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3000000002

第2章 镇海堤

“沧海桑田”一词,贴切地准确描绘了镇海堤与南洋平原的生死关系。要么“沧海”,要么“桑田”。镇海堤存,则南洋平原一年三熟,水乡渔米;镇海堤亡,则南洋平原蒲草丛生,泽国水乡。

不知是谁?什么时候?创造了“沧海桑田”一词。没有哪一个词能像这个词,这么贴切地准确描绘了镇海堤与南洋平原的生死关系蜒要么“沧海”,要么“桑田”。镇海堤存,则南洋平原一年三熟,水乡渔米;镇海堤亡,则南洋平原蒲草丛生,泽国水乡。

木兰溪木兰陂以下的干流“感潮段”,建有漫长的南北洋防护堤,总长近百公里,是木兰陂灌区南北洋平原的屏障。自古以来,莆田是个多台风、多暴雨的地方。“感潮段”两岸的防护堤,每年都要几次经受强台风催生的强海潮、大暴雨带来的大洪水的上下猛烈夹攻,稍有疏忽,定然堤溃家园毁。其中,镇海堤地段历来是最重要、最关键、最惨烈的地段。

镇海堤是木兰溪三江口至入海口“感潮段”南洋平原的防护堤,跨黄石镇东甲、遮浪、徐厝、东山、东洋五个村,总长近五公里。镇海堤东濒兴化湾,台风来袭时,暴风骤雨总是裹挟着台湾海峡掀起的巨浪狂涛,迅猛穿过兴化湾,经喇叭形的入海口放大后,突入“感潮段”,以摧枯拉朽之势,扑向正面的镇海堤。而此时的镇海堤前“感潮段”,往往正艰难地承受着木兰溪上游汹涌奔泄而下的一个个洪峰。一时间,风激着水势,水仗着风势,狂风,巨浪,暴雨,洪水,汇成排山倒海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猛烈撞击着镇海堤。镇海堤的南面,一马平川的沃野良田、炊烟袅袅的小家庭院,绵绵延延几十里,直至著名的壶公山脚下。一旦镇海堤失守,海水共洪水将滔滔涌入,南洋平原势成鱼鳖的天下。镇海堤所承受的压力和位置的重要,可想而知。借用带有军事色彩的话:每一年台风期,镇海堤前的决战,关系着几十万人的身家性命,是一场决定南洋平原生死的具有战略性地位的关键战役。

有关的志书都说,镇海堤是唐朝福建观察使裴次元倡建的,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与暴风骤雨、江海狂涛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南洋平原的命运与镇海堤的存亡,已紧紧地连在一起。而镇海堤的命运却与世之盛衰、国之强弱,紧紧地连在一起,甚至与当政者的贤能或昏庸,也紧紧地连在一起。

镇海堤畔的黄石镇东甲村,有一小群建筑,其中的一座格外引人注目。这一座叫“镇海堤纪念馆”,也叫“报功祠”(明称“崇勋祠”,或许此称呼更直接了当、更贴切)。“报功祠”是古建筑,祠内主殿奉祀清道光年间福建省总督孙尔准夫妇和邑人进士、修堤先贤陈池养。“纪念馆”为近年重修后命名,加了一些内容,实际仍是祠庙功用,大概当时考虑的是如何打好“擦边球”。馆内塑有九尊当地认可的对镇海堤建设曾有突出贡献的古今中外代表性人物的塑像,常年同受百姓香火。他们是:唐裴次元,明黄一道,清孙尔准、孙夫人、陈池养,英国人华实,民国苏儒善,共和国原鲁山、王天全。

裴次元任福建观察使时,于813年莅莆,首倡创建镇海堤。黄一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兴化府知府任内,重修镇海堤,首创用巨木杂竹为楗,内实乱石,筑“天地元黄”四矶,以消杀潮势。此二公入祀,众望所归。

孙尔准、孙夫人、陈池养,本就是报功祠中已奉祀人物,是清道光初期(18211832)大规模重修镇海堤的主要功臣。孙尔准是决策者,多方努力,争取项目批准和拨款。孙夫人曾献策“堤外抛石,消力阻浪护堤”,并捐“私房钱”,以作购买抛石之资。其见地作为,均不让须眉,百姓已不把她当“官太太”看,是祠馆供奉的唯一女神。陈池养是这次大规模重修的“总指挥”。这位老乡曾在直隶当过知县、知州,1821年奔父丧归故里后,干脆不当官了,一心致力于兴修水利,莆田大大小小的水利项目,都有他的一份心血,著有十分宝贵的《莆田水利志》。按现在的话说,他是莆田那时各类水利项目的总指挥兼总工程师。

华实,英国苏格兰人,剑桥大学毕业,清宣统元年(1908)来莆任外科医生,四年后任圣路加医院院长、莆田红十字会理事长。其入祀虽让人意想不到,却也在情理之中。原来,1919年秋,强台风袭击莆田,木兰陂首、镇海堤均遭受严重破坏,华实主持修复。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莆田,救死扶伤之余,居然关注民生,募款修复水毁工程。这样的“老外”,老百姓不多见,故诚心地念之、祀之。

苏儒善,古田人,毕业于南京大学,1945年任国民政府的莆田县县长。1946年秋,镇海堤又一次被台风暴雨冲决,他在任内致力修复加固。他入祀,再次准、孙夫人、陈池养,英国人华实,民国苏儒善,共和国原鲁山、王天全。

裴次元任福建观察使时,于813年莅莆,首倡创建镇海堤。黄一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兴化府知府任内,重修镇海堤,首创用巨木杂竹为楗,内实乱石,筑“天地元黄”四矶,以消杀潮势。此二公入祀,众望所归。

孙尔准、孙夫人、陈池养,本就是报功祠中已奉祀人物,是清道光初期(18211832)大规模重修镇海堤的主要功臣。孙尔准是决策者,多方努力,争取项目批准和拨款。孙夫人曾献策“堤外抛石,消力阻浪护堤”,并捐“私房钱”,以作购买抛石之资。其见地作为,均不让须眉,百姓已不把她当“官太太”看,是祠馆供奉的唯一女神。陈池养是这次大规模重修的“总指挥”。这位老乡曾在直隶当过知县、知州,1821年奔父丧归故里后,干脆不当官了,一心致力于兴修水利,莆田大大小小的水利项目,都有他的一份心血,著有十分宝贵的《莆田水利志》。按现在的话说,他是莆田那时各类水利项目的总指挥兼总工程师。

华实,英国苏格兰人,剑桥大学毕业,清宣统元年(1908)来莆任外科医生,四年后任圣路加医院院长、莆田红十字会理事长。其入祀虽让人意想不到,却也在情理之中。原来,1919年秋,强台风袭击莆田,木兰陂首、镇海堤均遭受严重破坏,华实主持修复。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莆田,救死扶伤之余,居然关注民生,募款修复水毁工程。这样的“老外”,老百姓不多见,故诚心地念之、祀之。

苏儒善,古田人,毕业于南京大学,1945年任国民政府的莆田县县长。1946年秋,镇海堤又一次被台风暴雨冲决,他在任内致力修复加固。他入祀,再次证明了莆田人的厚道、公允。只要做了好事,莆田人就会记住他,感恩他。

原鲁山,山东莱州人,1949年随军南下,1955年12月起,连续十多年担任莆田县县长。1961年22号台风正面袭击兴化湾,镇海堤严重溃决。1962年1月,莆田南北洋海堤工程指挥部成立,县委决定原鲁山任总指挥,镇海堤全线重修。工程完工后,基本根绝了南洋平原海淹水患。共产党的县长成为了这里的“神”,刚开始,难免会有人惊诧,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不过是老百姓以传统的方式,对县委县政府长期大举兴修水利,改善人民生活的肯定而已。虽然大家都会觉得那是集体的决定、行为,怎可功归一人?但若把这种现象看成是老百姓让他来代表领导集体,不就好理解了。说不定什么时候焦裕禄、孔繁森们,也会在任职地演化为“神”的。

王天全,本乡本土东甲村人,生前是著名侨乡江口镇的党委书记,对莆田的改革开放、三资企业发展贡献巨大。莆籍作家陈章汉在长篇报告文学《江口风流》中,对他在江口的开放、灵活、服务、铁腕,有诸多入骨三分、有血有肉的细致描写,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不可复制的特殊人物。若江口创建“开放祠”或“开放庙”,此公进祠庙一定不会有悬念。在老家入祀,难免会有人探究一番。不过,当地资料显示,他在世时,力倡并引资筹款,修筑黄石镇至东甲村、镇海堤的水泥公路,乡亲们很是感念。

其实,这里的“报功祠”和“纪念馆”,完全是老百姓心中“一杆秤”的物化。这“一杆秤”,对是非善恶的评判,直接了当,干脆长远。做了好事,就念你、敬你、赞你,甚至祀你;做了坏事,也难免说你、骂你、批你,甚至咒你。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将镇海堤石料,悉数拆运、修砌平海、莆禧两城,仅留下原来附石的土堤,致使之后的近150年内,土堤失去防护屡屡溃决。严重的几次,白浪长驱至壶公山下,南洋平原一片汪洋,百姓苦不堪言。虽然事情早已过去了六七百年,且如今堤固岁丰,百姓生活安康,但对周德兴的骂声却依然不断。这真是好事坏事,老百姓点点滴滴都在心头。

我们一行徒步至此,久久地徜徉在这一小群建筑物之间。我忽然想起我的一位同事,在力倡推广农村宫庙建文化室时曾经多次说的话。他说,咱们乡下大部分宫庙供奉的神明,大都是生前做了好事,受到老百姓敬仰的人。是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文明史中,好人走上神坛,是推动进步、教化社会,具有特殊实用价值的普遍现象。就如眼前的这“九塑像”,袅袅香火,承载的是老百姓的是非观、道德观,弘扬的是老百姓的行为准则,多做好事,不做坏事,通俗,直观,易懂,在理,而且“初一十五”(民间习俗,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都给神上香)警钟长鸣。常言道,民间的事让民间自己办。这样的事,还是让民间顺其自然的好,许多时候曲调高了,未开口即畏之,能跟着唱的自然就少了。

镇海堤上,一路立有许多的石碑,多为记载镇海堤的沿革、历朝历代历次修筑的简况,也有不少是表彰为修筑镇海堤作出贡献的各类人物。在这里行走,仿佛走进了莆田的露天水利博物馆。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矗立在遮浪水闸旁的石碑。石碑记载了遮浪水闸1959年12月动工,1960年5月完工的修建过程。特别记述:“在兴建水闸清基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海土滑坡,有十六位社员不幸遭难。”石碑详细刻录了这十六位牺牲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其中,遮浪村14位、海边村2位,女12位、男4位,年龄最大48岁,最小16岁,平均不到27岁。碑文说:“遮浪水闸可与东山、桥兜、港利三座水闸媲美,党的功勋和全体社员的辛勤劳动,永远受到人民的歌颂,因公遭难的十六位社员,永远受到人民的爱戴和纪念。”从唐至今,镇海堤的修建,基本处于农耕社会的生产力阶段,劳动密集是主体形态,每一次的修筑,都离不开千军万马、人山人海。因此,完全可以说,劳动人民,只有劳动人民,才是修建镇海堤的真正英雄。遮浪水闸石碑,为镇海堤开创了给普通劳动者树碑立传的先河。

当然,在镇海堤上行走,也完全可以非常的轻松、惬意,甚至充满诗意。“感潮段”亦河亦海,景观丰富特别,生动有趣。这一河段堤岸脚下,绵延着不淡不咸的滩涂,是海蛏、跳跳鱼、红鲟、小鱼小虾等各类“小杂海”的重要产区。沿岸村落连着村落,莆田韵味的独有民居鳞次栉比,人口稠密,民俗奇特,一路充溢着特色浓郁的莆仙风情。这一河段,至今保留着莆田最古老形态的木制小渔船。或许是这一带居民,收入多以工业、农业、手工业、商品贸易为主的缘故,似乎都对小渔船抱着将就将就的心态。莆田其他地方的渔船都已更新差不多了,只有这地方依然保留着众多的斑斑驳驳的各色小船,悠哉悠哉地飘荡在宽阔的江面上。在这样的堤上行走,往往让人情不自禁地随着不断晃荡起伏的小船,萌发出缕缕悠悠之古情。

木兰溪全程行走结束后,我与几位同好又多次到这一河段采风。有几次我们是在凌晨四时即从市区出发,赶在东方露出“鱼肚白”之前,在堤上架起相机,捕捉黎明时那无声的紫蓝、天际边那絮絮的早霞、水天间那激情的晨红、江面上那古拙的小船、滩涂边那穿着红衣服讨小海的渔家女……似乎是大自然的刻意眷顾,每次,镇海堤总是毫不吝啬地把江天一体的美景、温情,默默地奉献给早起行走的人们。

同类推荐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管子(精粹)

    管子(精粹)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和发展。战国时期管仲学派及其学说进一步发展,并与诸子百家争鸣交流,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体系,从而为《管子》一书的完成提供了坚实基础。本书从《管子》中精心遴选43篇精华篇目,并对原文逐一进行注释和翻译,力求从政治、经济、礼仪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管仲的执政见解与措施,准确阐释管仲的伟大思想,是现代人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的珍贵资料。
热门推荐
  • 丫环不好当

    丫环不好当

    一个二十七岁的女人一个倒霉的女人她,罗梦顔,为了找到心爱的男人,跑到观音庙求菩萨,结果睡一觉就跑到古代去了,还是个不知名的朝代……他是龙翔国的皇上的亲弟弟,他不愿意整天呆在皇宫,所以自己建了龙威山庄,他高傲,冷漠,武术非凡,应俊萧洒,是每个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孟轩他是不可一世,冷血无情的杀手,却注定栽在某个女人的手上,不可自拔……他生来皇上命,后宫妃子众多,却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女人……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 快穿系统:反派boos好凶猛

    快穿系统:反派boos好凶猛

    毕冉有两大愿望。征服世界和赚钱。然后她绑定了一个专业反派系统。很好,可以名正言顺的征服世界和赚钱了。系统:赚钱?您明明是抢劫?懂?*毕冉:系统,你听说过外挂吗?毕冉:通知你一声,我要开挂。系统:……?系统:……你要干嘛?宿主,我不许!你回来!毕冉:待我打爆男女主的狗头,在来见你!夭寿啊,我的宿主她成精了!毕冉很谦虚:我低调,我不说。但其实我是个大佬。*文本1V1双洁偶有夸张
  • 撩爱成瘾:萌妻有点甜

    撩爱成瘾:萌妻有点甜

    C城最帅最多金最有权势的顾景琛喝多了,享用了房间里的美人。夏云浅接到未婚夫的微信,让她去酒店有惊喜结果一觉醒来,浑身青紫的她发现,未婚夫还在国外……从此以后,未婚夫成了别人的,夏云浅却被顾景琛缠上了!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围炉夜话普洱茶

    围炉夜话普洱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叶作为国人生活的一项必需品,不仅具备着品饮的功能要素,更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要素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精神寄托。中国茶因地域与历史发展的差异,衍生出不同的茶类,同时各具特色,而有着“茶人饮茶终点站”之称的普洱茶,更是组成中国茶重要的一环。在本书中,笔者将从品饮,功效,评鉴等角度对普洱茶,尤其是普洱熟茶进行介绍,并力图从科学,文化的角度对普洱茶进行不一样的解读。
  • 流星追逐记

    流星追逐记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座小城里,两位狂热的天文爱好者同时发现了一颗绕地球运行的火流星。更为激动人心的是,这颗火流星并非普通的行星,而是一颗由纯金构成的、价值亿万的“金球”!顿时整个小城沸腾了。人们群情激昂,浮想联翩。为捍卫各自的发现权及所有权,两位昔日老友展开了一场气势磅礴、闹剧迭起的疯狂大战,以致到了反目成仇的境地。两个家庭、一段婚姻亦随之陷入尴尬的僵局。国际列强也召开代表大会,展开了暗潮汹涌的利益之争。同时,这个惊人的天文大发现激发了本城一位行为怪异、头脑非凡的天才的灵感。这个怪才设计出一种神奇的机器,成功地使火流星坠落到了格陵兰岛他临时购置的私家宅地内。
  • 轻狂雇佣兵:铁血庶女皇后

    轻狂雇佣兵:铁血庶女皇后

    【女强文】她穿越而来,成为以色事人的明月公主。杀伐果决,她女扮男装不居人后,以倾世才能当为世间贤臣!倾世容华,引世间俊才竞折腰!他是权倾天下的雍容帝王,合纵连横之策,惊才绝艳。他三擒三纵,她若即若离!他对她的宠爱冠绝天下,却换不回她鲜衣怒马三军阵前飘然逃离。当他成为天下之主,再遇上涅槃重生的她时,凤凰相斗,在这人性放荡类似于春秋的野兽年代,倾世红颜,如何一步一步爬上顶峰?!她说:“当我步步为营离开你时,就已经涅槃重生。如今,你是太阳,我也是太阳,可是苍穹,容不得两个太阳!”她说:“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如何处置乎?待我强大,必报之十倍,削其头颅!!”
  • In a Hollow of the Hills

    In a Hollow of the Hil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见亨特

    再见亨特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末世造水师

    末世造水师

    世界上的水源,一夜之间几乎消失殆尽,无数物种灭亡,人类数量十不存一。但不知是否因此异变,存活下来的人类开始长出翅膀……万年之后,罗玄望着干涸的大地,心中有了一个伟大的目标——总有一日,我要让这世间之水再次充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