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800000004

第4章 太空探索的新时期——航天时代(2)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猛然间,飞机又闯进一场暴风雪中!狂风夹着雪花漫天飞舞,气温也骤然降至0℃以下。新的危险发生了:潮湿的空气被吸入发动机以后,里面的水分开始结冰,而且越冻越厚,使发动机随时有停转的可能。两位飞行家又一次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这时,胆量超群的布朗小心翼翼地爬出机舱,双手紧紧抱住机翼上的支柱,慢慢爬到左发动机的后部。他用两腿代替双手,死死地缠住柱架,腾出手来,用一把小刀把冰块铲掉。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万一两腿夹得不紧,布朗就会掉进茫茫大海。另外,由于他离发动机上的螺旋桨只有几寸距离,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桨叶碰伤……操纵飞机的阿尔科克看到这一切,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上来了。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才有机会挽救飞机的命运了。

布朗把左发动机里的冰块铲除干净以后,又爬到右边机翼上,清理另一个发动机。接着又返回左边……就这样,他往返爬行了5次,保证了飞机的正常飞行。

一天一夜扣人心弦的搏斗过去了。当东方重新出现一线曙光,大西洋渐渐变亮时,两位飞行家终于看到了远方的陆地。胜利在望了!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地欢呼。6月15日早晨8时25分,飞机在爱尔兰戈尔韦镇附近的一块旷野上平安降落。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横越”的大西洋终于被英勇的飞行家们征服了。

两位飞行家在返回伦敦时,受到了盛大的欢迎,他们在飞行中表现出来的过人胆量、杰出技艺和献身精神,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

飞离地球,飞向宇宙——火箭升空

我们知道,早在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里,就有这样一段论述:

“如果在山顶上架起一门大炮,把一枚炮弹平射出去,炮弹在落到地面以前就会沿着曲线飞过两英里的距离。假如没有空气阻力,那么炮弹的发射速度增加一倍,它飞行的距离也差不多会增加一倍……加大速率就可以随意加大飞行的距离和减小弹道的曲度……可以使炮弹绕全球飞行,甚至飞入宇宙空间,直到无限远。”

牛顿的这个设想是符合科学原理的。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只要能把“炮弹”宇宙飞船的速度增加到每秒7.9千米,飞跃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就可以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每84分钟绕地球一周。

1957年,在牛顿的设想发表270年的时刻,一颗他预想中的“炮弹”由苏联发射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全世界都为之震动了。紧接着,苏联又向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发射火箭,并让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在月球表面着陆。

接下来的挑战,就是要实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预言:让人类飞离地球了。

人是在地球上进化、发展起来的,人类的身体结构和各种功能都适应了地球上的环境。人要想到宇宙中去,就必须首先征服6道难关。

第一道难关是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汽车急速启动的时候,乘客会产生受到冲击的感觉。由于火箭起飞时的加速度很大,产生的冲击力是汽车的不知多少倍。这种现象叫“超重”,是人很难忍受的。为了克服超重带来的影响,宇航员必须在地面上做各种训练,熟悉并适应超重环境。

发射火箭第二道难关是失重。宇宙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时,由于地心引力消失,进入了无重量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身体、甚至包括血液和眼球都失去了重量。人类在失重状态中会产生哪些反应,身体健康、生活、工作等将会受到哪些影响,都是科学家必须弄清并解决的问题。

第三道难关是宇宙中的真空状态。宇宙空间没有空气,而人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新鲜空气。要解决这个难题,只有把飞船密封起来,在飞船内部保持一个和地球相同的环境。为了预防万一,科学家们还研制出宇航服。这种衣服是密封的,能保证人体处于正常的气压下,并随时供应新鲜空气。

第四道难关是宇宙中流星的袭击。万一宇宙飞船被流星撞上,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第五道难关是宇宙线和高能粒子。在地球上,由于浓密的大气层的保护,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量射线和粒子,太阳的紫外线辐射等,都被阻挡住了。宇宙中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宇宙射线等会对人类造成多大伤害,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六道难关是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的高温。我们知道,流星体在坠入地球大气层时,会跟空气剧烈摩擦而燃烧。宇宙飞船也是这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飞船的外壁覆盖了足够厚的耐热材料。

科学家们经过认真研究和大量实验,提出了克服困难的具体办法。6道难关被一一攻克了,人类进入宇宙的时机成熟了。

1961年4月12日这天清晨,加加林身穿宇航服,沿着扶梯,走上巍然矗立在拜克努尔空间基地的“东方”号宇宙飞船。在起飞以前,他向苏联人民、全世界人民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与加加林“再过几分钟,巨大的宇宙飞船将把我带入遥远的宇宙空间……现在对我说来,我的整个一生仿佛都是美妙的一瞬。过去所经受的和所做过的一切都为这一分钟而经受了和骄傲到了……是高兴吗?不,这不仅仅是高兴。是骄傲吗?不,这不仅仅是骄傲。我感到莫大的幸福。第一次到宇宙中去,同大自然进行空前的搏斗——一个人还能幻想更多的事吗?

“另外,我还考虑了落在我肩上的巨大责任。第一次实现世世代代人们所向往的东西,第一次为人类铺设通向宇宙的道路……还有比我所肩负的任务更复杂的任务吗?这不是对一个人、对几十个人、对一个集体所负的责任,而是对苏联人民、对全人类、对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所负的责任!

“……再见,就像人们启程远行时相互间通常说的那样!”

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广播收听了加加林的讲话。他们关注着这次伟大的远航。在预定的时刻——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7分,加加林怀着镇定而愉快的心情,笑着说:“呶,走吧!”旋即启动了火箭的发动机。火箭尾部喷出熊熊烈焰,推动着宇宙飞船腾空而起,载着人类的第一位使者,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奔去。

外太空看地球宇航之路是艰辛的。宇宙飞船起飞,宇航员就接受了飞往太空道路中的第一个考验——超重。随着火箭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重量一下子增加了近10倍,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感到头昏眼花,血液流向下肢,严重时还会发生意识丧失的现象。这时候,加加林身上具有抗荷作用的宇航服起了重要作用,它紧紧地箍在身体上,能使血液均匀地流向全身,把超重现象减小到较低限度。尽管在急速上升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影响加加林的健康和工作。他在宇宙飞船顺利通过稠密的大气层以后,透过飞船的舷窗,看到了人类的摇篮——地球。这时他情不自禁地叫道:“多美呀!”

飞船达到预定的高度以后,运载火箭脱离,飞船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飞行。这时又发生了另外一种情况。由于飞船的速度而产生的脱离地球的力量和地球的引力刚好平衡,飞船里的一切物体都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这时,宇航员只要稍一用力,就可以使身体在座舱里飘浮。手举起以后,要用力才能放下。写字的时候,时刻都要用手牢牢地按住本子,以防止它突然飘走……

失重状态很有趣。和超重状态不同的是,它是人类在地面无法长期模拟的。人乘坐飞机沿抛物线从高空落下时,只能产生短短几分钟的失重状态。因此在加加林上天以前,失重状态几乎是宇航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尽管科学家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推测,但这些推溯必须由实践证明。

地球“我在失重状态中表现良好。”加加林在飞过非洲大陆上空时说。他津津有味地喝水、吃饭,这些都是在地面多次练习过的。他的呼吸也很轻松。他还总结说,在失重状态中,人的机体正常,工作能力没有丝毫的减低,连签字的笔迹都和在地面上一模一样(后来宇航员在经过太空中的长期飞行后证明,人在失重环境中长期生活,身体会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如身高增加、肌肉萎缩等等。由于加加林在太空中的飞行时间较短,这些现象没有显示出来)。

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人。千百年以来,人类不知道自己居住的这个星球的形状,后来经过一代代人的探索,人类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然而这只是理论,谁也没有亲眼看到过。现在加加林在距地球表面300多千米的高空清楚地看到,地平线是呈圆弧状的。他幽默地说:“地球仪是可以信赖的。”

对于加加林来说,欣赏地球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奇妙的发现。碰到没有云层遮盖的地方,陡峻的山脉、弯曲的河流、葱郁的森林、蔚蓝色的海洋以及一座座繁华的城市,依次在他眼前闪过,当然,从太空中看时,这些都变得很渺小了。当飞临苏联集体农庄田野的上空时,他的心情格外振奋,仿佛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他还看到了围绕地球的蔚蓝色光环,看到了比在地球上看明亮几十倍的太阳,看到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它们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宇宙的天幕上。

宇宙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了一圈以后,开始向地面降落。这时加加林再一次面临超重的威胁,飞船也经受了进入大气层时摩擦产生的高温的考验。在离地面7千米时,加加林被弹出飞船座舱,用降落伞在预定地点缓缓着陆。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遨游108分钟以后,安全地返回了地球。在苏联首都莫斯科,成千上万群众热烈隆重地欢迎他的归来。尤里·加加林因摘取了世界第一名航天员的桂冠而名扬天下,他因此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并获列宁勋章。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加加林”命名,国际航空联合会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

加加林是第一个迈出地球这个人类“摇篮”的人。随着这历史性的伟大突破,全人类仿佛距离外太空更近了。这次成功的载人宇宙飞行,在人类向宇宙进军的道路上竖立起一座里程碑,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知识点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指的是来自于宇宙中的一种具有相当大能量的带电粒子流。1912年,德国科学家韦克多·汉斯带着电离室在乘气球升空测定空气电离度的实验中,发现电离室内的电流随海拔升高而变大,经过研究认定电流是来自地球以外的一种穿透性极强的射线所产生的,称之为宇宙射线。

火箭制造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几百万年以前,自丛林中走出来的人类的始祖——类人猿,挪动着双腿,开始了地面上的行走和生活,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适应了自然环境,战胜了各种恶劣生存条件。人类经过缓慢的发展和进化,终于成为地球世界的主宰者,足迹遍布了全球各地,平原、大漠、高山、江海……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有智慧的人类是从不满足的。当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基本上被他们征服以后,他们又想飞到地球以外去,到辽阔的宇宙空间去开辟新的天地。

“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而是要探索宇宙空间。他们起初会小心翼翼地越出大气层的范围,然后大胆地征服太阳附近的全部空间。”

这话是宇宙航行的先驱者、前苏联著名宇航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的,并被铭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一位聋人,他完全依靠自学,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他认为,要想摆脱地球的巨大引力,离开地球,就必须有巨大的速度,而这个速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度是当时人类已有的任何飞行器都达不到的。而且,不论是飞艇和飞机,都根本不可能在大气层以外飞行。因此必须制造一种崭新的飞行器,这就是火箭。19世纪末期,他在一篇论文中,论述了火箭行进的原理,论证了使用液体燃料、能在没有大气的环境里工作的发动机,设计了宇宙飞船的结构。但是,这篇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并没有得到沙皇政府的重视,直到“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他的奠基性贡献才获得了公认。

1926年,世界上第一枚由液体燃料推动的火箭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发射成功。这是美国发明家哥达德研制的。可惜的是,这枚火箭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把火箭技术应用到军事上,制成大名鼎鼎的V-2导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火箭研制专家和设备分别被转移到了美国和苏联,促进了美苏两国火箭制造技术的发展。人类向太空进军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导的称为导弹,无制导的称为火箭弹。

火箭是目前能使物体达到宇宙速度,克服或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宇宙空间的重要运载工具。

同类推荐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丛书全面讲述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传奇故事,其时间跨度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创业伊始,直至当今。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这个品牌是极富魅力的,而这份魅力得益于它的员工和产品。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热门推荐
  • 药园

    药园

    满园药香遮不住,金银财宝进家来,家和万事兴。
  • 九阳星主

    九阳星主

    我是天星门门主,真的不骗你!我是修仙的,是你们练武的不能比的!我是九阳之体,是你们妖魔鬼怪的克星!我是星主,将来要飞升仙界的!
  • 偏偏是你何欲何求

    偏偏是你何欲何求

    她——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就住你隔壁,你难道不知道你每天是多吵闹吗。既然不知道,我就让你了解一下我是多么的强大。他——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小爷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泼妇,怪不得男朋友不要你。每天打扰小爷的生活,应该是觉得自己魅力太大了。
  • 刘伯温传:大明帝师开国记

    刘伯温传:大明帝师开国记

    他是能掐会算的大明帝师,是博古通今的历史宠儿。建功立业、辅政称帝,却终究没能保住自身性命。一个能掐会算、未卜先知的刘伯温,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他到底是一个博通经史、书无不窥的“智者”;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历史的宠儿,稀里糊涂的“神人”?也许,等您阅读完这本书,知道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刘伯温后,您就会知道这个答案了。
  • 异世妖恋

    异世妖恋

    一场盗墓引发的血案。为了寻找因探墓无故消失的小伙伴,他们踏上了进墓之旅。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性格大变,四周的恐怖丛生,面对险象环生,她该何去何从。一场只为了引她而来的阴谋,她从墓穴穿越回了过去,她该如何去面对?面对千年的等待,他们又将如何展开新一轮的纠缠……
  • 第一女巫

    第一女巫

    在这个神奇又残酷的魔法世界,身为孤儿的爱丽丝遇见了曾经背叛她的朋友。背叛者摇身一变,化身为魔法家族继承人。她过上了与人类截然不同的生活:和魔法会长成为舍友、对抗邪恶巫师、把妖怪当小弟、收到各方势力邀请、探秘魔禁之地、守卫万界和平…… 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第一女巫!
  •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是相反的,我在南半球过完了冬天,回到国内又要继续过冬天,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冬天。但不管冬天多长,春天总归是要来的,就像不管旅行得多久,家总归是要回的一样。
  • 我国房地产交易税和保有税对房价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交易税和保有税对房价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交易税和保有税对房价的影响》分析了房地产交易税收和保有税收的作用机理以及房地产税负转嫁与归宿,探讨了房产交易税收和保有税收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的作用等;最后,提出了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 散落星河的记忆

    散落星河的记忆

    CCTV2018中国好书获奖作品。爱情就像生命的诞生,是无数个偶然交织成的必然,无数个也许导致的注定。一旦发生,就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浩瀚的星际中,万事万物都逃不过时间,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衰老死去,唯有记忆不受时间法则的约束,甚至会随着时间流逝变得越发清晰。那些生命里经历过的欢笑、悲伤,被贮藏在人类的大脑里,明明没有丝毫重量,渺小若尘埃,却比满天星辰更闪耀璀璨,让生命无比丰盈。
  • 毒女戾妃

    毒女戾妃

    她以为,自小订婚的未婚夫,是能与她白头偕老的良人,收养她的尚书府夫妇,果真如传闻般和蔼可亲,每日来看她的族姐,会待她亲如姐妹~谁想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只为谋她的身份,得她的财,取她的命!老天开眼,她重活了。来来来,排排队,让姐挨个儿来虐……只是为何,渣男亲叔死追不放?夜半三更居然跳窗而入!她一脸怒意,“王爷,孤男寡女,你想坏我名声?”某男一本正经,“天下皆知本王是断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