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800000007

第7章 空间探测器(7)

(3)控制动力部分。

当卫星的姿态产生误差后,当然不止是能够测量它,知道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最主要的是能够控制它、纠正它,使它恢复到正确的位置,而这一任务则是由控制动力部分来完成的,有时也称这部分为执行机构。在远离卫星质心的特定部位,对称地装有小发动机的喷管,这些喷管有的沿卫星的纵向安装,有的沿卫星表面的横向安装,它们都与变换器的电子线路相连;其中小发动机的动力有的采用液体燃料,而且可以多次启动;有的采用气体,利用高速的喷气产生动力。

当卫星姿态产生误差时,变换器的电子线路就发出一个控制信号,到达相应的小发动机部分,发动机接到这个信号后就动作,使燃料或气体从发动机的喷管高速喷出,根据反作用原理就产生了推力,控制整个卫星向姿态误差的反方向转动,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控制动作。所以不难想象,卫星在空中飞行时,一直受到这种控制,只要有姿态误差就进行控制、调整,使卫星始终保持在正确的姿态下飞行。

事实上,卫星的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上面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利用地球的重力场的,称为重力梯度控制;有的利用地球的磁场控制等。

虽然人们都不希望卫星出现故障,但是从国内外的航天史来看,故障总是在所难免的,比如由于卫星设计得不够结实,或者是卫星材料的可靠性差,这些都容易使卫星产生故障。虽然在卫星上天前,科学家们进行了充分的预想,并且设置了不同的对策,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故障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为了对数百千米乃至数千千米之外的卫星下达命令,这便请出了遥控系统。它就像是卫星的指挥官。那么,它是如何做到“指挥有方”的呢?

想要指挥,首先要有控制指令。由于控制指令是无线电信号,敌人有时会有意识地进行人为的干扰,使指令不能正确地接收和执行,这就会影响整个工作甚至误大事。

如果控制指令的密码或者频率被别人知道和掌握了,那就更麻烦了,别人实际上就成了卫星的“主人”。如果是返回式的卫星,就可以命令它在什么地方返回,然后回收它。

为此,卫星不是一接收到控制指令就马上执行,而是同一指令地面要发几次。同时,卫星还能区别同一个指令是不是完全一样,如果不一样,卫星可以拒绝执行。那么,一般都有哪些方面需要进行遥控呢?

在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功能动作需要进行遥控。

卫星起码在数百千米以外的太空飞行,为了可靠和准确地工作,对于至关重要的指令,不但要由卫星自己发出,也同样要由地面的遥控系统发出。

(1)切断故障仪器停止工作。在飞行中,如果有一台仪器出现故障,我们可以由遥控命令关闭它转换到备用仪器工作。

(2)修正卫星的工作时间和轨道参数。发射卫星时,由于运载火箭实际发射的轨道往往偏离原设想轨道,这时为了保证工作的准确性,要按照实际轨道,通过遥控重新注入有关数据。

(3)执行安全指令。对火箭来说,万一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故障偏离正确的飞行路线,可能坠落在人口稠密的城市时,就要通过遥控把它炸毁在空中,以保证安全。

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区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轨道。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视野广阔,并且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曾有资料显示,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在卫星轨道高度达到35786千米,并沿地球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同一方向飞行时,卫星绕地球旋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完全相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此卫星在地球上看来是静止地挂在高空,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简称静止卫星,这种卫星可实现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不间断的信息交换,大大简化地面站的设备。

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3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1)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等。

卫星轨道示意图(2)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有很多新原理、新材料、新仪器,其能否使用必须在天上进行试验;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锻炼”,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此外,包括人上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等等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

(3)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它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造卫星均有其特定的运行轨道,并且卫星轨道与科学家设计的参数值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精心设计各种参数值,就可以得到许多种卫星轨道。下面我们向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的卫星轨道:

大倾角椭圆轨道

这是一般卫星常用的轨道,其轨道倾角一般在50°~80°之间,卫星的近地点离地球200千米以上,而远地点离地球达数千千米甚至数万千米。可想而知,这样的卫星轨道是一个大椭圆。

这种轨道对于科学探测卫星很有用,使它能飞经地球的广大的地区,能探测到从近地面到几万千米的上空,所以可用于探测宇宙射线、地球辐射带、太阳的活动等。

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轨道平面在不停地围绕地球转动,而且它转动的方向和转动的角速度,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和平均角速度保持一致。科学家指出,该种轨道的最大特点是经过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时间相同。比方说,卫星上午10点飞经北京上空,而下一次它飞经北京上空的时间还是上午10点。这种轨道也很有用,可以对地球上同一地区的情况进行重复观察,比如对庄稼长势及有无病虫害的地区长期监测等。

地球静止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也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这种轨道运行时,在地球上看起来好像静止不动,所以我们称它为地球静止轨道。

事实上,卫星不是真的不动,而是因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24小时,而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也是24小时,所以说卫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加上它们的运行方向相同,所以在地球上看卫星就好像不动。

这种轨道的倾角为0°,也就是说,轨道面与地球的赤道面相重合,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飞行。它的轨道高度为36000千米。

目前大多数的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都是采用地球静止轨道,这是因为它可以在某一个地区上空定点,使卫星的天线指向另一个固定的地区,这样就能实现两地的通信。

倘若在静止轨道上每隔120°放置一颗卫星的话,那么只要3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的通信。

极地轨道

这种轨道是通过地球两极的轨道。显而易见,这种轨道的轨道倾角为90°,即卫星的轨道面与赤道面垂直。

在这种轨道上飞行的卫星可以经过地球的南北极,所以它能够覆盖全球的范围。一般来说,导航卫星和侦察卫星都采用这种轨道。

与其他航天器有所不同的是,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所以可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轨道。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它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卫星的“空调”

每到炎热的夏季,当气温达到35℃~40℃时,人们就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温度再高,就会出现中暑等症状。这时,如果人待在有空调的地方,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对于卫星来说更是如此,它也需要自己的“空调”。

我们知道,人造卫星在空中飞行时,所处的太空环境与在地球上十分不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卫星有严重的“外患”。在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的高空,只有非常稀薄的气体,太阳会直接照射到卫星的表面,卫星的温度会快速升高。而当卫星飞行到地球的另一面时,得不到太阳的热量,温度会迅速降低。

其二,卫星的“内忧”也在时时困扰着它。由于卫星的仪器设备工作时要散发大量的热,同时,还要经受地球的低温辐射。

为了解决卫星的“内忧外患”,我们在卫星上装有温度控制系统,它就像我们房间里的冷热空调,保证了卫星内部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事实上,对卫星的温度控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两大类:被动式和主动式。

被动式的温度控制。在对卫星进行温度控制时不需消耗能量,只需要在卫星的内外表面上来“做做文章”,就可以控制温度。被动式的温度控制的方法是很多的,主要有外层喷涂和内层隔热。外层喷涂是在卫星外表面喷涂上不同性能的漆,使太阳的热量只有一部分能够进入卫星,而其余的全部被反射回空间;也有的卫星表面采取抛光和电镀的办法,都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内层隔热是在卫星的内表面加一个隔热层,以进一步调节控制温度。显而易见,被动式最大的优点是简单、经济,而且是在卫星上天前就已经做好,所以如果设计得好,将十分可靠。

主动式的温度控制。主动式的温度控制是在卫星飞行时,主动地加温或降温来控制温度。这很像我们家庭用的冷热空调,热了吹冷风,而冷了送热风,当然比起空调要复杂得多。主动式的温度控制主要采用卫星内部的电热丝加热来提高温度,还可以通过卫星表面的百叶窗的开关来散发热量。主动式的温度控制得精度高、范围大,但是活动的部件多,容易出现故障,所以被动式和主动式可一起采用,在运行中互相取长补短。

哈勃空间望远镜(HST)

由美国宇航局主持建造的4座巨型空间天文台中的第一座,也是所有天文观测项目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最受到公众瞩目的一项。它筹建于1978年,设计历时7年,1989年完成,并于1990年4月25日由航天飞机运载升空,耗资30亿美元。但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主镜光学系统的球差,不得不在1993年12月2日进行了规模浩大的修复工作。成功的修复使HST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原先设计的目标,观测结果表明,它的分辨率比地面的大型望远镜高出几十倍。 1997年的维修中,为HST安装了第二代仪器:有空间望远镜成像光谱仪、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摄谱仪,把HST的观测范围扩展到了近红外并提高了紫外光谱上的效率。

1999年12月的维修为HST更换了陀螺仪和新的计算机,并安装了第三代仪器——高级普查摄像仪,这将提高HST在紫外—光学—近红外的灵敏度和成图的性能。

同类推荐
  • 人类、自然与城市(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自然与城市(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自然与城市》由谢芾主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作者是挪威首位女性首相布伦特兰,她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本书从科技、交通、地理、生物、天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科学小常识,使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去指导工作、安排生活,避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以提高生活质量。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巨兽之海

    巨兽之海

    深邃幽暗的巨兽之海,壮观的珊瑚礁之上,在无数盔甲鱼的伴随下,一群巨大的、长约5米的鹦鹉螺喷水而过。细长的触须抓起庞大的海蝎,在恐怖的咔咔声中,伴随着海蝎深蓝色的血液,海蝎被鹦鹉螺群瓜分。鹦鹉螺们惬意地享用着大餐,却不知道黑影正在逼近……
热门推荐
  •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改变与适应并不矛盾。适应,是为了改变,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改变,是为了优化自己,进而成就绚烂的人生。良性互动二者,平凡的你将走向不平凡,优秀的你将变得更加优秀。既能适应又善改变的人,“不管风吹浪打”,都能“胜似闲庭信步”。这样的人,才是自己命运之舟的最可靠舵手。
  • 清明

    清明

    话剧《清明》,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姚宝瑄、卫中先生继《立秋》之后的又一力作。话剧《立秋》着力演绎历史大变革中晋商诚信形象。剧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自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9年内共演出660场,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本刊2005年第5期推出《立秋》未演出本,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刊发的《清明》仍为话剧未演出本。
  •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她是将军府的嫡女,是大魏国的太子妃。她耳根子软,听信奸人谗言,把仇人当亲人待,最终被亲妹妹和太子侧妃陷害身亡,死前更得知自己母亲和丫头也被其所害。自己良善,却落的如此下场,怨念不甘让她重生到八年前。这一世,她会把前世的怨都讨回来……她们诡计多端、手段狠辣,她以牙还牙,统统还回去。坏名声,断了嫁人之途,看怎么斗?!只是面前温润如玉的未来丞相,居然也会出手助她,在事后对她虎视眈眈……
  • 富贵春深

    富贵春深

    现代悲催女心理医师死后被老天开了金手指得以重生在异世富豪之家,有父有母有兄弟,当然还有一群渣亲戚。当你没有能力时,有钱也是个大问题。没有金手指,没有空间万能。非万能女主步步生花。
  • 自此岁寒雪满头

    自此岁寒雪满头

    自此岁寒雪满头,不遇君来不见花开她是西辰五皇子楚离楼的谋士,也是罪臣之女。虽是女子,她也想要搏一搏。凭借着她的谋划,她帮助原本并不受宠的五皇子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那至尊之位。可是现在,她却也有些后悔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转变 (龙人日志系列#1)

    转变 (龙人日志系列#1)

    《转变》一书是年轻读者的理想读物。摩根莱斯把一个原本可能是典型的龙人故事巧妙地做了一个有趣的转折。《转变》清新而独特,有许多青少年超自然故事的经典元素,龙人日志系列#1重点围绕一个女孩……一个特别的女孩!……《转变》很容易阅读,但节奏很快……推荐给喜欢读温和超自然罗曼史的读者。普通级。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
  • 前闻记

    前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代号D机关Ⅲ

    代号D机关Ⅲ

    在“魔王”结城中校的主持下,日本陆军内部成产了间谍培训学校“D机关”。在这里,所有成员都被灌输了与武士精神相悖的最高原则:不许杀人,不许自杀!这样的组织自然成为各方势力的眼中钉,然而结城以他魔术师般的高超手段,交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谍战成绩单。
  • 思念成城

    思念成城

    伊映雪恨不起也爱不起,所以选择了逃避,同时也抛下了自己的好友,独自开始新的生活。可他们却发现分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在伊映雪离开后,她喜欢的人跟别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此时的她更是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