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0000000009

第9章 理论渊源及其建构(4)

还是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方面进行思考。斯科特和哈特于1973年联合发表文章,对隐藏在组织化背后的实证主义假设展开正面抨击。他们认为,实证主义将事实与价值相分离,仅仅强调研究可观察事物的重要性,长期用这种方法处理行政管理和组织问题,导致“形而上学导向”的缺失,“忽视形而上学的沉思”,产生了“行政危机”。在这种“价值中立”的公共行政活动中,那些控制组织的精英人物继续隐于幕后,不去检验他们的价值观,不考虑行使权力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斯科特和哈特通过关注伦理学和公共行政组织中上下级关系,迫切地想要回归于形而上学的思考。

沃尔多也从反思事实与价值关系入手,他在1974年发表的“公共道德反思”一文中,用政治哲学和历史的观点分析水门事件。他认为,随着时间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之间的各种联系日益显现,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两者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但在美国,“公共行政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回避道德问题。人们认为要解决的仅仅是技术和科学的问题:通过行政领域以外的机构,以技术手段来有效实现既定的目标”。同样是为了回应水门事件,乔治.格雷姆于1974年发表“公共管理人员的伦理指导:游戏规则的考察”一文,提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行为规范。他认为,行政人员可以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都具有特定的伦理根源,它根植于官僚责任的本质特征。正如沃尔多所说的,“现在,公共行政文献中开始出现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以政治理论和哲学观点为理论基础,这是向斯科特和哈特倡导的形而上学的回归,这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

反思两个领域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提出“新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为公共管理学奠定基本的价值基础。以前,社会平等并不是公共行政领域的核心价值,通过新公共行政运动,各种论文和著作的主题都转向社会公正问题。弗雷德里克森编辑出版的《社会平等和公共行政》的专题论文集中,就有六篇是关于行政伦理方面的文章,包括将社会公平应用于人事管理的文章。迈克尔·哈曼1974年发表了“社会公平和组织人:激励和组织民主”一文,哈特发表“社会公平、正义和平等的行政管理者”一文,都聚焦于社会公正问题。特别重要的是罗尔斯提出公平的正义观,对“新公共行政”产生重要影响。自1960年后期以来出现的“新公共行政”运动,正是以罗尔斯的正义哲学为基础的,公正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哈曼和哈特都很重视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观,并且都阐述了罗尔斯的社会公平思想与公共行政实践的关系。特别是哈特,总结罗尔斯作为公平的两个正义原则,揭示出两个正义原则对行政管理的意义,并且接受它们作为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他还拓展了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认为两个正义原则对组织的民主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公共行政”竭力主张罗尔斯提倡的社会公平理想,认为社会公平理想对公共行政管理实践具有实用性,因为它发展了公共利益或“共同利益”的概念,第一次超越以前模糊不清的论证。在罗尔斯以前,“共同利益”概念一直是语义不清的,对公共行政实践难以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罗尔斯把“共同利益”明确限定在“最少受惠者”这一基点,界定这一阶层的利益作为政府决策的首要导向,以此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可以体现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公正与机会的平等要求,“共同利益”的边界得到清晰的界定。据此,哈特直接把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运用于论证特殊的政策规则。尽管在实践中,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最终并没有普遍接受社会公平的理想,也没有把两个正义原则作为公共行政伦理学的核心原则,但是,1974年《公共行政评论》上关于社会公正的专题讨论,强化了公共行政的公正理想,为社会正义原则的实践提供合理性基础,在理论上,使行政伦理关注的问题从“效率”转向“公正”,也使人们看到建构行政伦理理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2.3.2公共管理伦理的价值来源

与此同时,“政体价值”逐渐被政府公共行政所认同,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融合成行政活动的重要基础,进而为行政伦理学科的产生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来源。独立的公共管理伦理学需要体系化的行政伦理规范的支撑,而“政体价值”正是行政伦理规范的另一个基本价值基础。先前学者们的探讨都涉及这一问题,从效率、责任、共同利益,到社会公正与平等,对形成行政伦理规范体系都十分重要,但不完整。如果不揭示这些规范背后更根本的价值来源,那么,仍然不能最终证明行政伦理规范的来源。完整的公共管理伦理理论学科,不仅要提供一整套体系化的规范原则,更要对这些原则的根源进行深层次的论证,否则,事实与价值的融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说明,该学科的独立性就会受到怀疑。

公共行政伦理规范的根本价值基础何在?罗尔斯涉及了这一问题。他在提出正义原则时,论证了公正、民主的制度背景的重要性,也论证了民主立宪制度的价值。不过罗尔斯是在社会基本结构的层面上强调政体价值,而不是专门阐述行政伦理规范的价值基础。相比较,罗尔的视角更具体,他撰文论述“政体价值”问题,“在公共行政管理课程中的伦理学习”一文中,他不同意以政治哲学作为行政伦理规范的价值基础,因为政治哲学过多地受个人价值的导向,有“太多的要求……”罗尔对行政伦理规范基础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明确强调“政体价值”对行政规范的影响,这些价值具体包括自由、平等与财产等,这是每一个公共行政管理者就职时宣誓遵循的要求。

1978年,他在《官僚伦理学:一篇有关法律和价值的论文》中,再次讨论政体价值问题,并结合一些涉及政体价值的案例,具体阐释“政体价值”对行政伦理规范的意义,最后提出,行政人员具有三个方面的责任:理解官员宣誓的意义;对制度的理解与决策能力;对“某一特定总统的政治观点”作出恰当的回应。

考德威尔同样强调“政体价值”,他认为行政伦理标准来源于美国的立宪传统。宪法的制定总是包含着一整套“假设前提”,预设一系列价值目标,这些前提目标又“无言地构成美国公共生活的道德命令”。这些公共生活的道德命令正是行政伦理规范,这类似于“17和18世纪流行的‘公民信念’,这些信念源自于伦理与神学的观念”。这些决定政治信仰的前提能够巩固宪法,那些决定行政伦理规范的政体价值,则有助于实现基本制度的价值目标。他深化了罗尔的政体价值观,也拓展了行政伦理规范的基础。韦克菲尔德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伦理法规的根本基础。她在批评官僚主义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官僚体制阻碍了个体责任的落实,甚至有助于行政人员在集体责任的借口中,逃避个体责任。如果公共服务人员要维护公共利益、防止腐败和维持民主政府的话,他们就应该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对公众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她的观点同样为公共行政伦理规范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基础。

2.3.3公共管理伦理学科产生的标志

对行政伦理规范价值基础的拓展与深化,使公共管理伦理学科的理论准备日趋完善,人们对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实践中的作用也逐渐达成共识。

相应地,行政伦理的实践进入崭新的阶段,行政伦理标准逐渐融入公共行政管理领域,最终,行政伦理学科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中真正独立出来,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行政伦理学。从以下一些标志性事件与著作中,足以证明公共管理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

同类推荐
  • “九二共识”文集

    “九二共识”文集

    为纪念“九二共识”二十周年,本文集汇集1992至2012年11月底两岸官、学、媒体等各界对“九二共识”的阐述、评论、报道及回顾,从两岸的视角为之做历史的存证。内容包括亲历香港会谈前后两会磋商和达成“九二共识”过程的权威人士的回忆及论述文章;有关“九二共识”的重要文件和当时的新闻报道;两岸对于“九二共识”的权威宣示和阐述;两岸专家学者和媒体发表的对“九二共识”研究成果和评论文章等。
  •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以简驭繁,厚积薄发,取诸大势,探源溯流,接引与赓续西方自由政治传统。在本书中,沃特金斯梳理了自由主义的生发过程,把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从近代延伸到了古代,进而全面展示了这一政治传统两千年来的发展历程。本书写于二战时期,自由社会面临深重危机,如何捍卫自由传统成为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沃特金斯通过他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自由主义是从西方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和实践中生长起来的,西方的政治传统已深深地和现代自由主义嵌合在一起,自由主义如果无法生存下去,实不啻是说西方的政治传统也宣告结束。沃特金斯力图通过本书找到自由主义的根系,并讲述历史上自由主义怎样战胜它的敌人一次次扭转劣势取得成功。
  • 联邦论:美国宪法评述

    联邦论:美国宪法评述

    众多支持和赞扬《联邦宪法》的文献中,有一本书脱颖而出,流传至今,成为代表作。这就是汉密尔顿策划并参与撰稿、麦迪逊和杰伊合作的《联邦论》。这本书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对联邦宪法基本观点的不厌其烦的反复弘扬。《联邦论》成为述评《美国宪法》的经典著作,声名与年俱增,在美国反复重印,累次畅销,至今不衰。华盛顿说:“危机消失、环境安定后,这本书将得到后世的瞩目。因为,这本书对自由的原理,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坦率精湛的讨论。凡有公民社会存在的地方,人们永远会对这些问题发生兴趣。”
  • 中国政治史

    中国政治史

    仅用数十万字就写完了五千年的理乱兴亡,全书无一废字。吕思勉于1930年前后服膺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大同社会的理想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极为推崇,但对阶级斗争理论持保留态度,这在他的史学作品中有明显体现。这些治史思想和方法深刻体现在吕思勉的教书、著述之中,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因吕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见解,其讲学授业充满意趣,门下多出名人。唐长孺自称吕先生的私淑弟子,杨宽在光华大学坐堂听课于吕先生,钱穆、黄永年、张芝联、赵元任等也都是他的学生。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社会契约论》立论的观点虽然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提出,终究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社会契约的理论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针对封建制度和等级特权,提出了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斗口号,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热门推荐
  • 花红寨

    花红寨

    一个普通的山民,先灭了保卫村庄的护卫队,后灭了从山上来的一伙棒客(土匪);灭掉棒客(土匪)尚在情理之中,而灭掉专打棒客(土匪)保卫村民的护卫队却有点出人意料。到底怎么回事?王得冲花红寨当然有花。除去那些杂七杂八的花,最多的还是映山红。映山红开得无比灿烂,花朵密集地挤在枝头上,从山顶连到沟底,漫山红彤彤的。看起来,就像一摊没有边际的鲜血。这个时候,王得冲正带着他儿牛牛,在山寨南面的半坡上栽苞谷。王得冲提着竹篼,朝事先挖好的小土坑里丢苞谷籽。他儿牛牛弯着腰,在地边摘映山红。牛牛仔细把花蕊抽出来,捏起花瓣往嘴里塞。他喜欢吃这种东西。
  • 废弃:妻不如妾

    废弃:妻不如妾

    他是保卫国家,名声赫赫的镇国将军越戚,他一身才智,熟读兵法使敌国闻风丧胆不敢来犯。她是宰相家的四千金,调皮捣蛋出了名的贺兰月瑶。一遭相遇,她的眼睛便再也离不开他。皇上心血来潮的一次赐婚,帮两个人融合成了夫妻。大年团圆夜,府中冷冷清清,她一个人披着狐裘守岁,那一桌的山珍海味,原封未动等着还在外面的男人,然却换来一句:我吃过了。大年初一,他告诉她,他要纳妾。她心痛,却笑着说好。她努力的扮演贤妻的角色,为小妾做嫁衣,为爱人办婚礼,而自己心念的丈夫只是别人的良人。两个女人一台戏,小妾步步相逼,丈夫冷眼相待,她却坚强退让,笑容面对。当,自己的好姐妹,小琼因陷害而死。当,心爱的男人要亲手送她去官府承担莫无须有的罪名。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乱棍打掉。在温柔的心,都硬了。最终,她讨了一纸休书,离开了他。他才恍然醒悟,原来自己爱的是这个女人!看书的宝贝们请收藏,花花鞠躬!!!——————————————————————————————————————————————推荐好友的文文,永久免费现代的哦。链接奉献《凉情:一念之爱》http://wkkk.net/a/429082/
  • 匹克威克外传(上)

    匹克威克外传(上)

    《匹克威克外传》是十九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狄更斯的成名作,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体裁的作品,全书通过匹克威克及其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系列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该书是狄更斯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作。
  • 初三,我走过

    初三,我走过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考试、择校、友谊、欢乐、苦闷、惜别等小故事。有师生关系、同学交往,有择校的愁肠百转,以及复杂的升学政策背后的家长和学生的反应,也有复习考试期间酸甜苦辣的瞬间。书中没有固定主角,涉及人物众多;书中没有中心事件,写下的都是作者心里珍惜的、关注的每个生活细节,及内心体验。这是一份当事人的自述,帮助家长、老师、同学了解初三学生在升学前夕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
  • 冷王的腹黑医妃

    冷王的腹黑医妃

    他是尊南国神秘莫测的皇家恶魔冷王,却对她情有独钟,一心一意;她是尊南国人人可欺的叶府弱小嫡女。现代神医杀手戏剧般穿越而来,从此强势逆袭:欺她者死、负她者亡、辱她者灭...却唯独对他毫无办法..
  • 财智女人理财经

    财智女人理财经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女性不喜欢冒险,她们的理财渠道多以银行储蓄为主。这种理财方式虽然相对稳妥。但是现在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存在银行里的钱弄不好就会“贬值”。所以在新形势下,女性朋友们应更新观念。改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积极寻求既相对稳妥、收益又高的多种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炒汇、各种债券、集合理财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财富收益。
  • 独战天涯(全二册)

    独战天涯(全二册)

    少年韩小铮本是一个人见人怕的流氓无赖,因青梅竹马的女友嫁人,而使他心怀不满,想从中破坏,却无意中使他卷入这奸险狡诈的险恶江湖之中,幸好他自幼资质绝佳,在救出被奸人陷害的无涯教“无飘堂堂主”,不但巧获他的绝世剑术——“少留剑法”,还得到了他所残剩的数层功力。为完成这位前辈所托,他独闯天涯,偶遇“慕容世家”的掌上明珠,并因此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在这天大的阴谋之中,他习得百年前一位精通道、儒、佛三家原理而又不谙武功的前辈以违反武学常规所创的“天机神功”,内劲大增。
  • Now You See It

    Now You See It

    In Now You See It, the prolific master of suspense and screenwriting (I Am Legend; 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Man) delivers a knock-out tale the likes of which have not been seen since Henry Clouzot's devlilish thriller Diabolique.
  • 致偶像的最后一封情书

    致偶像的最后一封情书

    相识十数载,我谨将我爱你的过往化成苦水,一口喝下,赴你这场青春的盛宴;“小米粒?”走在夕阳的路上,他回头不经意的叫到。“嗯呢~”她笑着仰起脸。“小米粒?”他又叫了一遍。“干嘛?”她佯怒道。“傻瓜,我是在说我爱你。”他宠溺的看着他,前所未有的认识到,余生幸好有你。我爱你,这句话,她等了十年;爱你不容易,放弃你更难。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我们命中早有牵绊。有人说,最好爱情是模样,就是他在笑,看着,她在闹。
  • 穿越:公主权倾天下

    穿越:公主权倾天下

    一家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发生一场变故,父亲的离去,姐妹的交际情深,不过那都是场梦,穿越后,她将面对十二玉女的劫数,一场激烈的着力斗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程,女主角苏暮暮又会如何脱离苦海,解脱玉女的宿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