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4500000006

第6章 周纪 三家分晋(5)

国中的士人多数持反对意见,公子成也谎称有病,不来上朝。赵王便派人前去说服他说:“家事听命于父母,国政服从于国君。现在我向世人倡导改变服装,而如果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因此议论我徇私。治理国家遵从一定章法,以对百姓有利为根本;从事政务有一定常规,执行命令是最重要的。宣传道德要先从卑贱的下层开始,而推行政令必须先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树立叔父您为榜样来实现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成又行稽首礼道:“我听说,中国是在古代圣贤的教化下,用礼乐仪制使远方国家前来朝拜,是让四方蛮夷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弃这些不顾,反而去仿效远方外国的服饰,这是擅改传统习俗、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能慎重考虑。”使者把他的这番话报告给赵王。

【原文】

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郜;微社稷之神灵,则郜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郜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周赧王十六年。五月戊申,大朝东宫,传国于何。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武灵王自号“主父”。主父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欲以观秦地形及秦王之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

【译文】

赵王于是亲自前往,当面解释道:“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是燕国、东胡,西面有楼烦,与秦、韩两国毗邻。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武备,怎么能坚守得住呢?早先中山国仰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地,骚扰我们的子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祖先神灵保佑,恐怕鄗城几乎失守了,对此先王深以为耻。因此我决心改变服饰,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边的灾难,一雪中山国之耻。而叔父您却一味因循守旧,憎恶改变服装,这是已经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呀!”公子成幡然悔悟,欣然从命,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着胡服入朝。于是,赵王正式下令改穿胡服,并且力倡学习骑马射箭。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五月二十六日,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朝会,把国君之位传给了赵何。赵何行罢祭祀宗庙的礼仪,登朝处理政事,他属下的大夫都成了朝廷大臣。又任命肥义为相国,并尊称为国君老师。赵武灵王自称“主父”。赵主父想让儿子在国中主事,而他则准备身穿胡服率领文臣武将前去攻打西北胡人领地。他计划从云中、九原等地开始向南袭击秦国的都城咸阳,于是他自己假装使者,前往秦国,想借机考察秦国地形以及秦王的为人。秦王没有察觉,事后觉得此人相貌伟岸不凡,有着臣子不具备的风度,便急忙派人去追赶,而此时赵主父一行已经出了秦国边关。经过一番盘问调查,秦国人才知道他就是赵主父。秦国人于是大惊失色。

【评析】

中原作为文明的中心,把周围的地方称作蛮夷之地,俗称“东夷、西戎、南蛮、北胡”。然而,赵武灵王毫不介意这些看法,只要是对自己的国家有帮助的,不管是哪里的习俗都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赵国后来的昌盛和这有很大的关系。

廉颇相如

【原文】

周赧王三十二年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与,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愿为好会于河外渑池。赵王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以绝秦望。”王许之。

【译文】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

赵王得到了楚国的宝物和氏璧,秦昭王想拥有,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跟赵国交换。赵王不想给他,但又畏惧秦国的强大;想给他,又恐怕上当受骗。于是便前去征求蔺相如的意见,蔺相如回答说:“秦国用城池来换和氏璧而大王不同意,是我们理亏;我们给秦国和氏壁,但秦国不给我们城池,是秦国理亏。权衡这两种策略,我倒宁肯让秦国在道义上有负于我们。我愿意护送和氏璧前往,假如秦国不把城池交给我们,我保证能够完璧归赵。”赵王便派他前往。蔺相如到了秦国,看出秦王并不是真心用城池来换赵国的宝玉,他就哄骗秦王,从秦王手上取回了和氏璧,并让随从藏在怀中,从小路潜回了赵国,而他自己则留下来听任秦王处置。无奈之际,秦王只好盛赞蔺相如的贤能,不但没有杀他,反而以礼相待,放他回国。回到赵国,赵王便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王遣使者告知赵王,表示愿意在黄河外的渑池与赵王举行和谈。赵王本不想赴会,但是廉颇、蔺相如建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懦弱而又胆怯。”赵王于是决定前往,由蔺相如做随行。廉颇送他们来到边境,与赵王告别时说:“大王这一去,估计加上赶路的时间,到会议仪式全部结束回来,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超过三十天您还没有回来,那么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赵王,以断绝秦国的非分之想。”赵王准许。

【原文】

会于渑池。王与赵王饮,酒酣,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之。蔺相如复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王不怿,为一击缶。罢酒,秦终不能有加于赵;赵人亦盛为之备,秦不敢动。

赵王归国,以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素贱人,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之,不肯与会;每朝,常称病,不欲争列。出而望见,辄引车避匿。其舍人皆以为耻。相如曰:“子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射罪,遂为刎颈之交。

【译文】

渑池相会后,秦王与赵王饮酒,酒酣耳热,秦王让赵王为他表演鼓瑟助兴,赵王便演奏了。蔺相如也请秦王敲击瓦盆助兴,秦王却不肯。蔺相如厉声说道:“在五步之内,我就可以血溅大王!”秦王左右的卫士想上前杀掉蔺相如,蔺相如怒目喝叱,左右人都畏缩不前。秦王只好极不情愿地敲了一下瓦盆。直到酒宴结束,秦国始终没能对赵国有什么非分之举。再加上赵国人也早有兵力防备,秦国到底也没敢轻举妄动。

赵王顺利回国后,加封蔺相如为上卿,地位高于大将廉颇。廉颇不满道:“我作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而蔺相如本是下层小民,只凭口舌功夫就位居我之上,我感到非常羞耻,不甘心居于他之下!”便对人宣称:“我遇到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便避免和他相遇。每逢上朝,常常称病不去,不和廉颇去争排列位次。出门在外,远远地望见廉颇的车驾,便令自己的车回避藏匿。蔺相如的门客都为此感到羞耻。蔺相如却对他们说:“你们觉得廉将军的威严和秦王比怎么样?”都回答说:“比不上。”蔺相如说:“面对威风凛凛的秦王,我都敢在他的朝廷上叱责他,羞辱他的臣子。我蔺相如虽然愚鲁,难道就独独怕廉将军吗?我是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还不敢大举入侵赵国,就是因为顾忌到我和廉将军在。现在我们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之所以避让,是先考虑到国家的利益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边啊!”廉颇听说了这番话后十分惭愧,便赤裸着上身背负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来请罪,两人从此结为生死之交。

【评析】

战国后期,秦国已经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个,连续攻占了楚、魏、韩等国的大片国土。当时赵国因为有几个能征善战的良将守边,不断地抵抗秦军的进犯,使得秦军想消灭赵国的野心多次落空。这里最著名的就数廉颇和蔺相如了。他们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使秦国占领赵国的计划没有得逞。

长平之战

【原文】

周赧王五十五年

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译文】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

秦国派左庶长王龁率兵进攻上党,攻破后,上党百姓被迫逃往赵国。赵国便派廉颇率军驻守在长平,以接应上党逃难的百姓。王龁于是就挥师讨伐赵国。

秦军屡屡打败赵军,廉颇便下令赵兵坚城固守。赵王以为廉颇损失惨重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战,愤怒之余,就多次斥责他。这时应侯范雎又派人带上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到处散布谣言说:“秦国所畏惧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极易对付,而且他也就快投降了!”赵王很快中计,任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道:“大王因为赵括有名望就重用他,这就像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而不知道在战场上随机应变。”赵王不听。

当初,赵括从小习读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能够与之相比;他曾经与父亲赵奢探讨兵法,赵奢也难不住他,但始终不肯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缘故,赵奢说:“领兵作战,是提着脑袋做事,而赵括谈起来却轻松自如。赵国不用他做大将也就罢了,假如一定要用他,那么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即将出发,他的母亲上书赵王,指明赵括不可重用。赵王问:“为什么?”赵母回答道:“当年我服侍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的时候,亲自捧着饭碗前去招待的将士有数十位,他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和贵族宗室给他的赏赐,他全部都分发给手下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过问家事。而赵括刚刚成为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朝拜,大小军官没有人敢抬头正眼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绢帛,全部都搬回家藏起来,每天只是忙于查看哪里有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的父亲一样,其实他们父子是心思迥异的两个人,还望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因此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大王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她的请求。

【原文】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我是赘婿

    重生之我是赘婿

    陆小风穿越异界成为商贾赘婿。“赘婿?那岂不是不能三妻四妾了?”,,,,“陆小风你只是我宁府的赘婿,希望你有自知之明…”“哈哈,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宁霜儿,你希望你能找到如意郎君,我们和离吧!”
  • 权鉴

    权鉴

    权鉴,鉴前世之兴衰,考权谋之得失,撂放枕边,可以参悟歧途迷津,提首案头,可以明理进退规则。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旁征博引,总结出历史人物求权的几大途征,既揭示出奸臣贼子的丑陋嘴脸,也展现出忠臣义士的良苦用心。
  • 汉末有武名吕布

    汉末有武名吕布

    新书《临安有妖》已经发布。建安三年,一代枭雄吕布身殒下邳城,带着过往二十年的记忆,重新回到十五岁刚刚出山的时候。看吕布如何凭借武勇,驱鲜卑、破黄巾、征董卓。在恢弘汉末,正武夫之名。
  • 汉末武圣

    汉末武圣

    二十一世纪关云长穿越成关羽,却只继承了一股蛮力,正当他以为会辱没这位历史名将时,王者荣耀中关羽的技能开始逐渐激活。刀锋铁骑、青龙偃月、单刀赴会,问天下英雄,几人能挡此三刀?一骑当千,鞍刀咆哮,血战到底!关羽纵马提刀,遥指贼将尸体,睥睨敌军:“聪明,就该跟我的大刀保持安全距离。”本书企鹅群:561782183,欢迎大家常驻。
  • 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努尔哈赤:若有八大恨,必张廷玉也!东林党人:祸国者,必张氏外戚尔,大明养士三百年,朝廷重用张璟,有违祖制,吾等国朝忠臣,必清君侧除之!天启帝:张廷玉,国之肱骨,大明重器也!书友群:486161946
热门推荐
  • 常错将军

    常错将军

    我对李工良说:“你是我一生最崇拜的人。”李工良笑了,笑意中还有些腼腆。他退休前只当了个国有企业图书馆的副馆长,而他的最高的职务曾当过军分区司令员,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怎么也该是个军级领导了。那是在1932年的春天,连长找到刚刚上任当排长的李工良,说:“刚才团长找我们过去开会,说刚组建起来的红四军团首长,要到我们团来检阅队伍。”“上咱们团来检阅的都是些什么官呀?”李工良满脸稚气地问,他还搞不清楚军团是个什么编制。李工良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三年多的老兵了,原来他是团长的传令兵,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团长。
  • 重生之我的男朋友是大明星

    重生之我的男朋友是大明星

    如果在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一定要加倍努力。
  • 官夫贼妻

    官夫贼妻

    她,白日里是深闺中的贤淑小姐,夜晚却化作大盗劫富济贫。他,守卫一方的父母官,为了辖区的安定,势要抓住这个扰乱治安的大盗。阴差阳错间,她将要嫁与他为妻……为了能退婚,她扮成男子接近他,一探虚实。却不想成了他的拍档,联手共破惊天大案。一个是官,一个为贼,最终是殊途陌路,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抓娃娃狂帝系统

    抓娃娃狂帝系统

    世态炎凉,天道不公!萧笙转世而来带着逆天系统,扫平世间不平事,踏破无量界,扶摇上九天!
  • 宸迷笙歌流离遇合

    宸迷笙歌流离遇合

    顾林笙为了爱而选择让步,主动遗忘,为了所谓的爱而远离他。但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不知情的他们将往事重演,知情者却只能在背后默默守护,多年的喜欢在一瞬间绽放。当浪子回头,骑士回归,她该遵循心之所向,还是选择情之所忠?
  • 神偷问道

    神偷问道

    闻名遐迩的“妙手空空”前往南阳王府盗取夜明珠,奈何却被人捷足先登,那人不仅将夜明珠盗走,还一把火将南阳王府烧的轰轰烈烈…自此以后,无论“妙手空空”身在何处都不断的听闻“自己”去别人家里纵火啊…偷盗别人的传家之宝啊…还有流言说“自己”从“神偷”,变成了“采花大盗”,专挑年轻貌美的女子下手之类的云云…于是,妙手空空便下定决心要查清一切。
  • 公道大王

    公道大王

    民国初年,豫陕交界的山区,啼饥号寒的客家人中,突然树起一面“樊”字大旗。一支农民武装,如烈火冲天,照亮了班鸠城一带,给军阀、土匪以沉重打击。这支武装队伍的带头人是个农民,他被孙中山封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人称“公道大王”。他的传奇经历,至今被人们视为一个神奇的梦,一个历史的谜……一九一三年在河南金斗——陕西洛川一带,“客户”们忍着恐慌与饥饿,怀着侥幸与担忧,从冰窟跳到冷窟,依然啼饥号寒,受冤蒙辱,在这冰冷与黑暗的世界里抖索,挣扎……
  • 千妖传灼灼桃花夭

    千妖传灼灼桃花夭

    一生夫妻,一世夫妻,我桃夭原来与云容上神只有这一世的缘分而已。
  • 猫殿下的精分日常

    猫殿下的精分日常

    “驸马,我觉得有一首诗非常衬你。”“什么?”“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陆之安没有说话,他伸手拨了拨夏潇耳鬓的碎发,低声道:“殿下,你把我想得太好了。”“不不不,你比我想得更好。”
  • 古穰杂录摘抄

    古穰杂录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