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800000002

第2章 总序

张善文

十三经者,我国五千年悠久辉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精粹的十三部经典著作之总称。

先师黄氏六庵教授(讳寿祺),昔有《群经要略》之作,其书《自序》尝综述诸经之特色云:“余以《尚书》为吾国最古之史,亦吾国各体散文之祖;《诗经》为韵文之渊薮;《春秋》为记事之宝书,此三经于文史关系最钜。”又曰:“近世《礼》学废绝,专业者至稀,而讲《孝经》者亦每失其义。《论语》、《孟子》支配吾国人思想者垂二千年,昔则家弦户诵,今至大学文史系学生竟罕能举其篇目。《尔雅》关乎文字训诂,不识字何以读书作文?”又曰:“独《易》道广大精微,见仁见智,无体无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为典要,惟变所适,初学难以极深研几。”这几句话十分精辟地点明了群经在我国文化史上的显著地位、内容特色,并指出近世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荒疏与缺陷,其言辞之间,不无激励后人当珍视国学而努力研治之良苦用心存焉。

一九九三年夏末,我与罗萤兄赴台湾访学,幸识台北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总编辑陈清荣先生,与之论及中国经学后继乏人的现状,并提议倘能编撰一套简说十三经要义的普及丛书,必将引发今日青年一代治经的兴趣,且将有益于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之千秋大业。陈先生闻毕此论,至为赞许,嘱我及早安排编撰事宜。是为《十三经漫谈》之最初编撰缘起。

越二载,一九九五年初夏,我以出席台湾大学与台湾易经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之机再度赴台,又趁暇与陈清荣先生深入商讨《十三经漫谈》的编写步骤,承其全力支持,遂落实了此套丛书的编辑与出版规划。是年回福州后,我即邀马兄重奇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并请罗萤、郭丹、徐启庭、翁银陶、徐六符、汤化、陈节、林志强、黄黎星、刘松来、谢金良、杨志贤、巫少鹏、叶全君等诸位同仁分经撰写,历时一载有奇,经过多次研讨商榷,今喜各书已相继完稿待梓,而诸位撰稿人所付出的努力亦将转化为有补于社会教育之学术成果矣。

中国古代之言“经”者,乃典型常久之谓,故“经典”二字常被联用,而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遂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先秦时代,我国有六经之书,即孔子授徒所用的《周易》、《尚书》、《诗经》、《礼经》、《乐经》、《春秋》六部典籍。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乐经》亡佚,故西汉复兴经学,仅立五经博士。稍后又曾将《论语》、《孝经》增列为学官讲经之典籍。及至唐代,学官所立,于《礼》中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于《春秋》中分《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乃成九经;嗣又增入《论语》、《孝经》、《尔雅》,皆刻石于国子学,于是有十二经之名。有宋一代,程颐、朱熹诸儒出,更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配《论语》、《孟子》而合为一帙,谓之《四书》,则《孟子》亦入“经”矣,此后风行天下之十三经遂以《孟子》殿焉。明清以降,尤其是清代学者阮元编校《十三经注疏》之后,这十三部经典更进一步受到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重视,乃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学术最集中、最深邃、最典型的象征。

略考十三经之编次,依前儒成例,分别为:《周易》第一,《尚书》第二,《诗经》第三,《周礼》第四,《仪礼》第五,《礼记》第六,《春秋左传》第七,《春秋公羊传》第八,《春秋穀梁传》第九,《论语》第十,《孝经》第十一,《尔雅》第十二,《孟子》第十三。本丛书的编纂,即以此为序。各书的撰写,力求简明通俗,浅显生动,言之有物,以合“漫谈”之宗旨。然因诸经原有深浅难易的区别,加以撰稿者分析角度的差异、行文风格的不同、学术水准的未臻一致,或许仍存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凡此,则至盼读者及学术界各领域之大雅君子的不吝赐正。至于整套丛书面对今天的青年读者,以向他们普及中国经学常识的撰述原则,我想各书的作者一定是兢兢业业地认真把握的。

欲治中国学术者,必自群经始。但研治经学绝不可盲目,务必明确入门的途径,掌握正确的治学方向,才能自立于学术界而有所建树。此即宋儒程颐所谓“见得路径”,“立得一个门庭”之意。先师六庵教授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研究室演讲《论易学之门庭》时,曾强调指出:读经须先立得门庭。所谓门庭者,便是从师讲问如何下工夫,如何读书。再伸畅其说,便是凡治某一种学问,必须求师指导一了当之途径,使不至迷罔眩惑。若不知要领,劳而无功也。(见《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黄寿祺、张善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

先师之学源于章氏太炎先生,为章门再传高弟,曾受业于礼学名家吴检斋(承仕)先生、易学大师尚节之(秉和)先生等学界宿儒,其所论析研经之道,允为前辈学者治学的至理名言。今值本丛书完稿之际,谨以先师的教诲奉献给有机会读到本书的朋友们,庶可与他们共勉,也期望本书对年轻读者研读十三经有较多的帮助,更期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跨世纪的新一代学者的努力下,焕发出更加瑰丽的学术之光!

公元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岁在夏正丙子大暑后七日

同类推荐
  •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律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今天,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全面、科学探讨孝文化,正确认识孝文化在历代法律中的地位,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摒弃其糟粕,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热门推荐
  • 麻栎树

    麻栎树

    麻栎树是村会计刘铸带人去伐的。高大的麻栎树干被锯成三截,每截用两匹骡子拉着,拖着三股黄尘从岗上下来。骡队在经过小学门口时,五官挤成一堆的会计刘铸停下来对她说:伐了,村长早就想用它做副寿材。冯国梅没有说什么,她觉着刘铸的五官很滑稽,油光光挺大一个脑壳,怎么五官就这么拥挤?当最后两匹骡子拉的一截树干拖过冯国梅眼前的时候,她忽然看到了树干上那行熟悉的字,字的笔画已经包浆变形,但仍可依稀识出来:从牛头坝到库尔勒有多远。她想,如果作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这行字的后面还应该有个问号。
  • 乔治·奥威尔信件集

    乔治·奥威尔信件集

    这本书信集提供了诸多不加修饰的细节,还原奥威尔的感情世界和心路历程,让你窥见这个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的作家的写作动机的最隐秘处,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湖风云

    赤湖风云

    在一个神秘五行世界中,在不同的方位分布着金、木、水、火、土五种五行气。五行气获得的方法有与生俱来的,普通人只得靠着后面的机遇获得。还有些少数种族,他们并无五行气的力量。但他们拥有的力量超却大多数五行气修行者,唯有天赋极强的五行气修行者才能与之抗衡的种族。赤血一族就是其中之一
  • 诚斋杂记

    诚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一九八零年,此时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帷幕,重生到刚刚出生时的刘琅,这一世不再只是一个无关轻重的看客,他要披荆斩棘,打破禁锢,成为时代的领航者,让自己的国家成为真正的强国。
  • 甜蜜试爱:总裁大人宠上天

    甜蜜试爱:总裁大人宠上天

    <新文,怦然心动:影帝说爱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那一天,她带着一身情伤黯然离去。四年后,她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首席设计师华丽归来,顺手拐了一只小可爱。谁知小可爱却是小坑货,让她一步步掉入某人的情网之中。她对他的电话充耳不闻,小坑货举着手机到她面前:“麻麻,爸比电话;”她对他视而不见,小坑货拉着他的手走到她面前:“麻麻,爸比迷路了是我把他带回来的哦~”她把他拒之门外,小坑货迈着小短腿向门口跑去:“麻麻,我来给爸比开门!”她终于崩溃:“宋承之,把她送去找她亲妈去!”话音刚落,她便被某人扛到肩头。某人一边扛着她朝卧室走去,一边淡然答:“走,我们去生个亲的!”
  • 遂心传

    遂心传

    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内心欲望的大满足是大欢愉,还是大恐怖。但我想活着,尽量随性的活着。
  • 天使穿了我的衣服(微小增刊亲情篇)

    天使穿了我的衣服(微小增刊亲情篇)

    本书力求选出近两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书中具体收录了《寻人启事》、《来吃饭的是父母》、《我和妻子手牵手》等小说。
  • 剡录

    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