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7900000004

第4章

二十一、骄战

【原文】

凡敌人强大,未能必取,须当卑辞厚礼,以骄其志,候其有衅可乘,一举可破。法曰:卑而骄之。

【今译】

凡是敌人兵力强大,没有充分把握将其打败,就要施用谦词重札,促成其骄惰,待其有隙可乘,再发动突然袭击,便可彻底取胜。兵法说:以谦卑示弱,促使敌人骄惰起来。

【战例】

蜀将关羽北伐,擒魏将于禁,围曹仁于樊。吴将吕蒙在陆口称疾,诣建业,陆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堪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功,骁气凌轹于人。又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擒制。若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与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布,兼始有功,胆气益壮,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卿病,谁可代者?”蒙对曰:“陆逊虑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亦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抚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某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之。闻徐晃等步骑驻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败捷之后,常苦轻敌,古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针,以全独克。某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嘉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羽览书,有谦下自托之意,遂大安,无复所嫌。逊具启状,陈其可擒之要。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

【战例今译】

三国时,蜀将关羽向北进军,活捉魏将于禁,又把曹仁围困于樊城。吴将吕蒙称有病从陆口到建业。陆逊前去与吕蒙相会,问:“关羽最近所占领的地区和你比邻,为什么你这时却回到长江下游的建业来?你走后如果部署不当,就令人担忧啊!”吕蒙说:“情况正如你所说的,但是我却病得很厉害。”陆逊说:“关羽仗着骁勇的气势,凌驾欺压于人。他听到你生病的消息,必定越发不作准备。现在如果在其没料到之时突然出击,自然可以把他活擒或打败。希望谒见吴王时,应该就此好生计议。”吕蒙说:“关羽一向勇猛,不但作战难以对付,而且他已占有荆州,威望和信义更加增大,加上新立战功,信心、气势更足,要制服他不容易!”吕蒙到了吴都去参见孙权,孙权问:“你病了,谁可代替你?”吕蒙答曰:“陆逊眼光远大,有军事才能可负此重任。看他的筹划和思虑,终究是可当大任的。现在因为他名声不大,关羽也不会有所顾虑,没有比他再合适的了。假若用他,应当告诉他要注意对外不露声色,对内加强侦察,等待时机,然后可以达到战胜关羽的目的。”孙权就召见陆逊,提升为偏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陆逊赴任到达陆口之后,立刻写信给关羽说:“以前曾经看到贵军行动,按照军律用兵,以小的战斗换来伟大胜利,获得赫赫战功。不仅打败敌国,而且对两国的联盟很有利。我们都曾破敌军如卷席,共同庆幸汉家帝王事业的振兴。敝人才疏学浅,刚刚西来赴任,我一向十分敬仰阁下的荣耀,愿把您作为榜样。”信中还说:“魏将于禁等已被阁下擒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认为将军功勋,可以万古流芳。就是古代晋文公城濮之战中用兵之法、韩信破赵之谋略,都难以超过将军的功绩。又听魏将徐晃等步、骑兵刚刚赶到,他们也只能观望将军的麾旗不敢轻动。只是曹操老奸巨滑,气急败坏时难免积邪火而不顾危险,暗里增兵,以达到其南下的目的。虽然魏军长途行军到此,不免是疲惫之师,但还不是毫无实力。而且战胜之军往往会产生麻痹轻敌的情绪。古代用兵术常讲军队胜了要越加警觉。我祝愿将军广为筹划,以争取全部胜利。我不过是一个书生,所见不免疏漏迟钝,勉强陈述我所懂得不多的事情。如今我军有一个威德兼备的好邻居,乐意讲出心里话。所讲的不一定合乎兵策,但确是我的一番心意啊!”关羽看了此信,认为其中有谦逊婉转,请求关照的意思在内,于是放了心,就没有再加怀疑。陆逊在这时却把情报上送孙权,说目前已经具备活捉关羽的条件的主要理由。于是孙权秘密派兵而来,委任陆逊和吕蒙为先锋。大军一到,立刻攻克公安和南郡。

二十二、交战

【原文】

凡与敌战,傍与交国,当卑词厚赂以结之,引为己援。若我攻敌人之前,彼掎其后,则敌人必败。法曰:衢地则合交。

【今译】

凡是与敌军作战,如果有邻近战区的国家,就应当用谦和的言辞和贵重的礼物去结交该国,使之成为自己的同盟,争取为己方的后援。如果我军向敌人发动正面攻击,他可在后方牵制敌方兵力,这样敌人就非败不可。兵法说:在诸国交界的地区作战,就应搞好外交关系,结好盟友。

【战例】

三国,蜀将关羽围曹仁于樊,魏遣左将军于禁等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是时,汉帝都许昌,曹操以为近敌,欲徙河北以避其锋。司马懿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俱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而内疏。羽今得意,权必不愿也。可谕权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操从之,遣使结权。权遂遣吕蒙西袭公安、南郡,拔之。羽果弃樊而去。

【战例今译】

三国时候,蜀将关羽把魏将曹仁围困在樊城,魏国就派左将军于禁前去解围。正碰上汉江洪水暴涨,关羽带领水军乘船顺流而下,俘虏了于禁及手下步、骑兵3万多人,将他们押送到江陵。当时,汉献帝在都城许昌。曹操感到此地距前方太近,为避开关羽的锋芒,打算迁都黄河北。司马懿建议说:“于禁等将士完全是由于遭洪水淹没而被擒,并不是作战方面的失误。这对国家根本不是什么大的损失。现在如果迁都北方,那就是向敌军示弱,而且使淮汉一带民心动荡。孙权和刘备表面亲近,实则各有用心,现在关羽打了胜仗,孙权必定不高兴。这时候我们立即联络孙权,让他从背后牵制关羽,我们的樊城之围必能解除。”曹操接受了司马懿的建议,派去使者谦词厚礼结交孙权。结果,孙权命令吕蒙带兵西上袭击公安和南郡,迅速占领这一带。关羽得知,果然放弃围困攀城把兵力撤走了。

二十三、形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

【今译】

凡是和敌人作战,如果敌人兵力众多,就要用制造假象的“示形”之法来牵制敌人的兵势,迫使它不敢不分兵来防备我。敌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从而战斗力减弱;而我军集中兵力于一处,战斗力自然加强。用我优势兵力攻击数量处劣势的敌人,是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用制造虚形假象之法诱使敌人暴露弱点,而把我军真实情况隐蔽起来不为敌人所知。

【战例】

汉末,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操将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率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说操曰:“今兵少不可敌,若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河向其后,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操从之。绍闻操兵将渡,即分兵西应之。操乃率军兼行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迎战。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之,斩颜良,遂解白马之围。

【战例今译】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绍对抗于官渡地区。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率兵进攻驻扎在白马的曹操部将、东郡太守刘延所部。袁绍则亲自率兵进至黎阳,准备南渡黄河。到了四月,曹操率军北上援救刘延。荀攸向曹操建议说:“现在我军兵力少难以抵挡袁军,如果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才可以战胜他。您带部分人马向延津方向,摆出将要北渡黄河攻打其后方的样子,袁绍必定会西来应战。然后我们率领轻装骑兵袭击白马,乘其不备而攻之,颜良就可以为我们所擒了。”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袁绍听到曹军要从延津北渡黄河的消息后,立即分兵向西应战。曹操见袁绍中计,乘机率兵日夜兼程直趋白马,当进抵距白马尚有十余里时,颜良才发觉,匆忙前来迎战。曹操派遣大将张辽、关羽为前锋接战,结果打败了袁军,斩杀了颜良,于是解了白马之围。

二十四、势战

【原文】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贵。法曰:因势而破之。

【今译】

凡是作战中所说的“势”,就是善于利用形势。趁着敌人内部已经露出崩溃的态势,则我方再施加军事压力,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兵法说:要利用有利态势去击破敌人。

【战例】

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兵甲,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违之耳。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虏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抚绥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方略,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战例今译】

晋武帝司马炎暗中策划消灭吴国的计划,可是朝中大臣某些议论与此不相吻合,惟有羊祜、杜预、张华的看法和武帝相同。羊祜病重,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等到羊祜病死,就拜杜预为镇南将军,负责荆州府的军事大计。杜预到任后,整修装备,训练士兵以显示威武,并且整编而成能打仗的精锐队伍作好进攻吴国的一切准备。又突然发动进攻,打败了吴西陵都督张政,又请示发兵攻吴的日期。武帝告知明年再大举进攻。杜预上表说:“凡是国家大事应当从利害关系出发,进行相互比较。如果目前出兵有十分之八、九的胜利把握,而不利方面只有一、二而已;要是停止不动,那就毫无胜利可言了。至于朝中大臣有的认为我军可能被打败,则这种估计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决策,攻劳与成绩都与己无关,他们还都没有忘记曾经讲过错话,因而这次又故意说不行。从前西汉宣帝评论赵充国的意见书时,经过反复比较之后,批抨了那些参与评议的人,而评议者都行礼做了检讨,这是为了堵住那些发怪论的人的口。从入秋以来,攻吴的大好形势已经存在,假若现在停下来,吴主孙皓怕被伐而被迫定计,或是迁都武昌,加固江南城防工事,远离居民分兵防守,则城池不易攻破,野外也没有物资可以掠夺。如果吴国把大船集中于夏口,则明年的攻吴计划,便要化为泡影了。”当时武帝和张华正在下棋,适逢杜预的意见书也刚刚送到。张华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英明伟大又通达武事,国家殷富,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过于暴虐,迫害贤人,应当立刻出兵进行讨伐,不费多大力就可以打败他。”晋武帝同意了。杜预立刻把兵力集中在江陵,派周旨、吴巢率领一支奇袭部队,于夜晚乘船出发,偷袭乐乡。又设置许多旗帜,并在巴山放火,到处攻占重要地区,从心理上瓦解敌人斗志,在战斗中又俘虏了吴都督孙歆。长江上游已被平定,于是从湘江以南到交、广二州,以及吴国其它州郡,都闻风投降。杜预在这些地方散发与张贴以武帝名义颁布的安民告示,做好安抚工作。这时召集将领开会。有人说:“敌国已有百年根基,不易一举击灭。如今正是暑天,山洪到来,传染病也将蔓延,应当等到来年冬季,再大举进攻。”杜预说:“过去东周时候燕国的乐毅由于济西一战,吞并了强齐。目前我国军队所取得的胜利,已使敌人震慑,现在好像用利刀劈竹,等到劈破几节,其余迎刃而解,不用再使多大劲了。”当即向部下讲明对策,大军直趋秣陵,所过城邑,未遇任何抵抗,很快平定了吴国。

二十五、昼战

【原文】

凡与敌昼战,须多设旌旗,以为疑兵,使敌莫能测其众寡则胜。法曰:昼战多旌旗。

【今译】

凡是与敌人在白天作战,必须多设置旌旗,以此作为疑兵,用来迷惑敌人,使敌人无法弄清我军的实力,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兵法说:白天作战要多设旌旗。

【战例】

春秋,晋侯伐齐,齐侯登山以望晋师。晋人使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齐侯见之,畏其众也,遂逃归。

【战例今译】

春秋时,晋侯率领大军进攻齐国。齐侯登上山顶观察晋国军队。晋军派出侦探,凡山水等险要之处无所不到,许多军队不设防的地方都要多多少少设置一些旌旗,战车也是左边乘人,右边虚设旗帜,用大旗为先导,战车后边拖着木柴急驶。齐侯一见,害怕晋军人多势众,便逃回去了。

二十六、夜战

【原文】

凡与敌夜战,须多用火鼓,所以变乱敌之耳目,使其不知所以备我之计,则胜。法曰:夜战多火鼓。

【今译】

凡是在夜里和敌人作战,必须多使用火光和战鼓,以扰乱敌人的耳目,使他们不知如何防备,难以查清我方意图,我们才能取胜。兵法说:夜间作战要利用火光和鼓声。

【战例】

春秋,越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为左右两军,乘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兵分以御之。越子率中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

【战例今译】

春秋时期,越国攻打吴国。吴国在笠泽进行防御。双方在两岸摆开阵势。越军兵分两路,趁黑夜,一会儿从左路前进,鼓声震天,一会儿从右路大声喧闹。吴军只好也分两队人马予以反击。越王却率三军从中间偷渡,进至吴军的中军,擂鼓冲杀,吴军混乱不堪,大败而去。

二十七、备战

【原文】

凡出师征讨,行则备其邀截,止则御其掩袭,营则防其偷盗,风则恐其火攻。若此设备,有胜而无败。法曰:有备不败。

【今译】

凡出兵征战讨伐,在行军时要防备敌人中途拦截;停止时要防备敌人突然袭击;宿营时要防备敌人偷营;刮风时要防备敌人火攻。如果能这样处处充分戒备,就会有胜而无败。兵法说:有了戒备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战例】

三国,魏大将吴鳞征南,兵到精湖。魏将满宠帅诸将在前,与敌夹水相对。宠谓诸将曰:“今夕风甚猛,敌必来烧营,宜为之备。”诸军皆警。夜半,敌果遣十部来烧营,宠掩击,大破之。

【战例今译】

三国时,魏国大将吴鳞南征,军队到了精湖(今江苏高邮湖)地方。魏国将军满宠率领各将领作为先头部队同敌军隔水对抗。满宠对各将领说:“今晚风很猛,敌人必然要来烧我营寨,应该严加防备。”魏各军营都加倍警戒。半夜,敌人果然派遣十个小部队来放火烧营,满宠率军突然发动袭击,把敌人打得大败而去。

二十八、粮战

【原文】

凡与敌对垒胜负未决,有粮则胜。若我之粮道,必须严加守护,恐为敌人所抄。若敌人饷道,可分遣锐兵以绝之。敌既无粮,其兵必走,击之则胜。法曰:军无粮食则亡。

【今译】

凡是和敌人相持、胜败未分的情况下,谁有粮食谁就能取胜。因此,对我方的运粮道路,必须派兵严加护卫,以防敌抄掠截断;而对敌人的粮饷运输线,则要派遣精兵给他截断。敌人没有粮食他就必然逃走;我军乘势发起攻击,就能取得胜利。兵法说:军队没有粮食,作战就要失败。

【战例】

汉末,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袁遣军粮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用,奔归操,因说操曰:“今袁绍有辎重万余乘,而乏严备,今以轻兵袭之,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矣。”操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负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操抄掠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大乱,大败之,绍弃甲而遁。

【战例今译】

东汉末,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抗,袁绍派军粮使淳于琼等五人押运粮草,并有将士1万多人护送,当晚在袁绍驻扎地区以北40里处宿营。袁绍的谋臣许攸为人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的私欲,就偷跑到曹营去了。他向曹操说:“目前袁绍还有军需车1万多辆,而部队却不严密戒备,如果派轻兵偷袭,烧掉他的粮草物资,用不了三天,袁绍必定大败而去。”曹操听后就让曹洪代他守营,亲率步、骑5000余人,打着袁绍的旗号,士兵口里衔枚,马嘴用绳子捆住,乘夜走小道,每人背一捆柴草,在路上如果有人问,就回答说:“袁公恐怕曹军偷袭后方,特派前来加强戒备。”听者都信以为真,毫不恐慌。等到达目的地就立刻包围放火,袁军兵营大乱,被打得大败。袁绍把全部军需都扔掉,仓皇逃命而去。

二十九、导战

【原文】

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曲,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今译】

凡是对敌作战,山川的险易,道路的曲折,必须使用熟悉当地情况人士作为向导,才能掌握有利地形,而取得胜利。兵法说:不用熟悉当地情况人士作向导的,就不能得地利。

【战例】

汉武帝时,匈奴比岁入寇,所杀掠甚众。元朔五年春,令卫青将三万骑出塞,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遂醉卧帐中。汉兵夜至,围右贤王,虏大惊,独与爱妾一人、骑兵数百,溃围夜逃北去。汉遣轻骑校尉郭成等追四百里弗及,得虏王十余人,男女万五千余口,畜数十万。于是,青率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皆用校尉。张骞以尝使大夏,留匈奴久,导军,善知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之患。

【战例今译】

汉武帝时,匈奴连年入侵内地,杀人抢掠,有增无已。元朔5年(前124)春天,武帝派卫青率领3万骑兵出了边塞。匈奴国右贤王以为王庭远在塞外,汉兵从未到达,吃醉酒后,躺在帐中睡大觉。汉军乘夜奔袭,突然包围了王庭。右贤王惊慌失措,独自和爱妾一人,仅带壮骑数百突围北逃。汉军派轻骑校尉郭成等追击了400余里,也没追上,俘虏其小王有10余人,百姓15000余人,牲畜数10万头而归。于是,卫青率兵而回。回到边塞,汉武帝命特使手捧金印,就在军营中拜卫青为大将军,专职掌管统兵征伐大权,给予封号后凯旋而回。有功的将领也都留任校尉之职。张骞曾经几次出使大夏,在匈奴的时间长了,做为向导,因为他们熟悉水草地形,所以大军往返从未遇到缺水断粮的困难。

三十、知战

【原文】

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今译】

凡是要出兵进攻敌人,一定预先探明战地。部队到达地点之后,还能牵制敌军按期而来,同敌人交战定能取胜。这是因为事先知道了作战地点和时间,就能集中力量等待敌人,才能进行坚固的防御。兵法说:只要预先知道了作战的具体时间和地方,就可以转战千里进行大的会战。

【战例】

战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用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追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精锐亲兵,倍道兼行逐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木,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涓追至,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

【战例今译】

战国时期,魏国同赵国联兵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便派田忌率兵援救韩国,直接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军。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撤兵回国。齐国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魏军一向作战勇猛,骄傲轻敌,认为我们怯弱,非常瞧不起我军。善于用兵的将军就应利用这一形势而采取作战策略。兵法上说:行军100多里同敌军夺利,就会使上将受挫;行军50里同敌人争利,军队也只能有半数赶到作战地点。所以,我们应该在进入魏境后第一天垒10万个灶台,第二天则减少到5万座,第三天只垒上3万座。”庞涓沿路追赶齐兵三天,看到灶台日益减少,高兴地说:“我早听说齐军胆小怕战,还不过三天,士兵就逃了一大半。”于是庞涓丢下步兵,只率领一些精锐的亲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军速度,推测他们傍晚会到达马陵。马陵附近道路陕窄,地势险要,两边是悬崖峭壁,是埋伏部队的好地方。就让士兵在一棵大树上剥皮刻字,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下。”命令1万多名弓箭手在马陵道两边设下埋伏。庞涓追到马陵,发现树上的字迹,便叫人点火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乱成一团。庞涓深知自己智穷力竭,自知败局已定,愤愧自杀而亡。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是一部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兵法,可以说是一部纯粹讲实用的谋略之书。它不只用于军事,也可用于人生,被称为“文武兵法”。理解了古计中的智慧,我们便懂得了谋略的精髓。
  •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军事奇书,自问世以来即被奉为“兵经 ”,它不仅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 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兵学史上,《孙子兵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 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军事圣典,它一直被 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这部百家兵法之始祖,曾造 就了一批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还是 近代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无一 例外地受到了孙子谋略思想的启发。在短短6000字里,《孙子兵书》把人 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 战事传奇:战争中的隐秘事件和幕后谜团

    战事传奇:战争中的隐秘事件和幕后谜团

    有一种战争,没有硝烟,没有厮杀,杀人于无形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另一种战争,它存在于战争的另一面,以无形的力量和隐秘的方式影响和决定着战争的走向。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战争背后的精彩和玄机。
  • 尖刀兵

    尖刀兵

    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学生,因辍学离开学校,从此走上了从军的道路,自从他穿上军装的那一天,他就觉得自己有了重大的使命,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不断努力,再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后,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尖刀兵!
  • 战神再生之兵不血刃

    战神再生之兵不血刃

    本文为《龙焱》、《全职特工》、《最强雇佣兵》姊妹篇与相关故事的延伸,致敬所有为民族复兴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读书交流群:244577168,有问题来群里讨论。
热门推荐
  • 仁学

    仁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游侠传

    大唐游侠传

    本书是梁羽生先生的”大唐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以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群身怀绝技、性格各异的武林人士为报国仇家恨,一同平定安史之乱的武林传奇。段珪璋与史逸如在新年里同时喜得后嗣,一男一女,正好定下儿女亲家,并以龙凤宝钗作为信物。段珪璋曾当面辱骂安禄山,安禄山怀恨在心,他认出了段珪璋。可手下人抓错了人,抓成史逸如。
  • 花月尺牍

    花月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骏图(沈从文小说全集)

    八骏图(沈从文小说全集)

    《八骏图》是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中的典范之作,描写了所谓绅士淑女们不乏高雅却琐碎做作的情欲表达,沈从文以尖锐的笔法讽刺了都市人的生存方式,寄托了其对故乡自然、健康的生存状态的认同和赞扬。
  • 鸿雁存影

    鸿雁存影

    三位都是林斤澜的前辈,文坛响当当的巨匠。解放后,林斤澜出道,三位或静静地蹲在水边,或背着荣誉的十字架赶路,或在林中漫步,偶有机会伸手指点指点。三位地位茅盾最高,沈从文最低,他是个另类。林斤澜在北京市文联工作,老合是文联主席,差不多天天见面。但林斤澜最崇敬的、对林斤澜最具亲和力的,还是沈从文。林斤澜说,现代有两位作家的作品是他最喜欢的,首先是鲁迅,其次是沈从文;综观林斤澜的小说创作,两位的影响显而易见。大致地说,林斤澜后期的深刻(大约从《十年十癔》开始),可见鲁迅,而先期的抒情(《矮凳桥风情》之前),可见沈从文。
  • 我的仙女未婚妻

    我的仙女未婚妻

    因情醉酒,死于车轮之下,或命运或巧合,赵易便与她相遇了。一个契约,一个失意少年,一个冷冷的女妖,一条条穿心的红线,一段从不甘渺小到征战天下的传奇泪歌就此谱写。
  • 富妻盈门

    富妻盈门

    士、农、工、商,她爹排第四。 商有千万种,她爹偏是最市侩、最受人诟病的盐商。 公、侯、伯、子、男,他爹排第一。 公有好几品,他爹是世袭罔替的超一品国公。 父为盐商,母出漕帮,姑娘我穷的只剩下钱了。 父为国公,母出翰林,小爷我贵的只剩下名了。 当盐商之女嫁入公侯之家,将是怎样欢脱、狗血的生活呐?! PS:女主非穿越、非重生,亦非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女。 ******** 一句话简介:“被”穿越者的璀璨人生!
  • 地狱有多远

    地狱有多远

    曹大路没想到会以这种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他的这次副局长竞选,他除了为自己感到悲哀外,同时对局领导的操作方式感到震惊。尽管他十几年里一直奋战在缉毒一线,对行政管理并不熟悉,但他还是可以肯定,如果是群众选举制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如果知道这次选举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绝对不会去报名参与?……下午下班后,曹大路骑在他的那辆破自行车上一路都在想这个问题,他越想越气愤,自行车越蹬越快,以至于在十字路口连红灯亮了都没看见。所有的车辆和自行车都齐刷刷地停在停车线上,由于是下班高峰时期,南北两边都黑压压停了一片,只有他的坐骑孤零零地、肆无忌惮地向前冲去。
  •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本书精选作者主题散文,分别包括《拾叶者言》、《大浪淘沙》、《寻找快乐》、《卖书记》、《母亲的酒》、《耕耘者说》等。
  • 挺进决赛圈

    挺进决赛圈

    学霸老哥坑老弟,一入游戏遭打击。新手无力挑司机,无可奈何成小弟。一路拼命挤圈里,奈何队友真坑你。各种模式映眼里,不知该选那个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