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200000004

第4章 卷一(1)

惠定宇①征君、戴东原②吉士、钱辛楣③詹事所著诸书,家置一编,然尚有未刊行者。征君未刊之书,有《周礼补注》六卷,其体例与《九经古义》略同。吴县吴岳生修撰钟骏④尝获遗稿于其家,修撰弟子林香溪⑤博士录其副藏之。吉士未刊之书,有《直隶河渠书》一百十一卷,为吴江周履泰⑥所窃,易名《畿辅安澜志》。嘉庆己巳,缮写进呈。上谓此有用之书也,命刊之,履泰以同知用。吉士之子中孚⑦负书入都,欲辩明之,而无肯言于上者。今不知其稿尚存否?詹事未刊之书,有《唐石经考异》三卷[1]。

[1]赵尔巽等《清史稿·钱大昕传》、张之洞《书目答问》作“一卷”。

[2]乾隆刊本作“《说文统释序》”,《清史稿·艺文志》作“《说文统释序注》一卷”。

[3]全名作“《说文徐氏新补新附考证》”,《清史稿·艺文志》作“《说文徐氏新附考证》一卷”。

,于初刻续改之处,聚荟群书,参互考正,最为精确。王倬甫⑧秀才云:“其手稿今藏海盐陈君其干家⑨。”

詹事之弟名大昭⑩,字可庐,著有《说文统系序》[2]、《说文新附》[3],并刊行世。或尝以其所注《说文》,与段茂堂、桂未谷二家并举。文灿往来南北,遍索不获。博访通人,咸曰未见。王倬甫云:“此书未刻,征君之子小庐秀才绎藏之,书中援引多而考辨少,其援引之处,多与段氏相合。”云。秀才一字子乐,年将八十,耄犹好学,著有《十三经汉学句读》、《孟子义疏》。又与弟同人侗笺疏杨子《方言》,并工篆、隶、真书,性情和易谦慎,人多言似辛楣詹事、可庐、征君。

曾涤生侍郎国藩,湖南湘乡人也。贯通群经,精研小学,熟于掌故,尤究心经世之学。正色立朝,闲邪陈善,有古遗直之风。今上登极,奏请举行日讲,意欲于赞助圣学之中,阴寓陶成人材之意。谓其几在此,其效在彼,必求于人材有益,不徒务讲学之虚名。参考群书,谨拟条款凡十有四:一,考定日讲设官之制。犹宋时崇政殿说书之职与起居注官,主典礼、侍班、簪笔、载记,即周时左史、右史之职不同。一,讲官员数。请照康熙九年之例,定为满四员,汉八员。一,请每日以一人进讲。与寻常召见无异。一,讲官请将阁学及九卿科道与翰詹一体充补。一,保举讲官,请特派大臣四五人各保数员,以备进讲。一,进讲之地。现在请于东书房,此后或有迁移,临时请旨。一,进讲之仪。请令讲官届时捧书入,一叩兴,侍立宣讲;讲毕,一叩兴,趋出。一,进讲之时。请于每日早间引见以后,皇上万机已毕,御前大臣、侍卫等皆已散值,然后进讲。一,所讲之书。请用《大学衍义》及《大学衍义补》二书。一,陈讲之道。固贵忠诚剀切,尤贵明于本朝掌故。请令于每日进讲之时,将列圣至德善政称述一二条,则为讲官者,必熟于国家之典章,此中之磨励人材不少。一,复讲之法。请皇上于疑难之处,俯加诘问讲官,错误之处,仰承指示。若无疑可问,无误可指,即不妨默识。一,纂成讲书。俟将来刊刻流传,以昭圣学之盛。一,讲官体制。宜稍示优异,虽编检科道,皆得照起居注官、南书房翰林之制。经筵侍班,宜在六部堂官之次。一,进讲年数。康熙年间凡十七年,现举旧章,伏愿行之久远,不可遽求速效。十年以后,人材当有起色,可收百年树人之效。奉旨,着于百日后举行。后格于部议而止。又尝见侍郎奏稿有云:“自道光中叶以来,朝士风气专尚浮华,小楷则工益求工,试帖则巧益求巧。翰詹最优之途,莫如两书房行走。而保荐之时,但求工于小楷者。阁部最优之途,莫如军机处行走。而保送之时,但求工于小楷者。衡文取士,大典也。而考差者,亦但论工小楷而不复顾文义之浅深。故臣尝谓欲人材振兴,而使士大夫考古来之成败,讨国家之掌故,而力杜小楷试帖工巧之风,乃可以崇实而黜华。去岁奏开日讲,意此也。今皇上于军务倥偬之际,仍举斯典,与康熙平三藩时相同。然非从容召见,令其反覆辨说,恐亦徒饰虚文而无以考核人材。目前之时务虽不敢妄议,本朝之成宪独不可称颂乎?皇上于外官来京,屡次召见,详加考核。今日之翰詹,异日之督抚、司道也。甫脱乎小楷、试帖之间,即予以兵刑钱谷之任,又岂可但观其举止敏捷,语言圆妙,而不究其真学真识乎!”语语切实,可谓名通之论矣。壬子、癸丑间,粤西红巾贼起,蹂躏吴楚。吾粤冯展云学士特保侍郎总办军务,有“臣观内外公卿有学有识,无如前任礼部侍郎曾国藩”之语。得旨,在籍办理团练,统师东下,拔识贤豪,大江以南赖以底定,重见太平,拭目俟之。

粤东自国初以来,诗坛最盛。讲学者,承前明道学之遗,躬行实践。自东吴惠半农来粤督学,喜以经学提倡士类。时有苏瑞一珥,罗履先天尺,何西池梦瑶,陈圣取海六[1][1]“圣取”、“海六”为二人,桂氏误为一人。圣取指陈世和,海六指陈海六。陈世和,字圣取,一字时一,广东顺德人。贡生,官县丞。陈海六,字鳌山,广东顺德人。与陈世和同列“惠门八子”。四君,称“惠门四子”。此据江郑堂《汉学师承记》也。考阮《通志》、《南海县志》并云瑞一、履先、西池与劳阮斋孝舆为“惠门四子”。又或云履先、西池与钟铁桥狮、车蓼洲腾芳为惠门四子,未知孰是。按:苏瑞一为劳阮斋作《春秋诗话序》称罗履先、何西池、陈圣取诸子皆惠学使所赏,同在师门。又称阮斋并缔交,则皆半农弟子也。尝举乾隆博学鸿词科。若夫博通群书,以汉儒训诂说经者,以文灿所闻,盖自海康陈观楼观察始。观察名昌齐,字宾臣,一字观楼,又自号“啖荔居士”。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官翰詹科道,出为浙江温处兵备道。所至爱民弭盗,修废出滞,多善政,学者称之。高邮王石臞观察序其所著《赐书堂集钞》有云:“先生生平于书无所不读,自经、史、子、集以及乾象坤舆之奥,六书四声、九赋五刑之属,星算医卜、百家众技之流,靡不贯穿于其胸中。故所著书如《经典释文附录》[1][1]原刊作“《经典释天附录》”,现改正。

[2]当作“《测天约术》”,《测天约说》为邓玉函作。、《天学脞说》、《测天约说》[2]及《大戴礼记》、《老子》、《荀子》、《楚词》、《吕览》、《淮南》诸书考证,皆发前人所未发。先生为予词馆先辈,又同直谏垣,公事之暇,屡以古义相告,语其学旁推交通之中加以正伪讹纠。每发一论,皆得古人之意义而动合自然。故余所著《广雅疏证》、《淮南内篇杂志》,辄引先生之说以为楷式。盖予宦游数十年,所见缀学之士,既精且博如先生者不数人也。”长乐温伊初孝廉为观察传有云:“先生论学,谓不当分汉宋为二,且程朱未尝不从训诂入也。”嘉庆二十有五年,观察年七十有八,卒于家。所著《经典释文附录》、《历代音韵流变考》俱毁于火。后重辑《经典释文附录》,成《易》、《诗》、《书》三卷。又著《测天约术》、《楚词音义》[3][3]一作“《楚辞音辨》”,又作“《楚辞辨韵》”。

[4]《广东通志》作“二卷”。

[5]《清史稿·艺文志》作“十二卷”。、《天学脞说》、《临池琐语》、《新论正误》、《吕氏春秋正误》[4]、《营兆约旨》、《囊玉秘旨别传》各一卷,《淮南子正误》八卷[5],《赐书堂集钞》六卷。文灿尝得其遗书读之,其重辑《经典释文附录》自序言,凡注疏、《史》、《汉》、《说文》诸书所引经传,与今时传本异而陆氏未收者,悉采录之。而于《毛诗·载驰》则云:“毛、郑作五章,苏氏作四章。襄十九年《左传》穆叔赋《载驰》之四章,取‘控于大邦,谁因谁极’之意。朱子据之,从苏氏。”于《七月》,则不从《周礼·籥章》郑注“豳风”、“豳雅”、“豳颂”之说,谓当以朱《传》为正。于《周颂》“假以溢我”则云:“襄二十七年《左传》作‘何以恤我’,杜云‘逸《诗》’。朱《传》云‘何之为假声之转也,恤之为溢字之讹也’,盖据《左氏》。《说文》作‘誐以谧我’,誐,吾何切。嘉,善也。《广韵》作‘誐以溢我’。”于“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则云:“朱《传》岐字绝句,《尔雅疏》云‘岐有夷之行’,《后汉书·西南夷传》作‘彼徂者岐’,《韩诗外传》作‘政有夷之行,子孙保之’,《说苑》作‘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1][1]《说苑》原文作“子孙其保之”。清人张宗泰作有“书郑风载驰篇后”,载《鲁严所学集》卷十五,可参考。。”观察为汉儒考证之学而屡称朱子《诗传》,温伊初谓观察论学不分汉宋,此其明征欤。盖无门户之见而平心以求其是者也。

劳阮斋大令,名孝舆,南海人也。雍正乙卯拔贡生,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科,召试未用,旋出宰黔中。初署锦屏清镇,旋补龙泉。又署清溪,调毕节,再调镇远。所至以经学饬吏治,陈布政德荣深与投契。所上劝民开垦、蚕桑、种植之法,布政多采纳,檄行诸郡,民至今称之。适岁饥,有纠众剽掠者,大令拘其魁,以饥民报,薄惩治。邻邑有类此者,其邑令以乱民报,多抵于法,民皆感之,年五十卒于官。所著有《春秋诗话》五卷,《阮斋文钞》、《诗钞》十卷[2][2]即《文钞》四卷、《诗钞》六卷。钱林《文献征存录》则各为四卷。。《春秋诗话》专取左氏之言《诗》者。一曰《赋诗》。如重耳赋《河水》、秦穆公赋《六月》之类。二曰《解诗》。如却至解《兔罝》、穆叔解《三夏》及文王《鹿鸣》之类。三曰《引诗》。如郑公子忽引“自求多福”、陈敬仲引“翘翘车乘”之类。四曰《拾诗》。乃古诗佚句,左氏拾而出之。五曰《评诗》。为吴公子观乐一篇。每条后各以所见附着之,此为自来治《春秋》者所不及,亦自来辑《诗话》者所未道也。大令之子名潼,字润之,一字莪野。乾隆乙酉,由拔贡生中本省第二名举人,受知于太兴翁覃溪、余姚卢召弓两学士。得名最早,事母至孝。少时母授以《毛诗》,后应省试,以《诗经》溢额见遗者再,所知或劝其改经,孝廉曰:“吾不敢忘母教也。”中举人后,母在不肯再应礼闱,以引奖后进为己任。尝言读孔子书,得一言,曰“务民之义”。读孟子书,得一言,曰“强为善而已矣”。读朱子书,得一言,曰“切己体察”。其敬宗恤族,倡率乡党,备赈义举,皆有成绩。乾隆丙午,岁饥,赖以存活者无算。所著有《孝经考异》、《选注、四礼翼、孝经》、《小学正文》、《人生必读择要》、《救荒备览》、《荷经堂诗文稿》[1][1]《清史稿·劳孝舆传》作《荷经堂古文诗稿》四卷。若干卷。

冯耒卢教谕,名经,字世则,南海捕属人也。乾隆庚寅举人,官曲江县教谕。少读书,强记绝人,攻治益力。其学专精郑、孔,而立身行己则追踪关、闽云。初甚拘苦,后读《诗》至“衡门”之下一章,怡然自得。曰:“此君子素位,不愿外之说也。孔颜乐处,岂外求哉!”授徒三十年,硁硁讲说不倦,问字者至馆舍不能容。康布政基田开羊城书院以造士,访粤中邃学砺行而能文章无如教谕者,特聘主讲席,多士咸庆得师。卒年七十有八。所著有《四书学解》、《周易略解》、《诗经书经略解》、《考工记注》、《群经互解算略》等书,皆荟萃诸说而贯通之。而《易》尤邃,其释卦象以《十翼》为据,释爻词以象[2][2]“象”,《辛巳丛编》本作“彖”是。

为本。其讲算法,以《周髀算经》为主,兼通笔算、筹算,随手指画,不差秒忽云。

番禺林月亭学正,名伯桐,粤东硕儒也。嘉庆甲子举于乡,出闽中陈恭甫编修之门。屡踬公车,以选授德庆州学正,卒于官。学正素履严正,学术深醇,以毛西河好为辨驳之论,戴东原不为墨守之学,尝以毛、戴并称之。道光间,乡人士请以学正崇祀乡贤,呈学官牒有“《十三经》之注疏,无一卷不手自披寻;七十载之操修,无一事不心存敬慎”,皆纪实也。学正博通经史,旁涉群书,所著有《毛诗识小》三十卷,《史记蠡测》、《供冀小言》各一卷,《冠昏丧祭仪考》十二卷,《修本堂稿》四卷。余读《毛诗识小》所释经义,最为精简。

如《芣苢》“薄言有之”,《传》曰:“有,藏之也。”王氏《经义述闻》谓:“有,亦取也。”不从毛说。学正云:“案《传》言‘藏之’,非谓既归而藏,谓采得而暂安顿之也。又案:有,谓富也。原注:本《邶·谷风·毛传》。既言采之,又言所采之富也。[1][1]清人马国翰作有“芣苢解”,载《玉函山房文集》卷五,可参考。

[2]清人程廷祚作有“答家鱼门论何彼秾矣书”,张澍作有“驳王泉之何彼秾矣诗说”,分载《青溪集》卷十、《养素堂文集》卷二十九,可参考。

同类推荐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白话聊斋(上下卷)

    白话聊斋(上下卷)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是以传统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共分十二卷,五百多篇小说故事。在这本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中,作者用孤愤的心情和讽刺的笔法,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满汉官僚大地主的凶横残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举、婚姻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名著之一。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捉妖去

    穿越时空捉妖去

    俞小然表示,都9102年了,竟然还有人信奉鬼神之说?作为一个新世纪下长大的科学少女告诉你,盲目迷信是要不得的——事后,俞小然捂着脸表示,很疼好吗!!!在一个有妖魔鬼怪的时代里醒过来,被定义成借尸还魂的俞小然,成了唐家的二小姐,稀里糊涂的被卷进了一桩家宅阴谋中……本以为自己只是个过客,却不想姻缘的红线早已注定…………等等,你说红线乱牵,情缘太小?啊,这个呢……可以慢慢等他长大嘛!!
  • 倾世绝宠之错位王妃

    倾世绝宠之错位王妃

    一朝穿越,一场错位的人生。一块神秘的玉佩,当她变成她后——苏陌沫无语望天:老天,你玩我是吧?你让本姑娘穿越,可以不是公主、皇后,但好歹你也让本姑娘做个自由人吧!一个小丫鬟是怎么回事?你让本姑娘怎么混?好吧,这苏陌沫认了。只是,当她忙着她的逃跑之路、发财大计之时,却总有一个腹黑无比的妖孽,在她每每将要成功之时在她耳边警告:“苏陌沫,你是跑不掉的,别妄想离开本王的身边!” [小剧场1] 某王爷突然靠近,将苏陌沫抵在了墙壁上。 苏陌沫挑眉:“有事?” 某男:“你有喜欢的人吗?” 苏陌沫:“……没有。” 某男邪魅一笑:“很好,从此刻起,你有了!” [小剧场2] 某日某爷回房,竟听见他的小东西在低低的哭泣。 “谁欺负你了?本王让他生不如死!”某爷承认,他心疼了。 “不管是谁,你都会帮我欺负回去吗?” “……说。”某爷有了不祥的预感。 苏陌沫:“你!” 某爷:“……” “所以……”某女从袖中拿出了一张写好的休书,“王爷赶紧签了,还我自由之身。” 某爷怒极反笑,“放过你?下辈子再说吧。”
  •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习惯就像一把钥匙,人的一生都会随身携带,好习惯可以开启成功和幸福之门,带领你走出扑朔迷离的大海,为你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坏习惯则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功之门,把你带到堕落和颓废的路上去。”
  • TWICE-TOLD TALES

    TWICE-TOLD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子慕魄经

    太子慕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本书集结了大量优秀、感人的故事篇章。故事多以小见大,大都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事情,用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故事能够带给人们正能量,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在简单阅读的同时能够收获知识,在大家喜欢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 穿越阴阳师之我为邪派

    穿越阴阳师之我为邪派

    昔年,始道化身少年,行走九州,纵横大陆。暮年,天道破界虚游,留下五仆,镇守莽荒。此空间,此界,五仆之一弱水大帝,以百世轮回,力证帝位,是为传奇!PS:(希望各位能够看得出我对主角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不要求各位能够看懂,但请求各位能够保持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主角。)?PStoo:(这就是正版,虽然Wrongcharacter很多.......)此书下陆界有毒,谨慎食用!
  • 盛唐不遗憾

    盛唐不遗憾

    没有屈辱和遗憾,只有胜利和辉煌。铁轨铺向哪里,大唐的利益就延伸到哪里。火炮战车所向无敌,一带一路再创辉煌。
  •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神庙门楣上的灵草,救活了难产的小女婴,从此又一妖孽出世!老天爷:这个世界太小,经不得你折腾,我送你别处玩玩?苏小思:我不去!老天爷:走你!苏小思单指向天,看我不搅你个天翻地覆!但…这是什马状况?将军,宰相公子,小郡王强势来袭…
  • 我家少爷又帅又坏

    我家少爷又帅又坏

    (正文完结!新书《影后养了一只仙》求支持!)她是佣人的女儿,却被他视为珍宝。他步步为营,心狠腹黑,只为圈她入怀!自控男VS美少女,男主腹黑女主不弱,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