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2900000009

第9章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3)

最后,国家能够对机器拖拉机站进行集中管理。机器拖拉机站本身不是一个直接在土地上组织生产活动的农业单位,因此,它的作用与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是很不相同的。国家不可能对它下达农业生产品种、产量等各种计划指标。但是,机器拖拉机站是“国家对集体农庄农业发挥领导作用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手中的对农业进行计划领导的强大的杠杆”,它不仅能够监督集体农庄完成农业生产计划,又能够获得由集体农庄交付的大量实物报酬,因此,对机器拖拉机站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对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有效管理,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决定成立全苏机器拖拉机站管理总局,作为和全苏集体农庄管理总局并列的机构,直接领导机器拖拉机站的工作。1932年,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机器拖拉机站的工作需要,联共(布)中央决定撤销全苏机器拖拉机站管理总局,改由农业人民委员部直接管辖全苏所有机器拖拉机站。这样,全国各地的机器拖拉机站就成为农业人民委员部直属的全民制企业,国家对机器拖拉机站能够直接进行管理。国家管理机器拖拉机站的基本形式是:在机器拖拉机站配备大批农业机器;培养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由国家支付机器拖拉机站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机器拖拉机站从集体农庄那里获得的粮食等实物报酬归国家所有。

为了保持对农业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苏联长期重点发展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通过机器拖拉机站加强对集体农庄的控制。后来甚至提倡将集体农庄的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为全民所有制,以期使广大农村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四,对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和分配实行集中管理。

斯大林执政时期,在工业品的流通方面,国家对生产资料实行了排斥市场调节的供应体制;在农产品的收购方面,国家对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实行义务交售制,还可以通过机器拖拉机站获得集体农庄交付的实物报酬,国营农场生产的农产品本身就是归国家所有的;在消费品的流通方面,主要实行的是由国家统一定价的商品零售(经常被称为“有组织的市场”)。在分配方面,国有工业企业和国营农场、机器拖拉机站的工人获得国家支付的工资,可以凭票或货币通过国营商店或者合作供销社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集体农庄庄员则按照劳动日累计量领取劳动报酬。这样,苏联基本建立起了排斥市场调节的高度集中的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和分配体制。以下将分别从几个不同方面分析苏联模式下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和分配体制。

首先,在工业物资技术的供应上,苏联采取了供应式物资供应体制。为了贯彻这一体制,国家不仅组建起了庞大而完备的供应委员会管理系统,而且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按计划签订经济合同调拨物资的制度。[由于行文设计的需要,这里将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物资供应和销售系统分开进行论述。]

自30年代苏联进行“工业管理改组”后,国家开始排斥市场调节,集中管理产品的供应,一个庞大的供应管理系统逐步组建了起来。为了统一管理全国物资技术的供应,国家计委和苏联部长会议设立了直属的物质技术供应总管理局,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成立起了国家物质技术供应委员会,这是国家一级即第一级的物资供应管理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物质分配计划;编制年度的和远景的物质平衡表草案和生产资料分配计划草案;制订最重要建筑工程和开工项目的综合供应计划,并报请苏联部长会议审批。它负责向各个部门、主管机关和加盟共和国分配物资供应额,但不负责执行实现物资技术供应计划的职能,即不负责直接分配产品。第二级的物资供应机构是各部设有的物资管理机构。它们主要负责制订本部门的物资技术供应计划,并直接负责物资技术的调拨。部属的物资管理机构一般有部直属的供应总管理局,供应总管理局所属的全苏供应托拉斯及其所属的办事处、基地和金库等,各部门总管理局的供应处及其所属的办事处和分支机构网三个主要部分。[苏联各部直属的物资供应管理机构是非常庞大的。1940年初,据26个全联盟人民委员部统计,各部直属的供应总管理局下属的供应组织达3550个,拥有8.1万人;各部、各总管理局下属供应组织达1370个,拥有2.3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机构和人员负担,国家不得不进行机构整顿。1940年4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决议,对部一级的供应组织进行整顿,撤销全苏供应托拉斯和各总管理局的地方供应组织,仅留下部直属供应总管理局及其下属供应组织;各总管理局的供应处,不再设地方机构。这样,部属的物资管理机构比过去有所减小。]第三级物资供应管理机构是地方物资技术供应机构,包括各加盟共和国、州、市、区的物资技术供应机构,它们的主要任务是采购非集中计划分配的物资,向地方工业企业供应生产资料。第四级的物资供应管理机构是企业的技术供应处(科)。在这个分级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中,决定性环节是中央一级,物资技术供应的计划权、管理权都集中在中央级的国家供委和部门供销管理机构,中央一级能够直接掌握的统配物资和集中分配物资占全国物资技术供应总额的绝大部分。

在各级物资管理机构的管理下,国家控制的物资向企业的调拨,是通过供应单位与订货单位之间按计划签订的经济合同的方式实现的。在斯大林执政时期,1931年,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决议,明确规定:国家机构、经济机构、合作社机构和企业在计划范围内通过缔结合同的途径,建立相互间的商品供应和货物供应关系,并对其执行情况承担法律责任,国家并以信贷手段监督企业履行供货合同。[《苏共和苏联政府关于经济问题的指示汇编》第2卷,1957年俄文版,第268页。]以后,通过经济合同,就成为国家向企业调拨物资的基本形式。整个物资供应的具体办法是,订货单位向国家供应机构提出订货单,国家供应机构经过审批,指定供货单位,再由订货单位和供货单位签订经济合同,合同规定供货品种、数量、质量、交货期限以及仲裁措施等等。这一体制逐渐成熟后就确立了国家物资技术供应的常规方式,工业生产的各种必要物资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一方式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的。凭借各级物资管理机构,国家对物资技术的供应进行了高度集中的管理。

其次,用高度集中的方式收购农产品。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都是全民的即国家所有制企业,因此,国营农场生产的农产品和机器拖拉机站获得的农产品实物报酬都理所当然地归国家所有。至于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国家可以通过义务交售制或让其向机器拖拉机站交纳实物报酬等形式向其征收农产品。

在30年代上半期,义务交售制是苏联从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征收粮食的主要形式。自1933年1月起,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发布《关于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向国家义务交售谷物的决议》,开始对谷物实行义务交售制。开始时,集体农庄交售的谷物量是按照谷物计划种植面积计算的。之后,苏联把义务交售制推广到油料作物、蔬菜和畜产品,同时把按计划播种面积计算的方法改为按耕地面积计算交售额(包括畜产品)的方法。在30年代上半期,义务交售制是农产品收购的主要形式,约占农产品收购量的80%,但到1936~1937年,它的比重下降为40%,逐渐转变为居第二位的农产品征收形式。

让集体农庄向机器拖拉机站交付实物报酬是苏联征收农产品的第二种收购方式。这种形式是从1933年开始实行的,开始时它只是义务交售制的补充。随着机器拖拉机站的发展,机器拖拉机站与集体农庄签订的劳动协作合同越来越完善,机器拖拉机站从集体农庄获得的实物报酬的数额也逐年增加。机器拖拉机站从集体农庄获得的实物报酬,不仅是按照机器拖拉机站的工作量计算,而且要随着集体农庄农业的增产而增高。因此,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播种面积的增加,实物报酬在农产品收购量的比重就能够不断增长,1933年为16%,1937年即增至42.1%,1953年进一步增至58.2%,逐渐成为农产品收购的主要来源,后来甚至成为苏联征收农产品的最主要形式。

另外一种征收农产品的形式是国家收购。国家收购是政府按较高价格收购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在完成义务交售和实物报酬以后的多余的农产品。实行集体化后,苏联农业生产虽然在机械化程度上有较大提高,一些地方的粮食产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多数地方的粮食总产量却并没有增加,相反农产品的征收量却呈逐年增加之势,这使多数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都没有除日常生活用的农产品(主要是口粮)以外的剩余农产品可供出售,所以国家通过收购形式得到的农产品的量实际上是很少的。

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各级商业管理机关,实行由全国统一定价的零售商品流通体制,国家用行政手段严格控制着整个商业系统。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生活品仍然比较缺乏,苏联在生活品的分配上实行的主要是商品配给制。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已经有大量商品投放市场。于是,商品配给制逐渐被废除,苏维埃商业体制开始形成。由于商品流通是国家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既不能让人民长期处在商品配给的紧张状态中,也不能任由商品交易的自由发展,所以非常有必要创建由国家紧密控制的商品贸易体制,对消费品的流通进行高度集中管理。

1934年7月,根据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定,苏联供应委员部划分出了苏联食品工业人民委员部和苏联国内商业委员部,随后各加盟共和国又设立了国内商业人民委员部,各边区、市和地区设立了商业局。[1938年1月以后,苏联国内商业人民委员部改名为苏联商业人民委员部,各级地方商业管理机关也相应改名。

全国各级商业管理机关由此形成,全苏联逐步构造起以国营、合作社、集体农庄市场为主的商品贸易体系。在国家商业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始重新装备和更新商店和仓库,营建系统的商业网,积极培训商业工作人员。除原有的集体农庄市场外,苏联各地开始建立起国营商店和消费合作社。按照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国营商店主要在城市活动,消费合作社则主要集中在农村。原有的集体农庄市场仍然保留了下来。这样,苏联形成了国营、合作社和集体农庄市场三种商品销售渠道。在各级商业管理机关的管理下,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商业体系。

1935年1月以后,苏联首先废除了居民面包、面粉和去壳粮的配给制,接着又废除了肉、肉品、脂肪、鱼、糖的配给制,开始设立经营高质量工业品的百货店,在全国营建了一个专业国营商店网,国家开始废除原有的标准配给定价和高(非配给)定价的两种价格制度,改行全国统一的零售价格制度,通过对各类商品规定全国统一零售价的方式,对商品流通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依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作出的决议,食品的全国统一定价由苏联食品工业人民委员部规定,全苏轻工业制品的统一定价由苏联轻工业人民委员部规定,工业品的价格由各管理局和人民委员部确定。对由各加盟共和国食品工业、轻工业和森林工业的人民委员部所属各企业生产的、与全苏工业制品相同的那些商品,广泛采用根据苏联人民委员部决议为全苏工业的制品规定的价格出售。其他商品的出厂价格由各加盟共和国人民委员部同苏联国内商业委员部协商规定。这样,苏联中央通过控制全国生活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对商品流通实施了行之有效的集中管理。

必须指出的是,苏联的生活品流通体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商品贸易。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商业绝大部分是有计划地由社会主义企业进行的,只有极少部分是由集体农庄庄员个人进行的,完全没有私人资本参与。而且,自废除商品配给制,建立社会主义商业系统后,集体农庄市场在苏联社会主义商业体系所占的比例还大大地降低了。1933~1934年,集体农庄市场的商品流转额占全国商品流转额的1/5,到1937年,集体农庄市场的商品流转额整整下降了约1/3。[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四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569页。

就是说,私人进行的商品销售活动在苏联已经变得微不足道,绝大部分的商品流通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在这个商业体系中,中央除能够规定各类商品的全国统一价格外,还能够通过制订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和紧缺物资的集中分配计划,确定商业从业人员的编制等手段来加强对商品流通的管理。苏联的整个流通体制显然是社会主义的有计划流通体制。

最后,在全国实行“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同类推荐
  • 中国后妃政治

    中国后妃政治

    《中国后妃政治》认为后妃位于最高权力中枢,她们的政治活动在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下会产生重大影响。以此为立足点,《中国后妃政治》全面扫描了从春秋到清王朝的后妃政治活动,系统研究了后妃政治所涉及的重大关系领域,综合分析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后妃政治朝代,典型剖析了参政后妃的具体政治作为及其影响。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本书以台湾与大陆关系史中日据时期的此一断层进行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若干空白点,方便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针对前期研究偏向于台湾义勇队、台湾籍民的状况,增加譬如两岸人员往来、经贸联系、文化交流等等的探讨,从总体上把握该阶段海峡两岸关系的各个领域的特点;在书中作者还搜集藏于各地的稀见史料,包括原始档案、报章杂志等,提出了对日据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的看法:尽管日本殖民当局的隔离政策使得海峡两岸的往来受到种种限制,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仍然在夹缝求得了生存和发展。
  • 正行风(成风化人)

    正行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热门推荐
  • 宁波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宁波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文化产业是以人为本、高附加值、环保型和低消耗、高产出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有助于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经济稳定及综合实力提升具有巨大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宁波城市竞争力提升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既然是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而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客观准确地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 镜河女人

    镜河女人

    秉廉吞食鸦片自杀的一个多月后,也就是闺女腊梅出嫁路上让旧军劫走的三年头上,被工作队斗残了的唐英和儿子顺喜连同一口柏木棺材,一起坐上了一辆破烂的平板车。那柏木棺是雕了花纹上过漆的,斜照的太阳光下显得厚重肃杀,闪着诡异的光。过镜河,车轱辘陷了进去,李福李生李憨三条弟兄弯腰撅腚地拉拽,车才从泥坑里撅出来。唐英搂抱着儿子顺喜,不由得记起初嫁时骑在高头大马上涉过镜河的好时光。
  • The Dawn is Golden

    The Dawn is Golden

    Forced to accept the blame for a robbery, Melanie Grayshott's choices are limited--and she's desperate to hide from the police. When handsome and wealthy Vidas Loudaros offers her a chance to escape, she jumps at it.But Vidas' help comes at a price. He's willing to hide her on his opulent, private Greek island--but she must become his mistress. Vidas' dark, arrogant good looks are more than tempting--and his caresses set her blood on fire. But can Melanie truly surrender to a man who demands she trade her innocence for his protection?
  • 恶魔的傲娇女王,乖,别闹

    恶魔的傲娇女王,乖,别闹

    安暮唯意外被爆料出和恶魔校草是邻居关系,全校的女生要求帮忙送情书。安暮唯来到叶晨浩家门口,将一大摞情书直甩叶晨浩脸上。“女人我看上你了,你永远都是我的了!”安暮唯就送个情书,却招惹上了一尊大佛……
  • 快穿:剧情君,稳住别崩

    快穿:剧情君,稳住别崩

    【男主始终一人】“女王陛下,你的眼里只能有我。”心怀天下苍生的唐僧抱着它家宿主如实说道。“姐姐,我好喜欢你呀,好喜欢好喜欢。”某少年抱着它家宿主的骨灰盒“深情告白”。“亲爱的,我们一起去死好不好?这样你就永远能和我在一起了。”某变态拉着它家宿主,手里刀光闪现。“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妻,你怎么能和别人结婚呢?”某徒弟压着它家宿主眸子暗沉。0921看着莫名崩剧情黑化了的男主哭唧唧.jpg它家宿主不就是来维护个剧情嘛,这些男主是咋回事儿?怎么都黑化了?什么,还要和它家宿主成亲?泪流满面脸,男主,你的女主在那边,放过我家宿主这个小炮灰吧。qaq
  • 狂妃当道,邪王宠无度

    狂妃当道,邪王宠无度

    传闻,她是沐府软弱无能的废柴大小姐,人人欺之侮之;传闻,他是不能人道的废人王爷,残忍无度…然而传闻不可信!她是能为死尸说话的全能法医!他是权倾天下能只手遮天的王者!被逼至墙角,她尴尬笑道:“那个,倒霉君大哥,你得遵守诺言!咱们啥时候可以解除婚约?”某君勾嘴:“本王从未答应。”“不不不,你答应过的,真的答应过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越空的英雄

    越空的英雄

    维护正义即是英雄?那么什么是正义?多数人的意愿即是正义?都不是。响应绝望中的祈求,给予绝望的人希望的存在,方为英雄。打破生命极限的超凡之人,穿越一个又一个世界,去拯救被压迫的人。
  •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推荐新书】《暴君盛宠特工狂妃》,请支持!前世,她是南华国女扮男装的太子,他是南华国右相,那个时候他们是君臣,他们也是情侣。然而后来,他却杀她父母、灭她全族、毁她山河,将她逼上死路。江山染血、尸骨如尘、灵魂悲泣,她得以携恨重生。良辰美景之时,她再次被他逼入绝境,只是这一次她却冷淡视之,故事才刚开始,未可知结局,谁敢狂笑?她发誓,这一次,谁若夺她家国,她必杀之;谁若贱她百姓,她必毁之;谁若辱她人格,她必唾之。【装13版文案】十八年华逝水,徒悲。成百戚亲责罪,倾泪。千里河山虺隤,破碎。万寸恨意言归,不愧。
  • 情剑风云诀之神琴魔剑

    情剑风云诀之神琴魔剑

    一代奇侠情剑侠侣归隐之后,江湖平静近十余年年,可是江湖必定是江湖。一场因为一块古玉引起江湖纷争,由此铺展开来,而少年成名的蓝千浩也卷入武林斗争之中。情剑侠侣后代江湖行,江湖又是风起云涌……
  • 不焦虑的活法

    不焦虑的活法

    焦虑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的宿命。但是我们真的就无法改变了么?不,正是由于焦虑情绪可能导致的可怕后果,我们一定要找到抑止焦虑的办法。本书没有任何结论,只是一种启迪,一种指引,指引你彻底地自我解放,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拥有一颗淡定的平常心,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