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6500000015

第15章 父子俩的搭车人生

座下的黑色宝马车驶离了机场,朝家的方向平稳行进。车里坐着我们一家三口,我铁青着一张脸,妻子的眼睛里也泛着潮光,儿子则满脸沮丧的表情。起初他还试图解释什么,看我们端出一副不容置辩的神色,也就识趣地闭了嘴。

儿子是被我们硬逼着回家的。原本以为他在大学里专心读书呢,谁知竟一个人跑去体验什么免费搭车?你一个平时开百万豪车的主儿,从小习惯了出门乘飞机、拥有航空公司银卡的富家子弟,脑子里咋会冒出如此荒诞不经的怪念头?多亏有亲戚偶尔看到他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旅游日记”,否则我们这做父母的,还被蒙在鼓里呢。急得妻子先是打电话指示他坐飞机直飞昆明,后来发现儿子的搭车行动仍在继续,只好在电话里哭着哀求,我则摆出强横的态度以断绝经济来源相威胁,这才逼得傻小子乖乖就犯,提前结束了搭车之旅。我们双双丢下手头的工作,赶去机场接他回家。

儿子小声嘟囔着,说重新回到付费购买交通服务的生活,他已明显感到不适应了。我对他的抱怨不屑一顾,强忍着没发作。妻子则一如既往地批评儿子将来适合搞慈善——他心肠太好,缺乏戒心。哪知她话音未落,忽听儿子大喊:“老爸,快停车!”原来,他看到路边好象有人招手拦车,他要我停车搭对方一程。我恼怒地瞪了儿子一眼,一阵风似的开过去了。

破天荒第一次,儿子朝我发了火。只见他急得嘴唇直哆嗦:“你怎么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顺路搭人家一程又咋了?没见那个人站在路边等车有多可怜?”看儿子如此激动,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不是我不想搭他,你看他还有一辆自行车,不是不方便搭吗?”儿子的情绪仍然无法平静下来:“以前我开着咱家一百多万的豪华车兜风时,几乎从没注意过路边试图搭车的人,即使看到,也会毫不犹豫地呼啸而过。可这几天来,有时当我站在路边拦车,几个小时都没人搭理。还有人狮子大张口般冲我要钱,一听说要免费搭便车,砰地一声就关了车门。”我刚要教训他这是自讨苦吃,儿子话锋一转,又说,“可有些好心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但肯搭我,还拿出自带的水果让我吃,我临下车时竟再三叮嘱加油站的服务员帮我拦车……这种截然相反的人生体验,真是太强烈了!人和人咋这么不一样呢?”说着说着,儿子忽然哽咽起来,又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在遵义桐梓县搭车时,遇到一对带着婴儿的夫妇,他们不仅腾出最宽松的座位给儿子,还一个劲儿地往他手里塞熟鸡蛋。夫妇俩的钱包当时就放在儿子身边,却一点也不提防。快到桐梓时,他们邀请他一起下高速,找了个饭馆吃饭,那是儿子整个旅途中最丰盛的一餐。夫妇俩甚至极力挽留儿子在桐梓住一夜,见他执意不肯留宿,又把他送回了高速公路。女人站在马路边拦了一刻钟,才喊到一辆车。男人赶紧给司机递烟,嘱托对方照顾这位大学生。在等车的间隙,他们翻遍了随身的零钱,凑了45元硬塞给儿子,让他“搭不上车的话就买张车票,少走一点是一点”。儿子推辞不过,只好眼含热泪收下。

泪水,又在儿子的眼眶里打转。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极小心地双手捧给我们看,就像捧着一颗热诚的心,又像捧着一件易碎的珍宝。他激动地说:“这户人家的善待,让我忘掉了一路搭车的艰辛与白眼,更让我顿悟了那句话: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对儿子的年轻浅薄颇不以为然:“哼!人家才给了你几十块钱,就把你感动成这样;你算算你从小到大花了我们多少钱,也没见你怎么着啊?”儿子一怔,急眉竖眼地反驳:“爸,这不一样。咱们是亲父子,而他们却跟我素昧平生呀!假如你遇到陌生的遭难者,肯将身上的现金全部拿出来帮人吗?”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了。

“从小到大,你们一直教育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跟咱家工厂里那些打工的人‘保持一定距离’,可几天来的经验告诉我,世上还是好人多,桐梓县那对夫妇的行为彻底颠覆了你们的这种教育。”儿子继续絮叨着,“途中我发现。相对于‘奔驰’、‘路虎’、‘雷克萨斯’等豪车而言,那些普通车更易拦下,似乎寻常百姓更乐于助人。当我背着包像个穷小子那样求助时,鼎力相助我的,恰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人。”

儿子回到家,仿佛几夜没合眼似的,钻进舒适的被窝里就呼呼大睡了。我们看到,他在临睡前,将那四张10元、一张5元的皱巴巴的钞票,郑重其事地夹进了记事本里。我们夫妇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满脸讶异的表情。才短短几天时间,性格内向、平时甚至“不敢与人对视”的儿子,竟然厚着脸皮主动搭人家的便车,还有了自己的人生看法了。说真的,从他身上,我仿佛瞥见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我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老婆,你还记得咱俩第一次赶集买婚礼用品的情景吗?”妻子豁然已明白了我说这句话的用意,我们俩同时陷入了对陈年往事的回忆之中——

那是二十多年前,已择定婚期的我俩,相约到十多里外的集市上置办婚礼用品。散集的时候已是下午,因为帮一个走失的小女孩寻找妈妈,我们错过了最后一辆回家的客车。购买的东西着实又太多,托顺路的乡亲往家里捎信,却一直不见人来。眼瞅着天就要黑了,我焦急万分地站在路边拦车,好容易开过来一辆三马车,那位车主却故意拿搪想敲诈我们,我气得跳着脚破口大骂:“开个破三马车有啥了不起的?以后等老子有了车,专门义务帮人捎脚。呸,你算个什么东西!”

“那时的你,很穷,却敢于理直气壮地斥责别人,不就因为刚做了件好事,觉得自己比那人活得有尊严吗?”妻子慷慨直言,“没错,咱现在是有钱了,可当初的热忱还在吗?以往的那帮穷哥们儿,你多久没跟他们联络了?乡下的生身之地,你多久没去探望了?扪心自问,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难道一次也没在梦里出现过吗?”我陡然出了一脑门子汗,脸色猝变。假如人生是一辆车,我的确幸运地搭上了一辆通往财富大厦的专列,一路与勾心斗角为伍,和尔虞我诈较量,年年疯狂打拼经营,终于步入富足的上层生活。但金钱所带来的戒备之心、麻木不仁,和高高在上的倨傲,就像在周遭砌了一堵墙,把自己牢牢围困了起来,年轻时的热忱与激情、诚挚与友善却一古脑儿打包丢掉了。我长长地感叹了一声。

也许儿子说得对,除了座下豪车、一身华服和兜里多了些金钱之外,我其实还是原来的我,并不比别人高贵一星半点。望着熟睡中的儿子,我想:以后的人生仍将继续,但有过这次搭车的经历,我们父子俩的生活注定会跟以往有所不同。

同类推荐
  • 秦岭狼人

    秦岭狼人

    据说,在秦岭深山人们发现了狼人的足迹,一时众说纷云……作者通过对狼人超能力的形象描述,给大家塑造了一个大快人心的中国版“蜘蛛侠”形象,他古道热肠,英雄侠义,劫富济贫……
  • 锐读(第15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5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西奈噩梦

    西奈噩梦

    王晋康,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4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其作品在中国科幻文坛上独树一帜,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他具备良好的文学功底,语言冷静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
  • 乡村英雄

    乡村英雄

    乡土文学在中国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当代作家作品中,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很多。经认真筛选,丛书确定了近些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刘醒龙、何申、李佩甫、陈映真(台湾)、王祯和(台湾)和黄春明(台湾)等六人。每人一部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
  • 紫手印之谜

    紫手印之谜

    六月底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忙了一天之后,在波特曼广场下了马车,步行到贝克街我的朋友的住处。他没在家,房东太太说他会回来饮下午茶,我就坐下等他。那天下午我并非是惟一来访的客人,因为我发现桌上留有一张名片,上面印有“修道院丁字街37号A座肯迪茶叶进口公司马克·普林格经理”的金色字样,背面还印着“本店只仰赖产品的优良来推销”,下面用铅笔附加了一句话:“有急事相求,改日再来拜访。
热门推荐
  • 告密者

    告密者

    1943年夏,在我家乡梨城西北一个小山村发生一起告密事件,导致藏身于此的梨城城工部组织部长章文被日军逮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梨城党史》对此曾作如是记载:“1943年8月22日,日军包围距梨城一百多里地的猪笼寨,将全村村民驱赶到乡场上。日军采取枪击、刀劈、刺刀刺等残忍手段,一共杀害六名手无寸铁的无辜村民,以此逼迫村民供出藏身于此的地下党员,梨城城工部组织部长章文被告密被捕。”对于这起告密事件,如今的大多数梨城人并不清楚,如果我不是被借调到市党史委负责编写《梨城抗日斗争史》,说实话,我对此事件也是一无所知。
  • 星际重生:拒当太子妃

    星际重生:拒当太子妃

    她易容成满脸斑的丑女设计指腹为婚的太子殿下退婚,一心只想找回万年前宠她如命的师父。可是,谁能告诉她,她师父怎么突然从温润如玉的仙人变身吃人不吐骨的狼人了?“师父,你…在做什么?”“傻落儿,师父突然想起来,有件事忘了教你……”“什么事啊?”“傻落儿,别捂着嘴,会呼吸不过来的…为师设了结界,不会有人听到的……”第二天晚上,她悲愤地跑去质问他:“师父你骗人!不是说没人会听到么?!”他微微一笑,“是没人听到…不过,你在我床上睡了一天一夜,他们可都看到了。”“落儿,你该好好补补了……身体这么弱怎么行?”“…………”
  • 网游之天涯共此时

    网游之天涯共此时

    用科技制造出来的试管婴儿,是一个我们现实意义中的人?还是只是一个实验品?这本书里的主人公,这种是人非人的身份,难以融进社会的自然人的关系网里。为此,他(它?)进入了网络游戏,这个无法知道对面的角色是人,还是其它生命的网络世界。
  •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曾为成功而努力过,后来却因一次次的失败而不再坚持;但是有一部分人坚持下来了,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后者能够到达成功的巅峰,而前者却不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呢?这并不是因为前者缺乏知识、能力和机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坚持的道理,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机会的重要,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创造;或许只是他们明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潜能,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挖掘……而这些都是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详的简单哲理被忽视所致。
  • 不能忘记的爱

    不能忘记的爱

    石杰,满族,辽宁北镇人,渤海大学学报编审,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辽宁省作家协会特邀评论家。著有理论著述多种,同时发表和出版小说多篇(部)。我这里所要讲述的是一个苦涩的爱情故事,里面多少又有些甘甜令人回味。就好像一颗尚未成熟的果子,虽然酸涩,细细品尝,齿缝里倒也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那天午后,我一如既往地坐在书房里写作。秋日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铺在写字台的斜角上,室内一片温馨。我因空气中的暖意而有些困倦,几乎想去床上休息一会儿了。这时,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而疲惫的女人的声音:“是刘云老师吗?”我说是的,你是哪位?
  •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洋务运动》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说明了洋务运动的来龙去脉。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黄书

    黄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宿

    灵宿

    浩瀚苍穹……亘古传闻天定人命,诸星指引,万道维持!莫名少年背负时日无多的生命,依然踏上这条未知的道路,是生,是死,是轮回,还是真的天命?故事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