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200000010

第10章 卷二(1)

陈兰浦先生尝云:“治经史不可不明地理,而考地理不可无图。”故绘《禹贡图》,又嘱邹君特夫①绘《历代地理图》[1][1]《清史稿·邹伯奇传》作“《历代地图》”。。海内为此学者有金匮钱氏②,以《内府舆图》缩为小本,最便行箧,惟各省分图,阅者心神苦不相贯。又有阳湖李申耆③氏、董方立④氏依内府图,准天度,定里,每度为二格,计每格纵横各当地上一百二十里。内府图经度近极处渐狭,董氏摹本界令均齐,府、厅、州、县悉载无遗。内府图蒙古部落,未注旗分,董氏详之。陈兰浦先生得董氏所藏内府图,蒙古旗分皆董氏朱书添注,故知之也。盘江,从徐宏祖⑤《游记》,以其源流易寻也。李氏又尝绘《春秋舆地图》,其自跋云:“春秋舆地,服虔、颖容⑥皆有注释。杜氏出而诸家皆亡,不能不以杜氏为断。国朝顾栋高⑦《春秋大事表》、程廷祚⑧《春秋地名辨异》时有补正。今考核同异,以内府舆地图著之无考者从阙,其每国分境,当时本不能无离。如许国在郑,祊在鲁,及小国或包于大国中。又有两国均有此地。如鲁、卫之咸,楚、蔡之州来等,皆止能约略分之。其杜注诸地,核以战争、往来形势,不合者尚多,以无他书可证,姑仍其旧。其水道古今异形者,悉以色笔照当时经行之地绘之。”

《董方立遗书》者,阳湖董孝廉所著也。孝廉名祐诚,嘉庆戊寅恩科举人。初名曾臣,乡举后乃更今名。少颖异,生五年,晓九九数。年十八,与同里张彦惟⑨共治算学,尽通诸家法,年三十三卒。始为汉魏六朝之文,继复肆力于历数、舆地、名物之学,既乃精求典章礼仪、政治利弊之要。此书共九种:《割圜连比例术图解》三卷,《椭圜求周术》一卷,《斜弧三边求角补术》一卷,《堆垛求积术》一卷,《三统术衍补》一卷,《水经注图说残稿》四卷,《文甲集》二卷,《文乙集》二卷,《兰石词》一卷,都十六卷。

孝廉又尝取史志所载历法,自汉迄明可撰述者五十三家,条析类贯,都为十卷,题曰《五十三家历术》。因再游西安,尽亡其稿,遂不传,今仅传其目于《文乙集》中。癸丑冬,客青浦,尝以两夕成《夏小正释天》、《辨正沈彤⑩〈周官禄田考〉古今度法》,并足以订定旧说。其《辨正沈彤〈周官录田考〉古今度法》,沈氏考云:“古者三百步为里,今三百六十步为里。古一步六尺,今一步五尺。古尺较今尺止七寸四分,今尺较古尺乃一尺三寸五分。古步较今步止四尺四寸四分,今步较古步乃一步有七寸五分。”董君正曰:“古尺较今尺七寸四分,则今尺较古尺一尺三寸五分而赢[1][1]原文“赢”作“嬴”。,举成数言,尚不相远,诸数皆是也。”

又沈氏考云:“今之三百六十步,当古五百四十五步强,百之为五万四千五百有四步强。”董君正曰:“置三百六十步,以一步八分步之一,原注:今步较古步,一步有七寸五分,约之为一步又八分步之一。通分内子乘之得三千二百四十分,为实步法,八分除之得四百有五步,原注:此以今步较古步立算,若以古步较今步立算,则四百有五步有余分,盖今尺较古尺一尺三寸五分下当[2][2]原文“当”作“尚”。有余分故也。百之为四万有五百步,沈君误也。”又沈氏考云:“三万步为古之百里,以五百四十五步强除之,则得五十五里有二十二步强。”董君正曰:“置三万步为实,以四百有五步除之,得七十四里强。原注:准古步较今步立算则得七十四里无余分。沈君误也。”又沈氏考云:“古者百步为亩,今以二百四十步为亩。今二百四十步当古三百六十四步强,百之为三万六千四百六十四步。”董君正曰:“置一步八分步之一通分内子自乘得八十一分,二百四十乘之,得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分为实步,积六十四分,除之得三百有三步太,原注:准古步较今步立算则得三百有四步奇。百之为三万有三百七十五步。沈君步数既与前同误,而于今亩法则长用今尺,广用古尺,原注:今尺长二百四十步,广一步为亩,是广亦当折算也。今与里数同法,则有长无广矣。失之甚矣。”又沈氏考云:“其万步为古之百亩,以三百六十四步强除之,得二十七亩强,则所当今之亩也。”董君正曰:“置万亩百之,得百万步为实,以三万有三百七十五步除之,得三十三亩弱,原注:准古步较今步立算则得三十二亩太强。则当今之亩也。王氏《尚书后案》亦据此尺度而谓古百亩当今四十一亩三分亩之一,是较沈君尤远,皆非也。”董君又云:“古百里当今七十四里强,今百亩当古一百三十五里。古百亩当今三十三亩弱,今百亩当古三百有三亩太。”刻董君遗书者,乃其胞兄子部郎,部郎名基诚,嘉庆丁丑科进士,官户部。李申耆大令称其视方立至友爱,学相亚而综敏过之云。

大兴徐星伯榆林,名松,嘉庆乙丑进士。历官馆阁,出为山西榆林府知府。歙县程春海侍郎称榆林湛深经术,阳湖李申耆大令称榆林渊沈通敏,甄综典坟,敦切朋友,信实金石,盖学行俱无愧古人已。榆林曾缘事谪戍伊犁,著有《西域水道分记》、《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畺赋》三书,于荒徼异闻,考证最悉,已刊入山西《杨氏丛书》[1][1]《杨氏丛书》,即杨尚文辑《连筠籍丛书》。《西域水道分记》作《西域水道记》,《新畺赋》一作“《新疆赋》”,三书均收录《徐氏三种》中。。又尝辑《中兴礼书》、《宋会典》两书,稽钩异同,拾遗补坠,为故宋一代考证渊薮。闻湘潭袁漱六编修言,其稿本存沔阳陆任子家。癸丑,金陵之陷,陆氏籍没,其书今为官物云。

魏默深州牧,名源,亦字墨生,湖南邵阳人也。由拔贡两中副榜,道光壬午,以南元举于顺天,授内阁中书舍人。甲辰会试,成进士,官江苏高邮州知州。州牧精力过人,学问渊博,通晓时务,兼工诗文。官京师,读书中秘,熟于国朝掌故。蒙古回部,洞达始末。海内利病,了如指掌。所编《皇朝经世文编》,已家有其书。又有《元史新编》,多辨正明人旧册之失。《圣武记》及《海国图志》尤为有用之书。《古微堂文集》、《诗钞》阜然钜册,多有裨经世之语。治经喜西汉今文之学,著有《书古微》、《诗古微》、《春秋公羊古微》[1][1]“《春秋公羊古微》”,一作“《公羊古微》”,未刊。,说《禹贡》,多以《汉·地理志》之说为宗。又著《曾子章句》、《子思子章句》,曾子即《大戴记》之《曾子》十篇,子思子即《小戴记》之《缁衣》、《表记》、《坊记》、《中庸》四篇也。壬子之夏,陈兰浦先生自京师南归,道出高邮,访州牧于治所。州牧赠先生以所著《禹贡说》。文灿癸丑南归,请而读之,大旨谓班固《汉书》皆用今文说。其《地理志》特称《禹贡》山川者三十有五,皆欧阳、夏侯《书》说也。

又特称古文说者十有一,如汧山、终南、惇物、外方、内方、陪尾、峄阳、震泽、敷浅、原猪、壄泽、流沙是也。其不系《禹贡》而实指《禹贡》之山川者二十有八,如太华、熊耳、雷首、霍太山、太行、岱山、积石、揭石、弱水、沮水、沣水、洚水、浊漳水、漯水、沂水、淄水、泗水、澧水、大河、九河、南江、中江、北江、云梦泽、大野泽、徒骇、胡苏、鬲津,则亦《尚书》家遗说。而洚水、漯水、汶水、淮水、弱水、易水凡六,述桑钦之言,则传古文《尚书》于胶东庸生者也。桑钦《水经》末特书《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凡六十事,与《地理志》古文说合,则是《禹贡》今文家言备于《地理志》,古文家言备于《水经》,故据二书以释《禹贡》云。

书中发明古今文家说,又喜为新论。如谓江与汉自大别以下未尝合流,直至寻阳以下始暂会而复分。又谓彭蠡非鄱阳湖[1][1]清人管世铭作有“彭蠡三江说”,洪榜作有“彭蠡三江说”,分载《韫山堂文集》卷二、《湖汤文集》卷十五,可参考。

[2]清人朱鹤龄作有“震泽太湖辨”,张澍、汪之昌作有“震泽考”,分载《愚庵小集》卷十二、《养素堂文集》卷十、《青学斋集》卷二,可参考。

[3]清人恽敬、张澍、邹汉勋、庄有可、汪士铎、胡元玉均作有“九江考”,分载《大云山房文稿初集》卷二、《养素堂文集》卷十、《艺斋文存》卷一、《慕良杂著》卷一、《汪梅村先生集》卷二、《璧沼集》卷二,可参考。

,古彭蠡在江北岸,非江南岸。又谓江水分三道入海,今扬子江非岷江,岷江由震泽[2]出吴松入海。震泽又分南江,自钱唐入海。又谓古无洞庭,止谓之湘水,大江自分九道,是为九江。[3]又谓大别不在汉口而在其上游,汉自大别以后始分二派,一派入江,一派不入江而别行东下。又谓梁州潜水非沔之入西汉,而西汉之入沔,沔水以西汉为上源。又谓上古江、淮、汉、沔之底,皆高于后世,故沔水可逾褒斜而入于渭,潜水可由嶓塚而入于沔,淮、泗可分支而注之江,江水可分支而入于震泽,非如后世江底之低,江面之狭。又谓黑水不远,南海不远,皆近在雍州敦煌之域。黑水即弱水之下游,南海即青海,为黑、弱二水之归宿,皆异说也。惟释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谓所包甚广,不曰岷山至于衡山,而必曰岷山之阳者,山南曰阳,山北曰阴,五岭皆在岷山之东南,则皆以岷山之阳统之矣。《王制》曰:“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是以五岭为衡山矣。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若祝融一岳,距江不过五六百里,安得千里而遥!五岭始能为中国华蛮之界,非衡岳一峰所能界南纪也。衡者,横行之名。《禹贡》衡山盖上连桂岭、彬岭、九疑诸山,总谓之衡山。此论发前人所未发,最为精确也。又泲水踰河溢禜之理,学者多疑之。魏君云:“道光元年,武陟决口塞后,堤底清水涓流不息,百计填之,踰年乃止。今之武陟,乃汉之武德,其地正古济水入河故道,此又至今潜通河底之验,水行地下,犹血脉周行于人身,故不信其潜通,势必疑经非圣而后可。”此亦读《禹贡》者,不可不知也。

《齐诗翼氏学》四卷[1][1]《清史稿·艺文志》作“二卷”,嘉庆蓬莱山房刊本作“四卷”。

[2]《清史稿·艺文志》作《孟子班爵禄疏证》十六卷,《正经界疏证》六卷。,迮青厓孝廉著。孝廉名鹤寿,吴江人。尝刻王西庄《蛾术编》一百卷,逐条附论于下。又著《孟子班爵禄正经界疏证》[2],顾氏为袞跋此书,称孝廉潜心经学,著述甚富,所著诸书,极为博洽是也。此书第一卷述《汉书翼奉本传》,述《齐诗授受》,述《四始五际名义》,述《四始图》,述《五际图》,述《八部阴阳相乘图》,述《诗篇专用二雅解》,述《文王鹿鸣不为始解》,述《戌土独为一际解》,述《戌际为十月之交解》。第二卷述《齐诗篇第说》,述《四始五际分部例》,述《八部诗篇循环图》,述《亥部表》[3][3]迮书原文作“《申部表》”。,述《寅部表》,述《卯部表》,述《巳部表》,述《午部表》,述《未部表》,述《酉部表》,述《戌部表》。第三卷述《诗篇大数解》,述《诗篇小数解》,述《八部阴阳分类表》,述《八部阴阳相间表》,述《八部诗篇值岁例》,述《五纪积年图》,述《值岁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四卷述《五际异词》,述《齐诗故传》,述《五性表》,述《六情表》,述《辰时邪正表》,述《诗纬有佚句辨》,述《改戌际为辰际解》,述《翼氏十二支际阴阳图》[4][4]迮书原文作“《翼氏十二支阴阳图》”。

[5]“四十六题”当为“四十四题”。,述《诗纬十二支阴阳图》,述《戌丑属阳解》,述《辰际为南陔解》,述《诗纬篇数不合辨》。凡四十六题[5]。夫《齐诗》之学,久不传。近人所辑《齐诗》遗文佚义,多属章句,莫明大义。孝廉生千余年后,专注一书,发明翼氏一家之学,寻坠绪之茫茫,欲使其义复明于世,不可谓非好古之士也。

其《齐诗篇第说》云:“《齐诗》篇名与毛氏异者,若齐[1][1]迮书原文“齐”字后有“风”字。《还》之篇名《营》是也。章数与毛氏异者,若《小雅·都人士》之篇无‘狐裘黄黄’章是也。句数与毛氏异者,若《周颂·般》之篇有‘于绎思’句是也。至于[2][2]迮书原文“于”字作“其”。诗篇之次第,则与毛氏略同。郑康成谓《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四篇刺厉王诗。汉兴之初,师移其弟。孔颖达谓汉世毛学不行,齐、鲁、韩三家不知笙诗六篇亡失,谓唯有三百五篇。今案郑、孔之说,非也。尝以四始五际之部分核之,若移《十月之交》四篇于《六月》之前,则《采芑》不得为午际,而《十月之交》不得为戌际矣。若无笙诗六篇,则二篇[3][3]迮书原文“篇”字作“雅”。止百有五篇,亦不满天地之倍数百有十矣。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园冶

    园冶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首部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热门推荐
  • 一击魔法师

    一击魔法师

    “世界上没有什么问题是一发火球术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就两发。” ————————世(dou)界(bi)级魔法师梅林凯恩·齐御。 —————————— 新书已发《崩坏召唤》,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 站住,学神大人!

    站住,学神大人!

    生活在垫底高校垫底班的天才少女陈安安遭遇入学以来的最大难题---------------------“果然是你啊!你也逃课了?”猛地一抬头看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后的许方唐,陈安安吓得抖了抖,这家伙是个鬼吧!怎么神出鬼没的。“也……逃课?”“嗯……不好意思啊,我逃课了”他看着冰柜玻璃门上映着的她的脸笑着挠了挠头。陈安安强忍着想打他的冲动,转过了身子抬头看着他,他还知道逃课不好意思呢。自从和这个莫名其妙的家伙扯上关系后她平静的生活就变成了这样.......从他身边若无其事的走过,陈安安装作没有看见他的样子。可是没走几步就感觉书包被人拽住了。“松手……”被拽住的陈安安没有回头看他,声音依旧冷冷的。“不松”许方唐绕到了她的面前扬着头一副欠揍的模样。等了她这么久居然看都不看他一眼就要走掉。“再说一次,松开”陈安安对于他副痞子模样很是不爽,正巧她起床气没地撒呢,他要是愿意让她出出气也不错。“不~松~”揪着她的书包,看着她生气许方唐笑嘻嘻的摇了摇头。或者是这样........陈安安慢悠悠地走在中间,走在左右两边许方唐和田云煜从早餐店开始就没给过对方好脸色,“友好”的眼神交流频繁得让陈安安觉得莫名其妙。相信命运吗?在她过去的十六年生命里她从来没有想过这种的无聊的问题,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她开始相信了,这飘渺又无情的东西。它设下一个又一个的圈套只为让毫无交集的人在某一时间相遇,用精心编织的网将他们困于其中,然后静静的观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等到看腻的时候它就轻轻地抖动手中的网将他们洒向四方,让他们回到各自的轨道,让他们消失在彼此的世界,让过去的那段时光轻薄似梦。“什么是喜欢?”“喜欢一个人约莫就是即使时光倒转也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你喜欢过谁吗?”“没有,我只是爱过一个人但是没来得及告诉她”.......
  • 昭告天下

    昭告天下

    10岁,她眼睁睁地看着母后被冤枉。16岁,她傲慢开战侧妃,让她身败名裂。22岁,她风华正茂,一次坠湖让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上的人……这是一个恨得咬牙切齿,疼得撕心裂肺,爱得深入骨髓的故事……我会永远等着你。——榕昭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本书分为哈利勒·纪伯伦、托马斯·艾略特、米勒·海明威等部分。
  • 记忆真相

    记忆真相

    一场车祸,迷案重重,目击者少年路向天和警界神探冯司重寻找记忆与真相………
  • 现成话

    现成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此经年忆往惜

    自此经年忆往惜

    一段不曾说起的过去,一场隐晦的青春。小时候桑芜,沉默寡言,寄人篱下。19岁的桑芜学会了以笑示人,隐藏沉默,青春开出了迟来的花朵。20岁,26岁……一场凌迟的酷刑斩断了她和陆寒水平淡的幸福…………十年青春得以落幕。
  • 五国故事

    五国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瞳公主的复仇计划

    异瞳公主的复仇计划

    真好,这世界有你。——初璃我不会放开你的手。——南宫夜离——————————感谢你,温暖了我。——莫兮曦我愿做你的骑士,守护你。——苏子陌一次意外的邂逅,让四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捆绑在一起,他们,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经常断更。不喜勿看,勿喷,学生党,了解一下。
  • 帝凰谋

    帝凰谋

    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唐府的窝囊二小姐。一次偶然,她遇到了他。世人皆知他薄情寡义,却独独对她上心。殊不知,这一切都只是一盘巨大的棋局。她与他步步为营,助他夺得帝位。然而美梦一朝破碎,真相浮现。她毅然决然离去。他苦苦追寻,与她偶然相见,她问,“你可曾爱过我?”“若可以重来,我愿抛去这万里江山,只守护你一人。”他深情以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