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6700000027

第27章 新科学的奠基人(11)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毫不犹豫地对日常行动产生意志,因为我们感到它们与我们想做的事情并不冲突。可在有些时候,我们的脑海里会存在一些互相冲突的想法:我们想做甲,我们也想做乙,但两者是互相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来决定我们的行动意志呢?詹姆斯的答案是:我们将彼此相冲突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最终决定只留下一个,将其余的可能性全部放弃,只让这一个可能性成为现实。当做好这个决定之后,意志又继续下去了;或者,人们也可以这么说,选择放弃哪一个想法,重视哪一个想法,其本身即是意志行为。

詹姆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例证。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他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他知道,如果不起床他将会迟到多少时间,也将会有好多事情放在那里没有人干,然而他不喜欢起床将要带给他的那种感觉,宁愿选择继续留在床上的这种感觉。最后,他有意禁止所有的想法,只考虑那天必须做的事情。结果呢,这个思想成为他的注意力的中心,于是,他产生出合适的行动,马上坐起身来,跳下床去。“意志的根本成就,简单地说,在其最为‘随意’时,就是注意另一个不同的对象,并让它在意识面前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注意力的努力因而成为意愿的根本现象。”

有时候,做决策迅速而又简单,有时候却需要很长时间,要经过考虑、推理和决策。不管过程如何,在任何情况下,心理都是行为的原因,是因果关系中的介入者,行为不是对外界影响的被动式自发反应。随意运动同时也意味着意志的自由。

詹姆斯本人,如我们所知,在其情绪危机中非常相信自由意志。该信仰曾帮助他度过了难关。但他最终仍然将科学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与这个信仰调和起来:所有的行为都是,或最终都将是可以解释的,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原因所在。如果每个行动都是可确定的原因的结果,我们如何才有自由从好几种可能的未来中选择一个并非完全确定的未来呢?然而,我们做一个决定,去做或不做什么时,不管该事情多么琐屑无聊,或多么关系重大,我们都能体验到某种类似于自由意志的东西。

詹姆斯是很坦率的:“我自己的信仰是,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从严格的心理学立场上来说是不可解决的。”这位心理学家希望建立一门科学,而科学是一种固定关系形成的系统,但自由意志不是固定的、可计算的关系;它超越了科学,因而最好留给玄学家们进行冥想。心理学就是心理学,不管自由意志是否真实。

可他又坚持说,相信自由意志在实用主义方面看来是有意义的,也是有必要的。他的注意力从心理学转移出来之后,发展的便是实用主义哲学,可该哲学的种子却在《心理学原理》之中。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不是一些粗暴的评论所断言的那样,说什么“真理就是有用的东西”。不过,它的确认为,如果我们将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含义进行比较,我们就会选择相信哪一个,采取哪一种行动。相信决定论将使我们消极和无能;相信自由意志则可使我们考虑各种选择,进行计划,并按计划实施行动。因此,后者是实用和现实的:

大脑是各种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的工具。然而,意识带者其展现自己的目的,也知道它将导致什么样的可能性,或避开什么可能性。如果赋予其因果的功效,意识将强化有剩的可能性,压抑不利或不相关的可能性……如果(意识)是有用的,它必定是通过其因果功效来实现这一点的,而且自动理论必须屈从于常识理论。

这些观察虽然很有道理,也经久不衰,但詹姆斯就意志问题的某些讨论,在今天听来既奇怪,又落伍。在讨论嗜酒者或吸毒者的“不健康的意志”、“夸大的癖好”,或在讨论瘫痪者“受阻的意志”时,人们可以听到他对罹病者的深深关心——同时也是说教性的反对意见:

没有哪一部分(人)比无望的失败者更能理解人生的金光大道或独木桥之间的差距。他们中有感伤者、酗酒者、阴谋者、流浪者等,他们的生活是知识与行动之间的长期斗争,他们对理论完全明白,可从未使自己软弱的性格坚强起来。

詹姆斯的意志心理学在许多年里构成了美国心理学的重要特征,但在行为主义的长期统治下——从约1920年到1960年——这个话题从美国心理学中销声匿迹了;在后者那样的决定论系统中,任何由有机体本身启动的行为都是站不住脚的。自此之后,意志论再未能卷土重来,至少未能以该名义卷土重来;在许多现代心理学教科书中,我们甚至找不到该词的索引条目。

然而,詹姆斯心理学中有关意志的论述以其他名词而出现,并在事实上却构成了现代心理学中的部分主流,这些名词诸如:“有目的的行为”、“意向性”、“央策”、“自我控制”、“选择”、“自我效能”等等。现代心理学家,特别是临床心理学家,大都相信,行为是或最终必将是可以解释的,同时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如果心理学家未能回答上述两个概念的同时正确性,那么,他们就会在詹姆斯这里找到解决办法:如果相信我们不能影响自己的行为,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果相信我们能够影响自己的行为,则会产生有益的结果。

无意识:詹姆斯心理学关心的几乎全是有意识的心理生活;在《心理学原理》的某些部分,人们会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即根本就不存在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大脑里面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意识的。但在许多地方,詹姆斯却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不同的看法。

在谈论随意运动时,他小心翼翼地区分了我们有意识命令的肌肉运动和其他运动——大部分随意运动——之间的差别。这些运动得到了长期的执行和进行,能够立即和自动地跟随心理的选择,就好像是自发做出的选择一样。我们谈话,爬楼,脱掉或穿上衣服,根本就不考虑所需要的身体运动:“心理学中的一个普遍原则是,意识会放弃所有不再有利用价值的过程。”在许多熟悉的活动中,我们实际上在根本不考虑所需要的运动时效果更好:

我们在投出东西,抓住东西,射击某物或砍下某物时,做得越好,肌肉与组织用力也越少,我们的意识也越能排除选择。盯住你瞄准的地方,你的手就能够抓到它;想者你的手,反而会错过它。

因此,詹姆斯预测了现代的学习研究。这些研究证明,通过实践,更复杂的随意运动,比如弹钢琴、开车或打网球,都是“过度学习的”,因而在意识发出总的命令之后,其中的大部分动作都可以很快地在无意识中得到完成。

他还注意到,在不注意体验时,我们也许会对这些东西不太注意,尽管它们对我们的感官会产生正常的影响:“我们在醒着时,对习惯性的噪音等毫无感觉,这足以证明,我们可以不去注意我们仍然感觉着的东西。”

詹姆斯非常清楚无意识在变态心理等特殊现象中的作用,比如,他引用过法国心理学家艾尔弗雷德·比奈(Afired Binet)所报告的一些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盲人例子:“比奈先生发现,病人的手无意识地写下了他们的眼睛正在徒然努力‘看见’的东西。”

但由于詹姆斯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有意识的心理生活上,他不能想像完全无意识的知识;他感到,不管什么形式,不管在什么地方,所有的知识都是有意识的。在这一点上,他非常赞同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人——皮埃尔·让内(PierreJanet)——的思想,后者认为,这些似是而非的无意识知识都是分裂人格的结果;主要的人格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却是分裂的第二人格“意识到”的东西。

詹姆斯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催眠状态下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催眠后的暗示。在这些情形之下,病人在恍惚状态中接受一些指令,在醒过来后便执行这些指令,但仍对自己曾接受过指令的事情一无所知。分裂人格的假设既糟糕,又有限,而且经不起实证的检验,可至少在无意识作为一种现实被普遍接受之前,詹姆斯即表达出这个观点,承认某些精神状态是发生在主要的意识之外的。

在《心理学原理》出版之后的许多年里,詹姆斯扩大了他的无意识观点,并依靠这个扩充来解释梦幻、不自主书写、“魔鬼附体”和《宗教经验种种》中报告的许多神秘体验。而此时,弗洛伊德已经开始发表有关无意识的观点。与弗氏不同的是,詹姆斯并不认为无意识是动机的来源,或是心理从意识中驱除不能为社会所容忍的性愿望的方法。早在1896年,詹姆斯就讲到过弗洛伊德所发现的减轻歇斯底里症状的可能用途,1909年,在克拉克大学听过弗氏讲演之后,他又说道:“我希望弗洛伊德及其弟子们能够把他们的思想运用到极致……他们一定会对人类本性的理解投下一线曙光。”

情绪:与此前所述的伟大理论相比,詹姆斯所提出的一个很不起眼的理论却越来越著名,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多的研究。这就是他的情绪理论,既简单,又具有革命性。

我们感觉到的情绪,并不是引起诸如心跳过速或掌心盗汗等肉体症状的那类东西。相反,这些生理症状是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而我们叫做情绪的东西,则是我们对这些生理症状的感知。这个说法非常有趣,也非常有说服力,因而值得我们在此大段地引用一下:

我们自然的思维力法……是,对某个事实的心理感知激发叫做情绪的心理情感,而后者这一心理状态又引起内体的表达。我的理论正好相反,对引起刺激的事实的感知直接导致肉体的变化,我们对这些交化的感觉则是情绪。常识告诉我们,我们失去财产。就会痛苦和哭泣;我们遇见熊,就会害怕并逃走;我们受到对手的侮辱,就会生气并反击。这里要辩护的假设是,这含顺序是不对的,一个心理状态并不是直接由另一个心理状态翻发的,肉体的表达必须首先放在中间,因而,更为合理的表述应该是,我们感到难过,因为我们在哭;我们感到愤怒,因为我们在反击;我们感到害怕,因为我们在发抖。

他的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内省的基础之上的。人们只需仔细地审视内心,就会知道,人们的情绪是从生理表达中发展而来的:

如果没有随感知而来的身体状态,那么,感知在形式上就会成为纯粹认知,变得苍白无力,毫无色彩,缺乏情感的温暖。例如,我们也许会看见熊,并想着最好逃走;我们也许会接受侮辱,并认为应该奋起反击,但我们不会在实际上感到害怕或愤怒。

几乎就在同时,同样的理论由一位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提出,对此,詹姆斯给予了承认。尽管他和兰格并没有在这个理论上进行合作,但它很快便被确认是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并在今天的教科书中以此名受到讨论。

这个理论却路途坎坷。它产生后立即引起了争议和研究,最终被认定在许多方面是错误的。哈佛生理学家沃尔特·坎农(Walter·Cannon)在1927年表示,不同的情绪伴随着总体上相同的生理反应;生理反应不一定具体到能够解释不同情绪的程度。比如,愤怒和害怕都伴有心跳加速和血压升高。另外,坎农认为,内脏反应时间较慢,但情绪反应却常常是快捷的。坎农的结论是,情绪刺激会激发丘脑(更新的研究已精确地指出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信息从大脑兵分两路向外发出,一路直达自主神经系统,引起内脏变化,一路直达大脑皮质层,在这里生成情绪的主观感觉。

虽然如此,詹姆斯一兰格理论仍然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高度注意。它在假定情绪有生理成因方面是正确的,虽然这些成因现已被确认是自主神经过程,而不是内脏变化。该理论虽有不精确之处,但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如果我们可以控制对刺激的生理反应,就可以在同样程度上控制相关的情绪。我们从一数到十以控制愤怒,吹口哨以保持乐观与勇敢,跑步或打网球以驱除烦恼。那个时代的许多心理医生教导病人进行放松锻炼,以减少焦虑或害怕的心理,教导他们用自信的态度练习站立、行走和谈话,以获得自信。

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及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同事最近指出,当志愿者有意做一些与某些情绪相关的面部表情——惊奇、讨厌、悲伤、愤怒、害怕、幸福——时,这些表情会影响其心跳和皮肤温度,并诱发少量的相关情绪。情绪的生理表达引起某种程度的情绪;总起来说,詹姆斯一兰格理论有一部分是正确的。

§§§第五节詹姆斯的矛盾

大凡读过詹姆斯心理学作品的人一定会感到困惑:詹姆斯总是清晰明白且很有说服力地表达一个观点,但与此同时,他也会以同样的力度表达这个话题的相反方面。詹姆斯经常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说他头脑混乱,因为他在学术问题上涉猎得太过宽泛,无法使自己局限在某一个封闭或连续的思想体系之内。几十年前的一位著名心理学研究者和理论家,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对詹姆斯变色龙般的性情如是总结道:

仅在《心理学原则》一书中,我们就能找到非常明显、使人迷惑、不顾脸皮的矛盾之处。比如,他既是一位实证主义者,又是一位现象主义者。每周的二、四、六,他会倒向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但在一、三、五,他好像更有才气,能写出意识流、宗教体验的种种和战争道德筝重大论题。

但奥尔波特认为,这种前后不一致是一种美德。他谈到詹姆斯“高产的矛盾之处”,认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常常能接触问题的中心,有助于后人的进一步研究。

这种矛盾的结果是,詹姆斯的理论尽管对心理学的影响颇大,却支离破碎;尽管流传甚广,却从没有处于主流地位。詹姆斯避免创立任何系统,没有形成任何学派,很少培训研究生,也没有追随者。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思想的相当一部分,现在越来越成为主流心理学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美国。詹姆斯在实验室方法和实验方法论方面不如冯特,可他的心理学内含却极其丰富,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和实用主义用途,因而从整体上超过了冯特的系统。一切如雷蒙德·番切尔(Raymond Fancher)所说:

詹姆斯将心理学从一种深奥难解和抽象的科学(其内省式方法论的难度使一些学生避之不及)转变成为一门直接谈论个人兴趣和关注的学科。詹姆斯认为心理学是“下三流的小学科”。它排除了人们想知道的一切,然而没有什么能比他自己的著作更能推翻这一说法。

同类推荐
  • FBI自控修炼学

    FBI自控修炼学

    本书不是专业分析FBI的科学报告,也不是“爆料”FBI内幕的新闻集萃,而是一本以FBI案例为构架进行探讨的休闲性读物,从身体自控、思维自控、语言自控、情绪自控等方面入手,让人们了解FBI自控力修炼的方方面面,起到修习心态、调控情绪、塑造能力、思考人生的作用。
  • 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FBI犯罪心理分析课

    FBI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他们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绩。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准确读懂犯罪心理有密切的关系。FBI在长期与犯罪分子交锋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宝贵的经验,他们通常会通过对方的面部表现、肢体语言、说话声调、穿着打扮等方面,捕捉对方的心理变化,从而识破他们的伪装,让真相浮出水面。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存在着诸多的真真假假,如何辨识他们的真伪,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FBI在破案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只要将它们融会贯通,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就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受人尊重,同时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征途上少走弯路。
  •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从小,被大人教导的我们都深信:“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长大以后恍然发现,童年时期关于被表扬的经历,居然都只与满足了大人的期待有关——而不是你本来就很好。一直在压抑真实的自己,灵魂深处的不安感要如何摆脱?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在本书中深层剖析了“乖孩子”在长大以后自我认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长过程中抽丝剥茧,分析了家庭环境、父母的态度对成年后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找回自信、实现自我价值的处世智慧,鼓励读者摆脱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喜欢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
  •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热门推荐
  • 魅影星球

    魅影星球

    我和我的子孙有两个家,一个在银河系中,一颗名叫【地球】的上面。一个在阿尔塔星系,逃难幸存者取的名字【魅影星球】上。往事不堪回首……
  • 帝国的变节者

    帝国的变节者

    经历过工业革命发展到信息时代进入核子时代的帝制国家。主角某机甲驾驶员,在帝国与联邦的冲突通过战争成长。在次元潮汐,主面位链接异界面位时。征战异界,科技机甲大战魔法炼金装备。异界土鳖瞻仰来自主面位的日常等等。
  • 祸水红颜之倾城绝恋

    祸水红颜之倾城绝恋

    如果说他们的姻缘是上辈子注定的,那么这一辈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身负绝症又如何?巧了,她正好会医。只是自古情债难还,一个是对他情深似海的哥哥,一个是对他恩重如山的恩人,还有一个是她相随相伴的知己,但是这些都不是她的最爱,她爱的只是那个不完美,但是却爱她如命的南无殇。美,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世人看得见他的外表,却无法窥视他的内心,虽然她也是看上了他的外表,但是这不妨碍她继续来窥视他的内心。遇上她,是幸,是劫,是磨难。遇上他,是幸,是运,是幸福。
  • 白云稿

    白云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美不过旧时光

    最美不过旧时光

    在狂飙的车上,何乔安紧抓住她的肩膀,质问:“你说过,死都不会撇下我的,赵晴川,你撒谎!”赵晴川却看着他的眼,笑着流泪道:“我们回不去了,乔安……”何乔安,你休想撇下我,死也不行!这是赵晴川年少时,许下关于一辈子的承诺!可是一场大火,将这一切烧成灰烬,父亲病故,养妹背叛,地狱归来的赵晴川只为仇恨而活!那段充满痴情眷恋、刻骨铭心的旧时光,终究成了最美的回忆,在生命的灰烬里,开出花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毒后妃

    阴毒后妃

    我没有名字,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无名,我不知道父母是谁,是个孤儿,五岁的我装乖巧被人有钱人领养,六岁的我就会阴谋算计,,十二岁的我被撵出家门后成为了几百名流浪儿童的头,十五岁的我被最好的朋友算计失了童真,二十岁的我身价上亿,美貌绝伦,足智多谋,有了绝对的自信和资本,我要让所有背叛我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应!千算万算,却没算到,我会因为车祸而穿越!倾城玉,东国的王,让我万千宠爱于一身,让我承载着这后宫中所有女人的嫉妒·阴谋和陷害,而我却没了理智和防备,相信了他是真的爱我,当我满心欢喜,幸福的憧憬未来的时候,他却狠心打破了我自己假想的幸福。“欧阳顶顶,真的以为朕是爱你的吗?为了保护婷儿,朕只能假意爱上你,迷惑你。不让你心甘情愿的替代婷儿,朕又怎么能知道背后下毒害婷儿的凶手是谁?你,欧阳顶顶,死活和我有什么关系!!”“总有一天你会后悔!我欧阳顶顶对天发誓,我此仇必报,总有一天,我会带着锋利无比的刀,一刀一刀的剥掉你们的皮,放干你们的血,把你们仅剩的骨头喂狼,你们等着!!”此时的我仇恨充满了双眼,我会把这些人给我的侮辱百倍,不,千倍的偿还回去!我不会死在任何人的手里,我的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望着深不见底的悬崖,狠下心,跳下……两年后我是黑蝶,西国首富,创建了魅门,有着上千的手下,西国的人都知道我狠毒,听到我的名字就腿软,而我却觉得,我的狠毒始终不及那人一分,现在的我身边美男如云,而我却从不动情。仇恨腐蚀着我的心,我要回到那个地方,我要报仇,悬崖上的那个誓言,我定要实现!"你肯定不舍得吧!这么美的脸,我好想划上几刀,看看效果,呵呵,倾城玉你是不是很心疼?很难受?可是,我真的好开心呢!”我脚踩着他心爱的女人,手里拿着锋利的尖刀,划过林婷儿的脸,开心的欣赏着他脸上的恐惧的表情。“不要!”我偏不如他的意,刀尖狠狠的划破林婷儿的脸……*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推荐偶的新文:《绝色天下之极品弃妃》推荐我的完结文,《雉妾》偶的新文:《极品特工狂妃》?pstyle=1很好看哦!?pstyle=1小猫做的视频,也很好看呢!
  • 木马

    木马

    石岩回过头,先是看到了女人眼里的惊喜,然后看见了木马的微笑,那张向来缺乏表情的脸,就像一朵含苞已久的花,突然间就那样灿烂地盛开了。这种无邪的笑容,让石岩觉得莫名欣慰,他鼻子一酸,突然间眼眶就湿润了。他叫我?石岩问。他不敢相信,一个几个月没有出过声的孩子会开口说话。但的的确确,木马说话了。女人抱着他走过来时,石岩看到,这个孩子的嘴巴在不停地翕动。尽管他的发音十分生涩,并且含混不清,但石岩还是听清楚了,从木马嘴里叫出来的是两个字:爸爸。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 重生花之逃不掉

    重生花之逃不掉

    重生花,是它重生的力量,带着我的记忆找到了你。
  • 落日余晖陪你看

    落日余晖陪你看

    在她十岁生日那年,由于她爸妈开的公司刚起步,很多时候抽不开身陪伴在她身边,连一句生日祝福也忙忘了。余文蔚失落极了,心里像是缺失一块特别重要的东西。第二天傍晚时分,她趁林姨做饭的间隙偷偷离家出走。她漫无目的的在公园里逛着,走累了随意找了个椅子坐下,孤独寂寞的她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头埋在手臂下偷偷哭泣着。这时一个热心的小男孩,毫无征兆的走到她前面。男孩身形有些肥胖,个子不高,肥嘟嘟的脸让人觉得很是可爱。很快,两个孩子融洽的玩到了一起,他们很投缘,约定以后还要在一起玩,却不料,时隔十五年后,他们才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