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8000000013

第13章 北京文人的书房

也许,该谈谈我所认识的北京文人们了,该谈谈北京文人的书房了。

关于书房,梁实秋先生说过:“书房,多么典雅的一个名词!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一个书香人家。书香是与铜臭相对峙的。”他接着又补充道:“书房的大小好坏,和一个人读书写作的成绩之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正比例。有好多著名作品是在监狱里写的。”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他例举了宋春舫在青岛的揭木庐、周作人在北平八道湾的苦茶庵以及闻一多、潘光旦等大学问家风格迥异的书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令人心神向往,向往于那翘檐明窗下隐去的一代名士风流。

半个世纪过去了,文人的身份、文人的心态乃至文人的价值,在倾斜的天平上屡经修改,惟独书房在文人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一如既往。它依然是心灵之鸟寄托的穴巢,是冶炼精神钢铁的熔炉,是远离尘嚣的个人主义王国和抚摸天堂的捷径,是独钓寒江雪的旷古渡口。所以说要想了解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最好去他的书房,他的心事正如他的藏书,是不轻易向路人展览的。

在北京,老一辈文人中给我印象尤深的,首推汪曾祺在城南蒲黄榆的书房。那是临街的一座塔楼第十二层的一套两居室,西向的小房间辟作读书、写作的场地。一架学生式的单人木板床,一张过时的朱漆写字台,一只供客人坐的绿绒布旧沙发,仅此而已,剩下的就是布满案头枕畔的书了。几年前我坐在那只旧沙发上,采访汪曾棋——北京的青年文人们一般尊称其“汪老”,关系更亲密的则可直呼“汪老头”(不是“老汪头”)——汪老和我交谈,说起某个精彩的典故,还不时从书架抽出一本古籍查阅以作佐证。这是一位治学极严谨的老人,我估计他写文章时也经常这样调兵遣将。我们交换烟抽,我的是万宝路,他的则必云烟无疑——他曾有“宁减十年寿,不忘红塔山”的山盟海誓。我啜了一口盖碗茶,肯定是龙井。汪曾棋的书房虽不乏名烟好茶,却并未见什么古董、玉器、字画,桌上的文房四宝也是普通货——这大大出乎我意料。估计这些他全装在脑子里吧。读汪曾棋的文章,却是字字珠玑。我当时正痴迷于《蒲桥集》,从书名可知全是汪老在蒲黄榆的书房写下的——蒲黄榆远近无大水,故只有一座新建的立体交叉桥、一座旱桥,也聊胜于无吧!这间房子是有福的,一个绝顶聪明的大脑曾经在屋顶下呼吸,而那么多的美文都是从这个脑袋里诞生。我也是有福的,因为我曾经在这间房子里做客。

看过汪曾棋的书房,依此类推,可以想象出张中行的书房、王蒙和刘心武的书房(我下面提到的邱华栋是刘氏“绿叶居”的常客),乃至钱钟书的书房。钱钟书自称姓了一辈子钱,故不为钱所惑,但对书却情有独钟。精神富翁的书房。两袖清风的富翁。

在我认识阿坚之前,就知道阿坚的书房了。那是北京城里惟一不上锁的书房,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也可登堂人室,也有烟酒相待,这简直堪称传奇了。在卧佛寺的青春诗会上,我和阿坚一见如故,所以分手时,他在小纸片上给我留了地址,我举到眼前细看:西单玉米胡同甲5号。再路过西单,便想到找阿坚。阿坚难找,玉米胡同难找,我七绕八拐,穿过无数条明清风格的胡同,才找到那根“啃不动的老玉米”——原来是快废弃的死胡同。按门牌号码在一座灰蒙蒙的四合院前站住脚,推门进去,发现西厢房果然没上锁,喊了两声“阿坚”没见回答,便遵照规矩果断地闯进去了。从外面看破落得像70年代的防震棚(或牛棚),进门后眼睛一亮,四堵墙全是书架,写字台破旧得估计是乡村小学用过的,但上面按秩序摆有法国威士忌、北京二锅头、通化葡萄酒和青岛啤酒,供来客根据各自口味选用,烟则是阿坚一贯抽的骆驼。桌上的留言是:主人暂外出,请客人自由。空白处已有几批等不及的客人潦草的书法,某某来过了之类。其中包括我熟识的邹静之的签名。我今晚没节目,便斟了半杯洋酒坐等阿坚,同时浏览书架上阿坚的收藏。这酒鬼读书真够杂的,好在他写诗也颇有李白之风。

这就是阿坚的书房,比一辆面的大不了多少,且又是解放前的老房子,天花板上有蜘蛛网。地面是红砖砌的,凸凹不平。除了书与烟酒,惟一的值钱东西怕算是床头的一台松下音响。即使这样,敢于将房门敞开也接近于魏晋风度了。常有朋友来西单逛商店逛累了,便找到阿坚的书房歇脚。阿坚经常不在家,但客人却从没断过。书偶尔也少过几本,但十天半月后又不知被谁归还原处了——文人中虽出现过孔乙己,但也仅限于窃书店里的书,而不会在朋友书房中夺人所爱,何况这又是充满友好与信任的书房。酒瓶里的水位每天都在降低,但经常还会多出几瓶酒或半条烟来(是被免费招待过的朋友下次来时自愿回报的,而且不留名姓)。阿坚的书房不上锁,简直近似于乌托邦了,主人和客人都会写诗,觉悟也都很高。朋友们来这儿借烟、借酒、借书、借光,据传说还有没住房的新婚夫妇来这儿借床的——反倒把主人反锁在门外了,阿坚蹲院子里足足抽了半包烟,那柄顶门的老铁锹才被挪开。阿坚的书房是人间神话,举世无双。

关于书的痛苦至少有两种,即爱书却买不起书和买书却没地方摆书。段华就被后一种痛苦深深困扰。段华最好的一篇文章是写孙犁的,写孙犁的芸斋。但他本人想象中的书房,至今还是空中楼阁。段华住报社的集体宿舍,而且和某位山东大汉合住一间。段华块头小,不占地方,但他那些藏书太占地方了。我穿过筒子楼堆满杂物的黑漆漆的走廊,找段华的书房,而段华正在楼梯拐角用煤气罐做饭。寝室实际是由两张床构成的,两位主人割江而治:段华的床铺至少有三分之一堆满了书,床下也塞满用麻绳打捆的书;另一位老兄倒对书看得很淡,但很明显是体育爱好者,半堵墙上挂满拉力器、羽毛球拍之类,甚至还有一柄未开刃的鳄鱼皮鞘鬼子刀,就差贴一幅“武运长久”的墨宝了。星期天,段华去院子的太阳地里晒受潮的书,花花绿绿摊了三层台阶,傍晚收回时发现少了本欧文·斯通的《梵高传》。段华在公共汽车上被偷了钱包倒很豁达,这回丢了本《梵高传》却心疼得想跳楼。四处给朋友打电话:“谁有《梵高传》,高价卖给我。”因为新华书店几年前就脱销了。跟段华借书比借钱难,他就像怕别人爱上自己老婆一样怕你看上他的某本书。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段华没有金屋藏娇。段华老是梦见单位分房子,段华老是梦见让超载的藏书住在新分的房子里,自己却花钱住末流旅馆。书比人更需要有个家。

段华好歹还有半壁江山,小说家邱华栋则连个门儿都没有,只能在小说中找家了。华栋大学毕业托运行李,共10箱,除一副旧铺盖卷,其余全是书。9箱书坐火车横穿半个中国,浩浩荡荡来北京了。邱华栋率领他的兵团在北京城里四处流浪。华栋的书房是露天的,就像吉普赛人的马车是敞篷的。华栋来北京租房子住,平均每年搬三次家,每次都雇一辆平板车运书,自己骑自行车跟在“板爷”后面,满头大汗,一副拖家带口的样子。厂桥、怀柔、劲松、方庄、红庙,地图上的好多居民区都曾是他的流动驿站。前一次搬家给书打的捆,绳还没解开呢,又要搬家了,于是索性把书成捆成捆地堆放,房间永远像烧炭党的秘密军火库。华栋自己,已经出4本书了,今年又将同时出3本书。华栋买书、读书、藏书,自己也写书、出书,可惜没有女朋友,没有红袖添香。华栋对爱情要求太高,我劝他:“别太清苦了,不妨找个过得去的先凑合吧。”这位来自新疆的小伙子一脸迷惑:“你的意思是要我骑着马找马?”不愧是游牧民族的后裔,连谈论爱情都套用草原上的理论。这番对话发生在华栋的临时书房里,没有凳子,我俩各坐在一捆书上——中间摆酒、茴香豆和羊肉串的桌子也是用书摞起来的。

关于北京文人们书房的话题,是永远说不完的。在这样的时代,怎样抑制住浮躁,而保持精神上的清高与超脱?我无法正面回答。我只知道,假若命运开一个天大的玩笑,使我这文弱书生堕入牢笼,如果善良的狱卒不仅送来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还能供应散发油墨香的新书——我肯定不至于饱受度日如年的煎熬。铁窗纵横,制约不住思想者放飞的衔泥之燕。监禁的岁月,也会被我改造为鸟语花香的书房。这,已是我就读书之乐所能打的最荒诞的比喻了。如此假设一番,我油然地产生一种悲壮。

假如自我囚禁,不得不求助这铜臭利熏的世俗环境中洁身自好的最佳良方,那么清贫朴素的书斋生涯,则是文人一砖一瓦精心构筑的单人牢房了,空中楼阁,遗世独立。精神的扩充与加固,足以构成抗衡物质压力、抗衡人世间一切威胁利诱的防御工事。一卷在手,心静自然凉,胜似雄兵百万……我相信在喧嚣的世界上,在世界的角落,有许多座这样青灯黄卷、宁静肃穆的单人牢房。我相信在茫茫人海中,有许多位这样孤军奋战的服役于美神的囚徒,被美判了无期徒刑的幸福的囚徒。

同类推荐
  • 啊,桑梓

    啊,桑梓

    郑通和编著的《啊桑梓》为散文集,分两部分:前部分《桑梓的年轮》为主,是系列散文,写作者家乡龙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史迹。后部分写家乡的人事物。《啊桑梓》从内容到语言,都具乡土色彩、地方个性。反映桑梓的风物及其艰难的历程,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又注意散文的真实性、形象性。都是作者亲身察访、查考,并经历的。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纸上交响

    纸上交响

    陈子善以发掘新文学史料著称,擅长版本考证,逸文辑校。《百花谭文丛:纸上交响》显示了陈子善另一方面的修养——古典音乐,所收文章多是短小精致之篇,初步梳理了20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现代作家与古典音乐的各种因缘,重点论述了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刘荣恩、张爱玲、赵萝蕤、傅雷等与古典音乐的关系,文笔活泼,说文谈史,给人知识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傲娇总裁追美妻

    傲娇总裁追美妻

    江宁远很自信地说,“潇潇,你果然喜欢我!”沈潇向天翻了个白眼。江宁远说,“我吻你,你有感觉。”沈潇说,“是啊,想打架也是一种感觉。”江宁远故作吃惊,“床上打架,正合我意!”总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沈潇斗自找死路;与江宁远斗不求活路。江宁远:有事找老婆,没事找老婆沈潇:有事宁远干,没事干宁远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快穿升级之反派boss通缉令

    快穿升级之反派boss通缉令

    (宠宠宠)作为一个正宗的系统设计师,千叶表示她任务能力有限!一号:啊啊啊……,主人,我们说好的只篡女主的位呢!你干嘛老是要连女主带男主的位都给篡了呀!?某尾巴狼表示媳妇威武霸气,你是我永远的男……,女主角。千叶:明明是我让你做的男主角,咋还成了我是你的了!
  • 学会做富人邻居

    学会做富人邻居

    本书中的穷人在受到富人的欺侮之后,还被要求“好好学会做富人邻居”,这已经不仅仅是对贫富对立的反思了。实行“共同富裕”政策的结果却是在农村孽生了一个新的压迫阶层,这个阶层在发展经济的强势语境下凭借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不断膨胀实力,最后蜕变成了新的土豪劣绅。
  • 大猎师

    大猎师

    美人只配(氪金)强者拥有的御主?只会喊666的地下城(氪命)勇者?还是开局只有一间房,最终攻略目标却是无尽星海的村长大人?不不,其实我真正的身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猎师!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
  • 薄荷色的盛夏之歌

    薄荷色的盛夏之歌

    对于大校草的表白,季淼表示很懵逼。全学校谁不知道,木泽楷喜欢的是校花许遇然,他怎么来给季淼表白了?结果,三个月后。“男神男神,嫁给我吧!”季淼说完,眨了眨那双她自以为很水灵的大眼睛。木泽楷一脸傲娇的轻哼了一声:“嫁?本校草只能娶,不能嫁!”
  • 乱古战魂

    乱古战魂

    一介平凡少年,为了获得至强的力量,走向了一个神秘的黑洞之中。楚天,在这广阔的宇宙之中怀揣着不一样梦想的青年。通过一个神秘的黑洞,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来到了强者聚集之地,天域。在这里,为了获得传说之物,炽火刀,他开始与同族人类,魔兽斗智斗勇。曾经的他,被所有人看不起。如今,他定要让那些轻视自己的人低下头。执起长剑,指向苍空,他要成为人类中的王者,任何的困难与障碍都不能再阻挡他。为了完成武者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复,他开始走上了一条"弱肉强食"的道路上。
  • 念珠

    念珠

    念珠呆呆地望着母亲,这个紧挨着她的妇人,无声地啜泣着。曾经在她眼里,她是那么神秘而辽远,高不可攀,客气地生分着,而现在她松弛的面容,竟也现出老态,一个同样疲惫的缺少爱的女人,被岁月消耗了热情。她是没有太多希望了,而自己还年轻,念珠想到,忽然觉得她很可怜,她们凑巧爱上同一个男人,对她而言已经是最后的机会,而对于自己也许才是刚刚开始。可是她这开始就是结束,也许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她想起母亲和父亲,父亲和芬姨,现在是自己和童梓文,到底是谁铸成这样的结局?
  • 你是最好的温暖

    你是最好的温暖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帅气洒脱的许诺,温柔沉静的顾予,爱开玩笑的大葱,给予自己温暖的叶子,可爱的娜娜,爱笑的朝阳,满腹才情的夏晚,还有懂得各种明星八卦和言情小说的暮雪。青春里那些可爱的人啊,你们一直,都在我的心里。那些青春岁月里的陪伴,那些关于暗恋百转千回的心思,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那些喜欢的人和事,我都想表现出来。并立志写一个温暖的,感动的,有些遗憾和惋惜,眼角含泪,但还是微笑着向前的故事。因为我们在内心,都渴望一份温暖吧。不论岁月漫长,时光久远,都会等。希望书中的苏璃会勇敢起来,遇见属于她的温暖。也希望读这本书的你们,收获温暖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