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1700000006

第6章 美利坚的伤疤(5)

在落基山北部地区,山火通常是雷电引起的。只要抵达地面,任何雷击都有可能引起山火爆发,但只有带持续负载电流的雷电才能引发火灾。在落基山北部地区,据估计,每25次雷电中,有1次是能够引发火灾的云对地雷击。从云层到地面的初级闪电移动相对较慢,约为光速的二千分之一,但它在返回的过程中,速度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并使里面的气体加热至5万华氏度。这么大的能量击打一棵树,会使树木温度立即上升到燃点以上,有时候,树木直接就发生爆炸。燃烧的木块猛力投掷到森林里面,如果条件适合火情,就会燃成一片。

火是一种化学反应,以光与热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在森林火灾中,能量最初是从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获取的,并以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形式存储在植物里。从已经在燃烧的火或者从雷电中获取的热能,使纤维素和木质素变成可燃烧的气体,这些可燃气体从木头中推挤出来,在称为快速氧化的一个过程中与氧气结合。在任何一种火苗的基部,都有一条清晰的、尚没有点燃的过热气体能带、很薄的一个已燃气体蓝色区,以及很宽的一条遇热发光的黄色碳粒子带。这个过程生成的热量继续驱动可燃气体从更多的燃料中产生,它们燃烧时会生成更多的热量。热能还能推挤出水分,从而加速燃烧过程。只要有足够的空气、燃料和足以引燃更多燃料的热能,火就会保持前进。只要火保持前进,火三角就会保持稳定,并继续形成制造火灾必需的燃烧条件。

热柱型火灾更多情况下称为火风暴,它是同样的一个循环过程,但规模更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火三角的三个角不仅仅提供燃烧的条件,而且还会彼此放大,形成预示未来灾难的反馈环——称为“极度燃烧特性的协同现象”。如同在所有火灾中一样,热能会产生风,风使燃料燃烧更猛烈,生成更大的风。如果高燃料负载被引入这个反馈环,就会使烟雾与气体构成的对流圈活动起来,控制局部风的运动模式。二战期间,盟军轰炸机在德国的汉堡和德累斯顿两个城市故意引发了火风暴,当时,高燃料负载是用数万吨常规燃料点着的密密麻麻地挤作一团的房子。对流引擎启动后,差不多就不可能停下来了。整片林木跟一棵树一样燃烧起来。旋风在风暴的内部扭动。过热的燃料在一种称作“区域燃烧”的现象中发生自动燃烧。这样一种火情可在一天之内将十多万英亩木材像揭膏药布一样揭掉。

另一种同样具有毁灭性的天灾是连续的树冠火。树冠火的发生,是指火苗沿着所谓的梯级燃料爬到树冠,再由疾风横吹到各地。1967年,一场连续树冠火跨过爱达荷州锅柄样的狭长土地,4英里宽的锋面在9小时内把16英里的木材烧成木炭。据计算,桑丹斯大火的燃烧速度是每秒每平方英尺22,500个英热单位。对照而言,500个英热单位是人类能够控制的外层极限,1,000个英热单位可以描述潜在的火风暴条件。桑丹斯大火释放出来的能量,据估计相当于一枚2万吨当量的广岛类型原子弹每隔10分钟爆炸一次。

当然,并非所有大火都是火风暴,也不是所有火风暴都是大火。罗曼大火中的斯迪普克里克爆发有火风暴的特征,但它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福特希尔大火在重型木材区形成了多个对流柱,但后来发展成为因风而起的大火,两天之内烧光了20万英亩的林木,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火势之一。在落基山北部,有很多种风推动火势发展:在山区下沉的喷射气流,因气压之差而产生的顺坡而下的切努克气流,一次24小时移动不停的冷锋,当然还有与火本身有关系的不稳定空气。不稳定空气根据大气状况而有所起落,从峡谷呼啸而上的风,在山脊上转向的风,在单棵树木或大石头上转弯,从而形成高达4,000英尺的旋风。如果时机不对,上述任何一种风都有可能引起火势爆发,造成消防队员死亡。正是这个原因,迈克·里塞就站在山脊上观察云彩,而不是在下面的某个峡谷里扑火。

人人都知道,突击队员总在抱怨内务操作组的工作做得不够好,因为内务操作组的人弄不好就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冒险。不仅如此,突击队员相信,内务操作组的人从来都没有真正动手灭火,因此不能够完全指望他们来做生死决定。有时候,事情的确是这样的。无可避免的,总会有突击队员说“不,我们不想去那个峡谷”或“不,我们不想守在这个山脊上”。但是,更多时候,指挥小组的成员,比如里塞,是一年一年从底层一步步升到权成职位上来的,有的还在底层干了几十年。里塞灭火有差不多20年经验,有两次是死里逃生(他跟我谈过)。有一次,他跟小组其他成员砍了一夜的树之后睡着了,结果差点烧死。另一次,他困在洛杉矶郊外的一处灌木丛大火里。灌木丛火灾是最反复无常的一种,因为,很显然,灌木丛是极干燥的燃料,山坡又陡,风大得吓人:桑塔安纳风的风速为每小时70英里,一连刮几天不息。那是1979年,里塞还是个二类灭火员,他说,当时他差不多违反了书中所有的安全注意事项。

“我们在一个山脊2/3处的一条公路上做回烧工作,”他说,“因为有海洋气团侵入,我们无法把火烧起来。我们做了两班轮班倒,一直干到第二天,结果遇上了极大的桑塔安纳风,火势一下子就爆发起来。我们当时正在一个峡谷里,峡谷就像天然的烟囱,火焰锋面10分钟就冲到我们跟前了。”

在那10分钟里,队员们想办法跳进一辆油罐卡车里面,开到了一个稍微安全一点的地方,是两条土路的交叉处。地方不够大,不能够说是一个真正安全的地方,但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他们停好车,蹲在卡车与土路上一段塌陷处之间的地方。队员们吓得发抖,竟然在那里看避火篷上用西班牙语写的使用说明,却并不理解其中的一个字。一伙人在那里猜想说明书的意思的时候,大火正呼啸而过。

“山火经过的声音极大,我们彼此喊话都听不见,”里塞说,“当时并不是热得无法忍受,真正难受的是烟雾。我们调来灭火飞机,听到飞机在半英里外就把水泼下来了。这可真是吓人,因为我们意识到,烟雾已经浓到了他们都不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的程度。这是一种失控情形,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过去做过很多值得怀疑的决策的人手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我经历过更糟糕的山火,但我总能够在局势真正发展到严重程度之前将队员们撤出现场。他们说:‘啊,我们本可以守住阵脚的。’之后他们就看到事情失去了控制。”

1871年,一场森林大火横扫威斯康星州佩什迪哥镇,烧死1,500多人。同一天,芝加哥的一场大火又烧死了300人,那就是著名的“芝加哥大火”。佩什迪哥悲剧却没有以任何名义为人们所知。火是一波一波扑来的,或者跟别的灾难事件一起发生,而佩什迪哥和芝加哥悲剧只是当年一大片山火的一部分,当年的山火从俄亥俄州一直烧到高平原。自1900年以来,美国有700多人死于山火——准确的数字无人知晓,其中大部分人是受雇或自愿充当灭火者的。大规模的悲剧事件多是早期发生的,当时,还没有无线电设备,也没有避火篷,更没有飞机,也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佩什迪哥之后,接下来的一场大火就是1910年的“比格大爆发”。85名扑火队员死于山火,其中一些人是看到隔离带被火跨越后产生严重恐慌而自杀的。国家乐队为棺木吹响丧葬号,在山坡上为他们举行了集体安葬仪式。那只是战争的这一面。

最后,500万英亩森林在1910年燃烧,被火苗烧过的树木为再燃烧循环提供了燃料,结果那场大火一直持续到了30年代。再燃烧会传播到没有火灾的木材区,最后使损失的林木面积翻一番。森林服务处面临木材短缺的可能性,因而也处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之下,结果把灭火列为必须优先处理的紧急事项。国会拨出了专款,消防队伍组织起来了,瞭望台也建立起来了,木材公司修筑了通往山区的道路,电话替代了跑步送信者和马上信使。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消防终于进入了它的英雄时代。

同类推荐
  • 美丽的家

    美丽的家

    居民丁:你找个焊工,把垃圾道都焊上!居民戊:让不让养鸽子,你们拿个准主意!居民己:我们楼上老摔碗,一天摔一个,摔得我妈都快神经了!居民庚:我他妈没工作,你丫得给我找个工作!居民辛:主任,你知道么,锅炉房里有人养一毛驴!大民可能根本没听见,只是陶醉在众星捧月的感觉之中,居然挥舞手臂,朝大家频频摇动,就像领袖迟缓而威严的动作,也像电视里时髦的总统竞选人。他真的醉了。传来了急促的小号声。
  •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本书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纪实作品。本书通过为数不多至今健在的幸存者的证言、大量详实、缜密的历史档案资料,详实地还原了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故事,用完整详实的细节揭露了日军侵略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此前的种种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不同的是,此次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持,每一位口述者的经历讲述均由专家审读,并核准相关史实细节。幸存者的口述从大屠杀前的平静生活开始讲起,直至大屠杀过后多年,更为完整、详实、准确地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给亲历者一生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巨大心灵伤痛。习近平同志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我们今天记录历史,记录下大屠杀幸存者最后的证言,是为了记录生命,传递和平,坚守正义,守望明天!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主要回忆其成长的经历,带有自传的性质,笔调是温馨的,情感也是真挚动人的。一直被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野草集》是鲁迅先生的另一代表作,鲁迅说他一生的哲学都在这部集子里,因此我们编这本书,责无旁贷地收入了《野草集》。另外,为了全方位展现鲁迅,让青少年循序渐进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我们还从他众多的文章里精选了数十篇佳作。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热门推荐
  • 替身贵妇

    替身贵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生活刚刚拉开了序幕。维城的夜是精致而华美的,糜*烂而堕落的,繁复而夸张的霓虹灯箱在夜色中飘摇着,缓缓拉出昏暗而魅惑的红光,印照着灯下如鬼魅的人影。夜场里陆陆续续地涌进了各路食色男女,上演着暗夜里不变的故事,纵情声色,纸醉金迷……或迤俪或充满着神秘的一夜温情;吃着摇头丸在舞池中晃动的各色头颅;躲在暗处不为人知的声色交易;调情、说笑、拼酒、狂舞……
  • 白话夜雨秋灯录2

    白话夜雨秋灯录2

    本书是《夜雨秋灯录》与《夜雨秋灯续录》的合集本。本书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古代世界,充满了想象力。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丽而不绮。
  • 夺情娇妻

    夺情娇妻

    他是恶魔,他可以眼睛不眨地伤害她的家人,囚禁她在他身边,断去她高飞的翅膀,就算下地狱也要拖着她一起下去陪葬。“逃?能逃到哪里去?”他残忍地宣告着,“锦瑟,这辈子你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逃开我。”他让她过得生不如死,她恨不得双手卡上他的脖子掐死他,可是她又欠了他,欠他很多很多,这辈子都还不清也还不了,所以他们之间,只能相互伤害着纠结着,不到黄泉不罢休地纠缠上一生……(本文开头有点慢热,但是后面绝对精彩,不一样的都市文,希望大家喜欢。)这文咳咳,很虐,大家要抗住!
  • 红线打个桃花结

    红线打个桃花结

    遇到他之前,卜椴没觉做个神仙有什么不一样。而遇到了他,让卜椴开始庆幸自己是个神仙,因为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还有那么长……遇到她之前,凌显天君冷漠到视天地间法度之外再无它物。而遇到了她,让凌显天君的目光开始变得柔和……她不过是到人间旅游度假,却意外地,因为一条红线,系出了此生盛开的桃花。
  • 逆天记

    逆天记

    一个人人皆修真的异世大陆,一个天生残缺一魂一魄的少年,一头含有上古神兽血脉的黑麒麟,五把蕴含异类神兽绝技的绝世仙器,几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爱情故事。且看少年如何称霸人界、仙界,如何成为真正的天,如何将生界与死界掌握在自己手中。
  • 王的霸道狐宠

    王的霸道狐宠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女特种兵重生妖狐公主,一朝醒来却成了九王爷的契约宠物。主人强悍,宠物更强悍。什么?!万一主人挂了,宠物也会挂!不行,我要解除契约!在此之前,各位想对我家主人图谋不轨的童鞋请小心,本妖很霸道很阴险!此文秉承上本祸水的YD和美男多多的良好传统,某北尽量写得轻松,如不慎沉重,请见谅!
  • 悍妃之田园药香

    悍妃之田园药香

    第一天拿刀砍人,第二天与公鸡拜堂,第三天连坟头上的獾都敢吃,彪悍女医生穿越为受尽欺负的孤女,拖着软弱的婆婆,年幼的丈夫,还有三个鼻涕虫的小叔子、小姑子,斗大伯、夺家产、治瘟疫、开药铺,打造乱世中的药香田园。神秘腹黑的小相公,十岁中秀才,十三岁中举人,背负血海深仇。柳迎风,名医世家的庶长子,为躲避嫡子追杀,隐世乡村。“你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跟我走,待我夺得家业,你就是名医世家的当家主母!”司徒展宸,战功赫赫的威武将军,只因为一个承诺,三十岁还未婚配,却没有想到,女子已经嫁做他人妇。“我会一直等你,等你休了你的相公!”本文一对一,男主情深似海。
  • 命运之轮(上)

    命运之轮(上)

    从单纯的言情到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几次修改,大篇幅的删减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为紧凑曲折,人物性格更为丰满生动,叙事更为简练流畅,小说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一路走来,作者的思想也同书中的少年主人公一起渐渐走向成熟,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 废帝守墓人

    废帝守墓人

    汉废帝,被认为是一代荒淫皇帝,在位极短便是被废。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典型的官富n代的砒霜故事,却没想到,我却是这废帝守墓人的后裔。
  • 鲸鱼寄情大海

    鲸鱼寄情大海

    一条路,一段时光,会有人一起相约而行,也会有握手说再见的时候;问时光,怎么样?暖风送来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