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9400000005

第5章 邮路长长……

——记萍乡市邮政局退休邮递员曹罗生

何敏

1998年初春,萍乡市邮电局一位工作了28年的老邮差,收到一封属于自己的信。

信是从北京寄来的,是一个通知:他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3月将赴北京参加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个普通的邮递员,面对这个巨大的荣誉,他的双手在微微抖动。党和人民信任了他,他真正感到了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激动和欣慰。

让我们沿着一条山路,去寻找一串脚步声,这是赤山乡的山里人都非常熟悉的脚步,邮递员急匆匆的脚步。

让我们再沿着城里的小巷,去寻找一串自行车的铃铛声,这是小巷人家熟悉的那辆绿色自行车的铃铛声。

老曹是这里的名人。

都说老曹送信送报,送得有情有义,送得实实在在,40年从乡里到城里,老曹在平凡的邮路上,硬是走出了大名声。

曹罗生出生于1949年12月,1970年参加邮电工作,一直担任邮政投递员。经他手送出的报刊达4万万份,信件、包裹、汇款单达300万件。在邮路上已跑了60多万公里,相当于在万里长城上走了50多个来回。义务加班加点40000多小时,等于多干了13年的活。

曹罗生始终认为,当一名邮递员不光是辛苦,而且责任重大。

不管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或是冰雪封门,都得每天按时出班。因为国家经济建设每天需要传递信息,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信息,老百姓也少不了信息交往。所以说,邮递员就是一座桥,一座密切群众关系的桥、一座沟通政府和人民联系的桥、一座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

1983年,他从永丰县邮局调到萍乡,便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山区跑乡邮,他接手的邮路山连着山,每天要在山沟里跑50多公里。

刚接班时,他就打定主意,再吃苦也得努力让山沟里的群众方便。每天,天刚蒙蒙亮就提早出班,要把邮件送进从未通邮的村村户户。有一天老天好像故意考验他,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刚走到偏僻的天堂村山脚下,黄泥就把自行车轮死死地缠住了,推都推不动,猛一使劲,就摔了一身泥巴,他用袖子擦净脸上的泥,扛起自行车,用手抓着路边的枝条艰难地往上爬,整整爬了40分钟,终于登上了天堂村。那些从没见过邮递员的山民们感到十分吃惊!这样的天,这样的路,怎么突然冒出一个邮递员来了?当人们拿着他送去的邮件时,感动得奔走相告,那些从未见过自行车的小孩用手摸摸车过过瘾,人们把他拖进家里,又是泡茶,又是打水给他洗脸、擦泥。这情景深深地触动了他,更坚定了他为老区群众当好绿衣使者的信念。

从那天起,上七里、下八里的狮子岭、新岭煤矿,他天天去爬,原来按规定两天送一次的地方全部改为天天送。群众要寄信他就带上邮票、信封,要取汇款、包裹或是订报刊就代他们办,要买日常用品、小农具或农药、化肥,也先垫钱代买,只要能方便群众的事他全干。

一个星期六傍晚,刚跑完乡邮回到邮电所的曹罗生,爱人从市区的家里打来电话:“儿子急性肺炎要住院,赶紧回家”!他听了后准备往家里赶。就在这时,狮子岭煤矿来了一份长沙化肥厂的加急电报,要求马上发煤,否则厂里将面临停产。按规定,乡邮班的电报可以星期一送去。儿子病了,家里告急,可用户也火烧眉毛,怎么办?一想到化肥厂急需煤炭而矿上几千吨煤炭堆积如山销不出去时,他急忙拿起电报,冒着大雨匆匆地就往30里外的煤矿赶。一路上心里老放心不下高烧的儿子,加上天黑路陡,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跤,才把电报送到矿长手上,等拟好回电,深夜赶回邮电所将电报发出。这天虽然跑了160多里山路,但为两家企业排忧解难避免了经济损失,他心里十分高兴。第二天一大早曹罗生才急忙赶往市医院,见双眼红肿的妻子抱着高烧的儿子泣不成声。他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像卡着什么东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封信、一份报,拿在手上轻飘飘的,但作为邮递员来讲就是一份责任,心里总觉得有千斤重。如果不尽早送到用户手中,他就吃不好,睡不着。

1985年调回市局后,送市政府那一带的邮件,那里机关单位多,居民多,报刊和重要书信也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10多年来,他打破8点上班9点出班的常规,把投递时间提前到早上。每天凌晨3点多就起来,4点赶到局里分拣信报,5点准时出班,8点以前把60至80公斤重的报刊、邮件送进千家万户。许多单位和居民为了使他早晨投递邮件进门方便,不约而同地把钥匙交给老曹。

他身上常年挂着几大串的钥匙,有半斤多重。这沉甸甸的钥匙饱含着用户对他的信任和关心。曹罗生投递段上的邮件比一般段上多3倍,每天都要多出一趟班,多跑几十里路,多登二、三百层楼,多干4小时活。他认为:搞服务工作,就要多吃苦,就要用真心,不能使邮政的信誉打折扣,要让每一位用户都百分之百满意。

经常有一些地址不清或根本无法送出去的信,他就牺牲休息时间,千方百计让“死信”变成活信。一次,有一封台湾寄来的信,上面的地址很少有人知道。老曹想挤时间去寻找收信人,但爱人重病住院,两个孩子又感冒发烧,全凑到一起了,台湾同胞的信不能不管,这是邮递员的职责!于是他安排孩子们大的照顾小的,然后去查访收信人,经过20天的日夜兼程,最后在花庙前32号找到了收信人的儿子。像这种一般无法投递的“死信”,20多年来,曹罗生已送了2909封。每次看到用户收到信件时惊喜和感激的泪水,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萍乡是座江南古城,市区80%的老房逐渐拆迁,给邮件的投送带来许多困难,怎么办?一是做到脑勤;二是做到手勤;三是做到嘴勤;四是做到腿勤,不管用户搬到哪里,千方百计去寻找,一直把邮件送到新住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向户籍民警请教门牌知识,向老居民了解地名变迁情况。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他脑子里就像有一张地图似的。如果有人把信上的地址写错了,也能找到收信人。例如有一封寄给杨家冲320号的大学入学通知书,他一看就知道地址写错了,因为杨家冲没有320号,就直奔3栋2单元10号,找到了收信人。类似这种疑难信件,已送了4000多封。

有许多孤寡、残疾人出门很不方便,要寄封信、取个包裹很费事。他就印发一些名片,自己花钱买了一个手机,无论谁求他办事,只要拨通手机,立刻就帮忙,方便了很多人。一些用户说:“老曹这所流动邮局除了能办各种邮电业务,还代买生活用品、代干家务活。”作为邮递员,只要群众需要,什么事都应该尽心尽力去办。

近30年来的投递工作,他深深体会到:做一名邮递员并不难,做一名好邮递员很不容易。1989年报刊收订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地报刊征订出现了滑坡,经过反复考虑,曹罗生决定推出“承诺服务”,并请一位老师帮他写下了“欢迎订阅报刊,保证按时投递,如果出现遗失,定当以一罚十”四句简明扼要的承诺服务保证书。

当他把“承诺服务”大红纸贴在市政府大门口和各主要街道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群众纷纷上邮局或找他订报刊。其他邮递员见“承诺服务”效果好,也印发“承诺服务”保证书。在全省甚至全国报刊订阅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我局的报刊订阅数却增长了25%,老曹投递段上的报刊订阅量增长了71.8%。

他实行“承诺服务”已经十几年了,有人想知道是否赔过款?他说赔过。那是1994年3月16日,凌晨6点曹罗生正骑车在投递途中,突然被一辆违章的汽车撞倒在马路上,被撞出三四米远,左腰受重伤,两腿砸伤5处,右膝关节和脚腕肿得和大腿一样粗,左眉上开了一道两寸多长的口子,血咕嘟咕嘟往外冒,他当时昏倒了。老曹被撞倒的同时,满车邮件撒落一地。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看见满地邮件,心里疼得比身上的伤还厉害。于是挣扎着去捡地上的邮件,谁知双腿不听使唤,挪也挪不动。只好咬紧牙关,忍痛向前爬向地上的邮件,可惜还是有10多本杂志,被地上的污泥弄脏,事后老曹自己拿钱购了这10多本新杂志送到用户手中。

老曹心里时时装着用户,用户也时时牵挂着他。当他受伤的消息传开时,市委、市政府领导立即赶往医院看望,并要医院派最好的医生进行抢救。市里几十位离休老领导、社会各界代表、邮局的同事以及600多名群众到医院探望他。75岁的易大爷赶了60多公里山路从赤山乡下送来30个鸡蛋给老曹补身子。几天内,1000多名用户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曹罗生的伤势。市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特意安排黄金时间在《热点追踪》栏目,播放他的病情跟踪情况。领导和群众越是关心他,他越是躺不住,医生要求最少住两个月,曹罗生却只住15天伤未痊愈便上班了。

曹罗生有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他很爱贤惠的妻子,也爱天真可爱的儿女,但他更爱他的投递工作岗位。结婚都30多年了,还没在家团团圆圆过个节,因为越是过节,用户越急盼亲人的消息。记得有一次小儿子突然对他说:“爸爸,我很羡慕邻居的小孩。”曹罗生就问:“为什么?”小儿子说:“他们一到星期天就能跟爸爸去玩、去逛公园。”

曹罗生惭愧了,看着小儿子那双期盼的眼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回想一下,儿女们确实谁也没跟他上过一次街,他这个当爸爸的欠孩子们太多了。每天,孩子们还在梦乡,他就匆匆忙忙出门上班,直到傍晚才回家,他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1992年10月1日,大女儿出嫁,家里来了许多亲朋好友,老曹特意休了半天假,帮助张罗一下,下午照常出班。当时,许多亲戚对他不理解,女儿流着眼泪对他说:“爸爸,您生我养我20多年,小时候您从没带我上过街,从未接送我上学,这都不怪您,您工作太忙,可今天我出嫁,是一辈子的大事,您就多休息半天送送我吧!”女儿委屈得泪水涟涟,老曹也忍不住眼泪直掉,女儿哪知道,还有许多用户在盼着他啊。曹罗生就认准一个理:有了国家,才有邮政这个大家,有了大家才有小家,大家的事做不好,全泡在小家里,国家怎能兴旺发达呢?

曹罗生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邮递员,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业绩,党和人民给予了他许多的荣誉。20多年来他先后被授予省、市劳模、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服务标兵、有突出贡献的一线工人等荣誉称号90多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8年光荣地出席九届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年4月份,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十大杰出工人。1999年10月1日到北京参加了国庆50周年观礼,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2年4月在北京参加了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验交流表彰会。2003年8月在北戴河受到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亲切接见。

邮路长长……曹罗生在长长的邮路上,走出了精彩。

同类推荐
  • 李叔同禅心人生

    李叔同禅心人生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轮圆月耀天心。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音乐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闻名于世。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美术史、音乐史和话剧史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皆得其亲传,如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皆出自其门。这样一位艺术修为全面的艺术家,在历尽繁华之后,毅然皈依佛门,从此不问凡尘,立志埋名,不务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过起了参禅悟道的僧侣生活。
  •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夏洛蒂·勃朗特传(下)

    这部传记早已被公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传记之一,而且也属英国最有成就的小说家之一盖斯凯尔夫人的最佳作品。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简·爱》轰动文坛,但她从职业和性格上讲都是一个隐者,她对不求闻达的追求近乎疯狂: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人们对其知之甚少。但就在她去世几个星期后,在她父亲的请求下,盖斯凯尔夫人就着手这本“正本”传记的写作了。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如果爱

    如果爱

    冯远征、梁丹妮各自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事业轨迹、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以及共同走过的甘苦历程等。书中还附有对尤小刚、刘蓓、梅婷、何冰、任鸣、何晴等演艺圈朋友的印象速记。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最强猫神系统

    最强猫神系统

    已弃坑,请勿入坑,拜托了!作者用某种形式说道
  • 择剑游

    择剑游

    择剑游看上去好像是一场寻剑之旅。是,又不完全是。如果把这三个字拆开,或许更能表达我想写的故事。择,当然是选择,人生有太多次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命运的转折点,或起落,或悲喜。剑,可以理解为手中的剑,当然更多的是指剑道,甚至武道,修炼之人修的是武,炼的是心,靠的是毅,证的是道。游,就是游历,少年仗剑天涯,快意恩仇,会遇到动人的风景,收获满满的情谊。
  •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在美国诸多的政治世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家族。按照时间排列,分别是: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人丁衰落,布什家族显然强势得多。布什家族从政至少可以往前追溯四代。第一代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塞缪尔·P.布什的儿子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
  • 猛女拐夫

    猛女拐夫

    本文女主强大,腹黑。人敬她一分,她还人三丈。连她自家的宠兽也是一个得行,有样学样。谁敢欺她半分,必千百倍还之。啊,这种该死的闪电,你劈谁不好,干吗要跟我过不去。什么,我前世居然是天上的神仙。得罪了王母被打下凡间,还好死不死投错地方。这群不良神仙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主动送上一大堆好处,让我不去告发他们,有这么好的事,当然得好好把握了。结果我被他们送回了原本该去的地方,虽然一身是伤,但好歹还是个美人。咱学法术,拐帅哥。跟一群老狐狸斗智,一步步走上强者的顶端。即使背叛过、受过伤、绝望过。依然坚强的挺过来,相信阳光总会有的。小狐狸:不管有多伤心,多难过。只要你开心,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就算有一天你不再爱我,我依然会在你背后默默的守护着你。南宫少宇:身为凤女国最有钱却也是最丑的男子,对她一见钟情。舍命想救,只求她能注意到自己。就算你不喜欢我,只要我爱你就够了。柳飞扬:腾龙国有权有势的王爷,为了得到她不择手段。悠悠,如果有一天你敢逃离我的怀抱,我就砍断你的双腿。用铁链紧紧的把你捆在身边。叶一:僵尸脸的杀手酷哥,你什么也不需要付出。我也不需得到些什么,只求你让我在你身边保护你。不要赶我离开,否则我会生不如死。凤轩:性格火爆的王子凤轩,夫妃,为什么她从来不正眼看我。即使我这样低声下气了,她依然对我不理不踩。我该怎么办?这么多美男要嫁我,我到底跟谁在一起?还是。。。。本文走的是女强路线,女主会在失败中慢慢强大起来。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起来,等养肥再看。推荐好友佳作:《冷血王妃要下堂》堂堂一个财团女总裁,爱上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抛弃属于自己地位、财富跟他在一起。结果最后落下新郎结婚,新娘却不是她的下场,而这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只给了她一句,因为她一无所以,配不上他。再可笑的是,那个新娘居然还是她最亲爱的妹妹。在不凡的身世背后,谁又能猜想到她居然会是被拿来利用的生化人呢。爱人的背叛,妹妹的背叛,让她心灰意绝。不惜暴露一身的异能,亲手将负心人解决,没想到最终自己还是死在妹妹的枪口下。一转身物是人非,她居然变身成第一首富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因前面两个姐姐不想嫁给一个白痴王爷,最后一家子将她推下火坑。好,不就是个白痴吗?正好,嫁就嫁,傻了没人管更好,想咋的就咋的。但老天好像偏偏跟她作对似的,让她发现了天大秘密。
  • 医冠擒瘦

    医冠擒瘦

    她只是因为半年前身体不适去医院挂了个诊,没想到被医生调/戏就算了开学之后发现医生居然是自己老师?!
  • 培养青少年走向成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走向成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都是青少年朋友顺利通向成功之路所需要的基础条件。本书收录了培养青少年的成功意识的经典故事,通过这些哲理故事,使他们坚定目标,一路前行。让这些故事成为最有效的强心剂,为青少年们注入无限的精神力量,也希望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能在这些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 不平凡的人生

    不平凡的人生

    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真的,你会相信吗?一次离奇结婚,开启我半辈子不平凡的人生。
  •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
  • 医女倾国

    医女倾国

    她是丞相府中不起眼的庶女,生性懦弱,被自己的爹当做一颗棋子送入皇宫当皇后,又因其他妃子的争风吃醋,被她只见一面就倾心的皇上打入冷宫。她是二十一世纪医术高超的医生,仁心仁术,却被失去理智的病人家属开车撞死,灵魂飘入异世,重生在只有美貌的燕国皇朝冷宫皇后身上。看着家徒四壁的冷宫,凌墨嘴角噙着冷笑,心里却在疯狂流泪,要是她知道自己学医的最终下场是在医院门口被人开车撞死,她一定会连医院的门都不踏进半分的,可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到底要怎样才能离开冷宫这个鬼地方!终于离开,她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在医馆医治病人,而更多的时候是化身为男子每天乐的逍遥。什么都不知道的她本想就这样平淡的过完一生,却被卷入一个又一个麻烦之中。因为医术高超被召进皇宫?好吧,她可是好不容易才逃出去的,怎么可能回去?却因迟走了一步被皇宫来的人包围,没办法,还是易容吧,女儿身怎么办?不用慌,办成男子就是了。可是要不要这么惊险,要上战场啊。医者父母心,不忍心看着战场上的生命一个一个消失,她上战场救伤兵,却悲催的被敌军俘获。什么?敌军的太子竟然看上了她,要她做太子妃,有没有搞错,她可是个‘男’的。另一边,冷血皇上在她被抓走后,每日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以前她都是睡在龙塌之下,没有她每日的嬉笑,他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偶遇巫族皇子,被预言成可兴亡天下的圣女,从此展开了六国之间的争斗,连巫族皇子也要来插一脚。拜托,这天下管她什么事,她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子民。翻了翻白眼,她气定神闲的走入一个又一个皇宫。那些妒妇还想陷害她,微微一笑,皇帝皇子大手一挥,陷害她的女人统统遭受酷刑,被逐出皇宫。在追逐与被追逐之间,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呢?她始终在逃,他们也跟着追。最终,还是他俘获了她的心,让她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女子,一起看江山的秀丽。
  • 马丁·伊德(上)

    马丁·伊德(上)

    《马丁·伊德》以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通过露辛达一家四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对露辛达追求与失落、沉浮和哀乐以及漫长的痛苦经历的细腻描述,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新兴澳大利亚的崛起和老牌英帝国的衰落。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