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8900000001

第1章 深圳所有的花都开了

十二月,深圳的花好像一齐变糊涂了,有一天所有的花全都乱蓬蓬地开放了。街边的凤凰木、马尾松,住宅区里的木棉、白兰,公园里的芒果、紫薇、杜鹃、含羞草,都如同喝醉酒似的开了。你能想到的一切开花的植物,不管是荷花、睡莲、牵牛、牡丹、玫瑰,还是茶花、桂花、芙蓉、使君子、大红花,通通约好一般地开了。

这种光景就连最博学的植物学家也解释不清原因。有人猜测是由于地球气温变暖导致的,有人说是因为土壤和地下水遭到过度污染。传闻大学生成群结队去政府和某些公司门前高喊“保护环境”的口号,但是报纸和电视没有报道过什么。最让人担心的,是竟然有人说开花预兆着地震,地震局特地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这是谣言,市民们就此加倍不安了。

乱蓬蓬的花好像在高声表示抗议。抗议什么呢?也许——按照孩子们的看法——是天色过于阴沉了,也许是空气太污浊了,也许,是整日不停的细雨把冬天打得太湿太凉了。孩子们认为植物开花是在抗议什么,或许就是因为这类事情过于不寻常吧。

然而孩子们依旧跟平时一样满怀欢喜。他们不爱阴雨天,可阴雨天不会减少他们心中的欢喜。他们觉得植物全都开花很奇怪,可奇怪也不能令他们不欢喜。繁花锦簇,满城清香,难道这还不够令人感到由衷欢喜愉快吗?

青青世界、滨海公园、莲花山、植物园挤满了赏花的游人,他们打着伞,或是身穿雨衣,一边赞叹景致的非凡,一边互相讨论这奇特现象背后的原因。在深圳东部边缘的桔钓沙,有一片二十多年没开花的苏铁长出玉米形状的雄花和绒球形状的雌花,前来观看的车辆络绎不绝,沿着海岸线把公路塞得满满当当。

市内的交通事故一下子增多了,因为许多司机在开车时被路旁盛开的鲜花吸引得走了神。花店的生意遭受了巨大打击,人们觉得没必要再为多到不能再多的东西破费了。

据说就连无花果也开了花。市政园艺师在电视节目上解释说无花果其实本来有花,只不过花藏在果子里看不见罢了。为什么原本藏在果子里的花现在开到外面去了呢?园艺师说那是谣传,绝不可能,于是人们普遍相信了无花果也是能开花的。

“我说,老朋友,你听见无花果的事了没有?”

“岂止听见呀,已经亲眼看见了呢。”

“老天爷,真的吗?我也看见了,想说给你听的,生怕你不信。”

“怎会不信呢?一早爬山的时候就发现了。我还没对旁人讲,因为老是觉得这事不妥当。”

“是呀,老朋友,这总算天下奇闻。”

“当真是奇闻。听我说,无花果的花瓣可怪了,上头五颜六色就像糖纸一样……”

最末一句是压低声音说的。

在办公室、商场、地铁、火车站、学校、饭店,人们见面寒暄的首要话题无一不是这奇怪的、疯疯癫癫的花期。

1400年前,女皇帝武则天蛮横地命令百花在严冬开放,还特地下了一道御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花仙子们不敢违抗女皇的旨意,只得颠倒时序各催其花,终于激怒玉帝,被贬谪到人间。这是清代小说《镜花缘》中的描述。

在十二月以前,人人相信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所有的花儿同一时间在冬天开放呢?而且,花的种类比一百还要多得多。《镜花缘》故事的真实性立刻得到了广泛承认。

不理睬花期的所有植物尽管把花开得乱蓬蓬的,却是浓烈而快活。喝醉似的繁花一夜之间涌现在大街小巷,把整个深圳镶缀成亮丽、层次丰富、饱含春天气息的景泰蓝。

连行人留下的湿漉漉的脚印里都看得见花影重重。

同类推荐
  • 重拾妖孽琉璃般的梦

    重拾妖孽琉璃般的梦

    躺在松软的天鹅绒大床上,索上璃的眼皮沉重不堪却毫无睡意。夜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蝉鸣混着风吹树叶沙沙声滑进耳畔,就好像留声机在放着一首古老而冗长的曲子。
  • 封神双龙传(3)

    封神双龙传(3)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上)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上)

    一直生活在外公溺爱中的罗琦琦并没有想到,这样的生活有一天会彻底改变,她回到父母身旁,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宠爱,一切都要让着妹妹,迷茫不知所措,变得孤僻,也渴望着得到别人的关爱。青春期的她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游戏机房、歌舞厅、小混混斗殴泡妞的社会。她看着中国第一代歌舞厅开起来,第一批港台娱乐来到身边……这不只是一个女孩的情感记述,更是一代人的成长经历。
  • 一梦少年蓝

    一梦少年蓝

    海蓝是一个“小偷”,专偷别人的梦。她生活的十七岁,有长长的海岸线,碧蓝的天空,纯白的电影院,大片大片的勿忘我花田,以及那个奔跑在十七岁的少年……她从偷来的梦中读着外面的世界,为每个被偷梦的人守着他们不能说的秘密。一个杀人犯的到来给宁静的小镇带来了不安,与此同时,他带来的还有海蓝唯一的梦。岁月在指尖无声流淌,兜兜转转,他们终究再次归来。海风、花田,成了他们再也回不去的从前。碧海、蓝天,是他们彼时十七岁的亏欠。这是一段缠绵多年的爱恋!这是一曲安静华美的青春咏叹调!这是一个温暖却有些悲伤的故事!
  • 狱风之古乐

    狱风之古乐

    古乐却浑然不知这惊天大阴谋,现在的古乐,还在宿舍睡觉呢,虽然在睡觉,但是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该来的还是会来的,这王家,我一定要亲手灭了你……
热门推荐
  • 北京爷们儿

    北京爷们儿

    他们历经挫折,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主人公张东一再碰壁,在冒险的生涯中成为商业社会的弄潮儿,最终面临的依然是麻木的社会现实,无可奈何。作品以深厚的生活积累,讲述了民间社会的“英雄”们积压自不同的叛逆过程……生命力最质朴的顽强抗争,在非理性的胡闹中张扬着反文化的精神特质。而大量感性的联想,更使作者的幽默具有顽童般的想象力,匆忙的叙事节奏,则适应了表现这个时代全民性的浮躁,也透露出作者自己的内心焦虑。
  • 瑾色撩人

    瑾色撩人

    身患重病的现代女子苏瑾,一朝穿到古代,同名同姓的苏秀才家的次女身上。能重活一世,是上天的垂怜,苏瑾只想做个安静的美女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静静的享受活着的美好。
  • 战争狂想曲

    战争狂想曲

    想要改变世界从来都不是一句羞耻的话,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属于现代所有热血的年轻人。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挥刀的激情,如果我们都不说这样的蠢话,那么还指望谁来切下神的头颅,难道让那些老家伙替我们赴死吗?七百里的寒冷冷冽,那是武士的国度,所有人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名字铭刻在石碑上,自始至终,你都孤独一人,无路可走。
  • 我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我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被自己的父母逼嫁,她抵死不从,“我不嫁!”又遇到男友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卿卿我我,令她手痒的想虐渣,可有心无力。“虐渣?我帮你!”不想一个打脸虐渣,样样在行的极品男人主动送上门,从此开启被宠模式!
  • 老板吃炸药啦

    老板吃炸药啦

    【完结+甜宠】本以为找了个好工作,可以美滋滋地过上小资生活,顺便泡个小白脸,享享天伦之乐,谁知道上班第一天,人带椅子底朝天,直接杠上有仇必报、公私不分的总裁上司,被逼成工作狂不说,更化身小强中的战斗强,展开一场不被剥皮抽筋不休的恶斗!“不要以为小爷我是怕你,小爷我这是……”“嗯?”某人脖子一缩赶紧改口:“爷,您上座!”分分钟被调教得服服帖帖!【新书《撩心总裁,太高明!》,欢迎各位小伙伴光临赏读~】
  • 峨眉天下秀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是天下名山,佛教圣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旅客众多,管理不力,峨眉山的脏乱差竟也成为顽症,引起了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的强烈不满。1992年,一位共产党员受命于危难之际,舍生忘死铁腕治山。在他的统帅下,峨眉山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下了诸多全国"第一",并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位铁腕治山人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次遭遇车祸,三根肋骨骨折,颈椎错位;一次被歹徒用自制的炸弹炸伤手掌、脸颊和眼睛;去年身患肝癌,却还曾放弃难得的肝源和拯救生命的机会,与生命赛跑,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不热爱生命吗,他到底哪儿来的精神力量,这是怎样的一位共产党员呢?
  • 集大乘相论

    集大乘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仅仅是联盟

    不仅仅是联盟

    终有一天罗尔之名将响彻符文之地,比肩神明!艾欧尼亚是起点,但,不是终点。(作为一名深爱着奇幻小说的男孩,我翻遍了起点的网站,却再也找不到曾经奇幻的辉煌,也找不到奇幻的味道,所以我决定!)
  • 华下逢杨侍御

    华下逢杨侍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林外史(上)(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儒林外史(上)(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长篇讽刺小说,以写实主义风格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守护人性,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