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500000006

第6章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总论(5)

第四秦国变法成功

春秋末期,晋具有相当规模的铸铁生产,楚国已能炼制锋利的钢铁兵器,韩国冶铁手工业非常发达。农田水利工程开凿渠道,也有显著进步,与此相适应的手工业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纷纷出现,大大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冲击原来的旧制度,秦国这时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落后于山东六强。淮泗间的各国都以夷狄看待秦,摈斥秦国。秦在各国社会经济文化飞跃发展的形势影响下,已经到了政治上不大加改革就无以图存的地步。

周显王七年(公元前364年)秦孝公发奋图强,下令求贤。这时在魏相国公叔痤家任中庶子的卫鞅于公叔痤死后由魏去秦国,向秦孝公陈述变法,富国强兵的道理,得到孝公的信任,决定变法。但是,变法之初也受到了旧势力的反对。

甘龙、杜挚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顽固守旧反对变法,商鞅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应随着历史的发展变法。经过辩论,秦孝公同意商鞅的变法论点,任为左庶长,实行变法。

公元前356年孝公下令变法,推动了秦国政治大变革,所釆取的措施:

(一)编组民户,严刑峻法,重新编组民户,不分民户和农奴,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在户籍基础上建立伍什,有互相纠察、告发奸人的任务和同罪连坐的制度。告发好人与作战斩敌首者同赏,不告发奸人,经发觉与降敌同等受罚,伍什还负担连坐罪。

除连坐法外,还采取“以刑去刑”的重刑政策。除制定肉刑、死刑、腰斩、枭首、车裂等严刑外,还增加凿颠(凿穿顶盖骨)、抽胁(抽去胁骨)等酷刑,来镇压反抗者,贯彻所制定的法令,加强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二)整顿官爵,奖励军功:军事官吏担任作战任务,行政官吏,战时也参加战斗。商鞅变法规定二十等官爵。军队中地位最低的兵,称为“小夫”,四级以下的行政官吏编入军队后,就都是兵,称为“卒”。带有官爵,则成为“步卒之有爵者”。军功以战场上斩获敌首级多少来计算,斩获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给爵一级,官爵提升与斩获首级必须相称。按爵位高低授与耕田,奴隶赎身,减刑,享受食邑租税和担任官职等。对国君宗族的名位按军功重新区划,无功者,不得列入公族簿籍,不得享受宗族的特权。因而无军功的贵族失去特权,变为民户中的富户。有军功的贵族,最高爵位,不过封侯,收食邑内租税,不直接管理民事。

(三)崇本(耕织)抑末(商贾):秦国地广人稀,所以商鞅把奖励开垦荒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之本。为着防止商贾兼并土地,变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鼓励垦荒,《商君书·垦令篇》列举了二十条具体措施,其中有抑商政策。

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厮、舆、徒、童的名字与数目,以便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税额,税额要高于成本。加重关卡。禁止私自贩卖粮食,防止垄断市场,牟取暴利。

(四)禁止游宦,杜绝私托,商鞅为了推行变法令,采取“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篇》),以打击一些人的复古思想。向时下令禁止游说之士的活动和私门请托的歪风。

商鞅的巨大变革,遭到贵族领主的反抗,以太子驷为首的贵族反抗最激烈。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为君嗣不便施刑,就把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处刑,“刑其傅公于虔。黥其师公孙贾”。结果第二天新法就行通了。新法执行十年,秦国境内出现:“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由于变法初步成功,对外战争不断胜利,成为第一大强国。

公元前350年,秦迁都咸阳,商鞅又实行第二次变法。它的基本要点是:

(一)重划政区,实行县制: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划分四十一个县,每县设置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令乃一县之长,县丞掌管民政,县尉掌管军事。(二)按照户口征收军赋。商鞅曾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种把大家庭分化为小家庭的政策,基本目的就是增收赋税和增派徭役。(三)废除井田制,开阡陌:用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保护土地私有制,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允许土地买卖,这对刺激当时地主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四)统一度量衡制:这是对统一赋税、俸禄制度和发展商业的重大贡献。现流传于世的还有商鞅当时所制的“方升”(存上海博物馆)。

商鞅在变法中,还制定了一些吸引三晋人民到秦国定居的政策,比如供给外来农民的田地、住宅,免除兵役,专力耕织等。秦民则服兵役,轮番出战(见《商君书·徕民篇》)。因而使秦既能征召大量兵员入伍,又有坚持生产的足够劳力,秦国的力量与日俱增。虽然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杀害,但变法已深入人心,终于为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七国的建郡与长城

第一维护统一政权的建郡

春秋战国期间,社会形态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各国在开拓疆域时,不再采用分封办法,于是郡县制应运而生。晋、楚、秦等大国,往往把新兼并的地方设为县。春秋初期,楚建县渐多。春秋后期,晋把县制推行到内地。县与卿大夫封邑不同,有一系列集权的政治与军事组织,特别是征收军实、征收赋税、征调军役制度,使国防力量增强,便于国君集中统治,同时又加强了边防。国土扩大,县的管理能力有限,于是在边境荒僻的地方又出现了郡。最初郡比县地位低,到战国初期,边境逐渐繁荣,于是,就于郡内划分成几个县,这样,郡就发展为大于县的行政区划单位。魏国上郡,竟有十五个县(《史记·秦本纪》)。赵国代郡有三十六县(《战国策·秦策一》),韩国上党郡有十七县,燕国上谷郡有三十六县(《战国策·秦策五》)。郡县两级制开始于三晋,后来才推行于各国。郡县的形成、为新兴地主阶级推翻奴隶主阶级分封制起了决定性作用。

战国时代设郡于边境,主要目的为巩固边防,防备敌国入侵。但由于兼并战争激烈,各国在中原地区的边境也陆续设了郡。当时较为著名的郡有:

上党郡:上党是韩、赵、魏交界之处,又属于山岭险阨之地,韩、赵、魏都在上党设郡。

河东郡:魏失西河上郡,在河东设郡。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秦军的进攻。

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为赵国设置,以防林胡,楼烦和匈奴的入侵。

上谷等郡:燕国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以防御东胡。

陇西郡、北地郡:秦设置陇西、北地两郡,以防西戎的侵掠。

江东郡:楚灭越,设江东郡。

黔中郡、巫郡:楚所设,以防南方部族。

汉中郡:楚所设,主要是为防秦入侵。

郡担负保卫边境重任,郡长称“守”,被尊称为“太守”,都是由武官充任,“出军命将”和“边地任守”。郡守有征发全郡壮丁出征的权力,指挥郡兵作战。秦司马错曾征发陇西兵卒,带同蜀郡兵卒,攻楚黔中。

秦进攻六国,兼并土地,都必定设郡。及并吞了六国,郡县制也就推行于全国,并成为流传于后世的基本行政区划制度。

第二防御侵略的长城

春秋期间诸侯进行兼并战争,都以兵车为主作战,双方都尽量避免运动于困难的地区,战场多选在平坦开阔和两国封疆间的平原,也就是所谓“疆场”,所以当时人们把战争称为“疆场之事”。春秋列国期间,各国国境虽已建立关塞,但平时一般不派重兵戍守,到战事发生,才派军队去防守。到战国时代,不仅平时有兵驻守,还增建亭、障,有了望敌情和预报警讯的烽燧设备。由于战争规模扩大,需筑大规模防御工程。这些工程,把城塞关隘连接成线,就逐渐形成了“长城”。战国初期,各国分别建筑的长城如下:

韩长城: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兴建亥谷以南的长城,连接魏中原长城。

魏长城:为了防御秦人的进攻,魏在西边沿着洛水流域筑长城,南起于郑(陕西华阴),越渭水、洛水,经过现今大荔、澄城、洛川等县,北上近于甘泉县,称魏长城。魏迁都大梁后,因防备秦军进攻,于周显王十一年(公元前358年),从黄河边的卷(河南原阳县西)开始,经阳武(原阳东南),再向西南至密(密县东北)筑长城。

齐长城:修筑较早,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又增筑“防以为长城,于是称为‘长城巨防’。齐长城西起自防门(山东肥城西北),经五道岭,沿泰山西北麓,依沂蒙山脉,东止琅琊海岸。

楚长城:楚在东周初期即有长城,由鲁关(河南鲁山县西南鲁阳关)起,折向东,经犨县(鲁山东南)而东到潮水,再到沘阳(河南泌阳)。利用沘二水堤防,连结山岭地势筑成。战国时代,楚顷襄王时扩建长城,从鲁阳向西,东北接翼望山(栾川县南),南达穰县(邓县)。

战国后期,秦、赵、燕北部,经常受到匈奴,东胡、林胡和楼烦等游牧民族侵扰。这些游牧部族,精于骑射,作战流动性大。燕、赵与秦于国境北部筑长城,以限制和防范胡骑的驰突和袭击。燕、赵、秦三国所建筑长城的概略轮廓:

燕长城:燕南部长城由易水堤防扩建筑成,当时即以“易水长城”并称。这条长城西自河北易县西南起,穿过北易水,沿着南易水东去,经过汾门(徐水县西北),再沿南易水和秽水(大清河)走向东南。燕于北部还筑有北长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红山北方沿西戛河北岸存有燕长城遗址。部分经过老爷庙、八家子、撤水波等村。

赵长城:赵对修筑长城也很重视,尤其是对防御北方的长城,赵武灵王破了林胡、楼烦之后即行构筑。北部长城有两条,一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加河以北;一条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向东,经过包头北,沿乌拉山向东,沿大青山,经过呼和浩特市北。卓资、集宁市南及河北张北县以南。赵国的南长城大约从河北省武安县西南起,沿漳水至磁县,到肥乡县南。

秦长城: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灭义渠西戎国后开始由陇西郡和北地郡建筑长城。西起临洮(甘肃岷县),经过渭源县北、狄道(临洮县)、兰州市东北,进入宁夏。

燕、赵、秦三国建筑的长城,各以本国需要为前提,不相连接。秦统一全国后,以燕、赵、秦原来建筑的长城为基础,重新统一规划,增补改建,成为西起临洮、东北至辽东的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七国的兵力与战争规模

周朝军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管仲相齐,寓兵于民,“作内政以寄军令”,五家为轨,五人为伍,十轨为里,五十人为小戎,四里为连,二百人为卒,十连为乡,二千人为旅,五乡人为师,万人为军,国有三军。晋初建二军,文公争霸扩建三军,后扩大为六军。在几次大战中,城濮之战动用七百乘兵车,鞍之战动用八百乘兵车。

到春秋中期,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6年),楚国伐郑之役只出动六百乘兵车。齐在桓公全盛时期,也没有超过八百辆兵车,共三万人用于作战。春秋五霸,全军兵力都不及十万人,到了后期,由于郡县制的推行,经济的发展,人口繁衍,地主阶级取代旧奴隶主统治政权,束缚在宗族势力范围内的大量劳动人民,获得解脱,奴隶转变为农民,促进了社会的兴旺,各国兵力大增。晋有四十九个县,每县有一百乘兵车,共有四千九百乘兵车。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治兵于邾南,有四千乘兵车,每乘以三十人计,就有近十五万的兵员,加上徒兵、厮卒,当不止这个数字。楚灵王时的楚国,兵车达到万乘,兵员有数十万人,出现了所谓“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到战国时代,大国兵力就更多了,从几十万到二百万之多。

战国七雄的兵力,通常是依据土地大小、人口多少而决定的,七国土地以楚为最大,韩为最小,人口以楚、魏为最多,楚约五百万,魏近四百万,秦、齐、赵各为三百五十万左右,燕、韩相等,各为三百万左右。按五人出一兵统计,各国的兵力:

楚:持戟(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秦:带甲(奋击)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齐:带甲数十万。

燕: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

韩:兵卒三十万,用于防守边境关塞外,用于战斗的不过二十万。

赵: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魏:带甲三十至三十六万,防守边境和辎重部队约十万以上。魏军全盛时代的兵力:武士(精锐)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冲锋)二十万,厮徒(徒卒厮役)十万,车辆六百辆;骑五千匹。

春秋至战国初期,使用于战场的兵力数量,通常在十万左右。《孙子兵法·作战篇》称:“驰车(轻车)千驷,革车(重车)千乘,带甲十万”,“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吴起用兵据说不过五万(《吕氏春秋·用民篇》)。马陵之战,魏军和齐军兵力都没有超过十万。战国中后期参加战斗的军队数量猛增,但军队的伤亡损失也随之成倍增长。

公元前293年,秦白起声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秦军击破魏军,斩首十五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活埋赵军达四十多万。

公元前251年,燕军攻赵,燕军动用六十万大军,其中栗腹率四十万兵攻鄗,庆泰率二十万兵攻代(《战国策·燕策三》)。公元前225年,秦先派二十万人攻楚,次年王翦率六十万人再次攻楚才击破楚军。

同类推荐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铁鹞子

    铁鹞子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天下归一,四海承平,王朝奠基,方兴未艾。这是最绝望的时代,群雄皆灭,英豪束手,黄钟弃毁,瓦釜雷鸣。这是名臣宿将意气风发的当空旭日:立身朝堂者,面折庭争直言抗辩,一身傲骨铮铮作响。才兼文武者,出将入相开疆辟土,满腔壮志蓬勃不熄。这是寒门贵子踌躇难行的漫漫长夜:世家膏粱,征辟察举直送青云,易得终南捷径;草野俊杰,沉沦下吏埋首案牍,徒留两鬓白发。酒徒狂歌末路,名士吟啸五湖,商旅浮舟海上,此时盛世风流,俊采星驰。豪强田连阡陌,四夷蛰伏生息,遗民怀刃侧目。此刻风雨欲来,江湖潜沸。谁也没有在意,一名边郡庶子,正引吭高歌:“男儿须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展翅欲飞!
  • 清:矛盾重重的王朝

    清:矛盾重重的王朝

    清朝的历史,黑暗与光明,专制与开拓,偏狭与雄壮,相依相存,是最让人迷惘、最令人感觉时空混乱的历史。纵观近三百年的清王朝,清朝上层统治者,长驱入关,四向开疆,革弊鼎新,精心运筹;屠杀百姓,施行苛政,吏治腐败,故步自封。特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他们构造的“多民族共同体”宏大疆域格局,独辟蹊径的“汉化”设计,雄才大略的“大一统”功绩,无比清晰的政治统治术……在千万平方公里的境域内,成功建立独特的政治新秩序。他们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鲜血和叹息,也有史诗般辉煌的荣耀和新思维!
  •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本书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长廊中去抓取那些生动感人的事件进行生动的描述。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多少英雄故事不过是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他们或许只看见站在高处手握生杀的权利,却不见耗尽了民族的精血。随着司马氏篡夺天下,八王之乱为胡人打开了南下的大门,中原大地迎来了黑暗的时代。刘彦来到了公元340年,历史俗称“五胡乱华”的历史时期。面对中原满地胡人和即将被杀绝的族人,他别无选择,只能奋起为生存而战!……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我有系统金手指,诸君且与我一同杀胡,尽复汉人河山,再塑强汉辉煌!……亲们,请继续相聚到荣誉的新书:《春秋大领主》直接搜书,或是点荣誉的作者名,可以找到。让我们再一起慢慢的变老!
热门推荐
  • 特殊的活死人

    特殊的活死人

    半夜,加油站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一辆纸车来加油。看过这段监控视频的人,接二连三离奇死亡。而我,正是最后一个死亡目标。为了活命,我找了懂行的瞎子婆婆给我驱邪,却不料她因此而死。我身中邪术,成了一名特殊的活死人。然而这一切并未结束,只是一场诡谲阴谋的开始。
  • TYPEE

    TYP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而在这里,一颗本应无忧无虑的幼小心灵却要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体味成长过程中的无奈百味: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清贫,在学校饱受轻鄙……面对如此坎坷人生,她也曾苦闷、忧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另一扇大门终于为她打开。
  •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又称《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是德国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加工德国民间的童话、神话、传记,完成出版的一部著名童话集。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第一卷于1812年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共收录童话200余则,自问世以来,《格林童话》在全球影响十分广泛。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家庭保健小百科

    家庭保健小百科

    本书汇集了家庭常用医学预防保健常识701例,内容浅显朴实、权威实用,是呵护全家健康的必备之选。除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更有日常生活中健身强体妙招推荐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良好建议。一书在手,让你远离疾病。健康常伴。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走进此书一探究竟吧。
  • 战族传说系列(四)

    战族传说系列(四)

    段眉道:“不愧是我的女儿!嘿嘿,牧野静风也太低估我了,若是他真的以为刀诀是真的,岂不早已杀了我们灭口?又何必多费心思,派众多属下看守?风宫势力遍布天下,我们此刻离他们不过二十余里,他们怎么可能迟迟追寻不到我们?牧野静风想借杜柏的人头,骗取真正的刀诀,真是痴心妄想……
  • 娘子且慢行

    娘子且慢行

    云洛洛这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江湖祸害终于出嫁啦!举江湖上下一片欢腾鼓舞,鞭炮声,庆贺声,声声不绝于耳!啥?娶她的倒霉鬼竟然是名满天下的白家大少,那个据说十三岁就高中状元,却迟迟不肯入仕的玉容公子白吟岚?!糟蹋啊糟蹋!不知哭碎对少女儿芳心!然,江湖快讯曰:云洛洛成亲不到三日,被夫家嫌弃,扫地出门!闻讯,众少女看到了曙光,纷纷跃跃欲试!可实情只有一逃一追者知!“你丫就是一个心肝肚肺全都黑透了的书生!”某祸害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娘子,为夫手无缚鸡之力,唯有厚黑一项专长。若不尽心使用,岂不是要将娘子白白拱手让人?”某厮答得理所当然!娘子翘家行走江湖,为夫自然要妇唱夫随,谁晓江湖险恶,前有豺狼对着娘子虎视眈眈,后有虎豹对着自己垂涎欲滴。这漫漫江湖追妻路,怎一个难字了得!“娘子慢行!为夫跟不上!”“滚——!”【《绿罗裙》的姊妹文,喜欢的莫要错过啊!金品质坑品,每日速更!看过的都知道!~推荐收藏奉上吧~鞠躬撒花,退下看文!~】
  • 甜甜小青梅傲娇竹马溺爱宠

    甜甜小青梅傲娇竹马溺爱宠

    三岁的顾甜甜遇到了七岁的韩墨珩,这产生的化学爆炸,足以炸掉一个地球。产生的狗粮,足以撑死哈巴狗,柯基…所以导致在他们俩身边的朋友都认为,现在的宠物犬这么稀有,都是被他俩撑死的二十年后新婚当晚,“甜甜,我都忍了二十年,终于现在你是韩墨珩的专属了”漫漫长夜,无心睡眠~『此文是宠文,全程无虐』
  • 普济本事方

    普济本事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