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300000006

第6章 前言

本书是我在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的中文译本。这篇论文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委托权(所有权)的安排: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为什么企业家监督工人而不是工人监督企业家?为什么资本所有者选择经营者而不是工人选择经营者?什么因素决定在均衡中什么人将成为企业家?我试图找出能解释上述问题的最基本因素。尽管论文本身是非常理论性的,但我选择研究这个题目恰有很强的现实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在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和改革政策研究工作。当时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使得企业家问题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门话题。经济学家几乎一致认为,造就企业家队伍对保证改革成功和体制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的作用,但在有关如何造就企业家,特别是企业家的形成与所有制的关系上,经济学家之间很有分歧。当时的主流观点是,企业家是重要的,但所有制是不重要的;造就企业家队伍的关键是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而不是所有制。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引证市场经济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事实”特别是日本的例子说明,正是由于所有者不起作用了,企业家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我当时的观点与这种主流观点相反,我认为,企业家是特定的财产关系的产物;没有真正的财产所有者,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企业家;因此,造就企业家队伍的关键是所有制改革(见张维迎《企业家与所有制》一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1986年第30期;张维迎:《造就真正的企业家》,《人民日报》1986年9月19日)。但是,我当时还缺乏一种理论对那些流行的浮浅观点予以有力反驳。1987年10月,我到牛津大学进修,开始接触近二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理论文献。但是,尽管我从这些文献得到很大启发,现存的文献并没有提供我一个现成的武器,比如说,科斯等人研究了为什么存在企业,但没有回答为什么是资本家而不是工人成为企业的老板。7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将股东作为委托人,经理作为代理人,研究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激励合同诱使代理人努力工作;但是,在这种理论中,委托—代理关系本身是给定的,而在我来看,更为基本的问题是,究竟谁应该是委托人谁应该是代理人?为什么资本所有者成为委托人?特别是,既然企业的收益不直接依赖资本所有者的行动(如理论所假定的),为什么经理人员的积极性问题不能通过把他们直接变成“委托人”来解决?1990年9月我回到牛津读博士学位,将博士论文选题定为“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这样一个题目。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剖析古典资本主义企业中经营者—企业家—资本家三位一体的现象:为什么从事经营决策的人索取剩余成为企业家?为什么资本家拥有成为企业家的优先权?只有解释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得益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我的研究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到1991年底,论文的基本思想和模型化工作已经完成,论文的初稿作为硕士论文获得l992年牛津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最佳论文奖(the George Webb Medley Prize for the bestthesis),使得我有理由相信,我的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一家之言的答案。

1994年8月,我毕业回国,开始向国内同行介绍自己的理论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分析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余晖先生和刘世锦博士将我论文的第1章的一部分翻译在《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上发表;我应樊纲博士之邀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双周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一次演讲;在为北大和社科院研究生开的《产业组织理论》课上,我将自己的企业理论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此外,我回国后写的两篇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论文先后在《经济学消息报》、《改革》杂志和《中华工商时报》上发表。所有这些使我的理论在读者中引起了兴趣,不少读者写信或打电话告诉我说,他们觉得我的理论很新颖,希望能读到论文的全文。我的一些学生则建议我将博士论文译成中文出版。这可以说是出版这本书的来由。

准确地讲,出版这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传播理论思想,二是介绍研究方法。就后一目的而言,我心目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正在读经济学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高年级大学生。自到北大教书以来,我与经济学研究生有着频繁的交往,我发现,国内研究生对国外研究生如何做博士论文并不了解。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有责任向学生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为中国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学接轨做点贡献。大致来说,国外经济学博士论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验研究(empirical studies),另一类是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ies)。经验研究主要是使用统计数据和计量模型检验一种假说(hypothesis),这种假说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他人的;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说,这种假说应该是自己的(一个例外是用一种新的方法证明别人已经证明过的东西)。经验研究因为涉及大量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工作,耗费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成功的把握性大,因为你总可以收集到一些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如说,别人做了美国的消费函数,你可以做中国的消费函数;有人做了中国的消费函数,你还可以做北京市的消费函数,如此等等,你总可以做出一些东西来。理论研究是在书斋里做文章,一般来说要快些,但难度大风险也大,因为你必须做别人不曾做过的东西,创造一种新理论模型,比如说,对某种观测到的现象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证明一个新的定理,数学推导是绝对马虎不得的。这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研究生选择做经验研究而不是理论研究的主要原因。当然,无论是经验研究还是理论研究,你必须在你所选择的领域里作出自己的贡献(尽管对什么叫“贡献”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所以,你必须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非常熟悉。事实上,熟悉文献是每个博士生要过的第一关。如果连别人干了些什么都不熟悉,你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在做贡献呢?当然,写出别人已经做了些什么(或许夹杂些自己的评论)仅仅是研究的起点,你必须做出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经验研究的一个例子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研究生的博士论文研究曼哈顿鱼市上是否存在种族之间的价格歧视。我的博士论文属于理论一类。但是,与大部分理论性论文不同的是,我论文的选题比较“大”(这确实是不寻常的)。另外,我的论文的不同部分之间具有逻辑上的连贯性(coherence),论文的结构类似一本书的结构,而大部分博士论文更像论文集。(顺便说一下,在大部分学校,几篇独立的文章[essays]就可以构成一篇博士论文。)但是,就研究方法而言,我的论文是一篇典型的博士论文。读了这篇论文,读者大致可以了解,国外经济学的理论性博士论文是怎样做的。我的导师曾告诉我,这篇论文将是他们未来的研究生的一个范本。

如大多数理论文章一样,这篇论文也不得不使用一些数学。但是,坦率地讲,这里用到的数学知识是非常一般的,基本上没有超出微积分和概率论,比许多学术杂志上的文章用到的数学要简单得多。对受过中级以上微观经济学训练的读者来说,读这本书是不应该有什么困难的。或许,读者可以用这本书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如果你觉得读这本书还有些困难,那么,我建议你再回炉一下自己的微观经济学。我并不期待这本书受到所有经济学学生的喜爱,但我相信,对那些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特别是企业理论研究的读者来说,认真读一读这本书是值得的。现在在校的经济学学生是10年后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军。就目前中国经济学界的情况而言,一个中等以上水平的研究生要发表几篇文章也许并不难,但要使自己在10年以后也能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现在进行一些基础性投资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对那些只对观点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读一读本书的文字也就够了。

与本书的主体部分不同,本书中的四个附录是有关中国经济的。它们可以看作是现代企业理论(包括我本人的理论观点)在分析中国经济中的应用,已分别在杂志上发表。我将它们收集在此,是想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一个范例。[1]

我要感谢余晖、刘世锦、张春霖、李仁贵、周慈敖、吴有昌、马捷、王中华、阎伟等为本书做的翻译工作,感谢我在北大和社科院的学生以及其他读者对我的研究成果的兴趣,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陈昕先生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辛勤工作。

1995年5月10日北大燕北园

[1]应作者要求,“附录”部分已删除,见“第二版序言”。——编者注

同类推荐
  • 博弈:关于策略的63个有趣话题

    博弈:关于策略的63个有趣话题

    生活艺术的表现需要把握细节,细节虽小,却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关注细节就是关注生活,讲究细节就是讲究生活的质量和品位,生活中总是有无数的烦恼困扰着你吗?你的他好像不如过去那样爱你了;工作了几年,升职却老也轮不到你;打拼这么久,小金库依然不见壮大;疲劳法力终日相伴,体重也随着年龄一同增长;揽镜自照,皱纹不知何时悄悄爬了了你的眼角……不要担心,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为你带来贴心的指导,替你的生活排忧解难。
  •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王忠明主任相识相交,是一种机缘。首先是久闻其名,待真正相识后,更加叹服其学识、才情与人格,再是荣幸约请其作中联重科的独立董事,继而促成了中外名家讲座全国首个企业分场在中联重科落户。于是,中外名家中联重科分场论道,一论三年多,场场爆满,数十位名家激荡思想,字字玑珠。一月一次的聆听成了中联人的心灵契约,成为中联人争相品评的精神盛宴。
  •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韩非子凭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纯粹冷静、“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政治谋略,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乃至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的每节分为韩非子箴言、案例引导、管理智慧、行动指导四个板块,除了对韩非子的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外,还收罗了古今中外众多典型的管理故事,既有理论又有实例。
  • 高盛帝国

    高盛帝国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高盛崛起为全球顶级投行?它如何能够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它如何能在众多竞争激烈的业务中力拔头筹?它如何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一步步地登上领导者的位置?它如何成为IPO、并购、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股票经纪、衍生品、对冲基金、商品、私人股份投资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作为为高盛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超过30年的专家,查尔斯?埃利斯与高盛现任和以前的多位合伙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本书中他深入描述了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并通过揭示那些关键的人和事来讲述成就高盛今日地位的丰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谭遥主编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全面地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体系,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技能。既注重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知识的需要,又考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阐述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清风曾吻我

    清风曾吻我

    这一生,未渲的眼睛看透了无常冷暖,锦策的双手镇住了马乱兵荒。未渲说,在她灰暗的生命里,锦策是第一束也是最后一束照进来的光。锦策说,在他麻木的生活中,未渲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他深爱的人。
  • 剑神在星际

    剑神在星际

    修仙大陆最年轻的剑神渡劫后重生了,来到了星际时代,从此后被不靠谱的爹当成了男孩子养。本文有男主,么么啾。(正常晚十二点前更新,如果没有,宝宝们就不要等了~)
  • 枷锁里舞蹈

    枷锁里舞蹈

    春节过后我们相约去了新加坡旅游,这一次旅游可给我带来无尽的麻烦了。这个美人闹出了天大的痴情伤魂落魄的笑话了。
  • 离开我,遇见我

    离开我,遇见我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遇见,因为无论离开还是遇见,都是一切故事的开场。那一年的肯尼,独自求学英国,带着过往的小小伤痕渴望在古堡环伺、树木参天的陌生国度开启新的人生,有亲情的拉扯也有友情的羁绊,但最终他遇见了朋友、遇见了故事,也遇见了满满的过往和青春。有过欣喜狂欢,也有过困惑迷茫,毕竟人生的路那么长,总有人在不知不觉间遗失分散,但那些生命中因他们相伴而浓墨重彩的日子永远不会褪色。多像一场梦啊,好庆幸曾经陪我追梦和圆梦的那个人可以是你。
  • 大总裁,劫婚了!

    大总裁,劫婚了!

    “我们真的结婚了?”“真的。”“你为什么不拦着我?”“我为什么要拦着你?”“我就喝多了拉着你去结婚,你也签字?你是不是傻?”“白白多个老婆伺候我,何乐而不为?”“能离婚么……”“不能,蓝家的男人,结了婚就不能离,这是家训。”徐笑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醉了一场就变成了已婚少妇!作为一个漫画家,面对这么优质的男人,怎么能不动歪脑筋?把他画进漫画里,果然帅得一炮而红。但是某人却很不爽,撕了她的画稿,咆哮:你给我画个男朋友是皮痒了吗?徐笑:嘿嘿,真爱跨越一切啊!
  • 豪门绯闻:追捕小逃妻

    豪门绯闻:追捕小逃妻

    她是公司的小白领,离婚后,成为了一个后妈。后妈这个字眼,对她来说非常陌生。为了和继女好好相处,她学会了忍耐,并且真心真意的对这个孩子好,她徘徊在两个前夫之间。第一任前夫那可真是,是一个是狗改不了吃屎的主,跟她复婚,却把手里的钱给了小三。第二任前夫,那可是要多温柔有多温柔,要多体贴有多体贴,绝对是一个绝版好男人,他为了前妻和孩子,跟她离婚,她理解,她忍了。
  • 超玛阿波

    超玛阿波

    超玛阿波——哈尼族村寨里宣传员之类的人,身份地位很低微。那天清晨,我从城里回来,走到村口的时候又一次听到了超玛阿波高亢嘹亮的“超玛”叫声:“听好了,不要说没有听见……”在哈尼族村寨,这是一句带有崇高礼仪的开场白,是超玛阿波对全村民的问候与尊敬,同时也是自己对职业的操守。相当于汉族地区开会时发言人经常说的那一句话——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经常生活在城里,这是我每天都用汉语与人交流的语境下难以忘怀的一句话。回到村子,这句话又像是“莫批”(老贝玛)叫魂时的诵词一样安抚着我的心灵。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 青春在凋零

    青春在凋零

    一部消失声音的青春文学小说,付出了我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多给些宝贵意见。
  • 我心中的别离笙箫

    我心中的别离笙箫

    “各种化验结果均显示你已经怀孕了!怎么可能会错!!!”校医冷冰冰的开口,“这件事情,我一定会上报学校,严肃处理。”可是我还是处女怎么可能会怀孕呢??难道我基因突变?空中授粉了?她不想要这个孩子,不想被这个莫名其妙的小恶魔毁了前途。好吧,就算,我心狠了,宝宝,妈妈宁可对不起你,也要对的起自己。但是,有个男人忽然出现了,千方百计的阻止她打掉孩子……她不得不怀疑,难道孩子的父亲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