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1900000015

第15章 评书艺术及其脚本创作(3)

他笑什么?他笑的是这个“屯迷糊”不懂得送礼的规矩——一般给领导送礼的,大都是晚饭之后、睡觉以前,夹着小包儿、避开人眼,到领导家先把礼品放在外边,进屋侦察一番,没人快往外拿,有人不可强献,找话茬儿唠上个三言五语起身告辞,等领导的夫人出来送行的时候再把东西亮出来,悄悄叫一声好听的——注意:除了“妈”之外,什么好听叫什么——说明“这是我的一点儿小意思”……掉头就走!哎,这事儿啊得这么办。

评书艺术,是扎根在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传统艺术。广大民众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造了这一艺术形式,而它的繁荣、传播又进一步影响着民众欣赏习惯的形成。中国民众习惯于通过“写意”与“模拟”的表现方式,达到“神似”的意境,并认为它更能利用有限的形式去表现丰富的内容。广大民众习惯于从人物的对话、行动中去体味人物的心理性格。而且,他们对传奇的爱好也似乎更甚于写实的作品,因为它能高强度地激活人们的审美快感。中国的民众也特别喜欢把严肃的内容通过谐趣的喜剧形式表现出来。几百年的评书传统,积累了民族艺术的许多宝贵经验,连同民族的审美趣味,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

评书的“庄”与“谐”,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独特的语言方式体现出来的。

评书语言简洁、夸张、生动、形象,描绘人物或景物常用“贯口”和“俏口”。

例如:在《马老二送礼》中,有这样几段:

这位马二叔,腰不塌,背不驼,连毛胡子从嘴角儿一直长到耳朵根儿,两只眼睛总是那么半睁半闭半眯缝着,可一瞪起来溜圆锃亮!他光棍儿一条,赶大车出身。如今在生产队身兼两职:白天仓库当保管员,晚上喂马当饲养员。由于他为人公正人直爽,又爱说爱笑的,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大伙儿都信得过他。

第二天一大早儿,队长刘根柱来到生产队,只见马老二把马喂饱了,车也套好了。车上有大米、白面、粘豆包儿,猪肉全是四指膘儿,头蹄下水、牛羊肉,冻鱼、冻鸡、宽粉条儿,干豆腐、大豆腐,暖窖黄瓜、嫩蒜苗儿,豆角丝儿、角瓜条儿,还有两串彤红儿、精细儿、溜尖儿、一摸手冒火、一闻辣鼻尖儿的干辣椒!

县委收发室里,一个戴眼镜的值班员正端着一张报纸在那儿打瞌睡呢,忽听窗外一阵串铃声响,抬头一看,见一辆大车闯了进来。赶车的老板子双腿叉开,站在车上。只见他头戴狗皮棉帽帽耳迎风翻扬向后,身穿羊皮大氅敞开胸襟卷垂两旁,脚蹬牛皮靴头头前儿锃亮,手握七尺红缨鞭鞭鞭炸响,他是耀武扬威,威风凛凛、凛凛寒风压不住他的高声吆喝,喝住牲口将车停在大院当中!

评书语言历来追求“无所不用其极”,无论说谁好、说谁坏,说谁能耐说谁怪,全都写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上海《故事会》杂志面向全国征集传奇故事,我写了一篇现代评书《呼噜案》,拿了个二等奖。其中对主人公的描述是这样写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人说站在院里能听见屋里的人打呼噜,肯定没人相信。可是在二道沟公社,有人说在院墙外头能听出一把手王书记在哪屋里睡觉,绝不会被视为咧玄,谁都得相信。为啥呢?这位王书记是个远近闻名的“呼噜王”。

他打呼噜的能耐,刘欣小时候就有所耳闻。

刘欣从部队转业回来那年秋天,带领基干民兵参加修筑国防公路的工程。野外宿营,时常有野兽来袭击他们的帐篷,闹得人心惶惶,戒备森严。

中秋节那天,王书记领一些家属代表进山来慰问。刘欣汇报完情况,已是深夜了。他安顿王书记他们躺下之后,自己去查哨。出了帐篷一看,放哨的小伙子怀里抱着枪,靠着大树睡着了。刘欣走过去,刚要叫他,忽听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哎呀!——一头大黑瞎子已经摸到了帐篷跟前。他急忙从岗哨怀里拽过来半自动步枪,推上子弹,可端起枪来他又犯寻思了——黑乎乎的,它侧面朝着我,想一枪把它撂倒是不可能的。枪一响,它往回跑好了;可要是一头撞进帐篷里去怎么办……他正在犹豫,帐篷里头王书记的呼噜响起来了。头一声儿就把黑瞎子吓得一激灵!

嘿,王书记人高马大,嗓音洪亮,共鸣良好,打出那呼噜来,赛过春天的雷,压住开山的炮,而且节奏紧凑,出气儿进气儿全响,声音特别有穿透力!

只吓得那大黑瞎子往后一缩,就地打了俩滚儿,爬起来掉头就跑……要不是亲眼得见,“呼噜王吓退黑瞎子”的故事,刘欣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事后他一回味,自己在部队的实战演习之中,每回都是紧跟着坦克冲锋,那坦克的动静,真没有王书记的呼噜吓人!

下这么大工夫描述王书记的呼噜意欲何为?故事背景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主人公“呼噜王”又是一位廉洁自律、一身正气的好干部,可偏偏公社卫生所有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某天深夜,女医生独居的宿舍里突然传出无人不晓的呼噜声,而且肆无忌惮地持续好多天……王书记丧偶,女医生是个“老姑娘”,孤男寡女,烈火干柴,谁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那个年代,“花案”是大事!

可私下里调查此案的人员刚刚在女医生的窗外听完王书记的呼噜,一转身又在别的地方见到了王书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至此,“包袱”、“扣子”、“巧合”、“务头”,如此等等,全部都系在“呼噜”上了!那个时代,录音机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说来,是个很新奇、很神秘的物件。我用这个道具创造了“传奇”。

范例:

[评书小段]

特别证明

王国臣

桥头派出所民警梁江到火车站去送在外地进修的爱人,回到家跟前儿已经半夜了。他骑着自行车刚一拐进胡同,前轱辘铁条“咔”地一响,车把猛一歪,“叭叽”就摔倒了。没等梁江反应过来,角落里传来一阵疹人的怪笑:“嘿嘿嘿……”紧接着一个黑影飘飘悠悠晃晃荡荡来到近前,冲他伸出一只枯瘦的黑手:“把钱包儿掏出来——!”

趴在地上的梁江不由得一激灵,借着远处微弱的灯光定睛一看,面前站着这家伙黑鞋黑袜黑裤黑褂儿,黑面罩遮脸,嘴里伸出一条白花花的舌头足有七八寸长!怎么着?遇见鬼啦?不对呀,这鬼怎么一张嘴就要钱包儿哇?肯定是拦路抢劫的歹徒!——管他是人是鬼,先把他撂倒喽再说——说时迟,那时快,梁江侧身出腿,一个“乌龙绞柱”把那家伙剪倒在地,就势腾起猛扑过去一把扯下他头上的面罩,揪着脖领子拎起来一看,“啊?——褶子?!”

嘁,这截道的他认识,这小子就是他管那片儿的居民!

六年前,梁江脱下军装换上警服,被分配到桥头派出所当管片儿的户籍警的时候,他那片儿里就有远近闻名的“四大混子”——锤子、砟子、秃子、褶子,都是欢蹦乱跳的大小伙子。他们四个游手好闲、招猫逗狗、起哄架秧子,搅得鸡犬不宁、四邻不安,成了梁江这个“片警”的主要工作对象。

同类推荐
  •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凌宗伟老师的一本阅读随笔集。全书收录60篇文章,按作者的阅读思考,分为“我这样理解教育”“寻找理想学校的走向”“改变从自己开始”“在热闹纷繁的教育世界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等七部分。作者立足于对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思考中国当下教育的生态,反思现实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寻教育的本质,提醒广大教育者重返“为了人”的教育。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社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推陈出新。以往管理科学只注重正面的理论及方法的阐述,对于如何防范和解决问题则论及甚少。《社会管理丛书: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八个必须为线索,结合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遴选最新的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展现、交流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研究和探索省市县社会管理创新规律,从而推进我国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热门推荐
  • 韩娱之kpopstar

    韩娱之kpopstar

    韩娱小说,不喜不入。主:少女时代!还有演员们的客串!已有三本,人品保障,绝不TJ。
  • 婚在迷途情永殇

    婚在迷途情永殇

    易寒尧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在邓欢的内心安居下来。结婚之后,她才明白,他娶自己,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她可以成为他妹妹的移动血库!邓欢的心就这样被易寒尧割了一刀,再一刀。就连她那未成形的孩子,都被他执意流掉。她实在熬不住了了——“易寒尧,你会后悔的!”是啊,他终究如她的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继第一部鬼妃完后,颜兰又为大家推出一部有关鬼妃的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苏小暖,阴曹地府里的一女鬼,将地府搞得鸡飞狗跳,一个头两个大的阎王只好让黑白无常将此妞丢到阳间去。南若轩,南月国的太子,表面斯文如绵羊,内心腹黑如灰太狼,但是,他有一只天眼,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哪来的刁女?拖出去斩咯!”“你说你是鬼,那好,你把你的头摘下来给我踢!”……“你丫的,老娘好不容易找了个身体做人,你丫的一句话就想把老娘打回原形,老娘跟你拼了……”苏小暖讲某人扑倒。“我真的是鬼,你信我啊!”……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泪流满面,男女主角演绎一段不同寻常的人鬼恋。
  • 茶花女饮酒歌

    茶花女饮酒歌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网游之逆乱序列

    网游之逆乱序列

    尘沙起飞扬,望断肠,战鼓九响震穹苍!刀剑覆寒芒,铁衣霜,遍撒紫血染帝疆!苦泪化雨凉,彼岸殇,倚歌傲视万界皇!——紫皇·姬尘雪
  • 欢喜冤家:妖孽老公追上门

    欢喜冤家:妖孽老公追上门

    真正的爱情是无关年龄,无关长相,甚至无关种族的。她处事火爆,嫉恶如仇,深爱自己的职业。枪林弹雨中穿梭,同僚的背叛,未婚夫的算计,让她过早的学会伪装一切。直到遇上了他,一个迄今为止她能看的上眼的男人。青连是在历史长河中行走了万年的男子,妖孽的性子,如火的眸子,无不挑动她的神经。“你爱我么?”“爱”“如果我是一只妖呢?”“那我就是老妖婆呗!”
  •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全世界人都在读的心理学故事

    本书通过轻松易懂的心理学故事,揭示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谜团,并介绍了相应的预防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并且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 无敌辣条系统

    无敌辣条系统

    天道有轮回,傲世长于眠,我欲长生去,命定不由天!白字当头,王字垫下,单字为皇,皇权在手,天下无双。天恩浩荡,浩气长存,天地初开万物灵长,生灵是为人,精气是为妖,人善智,心善,妖善力,嗜血,人妖自诞生以来,斗争不断,妖以人为食,人以妖为敌,连绵数千年。
  • 学治臆说

    学治臆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