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9200000030

第30章 高等教育强国:大学的使命与责任(1)

眭依凡

摘要:本文在讨论高等教育强国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肩负着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要自觉承担起这样一个重大使命和责任,必须自觉坚守大学的追求知识及其贡献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国家负责的价值观,自觉正确处理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自觉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自觉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使命;责任

2002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这项为时6个月的研究其主题是: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基于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教育的密切关系,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随后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作为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提出并引起政府高层和高教界的高度重视。毫无疑问,这是认识和观念上的一个飞跃,而中国是最需要观念突破的国家。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怀特曾在《美国的观念》中写道:美国是一个观念造就的国家。

如果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天翻地覆的巨变寻找源头的话,毫无疑问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提出。没有这次意识形态问题大讨论带来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突破,很难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还要滞后多少年。每年我们都要纪念“五四”,因为对中华民族而言,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正是这场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对科学和民主的崇尚追求和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

亦如科学发展观从价值选择和思想指引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和重大影响一样,我们期待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观念的引领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会迎来一个新的健康发展的春天。

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明确“高等教育强国”这个基本概念。所以,对高等教育强国之内涵、本质、特征及其指标体系等基本问题的讨论尤为必要。在这种讨论中,应当对“高等教育强国”概念有如下的认识:

其一,所谓强国、弱国是一个国际比较的概念,自我闭锁不进行国与国的比较就无所谓强和弱,也难以判断谁强谁弱。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概念的建立必须以世界作为背景和参照系。

其二,“高等教育强国”绝非是一个高等教育数量规模的概念,而是一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从高等教育的绝对数量看,我国有不少指标已经处在世界的前端,据此似乎已是高等教育强国,无需再强调什么建设。比如,不久前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的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据教育部郝平副部长介绍,以SCI数据库统计,按科技论文数量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世界第五位。由于各种媒体包括中新社都报道成了“目前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从而引起了海内外社会的广泛争议。而郝平副部长答记者问的原话只是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并未提“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一个成熟的国家是不可能把科研论文总数与科研能力画等号的,这样做也不会令人信服。

其三,“高等教育强国”不只是“条件拥有”的概念,更是一个强调“对外输出”也即衡量贡献尤其是对世界作出贡献的概念。从一些已经为高等教育强国做出卓绝贡献的世界著名大学的使命陈述中,也能看到对高等教育贡献的强调。如剑桥大学的使命是:通过对卓越的教育、知识追求和国际最高水准的科学研究为社会作出贡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使命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的和原创性研究的能力,并把发明发现的利益带给世界。耶鲁大学创校时的使命: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后来才修改为:保护、传授、推进和丰富知识与文化。

其四,不能将“高等教育强国”概念复杂化。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中,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诸多讨论,并设计了诸多指标以确定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以至于让人眼花缭乱而无所适从。其实世界一流大学是个十分简单明了的概念,就是由一群世界一流的教授吸引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学生,在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下,培养着世界一流的人才并从事着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的大学。由此,“高等教育强国”概念可以简化,其主要强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为人类文化生存环境的改善和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做出的积极贡献。为世界作出贡献的前提是为本国和本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

其五,由于高等教育以知识积累、传承和创新,以及通过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为己任,因此,高等教育强国应该是知识创新和杰出人才培养的世界中心。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大学的作用

正因为“高等教育能够强国”,所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不再是一个口号并只停留在观念的层面,而是一项必需的国家行动。作为这项行动最重要的参与者,以实施高等教育为己任的大学就不是旁观者。大学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肩负着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基于这个立场,大学要自觉肩负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样一个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

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在高等教育强国中的极端重要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2006年,笔者在加大伯克利分校做高访研究时有一个发现:美国如果没有大学的支撑,尤其是一批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就不再有人才优势,继而就不再有科技优势,没有科技优势美国就不再有经济优势,最后必将失去其大国优势。美国加州的经济实力曾经一度排在世界第五位,其原因就是诸如斯坦福大学、加大伯克利分校、加州工学院等一批世界著名大学支撑的结果。据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统计,若把其校友和教师创造的公司组合在一起,其经济实力总和在世界排名第24位。美国是一个高科技的国度,它有众多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和人类生产方式的发明创造,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拥有众多的世界一流大学。

从美国强盛是大学造就的事实可以得出:大学对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影响会越来越大。一个不重视大学在经济社会进步中发挥其作用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没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也是没有未来前途的国家。这个结论似乎很简单,但认识并实践之并非易事。

美国的国家战略中有一个隐蔽的战略,那就是利用卓越大学吸引世界上最聪明的年轻人,然后利用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把这些高智商、有发明创新能力的人留在美国。随着我们民族在改革开放中的不断成熟,国人终于承认诺贝尔科学奖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不再有“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自我安慰心理。对诺贝尔科学奖的重视使我们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外国人。如迄今为止已有8个华人科学家获奖,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及高锟,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美籍华人。2009年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三大奖共有9名科学家获奖,8名获奖美国人中5人是美籍外国人。基于这些事实,2005年7月21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比尔.布罗迪在国家科学委员会题为《美国的竞争力:创新的挑战》的演讲中坦承:外国公民对于他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何等重要。在美国大学有关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中,外国学生几乎占据了一半。超过35%的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大学教师是外国科学家,并且几乎是他们整个科学和工程劳动力的1/3。

据《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8日的报道,《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对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学历背景进行分析,输送到美国读博士研究生人数最多的三所大学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大伯克利分校427人。此外,我国还有复旦大学、中国科大、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大都在150人上下。由此透露两个信号:其一,美国大学以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毫无疑问对世界杰出青年包括我国优秀青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二,与美国著名大学相比,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还不具备吸引优秀人才的优势与竞争力。

20世纪,我们常说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到了21世纪我们基本听不到这种话了。对此,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先生做了回答:“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根据在哪里。在我看来,要想使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中国必须要有几十所世界级的大学。”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无不把大学的强弱视为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把大学实力的竞争视为民族实力的竞争。

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我们应该对国际社会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但其前提是国力强盛,而国力强盛的前提是大学强盛。当前一个严酷的现实是:在国与国的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的无疑是那些科技落后的国家。而大学及大学教育的失败,必然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败。伟大的大学,是对人类社会负责的大学,而对人类社会负责的大学,其前提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是能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是对世界和人类有贡献的大学。上述讨论使我们看到:大学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大学的作为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大学应该自觉做些什么?大学不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就会失去大学强有力的支撑而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大学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不可替代作用决定了大学应当有如下的自觉。

一要自觉坚守大学的追求知识及其贡献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国家负责的价值观。如今我们谈到大学、大学校长,谈到教授、博士,还会有以往那种敬畏和肃然起敬之感吗?当然这与高等教育数量的快速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大学已经不像大学,偏离了大学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基本属性。所以有学者批评道:大学怀抱着躁动不安的功利之心,一天到晚以非科学、非学术的心态来回折腾,既不大可能在专业上出什么大成果,也失去了大学应该守护的核心价值,成为失去灵魂的空壳。这样的大学怎能受到整个社会的尊敬?

同类推荐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

    《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精心遴选了北大名师的经典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校成书,目前已有《北大国学讲座》《北大历史讲座》《北大哲学讲座》三本。《北大社科经典讲座(套装共3册)》所选文章,皆为名师名作,如胡适、朱自清、梁启超、张荫麟、章太炎、辜鸿铭、蔡元培、闻一多、王国维等大师关于国学、历史、哲学的精妙论道。北京大学百年传承,中华文脉千载积淀,一卷在握,了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本书努力诠释“泰勒原理”的思想精髓,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和剖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如何去将“泰勒原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在遇到有关的课程问题时,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帮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育事业的追求无止境。相信学习了“泰勒原理”,中小学教师会有所收获,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快地达到专业圆润的境界。
热门推荐
  • 骷髅架子日常

    骷髅架子日常

    阮碗睡着了,一觉醒来,变成了会思考的骷髅架子......这是人和骷髅的战争,是生和死的争斗,骷髅们在呐喊,人类在愤怒。阮碗步履蹒跚,她艰难的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上天赋予我独一无二的能力,必然赋予了独一无二的使命,既然非我不可,我便逆流而上,尽我所能,寻找真相。活,我要活的堂堂正正;死,我要死的明明白白。
  • 乌鸦

    乌鸦

    夏日晴朗的夜空,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时,是否思考过,宇宙中除了人类还有其它智慧型生物?地球从形成至今,这漫长的岁月中,外星生物就真的没来过地球吗?或许它们早就来了吧,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就在你我之间,又或者对地球而言,人类就是一个外星生物。我叫星月,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些事,它让我了解到宇宙中不仅仅只有人类。我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知道神话人物并不是古代虚构的,他们是古代人对外星生物的称呼。
  •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分为七部分,共修订过六次。在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自律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
  • 拐个殿下好修仙

    拐个殿下好修仙

    紫檀仙子棠梨上天修仙,下凡历劫,打怪升级外加破解神秘身世,走出一条逛吃逛吃的另类修仙之旅。修仙漫漫长路,与其独自清苦修行,不如拐个殿下好修仙。
  •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一方面我们有着年轻的体魄、蓬勃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和远大的理想,我们梦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受制于经验的缺乏、人脉圈子的狭小、资金的短缺以及家庭的负担,从而拼搏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在泥泞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总是免不了受伤,免不了碰壁,免不了暂时的失意。年轻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困难和磨砺才会成熟起来,才会总结出那么一点道理,才能恍然大悟,才能……但是,这时的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失去了太多太多。
  •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灵魂的对话与小说的深度

    智力在现代小说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说中的智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故事讲法的智力,另一个是对人生发现的智力。其实这种智力在出色的小说家那里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为了分析的明晰才作如此的区别。前者是“技术的智力”,后者是“发现的智力”。一篇小说写得有没有深度,耐不耐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这两种智力。
  • 数载烽火

    数载烽火

    战火纷飞,乱世争雄,消磨的是是兄弟情谊。掌天下权,领百万兵,却有一颗赤子之心。当性格截然不同的亲兄弟的再次相遇,擦出的绝不是亲情的火花,而是一方的猜忌,一方的自欺欺人。当乱世落幕,尘埃消散之后,谁又是这场战争的赢家,而他又是否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者?
  • 太极祭炼内法

    太极祭炼内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识小编

    识小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官旧仪

    汉官旧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