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800000008

第8章 太空探索的新时期——航天时代(6)

美国研制的空间实验室既然空间实验室是美国航天飞机运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为什么要由欧洲空间局负责研制呢?空间实验室的研制背景又如何呢?欧洲在美国和苏联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之后,不甘落后,也一直在筹划发展自己的载人空间技术,特别是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苏联的“礼炮”号空间站进入轨道后所展现的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强了欧洲研制载人空间技术的决心。与此同时,美国鉴于空间技术需要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竭力想争取欧洲的合作,从而能够充分地利用欧洲的研制力量。这样就促成了航天飞机与空间实验室计划的实现。这项计划的制订过程主要产生于3项国际协定。

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和美国就曾企图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合作,但是由于各种技术和政治上的困难始终未能如愿。1969年美国在考虑“阿波罗计划”之后空间技术的前景问题,当时的美宇航局长托马斯·佩因于1969年11月访问了欧洲,打算邀请欧洲参加称为“阿波罗”后续计划的新空间计划。1970~1972年间,继这次邀请之后,欧洲和美国的政界举行过多次会谈。与此同时,欧洲空间局和美宇航局进行了协调,并对欧洲参加阿波罗后续计划的可行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当美国航天飞机研制工作有了明确的轮廓之后,计划在航天飞机货舱内设置一个供科学研究用的实验室,这个设想逐步演变成空间实验室的研制方案。1972年美国政府批准航天飞机研制计划之后,同年12月,欧洲各国在欧洲空间会议上,原则上同意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协定。据此,1973年3月欧洲空间局的9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执行空间实验室计划的协定。计划包括投资的具体细节。欧洲9国宣布共同为该计划投资。这9个国家是:联邦德国、比利时、丹麦、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士和西班牙。后来,奥地利也参加了空间实验室计划,这样就有10个国家了。这是欧美间的第一个协定。

1973年8月,欧洲9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航天飞机系统中空间实验室的研制、投资和使用协定。协定中规定,宇航局为美国的主管机关,欧洲空间局为欧洲的主管机关。这是第二个协定。

同年8月14日,欧洲空间局与宇航局签署了协定备忘录,这是第三个协定。这是一项关于计划的具体细节的协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分工:欧洲空间局负责具体设计、制造、总装和测试,并向宇航局交付一个空间实验室的工程模型、一个有备件的飞行模型以及地面辅助设备。另外欧洲空间局还将提供工程技术保证,并研制新的空间实验室。原计划于1980年12月随航天飞机进行试飞,现决定延至1983年间进行首次试飞,以验证空间实验室的设计性能。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应符合宇航局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可靠性的要求。宇航局负责空间实验室交付后的工作。其中,马歇尔航天中心负责空间实验室的计划管理以及科学和应用飞行、综合实验、人员训练以及操作和维修工作。约翰逊航天中心主管飞行控制。肯尼迪航天中心负责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的总装及其发射。宇航局还专门设立了空间实验室计划办公室,并向欧洲空间局派驻了代表。欧洲空间局同样设立了空间实验室计划办公室,并有一个派驻华盛顿的机构。

欧洲空间实验室设计草案任何一项大型系统工程计划的执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漫长历程。空间实验室也是一项大型系统工程。因此,在与美国正式签署空间实验室研制协定之前,欧洲有关的工业财团于1972年就开展了预先研究,以节省研制时间。预研工作首先明确了空间实验室计划的条件、要求和效果,并确定了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的方案。进而,提出了计划的实施方案,确定各个构件和部件以及系统的相互关系。1974年欧洲空间局通过了方案论证并确定联邦德国北部研究集团为主承包商。随后空间实验室方进入了研制阶段。1975年美国宇航局、欧洲空间局和欧洲10国各转包公司的250名专家集中在不来梅召开了工作会议,重新审查了分系统的方案。1975年10月,全部系统进入部件研制阶段。1976年进行了系统的初期设计审查,逐项审查了设计图及其说明,审查中特别注意各分系统的安装是否协调、合理。1977年又进行了一次中期设计审核。1978年通过已制成的设计模型作了最后设计审定,并拟于1979年向宇航局交付空间实验室的飞行模型。

空间实验室计划的总经费约11亿德国马克,当时合4亿多美元,由欧洲空间局的各成员国提供。为空间实验室计划投资的10个国家,至少提供1家公司,承担转包工作。转包合同的分配必须符合欧洲空间局各成员国的财约。据此,空间实验室各分系统的研制分配给了各国的公司。

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交合对接

1995年2月3日、6月29日和11月15日,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载人航天器——美国航天飞机(重100吨)和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重123吨)分别实现了空间交会和两次对接,两次对接形成的重203吨的载人航天复合体分别联合飞行了5天和3天。这标志着近年来美俄间广泛开展的空间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此揭开了国际空间站建造工程的序幕。

1993年9月2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和俄罗斯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华盛顿签署了一项航天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是双方同意在各自现有的空间站计划的基础上,联合建造一个包括欧洲航天局、日本和加拿大的航天部在内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联合建造空间站的计划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美俄扩大联合载人航天活动期,从1994年开始至1997年结束。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利用俄罗斯现有的“和平”号空间站,为“阿尔法”空间站的组装完成最后的技术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从1997年11月开始,首先发射一个俄罗斯的多功能货舱作为国际空间站的基础。然后发射美国的实验舱、俄罗斯的服务舱以及两艘“联盟”号载人飞船,形成一个有人照料的过渡性空间站。

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到2004年结束。这期间要将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舱和日本实验舱以及加拿大的遥控机械臂装置送上轨道,从而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组装。

1994年6月23日,美俄双方在华盛顿就联合建造空间站的第一阶段工作,签署了一项为期4年、价值4亿美元的航天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在1995~1997年间进行的7次美国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联合飞行,前后有5名美国航天员乘坐航天飞机进入“和平”号空间站工作和生活,他们在“和平”号上的累计工作时间为两年。

在此后的第二、第三阶段,航天飞机仍将作为建造“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输工具与以俄罗斯的多功能货舱为核心的空间复体交会和对接21~22次。由美国牵头,有欧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参加的这个联合空间站计划从设计至建成需约20年的时间(1984~2004年),总费用为600亿美元,重约400吨的空间站建成后将运行10年。在空间站投入运行后,航天飞机仍将作为“阿尔法”空间站的主要往返运输工具之一,为空间站轮换宇航员,运送给养、设备、部件和燃料等,还将把硬件和空间站试验样品等运回地面。

“和平号”空间站在1997年正式建造“阿尔法”空间站以前,航天飞机要和目前在轨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7次,其主要目的是:

1.为拟于1997年11月开始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的轨道组装工作,进行人员、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前期准备。

2.为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和研究活动获取工程和运行经验。

3.为美国更多地掌握与微重力和生命科学有关的环境特性。

4.使美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俄罗斯过去和未来载人航天研究方面的成果。

5.为医学支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地球观测和生保系统进行更详尽的研究。

同类推荐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应用航空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人类航空探索曾做出重要贡献。从1909年冯如驾驶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动力飞机首飞成功开始,中国航空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航空历史的大国,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介绍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的专著。根据林左鸣董事长提出的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的要求,在航史编修办的组织下,作者孟鹊鸣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完成了这部《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总史: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填补了此项研究及出版领域的空白。
  •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食品是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的 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董志龙所著的《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主线,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食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聚焦民生,贴近生活,着力寻找破解食品危局的方案,并以积极的行动引导食品企业走出一条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光明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努力。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
  •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

    上清太上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肇论疏

    肇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纵然缘浅 奈何情深

    纵然缘浅 奈何情深

    时光荏苒,匆匆五年。 国际酒店外面繁星璀璨,他终于将她堵在观光电梯里面。 他的目光沿着她紧身短裙包裹出的曲线一路向下…… 耐不住嗓子干涩,她轻咳一声。 他微笑着将视线移回她的脸,“怎么?应酬完了?” 她当然明白他那句意味深长的“应酬”代表什么,回他一个更暧昧的声音,“何必明知故问呢?”“介不介意透露一下,你的价码是多少?” 一楼到了,她以最快速度冲向电梯门。他却更快她一步挡在了电梯门前,“只要让你演女一号,谁都可以陪吗?”“当然,也包括你!”
  •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选择以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社会与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文化心态的描述,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
  •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本书按照动物界由低等到高道的排列顺序,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一千余种动物。动物学家对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引人入胜。本书将会带你快捷地进入动物的世界、与鹰翱翔于天空,与鱼嬉戏于大海,与豹驰聘于草原,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一个蔚为大观的动物世界。
  • 大唐征伐志

    大唐征伐志

    本书从唐太宗率领大唐将士征讨高句丽开始,至唐睿宗继位结束,主要描写大唐在此期间对外征伐的事迹、宫廷的事迹、部分人物生活的事迹,本书中有很多融入了我的经历和我对人生的感受的内容,通过书中人物的事迹展现出来,所以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也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自传。因为本书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所以书中的内容有经过了我的艺术化创作的真实的历史,也有完全杜撰出来的内容,历史题材的小说的内容需要真实的历史与杜撰出来的内容相结合。
  • 穿梭万界从诸神角斗场开始

    穿梭万界从诸神角斗场开始

    道是什么!道是自然,还是心中的德,当被道所放弃,还会坚持下去自己的道吗?
  •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最奇妙的事件比电视剧都精彩……通过这本《奇才奇事》可以了解到,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远远超出你我想象的神秘世界。可怕的“夺命琴音”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个吻也会置人于死地吗?蜜月旅行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呢?在这个世界上,奇才奇事层出不穷,可以说“每一刻都存在不一样的精彩”。
  • 萧条时期的爱情

    萧条时期的爱情

    每一个萧条的终点,都通往另一个繁荣的起点。曾经在萧条中死去的爱情,能否在下一次繁荣里苏醒?她的身体里有两个灵魂,一个是三十五岁的中年男子Jacky,一个是纵情肆意的童女Sylvia。你究竟爱的是哪一个?爱我的身体,还是灵魂?一个关于创伤、记忆、多重人格与整合疗愈的爱情故事。
  •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为个人随笔文集。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以“移民十一年”和“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为题,将最初移民的冲动、顺利签出,到打工为生、站稳脚跟良性发展等一系列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除了事件的讲述,更多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和世事的剖析。喜怒哀乐间道出生存的真谛。出去还是不出去,这一横在许多人心中的症结也许因此书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