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600000007

第7章 克己修身——吾日三省吾身(1)

1.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沅弟于人概天概之说,不甚措意,而言及势利之天下,强凌弱之天下,此岂自今日始哉?盖从古已然矣。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俱,确乎不拔。余往年在京,好与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戾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子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

——此家书写于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二十八日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

沅弟对于“人概天概”之说法,不很放在心上,而说到势利的天下,强者欺凌弱者的天下,这种情况难道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吗?实际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成为圣贤的,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所以能够独立不惧、确定不移。过去我在京城,好与各位有大名高位的人为仇,也不乏一开始就挺然独立不畏强暴。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会萎靡不振,太刚了则会折断。刚不是指暴虐而说的,只是说要刚强罢了;柔不是指卑弱而说的,只是谦让而已。

办事为公,则要刚强,争名逐利,则要谦让;开创家业,则要刚强,守成安业,则应谦让;出外与人应酬接触,则当刚强,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生活,则应当谦让。若一面建功立业、在外面享有盛名,一面置买田地房产、图求厚实的家业,两者都有盈满的迹象,全无谦退的意思,这是绝对不能长久的。这是我所深信的,也是你们应该深刻体验的。

【心读】

刚柔相济是曾国藩最重要的处世法则之一。他曾在咸丰年间写过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正是说的刚柔相济、柔中显刚,可进可退,亦行亦藏。

《挺经》是曾国藩临终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共有十八条,可惜存世只有一条,其余十七条皆不见传。曾国藩曾对周围幕僚讲:

“荷叶塘有个老头,一天,家里来了贵客。老头叫儿子到菜市街买酒菜款待客人。儿子挑一担空箩筐出去了,一直到太阳偏西还不见回来。老头急了,自己出门去找,在半路一个水田田塍上遇到了儿子。谁知儿子担着一担东西站在那里,在他对面也站着一个挑担子的人。两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不动。老头一见急坏了,板起面孔骂儿子:‘家里等你的酒菜,你却死了一样地站在这里不动,你到底要做什么?’儿子委屈地说:‘他不让我过去。’老头对那人说:‘兄弟,你下田放他过来吧!’那人怒道:‘你好偏心!你为什么不叫他下田,放我先过去呢?’老头说:‘兄弟,你人高,他人矮,再说你是杂货,他是吃的东西,你的货可以浸水,他的货不能浸水。’那人越发气了:‘他小我大,他应让我,我不能让他。’老头也气了:‘罢,罢!只有我下田了。’老头脱去鞋袜,那个人见老翁这么做,心里过意不去,说:“既然老丈这么费事,我就下到水田里,让你把担子挑过去。”说完下到水田里让路,让老翁和儿子挑着担子回来。这就是《挺经》中的第一条。”

不同的人对此用意推敲不一。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认为:“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冀。”也有人说,这个故事说明了姑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理解。其实,曾国藩说的“挺”,是说儿子与对方二人,倔强则倔强矣,对立则对立矣,可是谁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老翁婉言相求,又要亲自脱鞋下水,却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这正是曾国藩所要表达的刚柔相济,顺利达成目的的意思。

中国历来讲究中庸思想,太盈则溢,太空则虚。凡事欲想达到自己的目地,应该亦刚亦柔,不可推崇其中一边,否则则容易让事情夭折或失去控制。成事之道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用柔的方法,成刚强之事,也不失为一计妙方。

另外,功名事业、家庭财富两者如果有盈满的趋势,也必定不会长久,人的一生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抱残守缺,不奢望完美的生活,才是长久之计。

2.人生当有“硬”字诀、“悔”字诀

【原文】

沅弟左右:

接李少帅信,知春霆因弟覆奏之片,言省三系与任逆接仗,霆军系与赖逆交锋,大为不平,自奏伤疾举发,请开缺调理。又以书告少帅,谓弟自占地步。弟当此百端拂逆之时,又添此至交龃龉之事,想心绪益觉难堪。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朱子尝言:“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初凋。”又尝以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艰危之际,若能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启春生之机,庶几可挽回一二乎?

闻左帅近日亦极谦慎,在汉口气象何如?弟曾闻其大略否?申甫阅历极深,若遇危难之际,与之深谈,渠尚能于恶风骇浪之中,默识把舵之道,在司道中,不可多得也。

——此家书写于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初二

【译文】

沅弟左右:

接到李少帅的信,知道春霆因弟弟的奏章,说省三是与任逆作战,霆军是与赖逆交锋,大为不平,自己上奏说伤疾复发,请求辞职回家调理。又写信告诉李少帅,说弟弟太霸道。弟弟处于这种百事不顺的时侯,又增加好朋友闹矛盾的事,想来你心绪更加难堪。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只有逆来顺受了。仍然不外是悔字诀、硬字诀。

朱熹曾经说:“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吉字如夏天,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又曾用元字配春天,享字配夏天,利字配秋天,贞字配冬天。为兄以为,贞字就是硬字诀。弟弟处在艰危的时侯,如果能够以硬字诀效法冬天收藏的德行,以悔字开启春天的生机,也许可以挽回一二吧。

听说左帅近来也很谦慎,在汉口情形如何?弟弟知道大致情况吗?申甫的阅历极深,如果遇到危险,可和他深谈,他还能在恶风骇浪之中,把好舵,领好航。在官场人之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心读】

曾国藩自同治四年五月至第二年八月,奉命剿灭捻军失败后,奉旨回任两江,其九弟曾国荃(即沅弟)率领的新湘军接连多次败给捻军,以致全军覆没。此时二人皆心绪不佳,官兴索然。

坚韧者如曾国藩,并没有为政治上的挫折而感到气馁,他要求沅弟接受一切,冷静分析现实,从政治谋略与内心胸襟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失败后的出路。此家书中曾国藩提到了其晚年总结一生宦海浮沉与人世变故的为人处世之道:即其著名的“悔”、“硬”字诀。“悔”字诀、“硬”字诀乃曾国藩一生涵培心志,研读《易经》的心血结晶与成功之谈。

“悔”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即对自己言语和行为的检点和反省。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惧何忧”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对自身缺点与行为的日常思索与约束。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业已提出这一观点,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无不是按照这一方法修炼身心,所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每个人都应该秉着一颗纯善的心灵,对每天发生的事情,阅历的人做细细省察,如果一旦与人发生不快,首先要重温自身的做法,再回忆他人的态度。

信仰上帝的西方人相信“原罪”说,认为人生来便是为了赎罪,所以人人无论对人对己都抱着宽恕与内省的心态。而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悠悠古国在经历了百年浩劫与动荡之后,礼仪美德、人心愧疚感、对人的矜持态度仿佛都逐渐消失殆尽,人原本温热湿润的心灵渐渐变得干涸虚透、荒草丛生。在我们鼻嗤世风不古,江河日下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古人尚且可以做到每天三次省察内心,难道我们不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回味省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吗?

“硬”者,对他人态度而言,即倔强之气,曾国藩的曾祖父星冈公曾教育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纵观曾国藩一生,其早年言行,无不以倔强、硬毅著称。初出山时,在湖南训练湘军,严惩土匪恶霸。对逃勇、土匪更是格杀勿论,因而曾留下“曾剃头”的骂名,那是他以“硬”字初做人生尝试。

人自立于世,须有一股“浩气”支撑一生,对待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态度,对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事规范应该始终坚守保持,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待穷凶极恶者,就应该以恶治恶,审时度势,思考应付的手段与做法,该出手时便出手,不能面慈心软,错过整顿的最佳时机。柏杨先生在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曾说:中国的人际交往观念是一种起敬起畏的哲学,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恭敬”和“恐惧”,缺少敢说敢为的勇气。中国人一直缺少的,正是曾国藩提倡的适时适地的倔强之气,勇毅之举。

“硬”字法冬藏之德,“悔”字启春生之机。这的确是渡过难关与危难的妙计。奉行阴阳消长、刚柔相推的人生哲学,其中的“悔”、“硬”字诀正是对人对己的出发点与结合点。

3.“恕”、“敬”乃对人对己不二法门

【原文】

字谕纪泽儿: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细咏浅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一日间断。既要求好,又要求快。余生平因作字迟钝,吃亏不少。尔须力求敏捷,每日能作楷书一万,则几矣。

至于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之后则长进极难。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这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

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如“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横也”,“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望人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

——此家书写于咸丰八年(1858年)

【译文】

字谕纪泽儿:

读书的方法,看、读、写、作,四方面每天一样都不能少。看者,像你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这一类的书。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这一类的经书,《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不能高声朗诵则不能领会它的雄伟气概,不细咏浅吟则不能探求其中深远的韵味。拿富家居积做比方,看书就像在外面做生意,获利三倍,而读书就像在家中慎守家业,不轻易花费。拿兵家战争做比方,看书就是攻城略地,开拓疆土,读书就是深沟堡垒,坚守阵地。看书就如子夏所说“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接近,二者不可偏废。

至于说写字,真行篆隶,你都爱好,千万要坚持下来,不能间断。写字不但要求好,而且要求快。我一生因为动作缓慢,吃了不少的亏。你必须尽力要求敏捷,每天要能写一万以上楷书,就差不多了。

至于作文写诗,也应当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打下基础,过了三十岁后,再想长进就很难了。年轻时候不要怕出丑,应当有狂妄进取的志趣,这个时候不开始做文章,以后就难以再弥补了。

至于做人的道理,圣贤们讲了千言万语,大概都不外乎“敬恕”二字。《仲弓问仁》这篇文章,说敬恕最为亲切。除了这个以外,如站立就参照前面的人,如乘车他就靠在车辕的横木上。君子无论多少,无论大小,无论快慢,他都能泰然处事而不骄傲。端正自己的衣冠,使人望而生畏,他却威而不猛。这些都是讲“敬”字最好的方法。孔子说,要立先立自己,要豁达先要自己心胸开阔;孟子说,行动上办不到的事情,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把仁义存于心中,把礼仪放在心中,虽然一生都担忧,但没有一日能难住自己。这是讲“恕”字最好的方法。

【心读】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从读书学习的方法开始谈起,谈到年龄与学识的把握,最后讲到做人之道,即“敬恕”——对己对人的处世方法。无论看书学习,还是为人处世,都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与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世人之混沌,在于好钢用不到刀刃处,大多反其道而行之。

“好读书,不求甚解。”古人的这句话大概广为人知。我们自己或者周围的人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觉得书也读过,甚至读得不少,然而到自己应用或是接受考验的时候,常常觉得混乱异常,张冠李戴,指鹿为马。写字从小到大也写了不少,大多数人都专门练习过楷书,然而写字还是没有形成“体”,甚至很多人一塌糊涂,歪歪扭扭。或者怕自己说的话、写的文章不尽如人意,怕出丑,索性将自己封锁,害怕展示自己的机会,拒绝与人切磋交流。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过了三十岁,精力与身体都开始走下坡路,更加难以立志长进图新。

事物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若人想掌握某项技能,必须从其规律着手,否则万难成功。10万年前,人类发明了语言,此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直至公元前3500年人才开始学会书写文字。尽管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发明和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尽相同,但是人类使用语言的传播目地却是完全一致的。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历经了漫长岁月,其中包含了各民族独特的智慧,作为今人的我们,在安然享受老祖宗宝贵遗产的同时,若想更好地使其为自己服务,必须追根溯源,从老祖宗发明语言文字的步骤过程着眼,即看、读、写、作。四者不可偏废,且要有条有理,逻辑顺畅,梳理好四者的关系,掌握学习与读书的规律,才能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

做人处世也自有其自身的规范与道理。领导是否赏识一个人,除去内涵人品外,还在于这个人的举止行动、一言一行,而不在于外表是否英俊潇洒、美丽漂亮。一般而言,上级领导是不太喜欢重用恃才傲物、荒诞不经之人的。而朋友的选择,大多也与举止神态健康自然的人相交甚易,大概很少人会选择装疯卖傻、癫狂不知礼仪的朋友。所以一个人的气质举止,远远重于个人的外貌,漂亮的人也会让人讨厌,长相普通的人也可以受人尊敬爱慕,这其中作为个人求“敬”的功力可见一斑了。

同类推荐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论语通解二(精装)

    论语通解二(精装)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解(一)》一书的姊妹篇,续集,内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讲至二十四将的内容。本书作者以亲和力的语言和轻松的讲座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论语》经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体悟,结合当前读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进行了通俗地讲解和阐释。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简单好读,可以一次啃完。不晦涩,不枯燥,激发进一步学习哲学的欲望,让自我的哲学探索变成轻松的阅读消遣。看冯版、胡版《中国哲学史》,罗素、梯利《西方哲学史》前,不可不读的哲学入门书。走进大师们的精神世界,邂逅一场轻松而美妙的思想盛宴。快速读懂哲学3000年发展过程,轻松掌握120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师的智慧,已经并正在改变无数人的思维方式。罗素、胡适、冯友兰等大师推荐阅读哲学史。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Ⅲ(第21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Ⅲ(第21卷)

    本卷主要讨论四方面问题:一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二是民族问题和国际主义问题以及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辩证关系;三是共产国际的活动和理论贡献;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18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俄国、美国、非洲等问题的基本观点。
热门推荐
  • 九洲神豪记

    九洲神豪记

    简洁版: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一个侠客与江湖的世界然后开始花式炫富、放肆装逼,用钱砸倒一切敌人的故事。========正式版:在一个弱肉强食、以武为尊的世界里,金钱还是万能的吗?当现代的各种商业模式和思维跟江湖武林碰撞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武侠+??【不一样的武侠文,不一样的神豪流】
  •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军事战争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诱拐敛财妻:我的BOSS是只鬼

    诱拐敛财妻:我的BOSS是只鬼

    【已完结】白浅浅万万没想到,她的BOSS竟然是只鬼!得知真相的她都快被吓尿了!当初只怪自己贪财,被人连坑带骗进了这专门招待鬼神的酒店!想逃走?没门!福利好?结果发的全是冥币!极品美男?一个比一个臭屁是怎么回事!天哪,她到底混进了一个什么世界!【此文属搞笑非恐怖,可以轻松入坑。】
  •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南茅北马,自古以来以山海关为界,南方属茅山道术,北方则是出马仙马家,出马仙继承了上古萨满教的传承,信奉,胡,黄,长,蟒,这类野仙,胡三太爷,黄三太奶,常小跑,黄小花,蟒天龙,这些东北仙堂的名字,或许只是存在于传说当中。具有东北灵根的王莫枫,一个困扰几代人的诅咒,不想成为出马弟子可却偏偏与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命运会如何,成为出马弟子后又会有着怎么的命运。一本《天荒道典》,一段曲折的身世,白驰所谓的南茅弟子,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
  • 名门淑秀 :错嫁权臣

    名门淑秀 :错嫁权臣

    忽然而至的身世,打破文无忧平静的生活。从小官吏之女到出身名门世家,带来的却不是富贵荣华。亲戚们魑魅魍魉,权监磨刀霍霍,还有未来的婆婆上门退亲。生活骤然间巨变,无忧默默接下,不介意一个人承受。但.......有谁能告诉她,前一刻被退亲,下一刻又被长公主府殷勤求亲是怎么一回事儿?容貌:新夫婿是京中明珠一枚,旧青梅只能算幽暗铁块。才华:新夫婿乱世英杰从龙功厚,旧青梅缚鸡无力空有抱负。性情:新夫婿有勇有谋聪明睿智,旧青梅软弱温和屈从母命。亲事是别人退,文无忧没有办法。但要定新的亲事,文无忧想想:“要娶我还得加上一条,这一辈子心里只有我,眼里只有我,说好听话只给我.......”“好好好.....无数好。”那人笑吟吟:“夫人请上花轿。”小剧场:[初见篇]文无忧大怒:京里没有什么比这里好?京里繁华.......这里的人质朴,这里的人不纳妾,京里能比吗?[寻找篇]冷冷红烛映照大红喜字,那人抱着新娘子嫁衣低泣:“文无忧你还在,你是我的妻。倘若你不在了,是我的正配亡妻。此生此世上穷碧落下黄泉,不是你不娶。”[子孙满堂篇]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文无忧,你把亲戚家的孩子也点进去了!”※※※※※※※※※※※※※※※※※※※※※※※※※※※※※淼仔携新文光鲜鲜回来,依然家族萌系、温暖甜系、无赖抽风系外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女主系、本文不可避免宅斗系等等等等......抱住亲们。请收藏请饲养请抛出无穷大赞溢之词,放大好仔一锅端。
  • 跛道人

    跛道人

    我是一个孤儿,自幼被师父收养,在三桥镇的青松观生活。我父母抛弃我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是个跛子吧。我学道,为了保护挚爱之人。我抓鬼,为了度冤魂苦厄。施禁术,为了挑战命运的不公。女鬼索命,七星陵墓,甲尸将军,邪术鬼印,养小鬼……一件件诡异的事情给我的人生挥上一笔又一笔的浓墨重彩。
  • 天价婚约,总裁前妻很抢手

    天价婚约,总裁前妻很抢手

    新文《旧妻新爱,总裁的七天新娘》http://m.wkkk.net/a/991564/四年前,她生下了一对生父不明的龙凤胎......*****四年前新婚,深爱的丈夫没碰她,但她却怀孕了,丈夫扬言要她生不如死,果然,四年的婚姻生活,唐心妩受尽了羞辱,可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全的成长环境,她淡然若素。直到那晚,丈夫欲把羞辱转到孩子身上,才毅然带着孩子离开翟家。却不想路上和人撞车,对方是港市商界的传奇人物邵博寅,正是她一直不知的孩子亲生父亲。她将他送进警察局,命运之轮开始发生转变……一次商业合作,丈夫为了拿到合作权,将她推向了他,而他却发现了她的一对双胞胎竟然是他的……*****当年的真像揭开,邵博寅在游乐场压住她:“孩子我是要定了,你......勉为其难的收下了。”唐心妩冷鄙说:“我是不是该感谢你八辈子祖宗?”邵博寅看着她,眼色深邃,良久说:“跟我回去,乖乖别闹。”唐心妩:“......”*****她对回头的他说。在爱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遇见他,她说。只不过刚好伤心不已,只不过刚好决定放弃,只不过刚好忘记哭泣,只不过刚好遇见你,然后就是一生。
  •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丛书之一,收录了丹麦作家卡尔·阿道尔夫·吉耶勒卢普1917年获奖的《明娜》。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情似梦念若依

    情似梦念若依

    锦瑟无端五十弦是否他们有缘不然为何如此纠缠是否他们无缘不然为何分分合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约定还是玩笑人人都说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为何为何彼此相爱却要分开
  • 六嫁

    六嫁

    家道中落怎么了?不就是千金小姐沦落市井小乞丐!家族大仇怎么报?不过就是步步为营,复仇女王一次次披上嫁衣,第一嫁,还是小乞丐的她冲出大街拦住了王爷:『你不是很好色吗?人人都说我是一个美人胚子,你若纳我为妾,绝对不会失礼你的!』第二嫁,勾搭叔子,谋杀相公,成为当朝妃子。第三嫁,政局动荡不安,为了保命逃出了皇宫,隐居山林,却遇到了敌国将领,许了亲。。绝色六嫁,步步高升,终成一代女王得天下,男人全在踩在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