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训练教学系列大纲: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教学大纲》根据羽毛球竞技运动整个训练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对每个阶段训练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时间安排,以及考核的内容与标准等,都作了具体的安排与规定,以期在《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训练教学系列大纲: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羽毛球竞技运动系统化训练教学的科学体系。
热门推荐
  • 我被系统包养了

    我被系统包养了

    天降系统,包养主人,横行诸天万界与现实时空,开启神级屌丝人生。跟风建个群,二次元女装大佬交流群:433209489
  • 传火之旅

    传火之旅

    身负黑暗的诅咒,渴求人性的光明!异乡的不死人吕子明,带着高等宇宙的系统,狩猎强大的灵魂,一步一步传颂着火焰!(本书为架空文)
  • 珠刹记

    珠刹记

    天地之间有三气分别是:混元、混沌、鸿蒙、通称为三清之气,每种气都有不同的修理法门,但修炼到极致都是一方霸主被人称之为帝,且看林元如何扭转乾坤三气合一。
  • 连襟小说

    连襟小说

    五点多,天刚一亮计策就起床了。这些日子他情绪特别亢奋,总感到有许多的事要做,有许多的事做不完,有许多的事怕做不好。他做完早饭,边吃边看着每天清晨电视台的“健康早班车”节目。饭吃完了电视也看完了,他就起身出屋。他没有直接去上班,而是朝海滨路走去。为了锻炼身体,他把开了好几年的车停了,每天步行上下班。到了撇了四十奔五十的岁数,病就开始找人了,他开始注意起自己的身体,把抽了二十年的烟也戒了。特别是去年,处理完机关一位同事的丧事以后,他尤其感到人生之短暂,生命之无常。那个同事比他还小七八岁,前一天下午俩人还在一块商量着起草文件,第二天人就没了。
  • 世事

    世事

    苏教授、戴芬、小刁,苏教授与戴芬是老夫老妻,他们是这个家庭的主角,小刁以保姆的身份也居于这个家庭之中。三个人相聚于一个家庭之中,苏教授心猿意马,戴芬与小刁有竞争,好戏于是开始……
  • 探陵笔录

    探陵笔录

    40年前,发丘天官厉瞎子聚拢好手37人,开展了建国后最大的一次盗墓活动。子午大墓被盗之后,生还的盗墓贼于数年内,种种怪病缠身。吃生肉、变面目,红毛怪物、祸及后代!一切,须从一枚古符说起……
  • 开局一把天生牙

    开局一把天生牙

    开局一把天生牙,没有输出只有奶怎么破?砍谁谁回血,好尴尬。在《落第骑士英雄谭》学会的伐刀技能,固有灵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天生牙,没有输出我也很绝望啊。这是主角带着固有灵装天生牙不断在二次元间穿梭成长的故事。有病有伤砍一刀就好了,相信我,队友,这一刀之后再没有痛苦。我这一刀下去,你可能就满血复活了。穿越位面:钢之炼金术师-史上最强弟子兼一-鬼灭之刃-FateZero-火影忍者-斩赤红之瞳-落第骑士英雄谭-地下城寻找邂逅(目前)-待定
  • 杀手从善

    杀手从善

    她是杀手榜一,却整天只想着辞职,每天都在辞职和去辞职的路上。“老大,想辞职。”“想的真美,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拒绝,还被强行塞了任务,能怎么办?凉拌炒鸡蛋。不过啊,这个奖励是真的好,为了放假,拼就拼了转眼间,假期就快到手了,转眼间,就被发现了,转眼间,就死了,转眼间,就又活了……???我应该是个死人了,我为什么在这里。陌华很忧伤,悲(nue)惨(cai)的生活还在继续。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念珠

    念珠

    念珠呆呆地望着母亲,这个紧挨着她的妇人,无声地啜泣着。曾经在她眼里,她是那么神秘而辽远,高不可攀,客气地生分着,而现在她松弛的面容,竟也现出老态,一个同样疲惫的缺少爱的女人,被岁月消耗了热情。她是没有太多希望了,而自己还年轻,念珠想到,忽然觉得她很可怜,她们凑巧爱上同一个男人,对她而言已经是最后的机会,而对于自己也许才是刚刚开始。可是她这开始就是结束,也许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她想起母亲和父亲,父亲和芬姨,现在是自己和童梓文,到底是谁铸成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