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2300000006

第6章 布衣 菜根: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2)

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乌衣巷》,人们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耳熟能详了。诗中“王”指“琅琊王氏家族”,是中国帝国阶段最显要的世家大族。这首诗妙就妙在它集中描写了“今日”乌衣巷的破败,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昔日乌衣巷的繁华,并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哀愁。世家大族的兴衰就和他们居住的地方一样,令人感叹。

“琅琊王氏家族”中第一个走上历史舞台的是东汉末年的王祥。王祥的名字也许大家很陌生,但是提到“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人们便没有不知道的了。他的弟弟对兄长非常恭敬,是二十四悌之一。兄弟俩的孝悌给他们带来了好名声,也为他们搭起了步入仕途的阶梯。王祥应徐州刺史吕虔之邀,做了已经篡汉的魏朝的别驾。从此,琅琊王氏家族开始步入中国政治舞台,王祥一直做到三公。

王氏家族的第二代没有太有名的。王祥有五子,王览有六子。他们多为循吏,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人一方面因为父荫而为官,体现了世家大族的传承特征;另一方面,他们的家风保持得很好,在政治风波中善于趋吉避凶,同时重视文学和思想教育,为下一代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王家到第三代,长期积累的能量开始爆发,叱咤九州,成为最为显赫荣耀的世家大族。王家第三代中群星灿烂,领导人物有四个:王戎、王衍、王敦、王导。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天下大名士。王衍为权臣东海王司马越的亲信,西晋末年,基于中原动荡的情况,为防不测,王衍力主建立江南基地,他建议司马越派司马睿出镇江左(江左就是江南)。王导早年是司马越手下官员,而未来的晋元帝、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则是司马越的心腹,天下已乱,王导转而辅佐司马睿从事移居江左的战略计划。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王导跟着司马睿来到秣陵(南京),组织起一股新势力。因为迁居江南是王家事先论证好的战略部署,所以很多王氏子弟都陆续来到江南,包括王■、王含、王舒、王彬等等。他们的下一代,如王羲之、王胡之、王彪之等等也都纷纷过江。此后,王家便在江南扎下了根,并且日渐繁盛。当时他们大多住在乌衣巷中,与他们做邻居的,便是后来与王家齐名的陈郡谢家。

据说永嘉元年王导初次来到秣陵的时候,曾经请郭璞为王家占卜吉凶,得出的结果是:“吉,无不利。淮水绝,王氏灭。”果然,此后数百年,琅琊王氏在江左生息繁衍,尤其是王导的后代,更成为了南朝第一大族。直到陈末隋军南下前夕,金陵城中秦淮河水突然壅塞不通,陈遂灭,王家也从此黯淡了下来。

司马睿不算是皇室嫡支,势孤力弱,没有什么名气。刚刚渡江来到秣陵的时候,江左大族根本没什么人理睬他。为了树立琅琊王司马睿的权威,王导就和王敦导演了一出大戏。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三月上巳节那天,秣陵本地的官属人民都到江边修禊祈福。就在这时,司马睿乘肩舆,具威仪,大张旗鼓地列队出来观禊,而王敦、王导等等南渡的中原衣冠名士都骑马恭敬地护卫。这架势立刻吸引了万千江南士民,清楚地传达了一个信息:琅琊王是中原大族新近拥立的君主。许多当地名族,如纪家、顾家看到了之后都惊讶,继而是非常畏惧,都纷纷拜伏在道左。司马睿的威仪就这么确立起来了。

当然,光有威仪还不够,在王导的主持下,中原士族纷纷与江南大族搞起了联谊活动,投刺拜谒,消除隔阂,大家开始互相接近。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洛阳城破,晋室凋零,大批北方士族南渡而来。在王导的主持下,司马睿从其中征辟了大批贤士为掾属,包括后来在东晋政坛非常活跃的刁协、庾亮、卞壶、周■等人。在王导的辅佐下,荆州、扬州等地社会安定,户口殷实,一派繁荣景象。江左士民都很感激王导,尊称他为“仲父”。而司马睿更是感激这位良臣,当众称赞王导说:“你真是我的萧何啊!”

再说王敦,年轻时候就娶了晋武帝的公主,加上王衍的提携,西晋末年,成了一方封疆大吏。当时南方颇有些“乱匪”,势力很大。王敦以及他手下的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同叛匪苦战数载,后来因功被封为镇东大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成为了东晋初年最强大的将领。这时候王敦和王导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刚一柔,权倾东南,被当时人称做“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和司马皇族共同拥有东晋天下)。王家和司马家的关系是一种双边互惠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共生关系。没有王家,也没有司马睿的今天;但是没有司马睿的倚重,王家也不会如此权倾江南。

可惜,王敦争战四方,叱咤风云的光彩很快黯淡了,王家清虚玄谈的一派逐渐占了上风。王徽之,是书圣王羲之之子,出任重臣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相当于骑兵参谋官。可他倒好,蓬头散发,天天胡混。实在是太出格了,桓冲有一天故意问他:“你是管什么的?”王徽之思考了一下,回答说:“不知道,可能我是管马的吧?”桓冲脾气很好,进一步追问:“你管多少匹马?”王徽之说:“我从来不打听这个,怎么知道有多少马呢?”桓冲又问:“那最近死了多少匹马你知道吗?”王徽之说:“我连活马都不知道有多少,怎么知道死马有多少呢?”王徽之文采风流,但做官很混账,因为他是琅邪王家的人,长官不敢来找碴,居然还能升官,做到了黄门侍郎。

士族握有最高权力、垄断高级官职的时候,就把竞争机制从士族阶层里取消了。这些士族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得到官职,他们的政治能力也就必然逐渐弱化。到最后就无法在政坛上生存了,这里还有一个王复。

南朝的颜之推对江南的士族如此评价:“他们对人情世故完全不懂,做官不管事,也确实管不了。只会穿博衣大带,用香料熏染衣服,涂脂抹粉,出门坐车轿,走路还要人扶着,官员骑马甚至会被人弹劾。建康县官王复未曾骑过马,见马嘶鸣跳跃,大惊失色,对人道:‘这分明是老虎,你们怎么能亏心说它是马呢?’碰上了动乱,这些雅致至极的士人肉柔骨脆,体瘦气弱,路也走不得,凉也受不得,唯一能干的就是穿着绫罗绸缎,怀揣金银珠宝,等着饿死。”

从马上征战的王敦到不知道马数的王徽之,再到指马为虎的王复,展现了士族衰落的轨迹。正是由于士族自己不争气,才给“寒族”以机会,中国社会往平民社会的迈进,到最后,士族本身也变为编户齐民。

读书人的贫寒与自强

北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范仲淹母亲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听说他通晓经学,邀请他协助主持应天府学。范仲淹慨然领命。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到宿舍查夜,责罚那些偷闲不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重点,诸生可以对照学习,写作水平迅速提高。

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给钱,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

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像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这样你能不能安心治学?”孙秀才大喜领命,从此,一边任职一边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宋代的学术,经过唐末五代的衰落,正是靠泰山孙复重新复兴。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

感叹孙复,也是感叹自己。贫困压垮人,极少数自强不息的人努力奋斗,摆脱贫穷卑贱的地位后,他们回顾贫困,心情复杂,既感谢贫穷造就了他们坚韧务实的性格,同时,对贫困带来的心理扭曲也是讳莫如深。他们能够正视贫困,视人如己,希望自己做些事情减轻穷困给人带来的苦难。这些人是人类的精华,范仲淹是其中的一员。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改善自身和地位的途径,同时对社会有益,这恰是他自己的写照。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苏州降生。小范是个苦孩子,两岁死了父亲,为了生活,母亲带他改嫁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无钱供他读书。他就一个人来到长白山上的醴泉寺,一边干杂活,一边苦读寺里的书籍,常常读书到深夜。困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

最使他感到困苦的就是每天的饭食,不要说可口的饭菜,连吃饱也不容易。每天他都煮好一盆粥,待粥冷凝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下肚。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醴泉寺的书籍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范仲淹偶然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他惊愕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了母亲,离开长白山,徒步求学去了。

同类推荐
  • 天朝神医

    天朝神医

    一粒阿莫西林可抑制呼吸道感染,一片奥美拉唑可治疗胃病,一针麻醉药镇压世间病痛!一个少年携带着医院穿越到天朝,故事就此开始……范坚强脑中闪过这样的念头,觉得自己当真是气运之子!可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他再不努力赚钱,他可能会饿死。……“小姐姐,来,打针了,就一下,不疼哦!”“呸!臭流氓!泥奏开!”
  • 谋在三国

    谋在三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泱泱华夏五千年,三国永远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一章。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三国,同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三国。
  • 红楼名侦探

    红楼名侦探

    非贾府人物开局,以推理能力名震官场,以纯爷们视角解读红楼!
  • 战国之长平传奇

    战国之长平传奇

    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首先要活下去,然后再战胜对手,从而赢得最终的战争,战国七雄,风起云涌,诸子百家,各家争夺较量,在战国争霸的年代,弱肉强食,群雄相争,实力为尊,长平之战则是一个体现,把战国的种种传奇给一一呈现。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热门推荐
  • 半个夏天

    半个夏天

    “我家小莲呀,除了不爱说话,倒也没有别的毛病。”小莲妈每次和旁人谈起自己的闺女都会这么说。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似乎带着点儿惋惜,末了,还微微地叹口气,轻轻地,像细绒毛落下来,不留心的话,还觉察不到呢。听的人却又听出了另一个味道,这句话其实是变相地夸耀女儿,女儿没其他毛病,只是不爱说话,闺女家不爱说话,从别个角度看不就是文气内秀嘛。旁人便识相地劝慰小莲妈,“不爱说话就不爱说话呗,又不是什么大毛病,那些个吱吱喳喳,和树上的的雀儿一样嘈吵不停的,倒是爱说话,难道就值得夸耀?”小莲妈听了这话便宽慰地笑了,是啊,能说会道固然好,但沉默寡言也未必就不好吧。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兰陵古墓

    穿越兰陵古墓

    她们是曾经的闺密,亲密无间。却因为一次偶然的古墓之旅,让她们来到了一个和她们曾经最熟悉的世界完全不一样的时空,让那些曾经最生硬的史书上的文字变成了最真实的触感。在那个不属于她们的时空里,她们邂逅了各自的爱情,但她们的爱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阴谋,陷阱,斗争一次次接踵而来,她们要如何去面对。在异时空经历的种种,她们仍然是最真实的自己还是最终走向两端?且看穿越兰陵古墓,带你走进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 非常家庭关系

    非常家庭关系

    婆媳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婆媳关系里再加上前妻前孩、同父异母秉性各异的兄弟姐妹,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亲友关系,加上本身人在中年的情感动荡,希望能好看。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我有充值系统

    我有充值系统

    黑心页游策划李青被卷入到了自己制作的页游之中,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来自游戏对于0氪玩家的鄙视,不过随着他的充值系统被启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起来。身为黑心游戏策划简直太爽了,只要有充值,什么剧情都能轻松过关!
  • 重生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重生萌妃:邪王宠妻无度

    异世重生,堂堂特工第一人沦为被抛弃在荒郊的王府的落难郡主,白莲花来欺,绿茶婊来犯,连丫鬟也能来跟前花样作死了。绿茶蛇蝎心肠装柔弱——剥了你的美人皮,看你怎么装。通兽言、会医术、签血契收天狼,驭白虎唤群蛇,胆敢来犯,来一只打一只,来两只打一双。她机智腹黑,睚眦必报,却在某个千年狐狸面前失了防备,轻易就落入了他精心编织的名为“宠爱”的大网里。他超然度外,对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但是却在某只小狐狸跟前摘下疏离的面具。传言,浮生公子乃是明月天涯榜第一人,实际深不可测,拒人于千里之外。某只小丫头一脸嫌弃地推推靠在自己身上睡的欢实的某男,“来来来!说这话的人你过来!我保准不打死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精灵之传奇缔造者

    精灵之传奇缔造者

    谁也不是生来就是宝可梦训练家,谁也不是生来就是联盟冠军,第一的王座只会由热血和汗水所缔造。上天终究是公平的,心怀着梦想的人们啊,在这一生一世的大舞台上尽情的挥洒着热血吧。
  • 囚宠逃妃:殿下别撩火

    囚宠逃妃:殿下别撩火

    他,绝世风貌,痞性邪魅强势霸道却唯独只对她。她,美貌如仙,虐他,气他,刺激他,最后一跑了之。有一天,她憋了很久,说道:“喂,人妖,你能不能不要每晚都占我的床睡觉,本来我就嫌床小。”他邪魅一笑,说道:“要不为夫在下,你在上,这样就够宽敞了。”她捂额,汗颜,“你能再无耻点吗?”话音落,他欺压上身,痞性十足,“原来娘子是嫌弃为夫不够无耻呀,为夫这就给你来点猛的。”说罢,床咯吱声响彻不停......前世今生,皆有因果,因果循环,因为情债难还。1V1强势宠,爽甜到爆!
  • 张云飞打官司

    张云飞打官司

    新千年元旦刚过,天寒地冻。一大早,张云飞熟睡中被电话铃吵醒,抓起一听,原来是老同事周国荣,说是厂里买断工龄名单公布了,别人都拿到了钱,惟独没有他们几个,大家正准备去找局长评理,叫他赶紧过去。张云飞心里窜出一团怒火,一把掀开热被窝,急忙穿好衣服,顾不上吃早饭,跨上自行车朝工业局急驶而去。工业局门前,十二名职工聚在一起,骂骂咧咧涌进大楼。大楼外表看似破旧,但里面局长办公室却装修得十分豪华,摆着几张真皮沙发,一张宽大的老板桌。林局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矮子,头发梳理得油光贼亮,让人觉得像个美发厅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