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500000004

第4章 “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2)

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教育的高度永远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同在的。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建构精深的广博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我们在专业上一定要“术业有专攻”,一定要尽力超过所有的学生。这样才能站在学科教育思想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界,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

说到“教书”,还有一个理论和方法的问题。俗话说:“登山要有途径,渡海要有舟楫。”一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也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老师讲的是伟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那是一首明白如话的诗作,内涵挖掘需要凭借学生的想象。可是,老师却要大部分同学体验一把躺在床上的感觉,让接近一半的同学爬到课桌上躺下,本来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变得滑稽可笑。这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老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毕竟,再好的形式也要与相应的内容匹配才好。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多学一点教育孩子的理论与方法,就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人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是啊,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科学,就是符合教育规律;艺术,就是讲究方法。事实证明,只有老师“会教”,学生才可能“会学”;只有学生“会学”,他们才可能学得快乐。静安区张人利校长常常对教师讲,上课有四种境界: 一是念课,新教师上课不会自如地教,只能照本宣科;二是背课,把教科书上讲的背下来;三是侃课,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科书上的内容;上课的最高境界是“玩”课,跟学生一起“玩”。“玩”其实包括很多要素,第一是有趣,第二是有爱心。有了这两点,工作就是一种轻松的娱乐,不是一种负担,不会产生倦怠。可见,上课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很难想象,一个高级教师、一个特级教师,连课都上不好,外界会怎样评价我们的教育!

当然,教育科研和教育创新也很重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针对有人质疑一线教师从事研究者是“不务正业”时不无激愤地说:“从事研究的老师上课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不从事研究的老师上课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是的,教育要大发展,教师就一定要在教学研究上下工夫。词学大师唐圭璋讲课时,言必有据,面前放着讲稿,但基本不看,心平气和,就像在书房里与朋友晤谈。没有研究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假如说教学是叶,科研就是根,根好才能叶壮。教学和科研从根本上是统一的。从事教育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长期积累的水到渠成。科研其实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于问题的发现式科研。日常教学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内容。对问题有发现意识,对问题有敏感性,这就是一种科研的思维。第二层次是小课题研究,是我们持久性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追踪研究,记录整理。像我们平时的叙事故事的撰写、教学论文的撰写都属于这类。第三个层次是规范课题的研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专家论证、课题汇报、结题等。在我看来,教育科研没有什么玄奥之处,无非是调研、记录、分析、研究、写作,以及因此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关键在于你能否坚持下来。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过程。静心回味一下,我们曾教过的每一节课,有多少节课会在你或学生的心田里留下深深的痕迹?恐怕少而又少,凤毛麟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但是,教育很容易变成一项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看似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课程、不变的生活节奏,容易让教师总在“原地”打转停留。实际上,教育是需要创新的,只要用心去做,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每一堂课都有新变化,每一天都有新发现。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一次讲隋唐史时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我讲未曾讲过的。”前人、近人和自己讲过的都是旧的,未曾讲过的才是新的。吕型伟先生也常说:“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他要说的都是实践做过、独立思考想过、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教师没有研究,没有实践,自己没有新的东西,就很难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去启发学生、带动学生、提升学生。也就是说,教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科的高度。

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我们常说“教学相长”,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师也不是完人,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学生。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社会,就更是如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知道小孩的力量?”这就告诫我们,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人,是不配做老师的。北京市第四中学著名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说:“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作为教育家、名师,尚且有这种“学生”意识,何况其他老师?因此,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四、 实践自觉

实践出真知,这是至理名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列宁说过:“一打纲领也抵不上一个行动。”教育学是“操作之学”,课程怎么设置,课堂怎么管理,教学怎么进行……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操作。离开了实践与操作,教育也就失去踏实的底气。马克思给自己的女儿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大学问家要过河,上了一只船。上船后,他趾高气扬地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说“不会”。“那你的生命意义失去一半。”“你会哲学吗?”“不会。”“那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一半。”话音刚落,狂风卷起巨浪。船夫问大学问家:“你会游泳吗?”大学问家说“不会”。船夫说:“对不起,我今天救不了你……”

教育最可怕的是“坐而论道”。说着容易做着难,所以我们绝大部分人选择了说。说新课程理念,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说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但是,我们没有去做。一件事的成功,5%靠的是策略,95%靠的是执行。大家都知道杜郎口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成功。人们说它突破了藩篱,它颠覆了传统,它改变了教育。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叫改变,这叫执行,叫落实。教育理想,很多时候是融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

同类推荐
  • 人生比喻语辞典

    人生比喻语辞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某种思想、感情、事物、现象表达得精警有趣,生动活泼,或者说栩栩如生,不同凡响,就不免想到运用比喻。一个恰当的比喻,能起到举一反三、促人思索、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启迪心智的作用。《人生比喻语辞典》围绕人生这一主旨,从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化典籍、文学作品、民间谚语中加以遴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全书分生命、人性、理想、道德、求知、事业、情感、友谊、家庭、生活、心理等11大类,各类又有不同的主题。本书既适合包括最广大学生在内的普通读者,也适合从事教育、创作、演讲、广告设计、节目主持、文艺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一册在手,妙喻信手拈来,亦宛若俯身花园,仰首星空,诸多景色,美不胜收。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21世纪文学,面临过去的文学时代从没有过的新的状况。影视文学语言和网络文学语言的创生,在文学表现力上相对于纸面文学语言来说,是一场革命性的飞跃。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 怎样做记者

    怎样做记者

    这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案例实用,语言生动,观念颇多创新。全书五十多万字,分《学会经营自己是成长的金钥匙》、《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新理念是写作的灵魂》、《内参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本书分为九章,从多种角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对“聪明的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玩”进行阐述,力求做到角度新、构思独特。重点从玩的角度阐述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及交际能力,同时也对现代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具有革新的色彩。
  • 等待,在最好的年华

    等待,在最好的年华

    若得深情人,情何必知所起?你身上流着那个男人薄情的血,天生要被所有人疏离。不去纽约,死也不去。两句诅咒毁了两个人的童年,当尘封廿年的往事重现,原来有些不是理由的理由如此不可抗拒。亲情友情爱情,看似拥有的一瞬却已经预示着失去。两座城市,一场爱情;两个家庭,一段过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良人

    良人

    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富家千金,一个是举世无双的商业鬼才,她冷漠沉静,在处心积虑的阴谋算计中谨慎存活,他睿智卓越,在世人赞叹称羡的目光中掌控一切。她不愿嫁,他不愿娶,却最终无奈走到了一起,是天意注定,还是前世相许?如果有选择,她会忘得干干净净,他却笃定她不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闪婚

    豪门闪婚

    “谈少,你别忘了我们的婚前约定,我们只是假结婚。”顾以安咬牙切齿地握住某人的手。谈晋承邪肆一笑,:“我只知道,我们的结婚证绝对是真的。”谈晋承:S市锦盛财团的首席执行官,只手遮天的帝少,人前神秘冷血、高不可攀、不近女色,人后腹黑狡诈、傲娇自恋、极其难缠。顾以安原本以为跟自己签婚前协议的是谦谦君子,闪婚之后她才发现,缠上自己的这绝对是一只不折不扣的衣、冠、禽、兽!
  • 珍妮姑娘

    珍妮姑娘

    一部哀婉凄恻的情史,一曲悲天悯人的恸歌。德裔贫民戈哈特的大女儿珍妮为人帮佣,与参议员白郎特相爱。不久,白朗特不期病故,留下一遗腹女。之后富家子瑞斯特爱上珍妮并与之同居,但在婚事上一直下不了决心,其后因兄弟姐妹的阻拦和反对而苦恼,并在家族的压力下与珍妮分手,重归上流社会,最后,和洛蒂·贝丝结婚。两情缱绻而劳燕分飞,珍妮孤独的过完了中年,瑞斯临终前对她亲吐心腹之言后,痛苦的死在了她的怀中。
  •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本书把最经典的经营理念和生意心得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青年人的目的。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生意的书,但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的书。相信每一个深谙李嘉诚经商之道的人,都能赚到大钱,赚到开心钱。
  • 惊世丑妃:毒医三小姐

    惊世丑妃:毒医三小姐

    时芷桐,二十一世纪医学专家,擅长制毒,一朝穿越到时家又丑有废物的三小姐身上,魂师世家却不能修炼,废物?手镯滴血,封印破解,容颜大改,一路高歌猛进,半途还拐个帅哥做夫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狂妃

    绝世狂妃

    穿越到新娘轿子当中,却被王爷拒之门外,一怒之下,写下一封休夫书。月怜寒怎会是轻易妥协之人?后来,又被请回到王府之中,立下规矩,你可以在外面流连烟花柳巷,但是晚上必须陪我睡!驯夫如驯虎,狂妃当绝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定慧相资歌

    定慧相资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京岁时纪胜

    帝京岁时纪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