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200000003

第3章 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3)

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土壤污染是指由于人为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或造成农作物中某些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

根据人类活动范围可将环境污染分为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可分将环境污染分为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放射物质、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化学污染是指化学性有害物质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如镉、铅、砷、汞、苯、酚、农药等。

生物污染是指含有病源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污染物对食物、饮水、人类生活环境等造成的污染。

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品、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矿山废水、废渣。

其中,工业废物的排放常常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例如,有意无意地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及其他安全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另外,矿产开采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矿产开采时,不仅直接改变地质、地貌,同时常常向地质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矿渣和工业废弃物,造成地表有害化学元素如铅、砷、汞、镉、铬等的浓度增高而污染河流和土壤。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使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上升;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癌症等。如今,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癌症村”、“怪病村”、“畸形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人类健康与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身体各个系统、器官进行着各自的功能。如由肺、气管、支气管等组成的呼吸系统主要负责呼吸功能,它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进行着身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组成的消化系统主要负责消化功能,它将水、食物摄入体内,进行消化,吸收进机体需要的营养和水分,将剩下的残渣和废物即粪便排出体外;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的泌尿系统主要负责泌尿功能,它排出身体的可溶性毒废物质和多余的水分即尿液;由心脏、动脉、静脉等组成的循环系统主要负责循环功能,它泵出具有营养成分的新鲜血液通过动脉流至全身,营养各个器官的组织、细胞,以保证各个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各个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静脉带到肝进行解毒,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肾,或不经过肝脏而直接通过血液循环到肾,随尿液排出体外。溶在静脉中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则通过循环到肺,经呼吸排出体外;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和新陈代谢活动,是机体的自我稳定调节系统,维持着各器官与器官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在各种有害因素即病因作用身体的时候,身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自我稳定调节系统努力维持着原来的平衡。当病因引起的损害十分严重,使机体自我稳定调节系统的功能失败或发生紊乱,机体的平衡被破坏,便会出现各种器官、组织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而这些病理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病理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这时我们说:机体生病了。

可见,疾病是一种状态,是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原有的平衡遭到破坏的状态,是身体的生命活动的异常状态。疾病又是一个过程,是有害因素侵袭身体、身体与有害因素进行抗争、恢复原有平衡的过程。疾病的发生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渐变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人们常常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把健康和疾病对立起来。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指一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对于健康的定义,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方面的健康,还包括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把心理健康排除在健康之外。实际上,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导致人们痛苦,影响其学习和工作,产生社会适应的问题,而且,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到躯体的健康,导致一些心身疾病、慢性疾病、癌症等严重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和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心理的健康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身体的健康会影响到心理的健康。无论是身体或心理的健康问题,都会影响到社会的适应。

其次,健康和疾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健康和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不是说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不健康就是有疾病。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条连续带,从疾病最严重一端到健康的顶峰,中间还有很宽的移行带或中间地带,每一个人都处在这条带的某一点上,大多数人处在中间“正常”的一般健康的位置。你可能没有疾病,但你可能并不健康,你可能处在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离疾病很近的状态,如不注意调养,就可能发展成疾病。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还可以更健康。

很多人常常是生病以后才认识到健康的重要,其实,我们平时就应该注意健康的维护,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那么,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疾病常常病因不同。

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心理社会的。

物理性致病因素包括: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各种射线的辐射、机械损伤等;

化学性致病因素包括: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各种金属与非金属,如铅、锰、镉、铊、砷、汞、铊等;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如苯、一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农药等;

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病菌和寄生虫等的入侵,身体自身组织的变性、代谢紊乱、免疫紊乱等;

心理社会性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精神创伤、心理压力、负性情绪的困扰等,以及各种社会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应激、社会文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等。

另外,病因又可以根据来源的不同,而分为内在自身的原因和外在环境的原因。

内在自身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的缺陷和变异、内分泌与代谢的紊乱、自身组织变性、自身免疫功能的降低或紊乱等;

外在环境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因素对人体的损伤和毒害,各种微生物病菌的入侵,各种社会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刺激等。

虽然,疾病的发生常常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人类医学发展史来看,外在环境的致病因素始终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20世纪中期以前,导致人类健康损害的致死性疾病主要是由自然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如鼠疫、天花、霍乱、麻疹、结核等。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抗生素、疫苗的应用,这些传染性疾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由人类自身行为带来的环境污染、心理应激、生活行为方式等导致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等慢性病却成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污染如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人类的生存将面临极大的威胁。

同类推荐
  • 绿色地球

    绿色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人类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无情地索取着她的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废气排放……我们的地球在哭泣。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还给地球一个绿色的明天。
  • 考古发现之谜(求知探索)

    考古发现之谜(求知探索)

    从零起飞时值1870年的深秋,天气转凉,大西洋上空不时阴云密布,预示着惊涛骇浪和凄风苦雨的到来。在这种时候横渡大西洋,实非明智之举。此时,在一艘孤伶伶的船上,几位言谈举止颇为严肃的先生却有些坐立不安,他们偶尔交谈几句,更多的时候蹙眉垂首。
  • 孩子感兴趣的科技故事

    孩子感兴趣的科技故事

    本书分科技发明故事、科学发现故事、科技创新故事、科技挑战故事、科学痴迷故事等部分,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目的,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真实故事,精心编撰而成,意在为小读者们提供可以学习借鉴的参照;同时每一则故事后面也有精彩点评,以便于加深孩子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故事,用科学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去热爱生活,不断学习,为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 有趣的力学

    有趣的力学

    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力打交道。本文将通过讲述我们身边关于力的一系列故事,来加深我们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本书主要涵盖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大气污染与控制、水体污染与污染物、食物污染与人体健康、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事件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还有一滴泪

    还有一滴泪

    爷爷黄法宝是一个猎人。因为他是猎人,他的两个儿子、我的伯父和父亲也成了猎人。爷爷最初拿枪不是为了打猎。解放前,他是我们当地的武委会主任。革命快要胜利的时候,党组织大批干部南下,爷爷死活不肯。村里人都说是奶奶拉了爷爷的后腿,其实不是奶奶拉的,是爷爷舍不得奶奶。虽没见过,但奶奶的漂亮方圆十里闻名。伯父的女儿、我的堂姐小莲,算得上一个美人坯子,但村里的老人说和年轻时候的奶奶比,还是相差甚远。因为漂亮的奶奶,爷爷丢了一个做大官的机会。同他一起闹革命的农会主席,南下后,在福建官至副厅,和爷爷比起来,他还少些许文化。这是第一层影响。
  • 花开未凉

    花开未凉

    或许是悲,也或许是喜。连她的降生,都来的那么的不称人意。换句话说,就是父亲不喜她、奶奶讨厌她。“我只是希望,到最后我还是我,只可惜……”
  •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是世间至美之花。兰因璧月是武林至尊圣物。那是每一个向往权利与荣华的人梦寐以求的。有这么两个人,视那淡泊名利仁善侠义为至愚至昧之事,他们的理想,莫过于拥兰因璧月入怀,立于武林之巅,俯视天下英豪。
  • 英雄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英雄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华异想集·马腹

    中华异想集·马腹

    一切都在四月十三日的深夜变得不一样。风雨巷中那家驰名百年的顾家绣房发生了异变——主事的顾氏夫妻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客人,而这对夫妻俩的女儿去参加学校同学的生日宴会,可是当顾绿章晚上回到家后,却发现古宅里已经空无一人,却也没有打斗的痕迹、没有血的味道……难道三十几年前的事情又要再次发生?她的父母是否会像她的祖父母那样?做完了最后一顿晚餐,穿得整整齐齐出门去了,在那之后就没有回来?这一切和那张没有绣完的裙幅到底有什么关系?
  •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讲述了:办任何事情都是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的。以前我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但是现在的社会,更提倡“无事也登三宝殿”,就是要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经营,人脉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一个大人物的圈子更是快速成就非凡事业的最佳途径。
  • 小石城纪事

    小石城纪事

    本书是叙事体小说,以一个青少年走向社会的一段心路历程为主线,写一个人如何在极度的虚无中重新认识自我,在反映了中国人最看重的血脉亲情的同时,揭示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小说既写出了父母辈那个年代的青春与欢乐,也写出了主人公闯荡世界的勇气和社会价值观,从小说隐藏的老中青三代人的细枝末节里,既可以看到生命的可贵,也可以察觉到人性的贪婪和脆弱,折射出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思想的转变,通过对以上不同情景、不同阶层观念的思想变化,折射出了改革的根源,还在于人思想的改革,只有人的思想改革了,社会才能进一步发展。
  • 董卓之子

    董卓之子

    一觉醒来,成了董卓之子,背负万千骂名,誓要逆天改命,打造董家王朝!
  • 旗帜鲜明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

    本书稿围绕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主题,分为十个章节展开论述,分别从政治理想、政治意识、政治定力、政治能力、政治品格、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十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党员干部开展党内政治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重要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