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500000009

第9章 弑故主冤魂索命 丧良将胡骑横行

却说宋主刘裕开国定规,追尊父刘翘为孝穆皇帝,母赵氏为穆皇后,奉继母萧氏为皇太后,追封亡弟道规为临川王。道规无嗣,命道怜次子义庆过继,承袭封爵。晋封弟道怜为长沙王。故妃臧氏,已于晋安帝义熙四年,病殁东城,追册为后,予谥曰“敬”。立长子义符为皇太子,封次子义真为庐陵王,三子义隆为宜都王,四子义康为彭城王。加授尚书仆射徐羡之为镇军将军,右卫将军谢晦为中领军,领军将军檀道济为护军将军。从前晋氏旧吏,宣力义熙,与宋主预同艰难,一依本秩;惟降始兴、庐陵、始安、长沙、康乐五公为县侯,令仍奉晋故臣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宗祀。晋临川王司马宝亦降为西丰县侯。进号雍州刺史赵伦之为安北将军,北徐州刺史刘怀慎为平北将军,征西大将军杨盛为车骑大将军。又封西凉公李歆为征西大将军,西秦主乞伏炽磐为安西大将军,高句丽王高琏为征东大将军,百济王扶余映进为镇东大将军。蠲租省刑,内外粗安。

西凉公李歆相传汉前将军李广后裔,父名暠,曾臣事北凉,任敦煌太守,后来自称西凉公,与北凉脱离关系,取得沙州、秦州、凉州等地,定都酒泉。暠殁歆嗣,曾遣使至江东,报称嗣位。是时晋尚未亡,封歆为酒泉公。及宋主受禅,更覃恩加封。北凉主蒙逊与歆为仇,伪引兵攻西秦,潜师还屯川岩,果然李歆中计,还道是北凉虚空,乘隙往袭,途中被蒙逊邀击,连战皆败,竟为所杀。蒙逊遂入据酒泉转攻敦煌。敦煌太守李恂,即李歆弟,乘城拒守,被蒙逊用水灌入,城遂陷没,恂自刎死。子重耳出奔江左,因道远难通,投入北魏,五传至李渊,就是唐朝第一代的高祖。这是后话慢表。

宋主裕闻西凉被灭,无暇往讨北凉。惟自思年老子幼,不能图远,亦当顾近。那晋祚虽然中绝,尚留一零陵王,终究是胜朝遗孽,将来或死灰复燃,适贻子孙祸患。左思右想,总须再下辣手,斩草除根。乃用毒酒一罂,授前琅琊郎中张伟,使鸩零陵王。伟受酒自叹道:“鸩君求活,徒贻万世恶名,不如由我自饮罢!”遂将酒一口饮尽,顷刻毒发,倒地而亡。宋主得张伟讣音,倒也叹息,迁延了好几月,心终未释。

太常卿褚秀之、侍中褚淡之,统是故晋后褚氏兄。褚氏本为恭帝后,帝已被废,后亦降称为妃。秀之兄弟贪图富贵,甘做刘家走狗,不顾兄妹亲情。褚妃生男,秀之等受裕密嘱,害死婴孩。零陵王忧惧万分,整日里与褚妃共处,相对一室,饮食一切,概由褚妃亲手办理,往往炊爨床前,不劳厨役,所以宋人尚无隙可乘。

宋主裕不堪久待,乃于永初二年秋九月,决计弑主。遣褚淡之往视褚妃,潜令亲兵随行。妃闻淡之到来,暂出别室相见。哪知兵士已逾垣进去,置鸩王前,迫令速饮。王摇首道:“佛教有言,人至自杀,转世不得再为人身。”兵士见王不肯饮,索性挟王上床,用被掩住,把他扼死;随即越垣还报。及褚妃返室视王,早已眼突舌伸、身僵气绝了。

淡之本是知情,闻妹子入室大恸,已料零陵王被弑,当即入内劝妹,代为料理丧事。一面讣闻宋廷。宋王已经得报,很是喜慰,至讣音到后,佯为惊悼,率百官举哀朝堂,依魏明帝服山阳公故事。且遣太尉持节护丧,葬用晋礼,给谥为“恭”。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宋主裕既弑晋恭帝,自谓无患,遂重用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整理朝政,有心求治。可奈年华已迈,筋力就衰,渐渐的饮食减少,疾病加身;到了永初三年春季,竟至卧床不起。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录尚书事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檀道济并入侍医药,见宋主时有呓语,请往祷神祇,宋主不许。但使侍中谢方明以疾告庙,一面专命医官诊治,静心调养。幸喜服药有灵,逐渐痊愈,乃命檀道济出镇广陵,监督淮南诸军。

太子义符素来是狎昵群小,及宋主得病时,更好游狎。谢晦颇以为忧,俟宋主病瘳,乃进言道:“陛下春秋已高,应思为万世计,神器至重,不可托付非人。”宋主知他言出有因,徐徐答道:“庐陵何如?”晦答道:“臣愿往观可否。”乃出见义真。义真雅好修饰,至是益盛服与谈,娓娓不倦。晦不甚答辩,还报宋主道:“庐陵才辩有余,德量不足,想亦非君人大度呢。”宋主乃出义真镇历阳,都督雍、豫等州军事,兼南豫州刺史。既而宋主复病,病且日剧。有时蒙□睡着,但见有无数冤魂前来索命,且故晋安、恭二帝亦常至床前。往往被他惊醒,汗流浃背。自思鬼魅萦缠,病必不起,乃召太子义符至榻前面嘱道:“檀道济虽有武略,却无远志;徐羡之、傅亮事朕已久,当无异图;惟谢晦屡从征伐,颇识机变,将来若有同异,必出是人。汝嗣位后,可处以会稽、江州等郡,方免他虑。”又自为手诏,谓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待至弥留,复召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入受顾命,令他辅导嗣君,言讫遂殂,在位只二年有余,年六十七岁。

宋主裕起自寒微,素性俭约,游宴甚稀,嫔御亦少,不宝珍玩,不爱纷华。宁州尝献琥珀枕,光色甚丽,会出征后秦,谓琥珀可疗金创,即命捣碎,分给诸将;及平定关中,得秦主兴从女,姿色甚丽,一时也为色所迷,几至废事,谢晦入谏,片语提醒,即夕遣出;宋台既建,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用银涂钉,致为所斥,但准用铁;岭南献入筒细布,一端八丈,精致异常,宋主斥为纤巧,即付有司弹劾太守,并将布发还,令此后禁作此布;公主下嫁,遣送不过二十万缗,无锦绣金玉等物;平时事继母甚谨,即位后入朝太后,必在清晨,不逾时刻;诸子旦问起居,入□脱公服,止著裙帽,如家人礼;又命将微时农具收贮宫中,留示后世。这都是宋主的美德。惟阴移晋祚,迭弑二主,为南朝篡逆的首倡,实是名教罪人。看官阅过上文,已可知宋主刘裕的定评了。是年七月,安葬蒋山初宁陵,群臣上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太子义符即位,制服三年,尊皇太后萧氏为太皇太后,生母张夫人为皇太后,立妃司马氏为皇后。妃即晋恭帝女海盐公主,小名茂英。命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与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同心辅政。长沙王刘道怜病逝,追赠太傅。太皇太后萧氏年逾八十,因哭子过哀,不久亦殁,追谥“孝懿”。宋廷连遇大丧,忙碌得了不得。那嗣主义符年才十七,童心未化,但知戏狎,一切居丧礼仪多从阙略,特进致仕范泰上书规谏,毫不见从。就是徐羡之、傅亮、谢晦等随时指导,亦似聋瞽一般,无一听纳。都人士已料他不终。偏是北方强寇乘隙而来,河南诸郡遍罹兵革,累得宋廷调兵遣将,又惹起一番战争。看官听着!这就是宋、魏交兵的开始。

魏太祖拓跋珪源出鲜卑,向例用索辫发,因沿称为索头部。世居北荒,晋初始通贡使。怀帝时,拓跋猗虚与并州刺史刘琨结为兄弟。琨表猗虚为大单于,封以代郡,号为代公。嗣复进爵为王,六传至什翼犍,有众数十万,定都盛乐,威震云中。匈奴部酋刘卫辰被逐奔秦,秦主苻坚大举伐代,令卫辰为向导。什翼犍拒战败绩,还走盛乐,为庶子寔君所弑,部落分散。秦主坚捕诛寔君,分代为二:西属刘卫辰,东属什翼犍甥刘库仁。什翼犍有孙名珪,由库仁抚养,恩勤周备,及长颇有智勇,为库仁子显所忌,走依贺兰部母舅家。会秦已衰灭,代亦丧乱,朔方诸部推珪为主,即代王位,仍还盛乐。逐去刘显,改国号“魏”,纪元“天赐”。史家称为“后魏”,亦称“北魏”,因恐与三国时曹魏有混,故有此称。

刘卫辰攻珪败窜而死。子勃勃逃奔后秦,后为夏国,已见前回。珪复破柔然、掠高车、蹂躏后燕,遂徙都平城,立宗庙社稷,僭号称帝。初纳刘库仁从女,宠冠后宫,生子名嗣;寻获后燕主慕容宝幼女,姿色过人,即立为后;后又见姨母贺氏,貌更美艳,竟将她本夫杀毙,硬夺为妃,产下一男,取名为绍。珪晚年服饵丹药,躁急异常,往往因怒杀人。贺夫人偶然忤珪,亦欲加刃,吓得贺氏奔匿冷宫,向子求救。子绍已封清河王,夜入弑珪。长子嗣受封齐王,闻变入都,执绍诛死,并杀贺氏,乃即帝位,尊珪为太祖道武皇帝。于是勤修政治,劝课农桑,任用博士崔浩等,兴利除弊,国内小康。

自从南军鏖战河北,失利而还,滑台一城,始终不得收复,未免引为恨事。只因刘宋开基,气焰方盛,不得不虚与周旋,请和修好,岁时聘问。及宋主裕老病去世,宋使沈范等自魏南归,甫及渡河,忽被魏兵追来,把范等截拿而去。看官道为何因?原来魏主嗣欲乘丧南侵,报复旧怨,因将宋使执回,即日遣将征兵,进攻滑台,并及洛阳虎牢。崔浩谓伐丧非义,应吊丧恤孤,以义服人,魏主嗣驳道:“刘裕乘姚兴死后即灭姚氏,今我乘裕丧伐宋,有何不可?”浩答道:“姚兴一死,诸子交争,故裕得乘衅徼功,今江南无衅,不得援为此例。”魏主仍然不从,命司空奚斤为大将军,使督将军周几、公孙表等,渡河南行。

先是晋宗室司马楚之亡命汝颍间,聚众万人,屯据长社,欲为故国复仇。宋主裕尝遣刺客沐谦往刺,谦不忍下手,且因楚之待遇殷勤,反为表明来意,愿作楚之卫士。楚之留谦自卫,日思东攻,苦不得隙。及闻魏兵渡河,遂遣人迎降,请作前驱。魏授楚之为征南将军,兼荆州刺史,令侵扰北境。奚斤等道出滑台,与楚之遥为犄角,夹攻河洛。

宋司州刺史毛德祖屯戍虎牢,亟遣司马翟广等往援滑台,又檄长社令王法政率五百人戍召陵,将军刘怜领二百骑戍雍上,防御楚之。楚之引兵袭刘怜,未能得手,就是奚斤等围攻滑台,亦不能下,惟魏尚书滑稽引兵袭仓垣,得乘虚攻入。宋陈留太守严稜自恐不支,向奚斤处请降。奚斤顿兵滑台城下,仍然未克,遣人至平城乞师。魏主嗣自将五万余人,南逾恒岭,为奚斤声援。且令太子焘出屯塞上,一面严谕奚斤,促令猛攻。

奚斤惧罪思奋,亲冒矢石,督众登城。滑台守吏王景度力竭出奔,司马阳瓒尚率余众拒魏兵,至魏兵已经陷入,还与之巷战多时,受伤被执,不屈而死。奚斤乘胜过虎牢,击走翟广,直抵虎牢城东。毛德祖且守且战,屡破魏军,魏军虽多杀伤,毕竟人多势众,未肯退去。

两下相持不舍,那魏主又遣黑矟将军于栗□出兵河阳,进攻金墉。栗□为北魏有名骁将,善用黑矟,因封黑矟将军。德祖再遣振威将军窦晃屯戍河滨,堵截栗□。魏主更派将军叔孙建等东略青兖,自平原逾河。宋豫州刺史刘粹忙遣属将高道瑾据项城,徐州刺史王仲德自督兵出屯湖陆,与魏兵相持。魏中领军娥清、期思侯、闾大肥等复率兵会叔孙建,进至碻磝。宋兖州刺史徐琰望风生畏,便即南奔。凡泰山、高平、金乡等郡,皆被魏兵陷没。叔孙建东入青州。青州刺史竺夔方出镇东阳城,飞使至建康求救。宋遣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监督军事,会同冀州刺史王仲德出师东援。庐陵王刘义真亦遣龙骧将军沈叔狸带领步骑兵三千人,往击刘粹,随宜救急。

好容易过了残冬,便是宋主义符即位的第二年,改元“景平”,赐文武官进秩各二等,享祀南郊,颁发赦书,京都里面,好像是国泰民安。哪知河南的警信,却日紧一日。魏将于栗□越河南下,与奚斤合攻宋军。振威将军窦晃等均被杀败,相率退走。栗□进攻金墉城,河南太守王涓之复弃城遁走,金墉被陷,河、洛失守。魏令栗□为豫州刺史,镇守洛阳,虎牢越加吃紧。奚斤、公孙表等并力攻扑,魏主又拨兵助攻。毛德祖竭力抵御,日夕不懈;且就城脚边凿通地道,分为六穴,出达城外约六七丈,募敢死士四百人,从穴中潜出,适在魏营后面,一声呐喊,突入魏营。魏兵还疑是天外飞来,不觉惊骇,一时不及抵敌,被敢死士驰突一周,杀死魏兵数百人。毛德祖乘势开城,出兵大战,又击毙魏兵数百。收集敢死士,然后入城。

魏兵退散一二日,又复四合,攻城益急。德祖特用了一个反间计,伪与公孙表通书,书中所说,无非是结约交欢的意思。表得书示斤,自明无私,斤却心中启疑。德祖又更作一书,书面是送至公孙表,却故意投入斤营。斤展阅后,比前书更进一层,乃遣人赍着原书,驰报魏主。魏太史令王亮与表有隙,乘间言表有异志,不可不防,魏主遂使人夜至表营,将表勒毙。表权谲多谋,既被杀死,虎牢城外,少一敌手,德祖当然快意。嗣是一攻一守,又坚持了好几月。

魏主嗣自至东郡,令叔孙建急攻东阳城,又授刁雍为青州刺史,令助叔孙建。刁雍与前豫州刺史刁逵同族,刁逵被杀,家族诛夷。惟雍脱奔后秦,秦亡奔魏,魏令为将军。此时遣助叔孙,明明是借刀杀人的意思。东阳守吏竺夔检点城中文武将士,只千五百人,忙招城外居民入守。还有未曾入城的百姓,令他伏据山谷,芟夷禾稼。所以魏军虽据有青州,无从掠食。济南太守桓苗驰入东阳,与夔协同拒守。及魏兵大至,列阵十余里,大治攻具。夔预浚四重濠堑,阻遏魏兵。魏兵填满三重,造撞车攻城。城中屡出奇兵,随时奋击,又穴通隧道,遣人潜出,用大麻绳挽住撞车,令他自折。魏人一再失败,遂筑起长围,四面环攻,历久城坏,坍陷至三十余步。夔与苗连忙抢堵,战士多死,用尸填缺,勉强堵住。好在天气盛暑,魏军多半病殁,无力续攻,城才免陷。刁雍以机会难得,请一再接厉,为破城计。建拟稍缓时日,忽闻檀道济引兵将至,不禁太息道:“兵人疫病过半,不堪再战,今全军速返,还不失为上策哩!”乃毁营西遁。

道济到了临朐,因粮食将尽,不能追敌,但令竺夔缮城筑堡,防敌再来。夔因东阳城圮,急切里不遑修筑,移屯不其城,青州还算保全。

魏主因东略无功,索性西趋河内,并力攻虎牢,所有叔孙建以下各军,统令至虎牢城下会齐,由魏主亲往督攻。真个是杀气弥空,战云蔽日。

虎牢被围已二百日,无日不战,劲兵伤亡几尽,怎禁得魏兵合攻,防不胜防。毛德祖拼死力御,尚固守了一二旬。及外城被毁,又迭筑至三重城,魏人更毁去二重,只有一重未破,兀自留着。守卒眼皆生疮,面如枯柴,仍然昼夜相拒,终无贰心。时檀道济出军湖陆,刘粹驻军项城,沈叔狸屯军高桥,皆畏魏兵强盛,不敢进援。魏人遍掘地道,泄去城中井水。城中人渴马乏,兼加饥疫,眼见是束手就毙,不能再支。魏兵陆续登城,守将欲挟德祖出走,德祖大呼道:“我誓与此城俱亡,断不使城亡身存!”因引众再战,挺身死斗。

魏主下令军中,必生擒德祖。将军豆代田用长矛搠倒德祖坐马,方将德祖擒献,将士亦尽作俘虏,惟参军范道基,率二百人突围南奔。魏兵亦十死二三,司、兖、豫诸郡县俱为魏有。魏主劝德祖投降,德祖怎肯屈节,由魏主带回平城,留周几镇守河南。德祖身已受创,未几遂亡。小子有诗赞道:

频年苦守见忠忱,可奈城孤寇已深,

援卒不来身被虏,宁拼一死表臣心。

败报传达宋廷,未知如何处置,且俟下回说明。

同类推荐
  • 蒋介石在上海滩

    蒋介石在上海滩

    《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蒋介石在上海滩》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全书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蒋介石这位历史巨人在中国历史上,在上海滩的惊涛骇浪。
  •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

    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辛苦打拼却始终未能令自己满意,一次意外的收获,让他一夜暴富,但是更多的金钱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爱情和幸福,最终是梦一场。
  • 沉沦

    沉沦

    本书是发表于1909年的小说『耽溺』是自传体小说,讲的是主人公在33岁的某个暑假,沐浴着日光,和艺妓吉弥痴情相爱的故事。『耽溺』的发表确立了岩野泡鸣自然主义文学作家的地位。
  • 代号D机关Ⅰ

    代号D机关Ⅰ

    背叛!欺骗!陷阱!策略!白热化的间谍大作战散发着妖异光芒的结城中校为你带来最精采的阅读体验在结城中校的力排众议下,日本陆军成立了间谍培训学校「D机关」。在这里,所有成员都被灌输了彻底否定军人信条的三大戒律:「不准死」、「不准杀人」、「不准被抓」。这样的组织自然成为他人的眼中钉,时时腹背受敌;然而「魔王」-结城中校以他犹如魔术师般的高超手腕交出间谍大战的丰厚战果,就连隐身在陆军内部的敌人也被他逐一消灭……从东京、横滨到伦敦、上海,紧张刺激的间谍殊死战,就此展开!
  • 幽灵舰队

    幽灵舰队

    随着人类向外星球的扩张殖民,宇宙正在变得越来越危险,三个种族的外星人正准备结盟对付人类,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幽灵旅——殖民防卫军的特种部队,是人类最强的防卫力量,他们由死去之人的DNA克隆而成,身体强壮、反应敏捷,生来就是战士。雅列·狄拉克,一名特别的“幽灵旅”战士,他诞生的目的,就是充当叛徒查尔斯·布廷的记忆容器,找到他背叛的理由。谁知传送的过程竟然出了差错,雅列产生了自己的意识。而布廷的记忆也随着战争的激化渐渐苏醒,一善一恶两个灵魂在他的体内不断交战,威胁人类的巨大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就在这人类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难以战胜的强大敌人,即使是“幽灵”,也无法违逆人性的呼唤……
热门推荐
  • 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

    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

    全书二十余篇散文,均为首次辑录成书。作家以质朴、深情的笔触,描写了在人生各个时期遇见的人与事,父母兄弟,师长同学,同行同道……无不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印痕。既有可堪回首的岁月,也有感怀不已的现实。多为情谊的留恋,经历的喟叹,对所见所闻的真知灼见。作者的感怀、感念之心充溢在文字之中。同时,对自我的解剖,既真诚,又坦荡,不禁令人起敬……
  •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红杏出墙记3:剪不断,理还乱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梵网经忏悔行法

    梵网经忏悔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韩娱之人气者们

    韩娱之人气者们

    抬头仰望同一片灿烂的天空,请带我前往你存在过的时间。听说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么眼前的久别重逢,又该是此生怎样的一场相遇?
  • 无限穿越之纵横诸天万界

    无限穿越之纵横诸天万界

    当饕鬄,空贼,恶魔,……外星生命来袭之时,是唤醒沉睡中的华夏之魂,以龙之传人为名,激发潜藏于血液深处中的神龙之魂,庇护我华夏之土!还是以我华夏五千年文化底蕴为神笔,抒写先辈圣贤们的浩然正气,将之化为最锋利的矛,横扫寰宇一切文明!让他们颤抖!让他们惊惧!让他们臣服!(喜欢斗破,超神的兄弟姐妹们,可以进来看看,本书单女主,不后宫,不种马,谢谢。)
  • 医毒双绝:妃倾天下

    医毒双绝:妃倾天下

    “本王绝对不会娶一个疯子丑人回去当王妃!”他的一句话决定了她的命运,成亲当日,她当着未来夫君的面,毁了绝世无双的容颜,变成一个丑陋恶心,永远不得真面目见人的女人!她是世人敬仰,妙手回春的活菩神医,众人只知她圣洁的一面,而他却一眼看透她骨子里的邪血。他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他,可他就是要娶她,而她就是要嫁给他。甚至决定就算以后死了,她的棺材也是要压在他的上面的。在一场阴谋诡计翻天覆地的扑向她时,当她被挡得无力招架时,他却微笑的看着她,“用我的位,成全你的仇,覆了天下又何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那一抹,初夏

    那一抹,初夏

    第二个学期刚开学女主就和年级里闻名的四大天王做同桌,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后来,就只剩下两个人依然守护着女主。可是,当其他两位回来后,女主却面临着四选一的困难抉择,最终,她又会选择谁呢?
  • 当哈利波特遇见英雄联盟

    当哈利波特遇见英雄联盟

    一觉醒来,发现已经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艾伦发现自己有了LOL系统之后有了无限遐想。然而,就在这时,一封来自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直接给他弄懵逼了,什么鬼,这是哈利波特的世界?哈利波特和LOL的碰撞,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反正脑洞就是这么大!
  • 人的哲学镜像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