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4000000001

第1章 原始瓷器产生与发展(1)

第一节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是指用含铁量高的粘土制作、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其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偏高,温度高的烧成后呈紫褐色,低的呈灰褐或黄褐色。个别胎体烧结程度高的叩击可发出金石之声。

印纹硬陶始见于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江西清江筑卫城遗址中层。商周之际印纹硬陶在江南一带得到较大发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量出土,从器形到纹饰普遍存在由少至多、由简变繁的发展过程。汉代长江以南地区仍有印纹硬陶存在。

黄河流域印纹硬陶的出现晚于白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上层、郑州二里冈上层商代遗址均发现少量印纹硬陶。在相当—段时间,印纹硬陶与白陶并存。殷商之际白陶得到发展,出土器物质高量多,印纹硬陶不见增长趋势。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印纹硬陶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形不规整,器壁薄厚不均匀,其耳、鼻等附件一般为捏塑成型后,再用泥浆粘贴在器物上。其纹饰为拍印而成,在盘筑的坯胎上,用抵手抵住器物内壁,并用刻印好纹饰的陶拍依次拍打器物外壁,既使泥条紧密粘结,又在外壁形成拍印纹饰。

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鼎、罐、豆、壶等,主要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圆圈涡纹、叶脉纹。印纹粗浅,纹饰凌乱。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圆肩深腹瓮、小口圆肩深腹罐、圆腹尊、折腹尊、直口罐。西周至春秋器形无明显变化,且出土量渐少。纹饰主要为叶脉纹、方格纹、绳纹。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印纹硬陶除有与北方相似的瓮、罐、尊,还有小口卷沿圜底釜、深腹碗、直壁杯、高柄豆等。纹饰常见的有云雷纹、叶脉纹、大方格纹、曲折纹、回纹、菱形纹、波浪纹、夔龙纹、席纹等。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商周时期在南方出现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时存在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在—个作坊生产的现象,而且两者器表的纹饰又多是相近或完全一样。特别是在浙江绍兴、萧山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窑址中,还发现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在同一窑中烧造的情况,这些资料都反映出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早期原始青瓷

一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一般人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第四,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细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商代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备了构成瓷器的基本要求。第一,已经采用高岭土作胎。第二,在表面施有一层玻璃质的釉。釉的主要成分是瓷土加上石灰石、草木灰,调成悬浮液状涂在瓷坯表面,它在入窑烧焙时熔化,形成玻璃状物质。第三,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230℃左右。迄今为止,陶器的烧成温度只需要800℃~900℃,极少数达到1000℃,而瓷器烧成温度须在1230℃左右。第四,陶器有吸水性,瓷器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极微。商代的原始青瓷的吸水性已经在1%左右,或更低。胎体中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和唐宋时各名窑瓷器一样,都在70%以上,三氧化二铝(Al2O3)在17%以上,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焙烧,烧结良好,使吸水性很弱,达到了瓷器的标准。第五,在物理性能方面,如比重、硬度、莫来石(也叫“富铝红柱石”)结晶的发育程度都和以后瓷器一样。敲击起来也有清脆的金属声。这些都证明中国瓷器在商代已经被发明。

二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出现

早期原始青瓷出现于商代前期,是陶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它是在青铜文化与陶文化融合发展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工艺,并以新的生命形式开启人类陶瓷艺术的先河。

商周时期正是处在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就是原始青瓷发生发展的阶段。商周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所涂的釉子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制而所的,含铁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成,所以呈青绿,有黄圈纹、曲折纹、席纹、叶脉纹、蓖纹、水波纹、云雷纹、“S”形纹等纹饰。主要器形有:尊、豆、瓿、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簋、盉、杯、钵等,绝大部分器形仿当时的青铜器。

在河南郑州等地商代遗址,发现很多带釉的瓷尊、瓷罍和瓷罐等,以及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属声。化验证明:这些原始瓷器的瓷胎与一般瓷器的胎骨所含化学成分相似,用高岭土烧成。瓷釉光亮,一般施在器表和部分口沿内,器内施釉的很少。釉色以青绿为主,少数呈褐色或黄绿色,瓷釉与一般所谓的豆青色釉所含化学成分近似,胎和釉结合紧密,釉底极薄。器物制作,基本上采用轮制,也有助以手捏和泥条盘筑法成型的。器形多尊类,多为敞口、鼓腹、折肩、小底。常见纹饰有细格纹、粗格纹、条状纹和云雷纹等。从瓷器的胎骨、施釉和火候看,基本上已具备了早期瓷器的特征。由于加工过程还欠精细,胎和釉和配料不很准确,控制火候还不够成熟,和以后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因此称“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也有称为“釉陶”的。

三早期原始青瓷工艺

虽然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造型纹饰,都达到了同时期艺术审美的最高水准,代表了那一时期统治阶级共同的审美情趣,但早期青瓷比之青铜器更具有清洁卫生实用,工艺制作简单,原料方便易得等优点,所以一经出现便博得了贵族阶级的喜爱。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吴越两国境内,青瓷器的发展已经达到广泛使用的新阶段,并且部分地代替了铜器和漆器。这一时期的青瓷器不仅造型和类别比较复杂,而且其纹饰也趋多样化。商周时期的青瓷器造型仍然是古陶器的延续。尽管远古陶器有着相当丰富的造型变化,但早期青瓷与之相比却略显单薄,大都以圆形器为主,器形圆满古拙。代表商代造型艺术最高水准的当属一件青釉弦纹杯,这是流行于贵族阶层的一种酒具。其器形工整对称,呈现着庄重之感。虽然口径远远大于底部,但工匠们在器物外形上运用流畅的曲线,把鼓腹巧妙地收在接近底足的部位,免除了器物的不平衡感。而外撇的小足与尊的大敞口上下呼应,不仅使器物更沉稳、优美,又平添了尊贵庄严的气势。然而,同样作为酒具的春秋时期的青釉尊在造型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体态更加挺拔秀美,宽宽的口沿舒展外撇,扁鼓腹圆润秀巧,底足外沿也相应变宽。三者之间比例和谐,呈现着收放有序的形体韵律,几乎接近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所发现的黄金比。早期青瓷还有很多仿生造型,它们有的源于宗教信仰幻化出的神物,有的完全师法自然。先秦时期的青釉牺鼎属于异形的造型,所谓异形,是指器物造型中一种不规则的、非对称式的造型。然而其打破常规的设计手法,却有其独特的审美趣味。鼎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源于远古陶鼎的造型,为此史学界曾称中国文化为“鼎鬲”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彩陶鼎,彩绘鲜艳,但圜形器身与三支高足的组合有些生硬,造型上缺乏庄重且略显稚拙。而早期青瓷三足鼎不仅器形工整,并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青釉牺鼎就是鼎的造型中很独特的一类,它是以饕餮为原型,将其以高浮雕或模印的形式塑造在鼎的口沿一侧。兽蹄形的三足与高耸的兽面相呼应,生动有趣。腹部外弧曲线与鼎两边的几何形折耳构成对比,柔中带刚。这种曲线与折线组合的装饰手法,在先秦时期的其它青瓷器上是时有所见的。高昂的兽面,庄严的神情,又给人以诸多的联想。其造型本身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还有一些仿生造型则是模仿动物造型或动物体态的局部,既是方便实用的生活器具,又充满了生活艺术的趣味性。与前一类作品相比,具有了清新愉悦的造型风貌。如猫头鹰盖罐完全是一件手工捏塑作品,其舒展的翅膀,炯炯的目光,微微上翘的尾部羽毛,栩栩如生,形象可人。盖子呈斗笠状作为头部,身体由上至下渐粗,平展的翅膀与翘起的尾部又使整体造型呈现着一种沉稳的动势。而另一类实用器具,我们从它们那早已被夸张了的长流上,看到了某种动物的影子。匜、净手器等是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器具,先民巧妙地利用移花接木的制作手法,给这一类器物“嫁接”上一张仿生长喙,方便使用的同时还具有了非常生动的造型趣味。

第三节秦汉原始青瓷

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与战国早、中期的原始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首先是胎、釉原料不同。从少量经过测试的标本中可以看到,西汉原始瓷胎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前者达17.23%,后者是2.97%。春秋战国时,萧山茅湾里和绍兴富盛的原始瓷的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分别是:茅湾里为13.69%与1.68%,富盛为15.19%与2.12%。坯中氧化铝含量的增加,使陶瓷坯有可能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生成较多的莫来石晶体,从而提高陶瓷器的机械强度和烧成中减少制品的变形。莫来石又称富铝红柱石,无色,晶体呈柱状或针状,熔融温度约为1910℃,是陶瓷制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烧成时若窑内温度达不到它所需要的高度,不仅不能达到增加氧化铝的目的,反而会使坯体疏松,烧结情况很差。氧化铁的引入,就不可避免地给坯体带来颜色,在氧化气氛中烧成,胎呈红色,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略呈灰色,氧化铁含量越高,胎的颜色越深。所以秦汉时期的原始瓷,除一部分烧成温度比较高的产品,胎骨致密,击之有铿锵声,多数胎质粗松,存在着大量的气孔,吸水率高,呈灰色或深灰色,不及战国时期的细腻、致密,严格地说只能称“釉陶”。胎质粗松,从断面中还可看到较多的砂粒,说明原料的粉碎、淘洗和坯泥的揉炼不及战国时期精细,比较随便。秦汉时期原始瓷的釉层较战国时的厚。但釉色普遍较深,呈青绿或黄褐等色,很可能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较战国时的高。而且由战国时的通体施釉变为口、肩和内底等处的局部上釉,上釉的方法由浸釉变成刷釉。说明两种原始瓷,从釉料到上釉工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其次是器物的成型也一变战国时期拉坯成器、线割器底的作风,而普遍地采用器身分制,然后粘接成器的方法。最后是品种和装饰也有明显的差别。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以仿铜礼器的鼎、盒、壶、钫、钟、瓿等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一类的饮食器。装饰的纹样则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或堆贴铺首等为主,绝少甚至完全不用战国时经常采用的S纹和栉齿纹等。这些明显的差异,表明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与战国以前的原始瓷,乃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产物,两者在工艺传统上看不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原因则在于楚灭越的兼并战争中,浙江境内已发达的原始瓷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而中断。但是原始瓷重又在越国故地复兴,又说明烧制原始瓷的工艺传统和影响并未全然断绝,所以在短期中断以后,又重新烧造。上海市嘉定县外冈墓中出土的原始青瓷瓿,胎骨坚硬,呈灰色,肩部划圆珠和水波纹,外施淡绿釉,具有浓厚的战国楚器的特征。由此可知,这类原始瓷开始复烧的时间,可能在战国末年。

1977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内城与外城之间的秦代房基中,发现与灰陶扁平盖同出的几件原始青瓷盖罐。在灰陶扁平盖的顶面分别刻有阴文小篆“左”、“丽山飤官”和“右”、“丽山囗囗囗飤官”等字样,当是秦代的原始青瓷无疑。从陕西临潼县文化馆藏的器物来看,青釉盖罐的盖作扁圆形,上有半环形钮,盖下有子口与器身密合。胎质细密坚硬,烧成温度较高,但铁含量较重,呈色深灰。盖面和器身外表均满施青褐色釉,釉层不够均匀,有聚釉现象。盖罐的轮线柔和,盖与器身的比例协调,体型的大小适度,是一种美观而又实用的储盛器。

汉初的原始瓷器,所见产品有瓿、鼎、壶、敦、盒、钟和罐等。形制大都依照当时的青铜礼器,器形大方端庄,鼎、敦、盒的盖面和上腹施青绿或黄褐色釉,制作比较精细。到了西汉中期,原始瓷器的面貌发生了某些变化,敦已完全被盒所取代,一些仿铜礼器的制品如鼎、盒的形状已大不如前,鼎腹很深,足很矮,有的足已缩短到鼎底贴地,变成似鼎非鼎,似盒非盒。同时施釉的部位缩小,以至于完全不上釉,其制作已不如汉初的精致、讲究。至西汉晚期,鼎、盒一类的制品归于消失,壶、瓿、罐、钫、奁、洗、盆、勺等类日常生活用品急剧增加,生产更注重实用。同时出现了牛、马、屋等明器。牛、马线条比较粗犷,造型艺术不高,房屋多干栏式建筑,也有筑围墙的平房和构筑堡垒的楼屋式的地主庄院,式样丰富。

同类推荐
  •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如水的月光轻轻笼罩着大地,她觉得从未有过这般快意。温柔、恬静的月光是这般的恰到好处。
  • 精选成语故事(下)

    精选成语故事(下)

    为帮助广大读者学习和掌握成语用法,我们精选了大量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寓意性、哲理性、时代性等特点的成语,按一定类别分为上下两册成语故事图书,既可作为成语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下册分为成功的故事、处世的故事、文化的故事、自然的故事、哲理的故事几个系列。
  • 企业物流管理实务

    企业物流管理实务

    本书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程” 方式重点突出企业物流管理的操作技能知识,以实际工作“案例”和“问题” 介绍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等基本技能知识,为学习企业物流管理知识和掌握企业物流管理技能提供有力支撑。
  •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取材新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与妈妈的八次通话》收录的作品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陷入沉思……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深度、内容承载均可圈可点,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特别适合学生阅读。阅读此书,你会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收获一份感动,领悟一份幸福。
热门推荐
  • 仙界尘埃

    仙界尘埃

    一个平凡的铁匠儿子一段充满欢笑泪水的修仙之旅。一个从宅男蜕变为坚毅修士的传奇故事。一份至死不渝影响人族大势的美妙爱情。人间五十年,破尽繁华,唯留道韵,人间红尘之气尽丧,修道成风,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这是修仙的大时代!
  • 其实只是恋长安

    其实只是恋长安

    她放弃了生命的一部分,来寻求自己的执着,世人眼中的她对她来说根本一文不值。只说,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 计划实施中

    计划实施中

    扑街小作家每天仰望着网文大神,而网文大神正计划着把小扑街拐回家
  • 隐秘花园

    隐秘花园

    本书收录《井底之蓝》《角色》《萤火虫》《甜酒酿》《炖生敲》《五脚黑旋风》《隐秘花园》《抄表记》八篇小说。苏童说王啸峰的苏州屋檐下的故事,多少有些湿气。真真假假的苏州传说、神鬼故事,通过王啸峰特有的穿插式叙事,交错跃于纸上,茫茫然不知所处,更不知这是真实还是虚幻的城市。小说中的湿气,表面上凉至肺腑,读后却能心生暖意。这是属于他的梦,属于他的苏州,属于他的探索和表述。精美中的粗陋、平和中的执拗、完美中的缺陷,人和景都是矛盾综合体,这种矛盾始终贯穿在作品中。
  • 零度以下(中国好小说)

    零度以下(中国好小说)

    37岁的王重新婚六个月的妻子赵薇为了她的电影梦决定出差一个月,41岁的李果带着和他相恋八年的女友刘盐和患脑癌的女儿然然奔赴了成都。可赵薇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然然也结束在了自己母亲的手里。两个家庭看似都走到了尽头,而两个踢了半辈子球的兄弟走在昆明冬天凛冽的风里,依然还是走向了回家的路。
  • 若璃情

    若璃情

    出生在玛瑙谷里的若璃担任谷主一职,再后来认识一个叫张宇的男人,两个人互生情愫,在一起甜甜蜜蜜,在有一次事情中,,张宇迫于无奈,独自不迟而别就离开玛瑙谷……一年后,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她却假装不识他,他痛苦万分,想发设法要帮她回忆起自己,之后发生一切种种之事,让他们更加觉得对方都离不开对方……
  • 南湖集

    南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纨绔狂妃傲苍穹

    纨绔狂妃傲苍穹

    天才少女身死魂穿?宿主的天赋修为,精血被夺,没关系,激发了体内更神秘体质,修炼起来更强,从前害她的渣渣,一个也别想逃!。异世某天,某女某次不小心跑进某人沉睡疗伤之地,惊醒睡美男。美男邪里邪气,唇角勾起一抹优美的弧度,宛若泉水叮咚中带着蛊惑的嗓音响起:“把我看光,这万万年来你是第一人”。女人得意的扬眉:“怪我咯,谁让你睡觉喜欢不穿衣服”。美男竟无言以对。之后某天,美男那双宛若漩涡一样深邃的眸子微眯,盯着女子清亮通透的美眸。。
  • 给上帝放个假

    给上帝放个假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经典珍藏)》主要介绍了在社交、生活、社会往来、职场、商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的礼仪与口才。希望读者在深刻阅读《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大全(经典珍藏)》后,能“以礼待人,以礼行事,以礼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