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00000002

第2章 仰韶文化—新时期时代的鸿篇巨制

发现地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分布范围:黄河中下游

发现及发掘时间:1920年发现,1921年开始发掘

距今年代:5000~7000年

代表性国宝:鹳鱼石釜图陶缸

考古地位:开创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近代田野考古的先河

仰韶遗址的发掘

仰韶文化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但是它最初的发现者却是外国人——安特生。安特生是瑞典的地质专家,早年曾从事极地探险工作。1914~1924年间,安特生受聘于北洋政府,担任中国农垦部矿政顾问,就是这一经历使他成为发现仰韶遗址的第一人。

1920年,安特生派助手刘长山到河南,在渑池、新安一带采集化石标本。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的采集将带给他一个天大的惊喜。几天后,刘长山满载而归,他不仅采集了化石,还带回来一大包石器。看到这些石器,对考古很感兴趣的安特生非常激动,他认为,这些石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刘长山那里,他得知这些石器来自“仰韶村”,就一直想要亲自去那里看一看。

1921年,安特生终于来到了河南渑池仰韶村。他最初发现的仰韶文化层是在仰韶村南大约1公里的地方,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件石锛和一些彩陶片,并在他的《黄土的女儿》一书里对此做了记载。但是,当时的安特生不相信这样美丽的陶片会是史前时期的产物,这一次他在仰韶村只停留了8天。返回北京后,他到北京地质调查所翻阅了美国地质学家庞帕莱在土库曼斯坦安诺的考察报告,那里面有关于彩陶的论述。至此,安特生才坚信他在仰韶村所看到的就是存在于史前时期的彩陶。他说服了北洋政府,于1921年秋,开始了对仰韶村遗址的正式发掘。

在仰韶文化发现之前,有些外国学者或传教士曾经宣扬中国文化西来说,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史前文化,没有自己的石器时代,后来的中国文化乃至人种都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当时,我们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中国有新石器时代遗存,对这种观点无法进行有力的驳斥。但是,仰韶村及后来一系列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说明我国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并且我国的新石器文化颇具特色,是世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那些主张中国无石器时代的理论不攻自破。

在仰韶遗址挖掘中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层竟然有2~4米之厚,这表明远古人们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最后,经专家认定,这里就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因其标志物是带有彩色花纹的陶器,所以叫彩陶文化。又因为它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所以把该文化类型命名为“仰韶文化类型”。 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渭河流域、山西西南和河南西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纵横数千里。在该分布范围内共发现仰韶文化类型的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

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全面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为探讨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基础条件,开创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近代田野考古的先河。从此以后,我国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并且从对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扩展到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逐步建立了中国考古学体系。

仰韶遗址中所发掘的遗存

仰韶村背依韶山,三面环水。站在仰韶遗址上,你会由衷地佩服古人,他们竟然选择了这样一个山水秀美、风光宜人、土地肥沃的场所来定居,眼光可谓犀利。 5000多年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勇敢智慧的远古先民,他们用刀耕火种创造着生活,他们借用美丽的陶器抒发着情感,享受着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他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同时创造出了缤纷灿烂、传承千古的仰韶文化。 

仰韶时期同样是女人占主导地位,妇女不仅要承担农业耕作的繁重劳动,还要从事采集、制陶、抚养子女、料理氏族内集体生活等各种事务。她们担负着社会生活的主要职能。但是,随着当时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仰韶时期的农业开始由刀耕火种转入锄耕阶段,农作物以种植粟、黍为主。这样,农业生产方面的劳动量增大,仅靠妇女的力量难以胜任,男子也必须抽出一部分精力来从事农业生产。渐渐地,男子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到仰韶文化后期,社会就发展到了父系氏族时代。在仰韶遗址中发现了收割庄稼用的石锛、石锄、木锄、石刀、陶刀、石镰、蚌镰等,还有加工粮食用的磨盘、磨棒、石臼、石棒等。这些石器都经过了一定的打磨,比较光滑。在仰韶晚期的房屋中还发现了很多房间中都有储藏粮食的地窖。这些都可以看出仰韶时期农业的重要性。 

渔猎由主体生计方式转为农业的补充。渔猎来的一些动物作为家畜饲养起来,畜牧业开始发展。在仰韶遗址中就发现有成堆的兽骨,数量最多的是猪骨。

到了收获的季节,农作物的储藏成为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仰韶人就开始想办法制作储藏粮食的器皿,于是,大量的陶器就应运而生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陶器还可以用来盛放烹饪的食物,所以人们就制作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陶器。制作较小的陶器时,他们就用手直接捏成,比较大的就先用泥条盘制成形,或分段作出,再加以黏合成形。彩陶的制作还要用颜料在陶胚表面描绘上各种图案,然后再入窑烧制。陶器的种类有盆、钵、罐等。仰韶人还将生活和自然之美都融入了陶器的制作,一些鱼、蛙、鹿、鸟、花、叶等都被他们综合与概括成彩陶的纹饰艺术,丰富多彩,优美实用。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一幅《鹳鱼石釜图》,图案是一只身躯健美的老鹳,从河中叼起了一条鱼,河岸上则有以木棒为柄的石釜。作者以这种形式,从一个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先民们的早期生活。

仰韶时期的人们最初并没有固定的村落,他们还有一段穴居的历史。但是,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促使他们必须走出山洞,寻找一种更合适的定居生活,所以就有了相对固定的村落。仰韶遗址村落的向心布局有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即以居住区为聚落的核心,住宅呈向心圆形整齐地排列,每个居住群落可能是一个氏族。这种向心布局,意味着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是牢固的。仰韶遗址中葬坑的排列组合与聚落布局一样,氏族成员死后都要埋葬在公共墓地。葬制中的二次多人合葬、女性厚葬、母子合葬等,都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母性权威在社会上受到尊敬的情况。

仰韶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行程中,创造了不胜枚举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历史进步,社会文明、经济文明的发展,它在不断吸收周围诸文化的因素的同时,给周围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仰韶文化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附:仰韶文化发掘后的历史沿革

1961年,仰韶村遗址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1月6日,河南省考古学会在渑池组织召开了仰韶文化学术研讨会。

2001年,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政府主办的“仰韶文化发现8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渑池召开。

2002年,渑池县博物馆落成,陈列物品以仰韶文化的发掘文物为主。

同类推荐
  • 孩子,这才是音乐

    孩子,这才是音乐

    本书从演奏家儿时与音乐之间的不解之缘落笔,展开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成长故事,为广大热爱音乐的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个纯然美妙的音乐艺术世界。字字句句,婉如一泓清曲,静心明理,带你找到音乐的源头。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剖析音乐学习的本质,以及音乐与心灵成长的关系,从自己三十余载的音乐学习,演奏教学,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成长经历中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学习音乐的方法、经验与乐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音乐生命之路,成就生命的艺术之美。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舞蹈,是种活的造型艺术,是感情的最真率、最完美、最有力的表现。灵魂的舞者们,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用原始的肢体律动传递出生命的活力和美的思想。
  •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连纯慧这本《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以音乐人的视角解读西方音乐,尤其是欧洲古典和浪漫音乐的独特魅力。让众多的爱乐者近距离感受西方音乐人聚集于一本书所产生的共鸣。作者连纯慧让读者随音乐家的人生故事而翻腾起伏,共享音乐里你我也会经历的无常人生,并进一步阐述音乐名作的意境及其创作背后的艰难心路历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所揭示的人性与音符交织的艺术热情。
  •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宏观研究,包括观念、方法论、最新观点的评析等,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视野,能够把握历史主线展开丰富的描述。同时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分析,分析更具体,与作品的描写紧密结合,侧重于美学方法的使用,包括方法论的反思。
热门推荐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欲言又止,多的是搁不开、放不下。九夜茴、林特特、八月长安、这么远那么近、小岩井、午歌、宋小君、里则林、小川叔、烟波人长安、韩梅梅······19位最当红的青春文学作者带来了他们写给世界的告白,第一次他们无惧无畏,倾吐内心最深处的秘密。一个故事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期待着那个怀揣梦想的你。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你,在做着你不敢做的事,在过着你想过的生活。也许我们正在走向远方,也许我们始终没有踏上征途。发生或未发生,至少有一种可能正在向我们展开。写给亲爱的你,愿你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 我的系统很任性

    我的系统很任性

    剧情不恶俗,怎么打脸?系统不任性,怎么装逼?一个来自未来的系统,落在了因入水救人而昏迷的赵辰身上,从此赵辰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这不是一个单纯装逼打脸的故事,但如果你把脸伸过来,赵辰不会放弃这个装逼的机会……
  • 远去的藏獒

    远去的藏獒

    这是高原作家杨志军继长篇小说《藏獒》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堪称《藏獒》的姐妹篇。藏獒是高原的精灵,具有坚韧、负重、仗义、嫉恶如仇、捍卫目标、忠诚等优秀品质。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纪实、叙事、追忆及反思,对产生“藏獒”这一高寒优秀动物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了繁复、具体而形象化的铺垫。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作者对他眼中和心中的青藏高原的浓厚情感,这种情感饱含着作家对那最后一块圣地的无限虔诚与眷恋。诗意化的叙述与表达裹挟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对产生“藏獒”(高原精神和高原气质的杰出代表与象征)的环境正遭受市场化的破坏的危险,以及身处传统和现代的矛盾和困惑,表现出深切的关注。
  •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 别的悲喜剧)》为“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别 的悲喜剧)》收录根据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罗密欧与 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改编缩写的两篇故事。
  • 1975:口琴在河边呜咽

    1975:口琴在河边呜咽

    这条河叫白龙河。它流淌了多少年?不知道。据民间传说,这里过去并无河流,有一年干旱,老百姓眼看禾苗都枯死在田里,就祈求上天保佑,降雨消灾。东海龙王的三儿子小白龙奉命前来行雨,由于连续几天呼风唤雨,身体疲惫不堪,就落到地上歇息。待体力恢复后,小白龙跃动身体,又腾飞而去。小白龙栖息之地,就成为一条弯弯的河流,从此,缺河少水之地终年流水潺潺。
  • 小心,瑾慎

    小心,瑾慎

    瑾慎姓苏,原本的名字应该是苏瑾。结果苏母不知为何,在小学三年级时给她上派出所改了名。苏瑾就此成了苏瑾慎。当苏瑾慎遇上裴墨,无知群众和警察叔叔的对话。“苏瑾慎,我有些事想和你谈。”“谈什么?”“恋爱!”他说。被遗忘的曾经,用一生去寻找。
  • 重生之将门千金

    重生之将门千金

    司徒昕,她智商很高,但因为从小是孤儿的原因,她很冷情。在她出的最后一次任务的时候,被“自己人”出卖,在她灵魂出窍的时候,被她随身佩戴的一块凤型玉佩所救,使得她重生,成了妈妈肚子里的一个胎儿。而且,还随身带着一个空间。且看重生在1988年的她,怎么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僾果新作——重生之不当炮灰作品简介:神秘而古老世家——米氏家族的传人米之瑶在睡梦中醒来,却莫名其妙的成了另外一个时空的,为情自杀的米氏家族的米之瑶。同样的名字,相似的身份,却是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人。看米之瑶狠甩未婚夫渣男,收拾白眼狼表姐,然后带着已经落魄的米氏家族,重回家族巅峰。作品链接: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帝妃无双:腹黑王爷追妻记

    帝妃无双:腹黑王爷追妻记

    爱人的背叛,肚子里孩子的存在,都使得楼袭月不知如何抉择。当一切事情尚未水落石出的时候,即墨殇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这个楼兰国的长公主,可当他试图去努力的时候才发现,他似乎忘记了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面对即墨殇,楼袭月又该如何选择?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