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300000004

第4章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逆反(1)

说得过多,反反复复地强调,没完没了地数落,就是让任何人都头疼的唠叨。一个唠叨的人谁都怕,一个唠叨的父母怎能不让孩子心烦透顶呢?你舌焦唇敝,把话说尽;孩子却耳朵里听起了茧,由心烦到反感,由反感到叛逆,直至两败俱伤,亲子间形同冰火。因此,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父母首先应该提高说话的质量,尽力减少唠叨的数量。

1.孩子们的烦心事儿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身为家长,每天都可能有很多烦心事儿,最烦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叛逆、不听话了。

殊不知,父母们也有让孩子感到特别“头痛”的地方和烦心的事儿,那就是父母的唠叨。很多父母总在孩子身边唠叨个不停,这个怎么样,那个又如何……于是,很多孩子开始不耐烦,进而厌烦家长,甚至顶撞父母。

烦心的父母们哪里会知道,孩子的不听话、逆反,正是自己的没完没了的唠叨逼出来的!

听听吧,这些声音很多父母肯定再熟悉不过:

“妈妈,我求您别说了!您说了好多遍啦!”

“知道了知道了!您有完没完啊,我耳朵听得起茧啦!真是烦死了!”

有资料显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家长“太唠叨”,以下是一些孩子倾吐的“苦水”:

“我妈妈什么都好,就是太爱唠叨。她的唠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作,而且如果她一唠叨准没完,有时能够持续半个多小时,说来说去总是那么几句,我一直都生活在老妈的喋喋不休之中,我都怕了她这位唠叨女侠了,我一直认为,凭她那张嘴去参加武林大会一定是天下第一。”

“妈妈对我的学习很重视,没事就叫我好好学习,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要头悬梁锥刺骨,要有时间的紧迫感不能放松自己,去学校要认真读书不要贪玩,学习一定要尽最大最大的努力,最近成绩退步了,学习不好就上不了重点高中,看看人家某某某学习多好,你一定要考上一个大学为我们争口气……我妈天天这样唠叨,也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我本来还有些决心和抱负,心情也不错,结果被她这么一唠叨,连学习的兴趣也没了。”

“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妈妈就唠叨开了:快去做作业吧!今天有多少功课要做?语文作业是什么?数学作业是什么?当我拿出作业本时,妈妈又会千叮咛万嘱咐:把字写工整了!把头抬高点!腰挺直了!把窗帘拉开,小心眼睛!作业写到中间时,妈妈还忘不了时时干扰:现在做完几样了?抄错题了没有?题目做对了没有?抓紧时间,不要磨蹭!妈妈,您整天这样在旁边吵吵闹闹,就没有想过我怎么能安静下来做功课呢?”

“妈妈的唠叨是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到做事做人小到生活起居,她总是对我唠叨个没完。早上一起床她就唠叨开了:快点,快点起床!动作要快,不然要迟到了!在餐桌上她的唠叨也从来不停: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维生素对智力发育有益一定要多吃些菜,掉在桌上的饭粒要拣起来!背起书包去上学,她又开始唠叨了:骑车要小心,要注意红绿灯,小心不要撞了别人!就是外出春游,妈妈也忘不了唠叨:带水了没有?吃的东西够不够?路上注意安全,不要到处乱跑。本来挺高兴的心情都给破坏掉了。”

“我有的时候会上上网,可爸妈整天在我跟前唠叨网瘾的事,我觉得很烦,因为我相信自己并没有多少网瘾,上网也只是和同学们聊聊天放松一下,可他们经常却教训我说:又上QQ了?真想不通你怎么就爱搞不三不四的东西,什么QQ?既耗时又无聊,去网上找点资料不是挺好吗,听英语也可以嘛,快把那QQ给关了。如此不能理解我,有时我真的想永远离开这个家!”

“人人都有妈妈,但我觉得我的妈妈特别烦人,整天唠叨个没完。一丁点事她就可以唠叨上半天,像磨豆腐一样没完没了,她的话虽多但讲不到点子上,天天老一套,让人听起来既单调又乏味,我早就听腻了,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

……

父母们看到孩子们这些心里话,也许会感到委屈:我们再怎么唠叨,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不正是爱他们的表现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呢?

确实,普天下所有的母亲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父母用唠叨来表示爱,效果会怎样呢?你唠叨太多太久,孩子的耳朵真的起“茧”了。也许面对你的喋喋不休,你的孩子在心里或背着你大喊“烦死了!”“烦透了!”只是你没听到罢了!

一个让孩子产生“烦死了”的念头的家长,教子话术显然有待提高。父母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不能靠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唠叨。俗话说:“好话不说二遍。”说十次不一定比说一次有效。父母要让孩子听话,首先必须改变唠叨的习惯,掌握用一两句话就能打动孩子的说话艺术。

2.唠叨没完,会起反作用

很多家长每天都要在餐桌边、睡觉前、上学时、外出前对已日益成熟的孩子不变腔调地千叮咛、万嘱咐,真像背条文一样乏味。

有人把家长的唠叨比成孩子心灵的“隐形杀手”,家庭教育的“软暴力”,可见唠叨对孩子心灵的伤害之大。

如果做家长的总是唠唠叨叨,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并危害其身心健康。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家坦娅·沙特朗的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对孩子房间的卫生状况总是喋喋不休,唠叨个不停,孩子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甚至想钻进猪窝里。

具体而言,父母的唠叨,存在以下危害:

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唠叨一般来源于不满。家长的唠叨,有损青少年的独立性与自尊心。家长之所以唠叨就因为对孩子缺乏理解、信任与尊重。唠叨孩子的缺点、错误,实际上就是在强化孩子的缺点、错误,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从而对学习和成才失去信心。

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影响学业。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或学习问题,若正面讲一遍孩子会产生内疚感;而多次指责、批评,没完没了的唠叨,则会使孩子不耐烦,激发他们的反感、讨厌和逆反心理,产生非暴力和暴力倾向,从而严重影响学业。

影响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当孩子反复出现错误或忘记做某件事情时,家长就会唠叨个没完甚至发火。本来孩子想改过,但在不良情绪的支配下不仅不改,反而感觉父母很讨厌,甚至产生憎恨心理。

容易引起亲子关系疏远。家长之所以唠叨是不了解或不理解孩子造成的,迫使亲子之间无法有效融洽沟通,导致孩子不愿意回家、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在冷战中双方都是输家,两败俱伤。其后果是亲子关系日益疏远,破裂,甚至产生悲剧。

3.好好的为什么说话变成了唠叨

父母爱孩子,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话,好好地和孩子说话,营造其乐融融的亲子沟通氛围。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父母把本应当好好对孩子说的话,变成了没玩没了的、枯燥冗长的唠叨。这些父母也许会说:因为孩子不听话,我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唠叨。通过前一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未免有点倒因为果。事实上,是家长的唠叨,导致了孩子的不听话。所以,想通过反复唠叨而让孩子听进你的话,是徒劳无功,反增其害的。

家长唠叨的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自身。父母要改掉唠叨的坏习惯,就要勇于反思,从自身找原因。

大致而言,父母的思想、性格、观念差异和教养方式等,会导致对孩子的唠叨。

思想上,父母大多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的父母甚至将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理想也寄托到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这样简单的理想“位移”,十有八九会给孩子增添一股无形的压力。孩子实现了父母的“理想”,当然是皆大欢喜,而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步骤去做,便会为了加强“督促”,不自觉地就开始了“强化教育”——唠叨。

据心理学研究分析,性格软弱和紧张型的家长一般容易唠叨。唠叨是不相信自己的表现,由于不放心,才会一次次地重复,就像有人出门的时候,不相信自己已经关好了门,还要重复去看一次一样。软弱和紧张型的家长不相信别人已听见自己的话了,当然也不相信孩子会照着自己的话去做,所以要重复,要唠叨。

同类推荐
  •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十月怀胎专家指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是宝宝的健康、聪明与否,首先在于先天遗传是否优良;其次是后天培育是否得当。只有科学的孕育、优生才能保证宝宝出生后无生理缺陷,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知识女性,主动掌握科学的孕育知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在月子期快速恢复身体,清除恶露。炒菜、凉菜、滚汤等,营养与美味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父母新知: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父母新知:理解孩子的坏脾气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教孩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让家长学会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 再忙也能做个好妈妈

    再忙也能做个好妈妈

    当80后、90后妈妈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育儿主力军的时候,这批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们开始更多关注新的育儿法,而不是将老一辈的育儿理念一成不变地继承下来。于是,很多父母会在学习育儿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个在育儿书、媒体、网络等地方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敏感期,很多诠释敏感期的书籍、杂志铺天盖地冲入父母的视野。
  • 儿童拖延心理学

    儿童拖延心理学

    每一个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孩子,都会让父母感到头疼。有的父母被孩子的拖延问题弄得很无奈,还会抱怨道:“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个‘小蜗牛’呢?!”的确,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父母的着急苦闷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父母,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那么,父母到底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介入孩子的拖延问题,帮助孩子战胜拖延症呢?当然是先要了解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明白孩子的拖延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后按照“七步戒拖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培养出一个勤快、自觉又高效的孩子。
热门推荐
  • 青春无极限:实现梦想的十大创新思维

    青春无极限:实现梦想的十大创新思维

    本书讲述了创新思维就是摆脱惯用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的思维独辟蹊径,让我们的智慧遍地开花。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采撷到更多的奇花异果。
  • 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

    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一方面要确保招聘有能力、适合企业文化并能协助实现团队或企业的目标和员工,另一方面要将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这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和实现组织或个个效能最大化都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员工的招聘与选拔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经理在进行招聘选拔时,往往会面临以下问题:如何准确地描述某个职位究竟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哪种方式更好?如何对被选拔或被招聘的人进行素质评价?采用什么评价工具更恰当?如何在选拔和面试过程中把握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如何在招聘面试中运用技巧?……
  • On Generation and Corruption

    On Generation and Corrup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蜜宠来袭:男神,我是你的守护神

    蜜宠来袭:男神,我是你的守护神

    签订契约前:洛璃:“慕千夜,我是你的守护人!不管怎么样,这个契约你必须给我签了!”慕千夜:“哦,可是关我什么事?”洛璃:“因为我是你的的守护人,当然要签订契约了!”慕千夜低头打量了一下洛璃说到:“就你?痴人说梦吧!一米五八的小短腿,身上没有一丝异能,还想做守印人?你全身上下除了你这张脸和发育好的胸脯外,基本上没什么可看的了,想做我的守护人多了去了,凭什么就和你签订契约?”洛璃捏了捏手掌说到:“好,别后悔!”签订契约后:慕千夜:“宝贝儿,饿不饿,要不要喝点血?”洛璃:“你走开!”慕千夜:“宝贝儿,我想要亲亲!”洛璃:“滚你丫的!”(甜宠百分百,异能纯爱,欢迎入坑!)
  • Love-Songs of Childhood

    Love-Songs of Child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鞭

    刘湾镇上的人都叫他“拐手”,没有人叫他的大名。他佝偻着他的左手低头走在刘湾镇十二里榆树夹道的大马路上,大人小孩都会扯起嗓子喊他一声:拐手,上哪儿配去?拐手不抬头,只咕哝一句:北海头倪家宅。因为说话而扯动嘴角,拐手白灿灿的脸面便生出一堆堆细小的皱纹,额头下略微浮肿的眼皮稍抬,三角眼里放射出微弱的光芒。问的人便一起笑着说:黄小军看起来蛮神气,今日里不知道能配下几头的胎。黄小军不是拐手的姓名,刘湾镇人叫的黄小军,是拐手终日相伴并靠它营生的一头猪郎。
  • 浅夏风笙

    浅夏风笙

    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错过的终究是回不来的,不是你的就放手吧,别害了自己也伤了他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