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600000005

第5章 立志明德——自古欲成非常之事功,必有非常之气度(4)

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的灵魂来自于一个美丽无忧愁的地方,自被困入人的肉身之后,被人性本身的欲望、痴迷所困,找不到回去的路途,据说苏格兰的风笛就是为了引领灵魂重返家园而产生,所以曲调悠长,蕴藉深远,耐人寻味,仿佛拨开重重迷雾,置身世外桃源。

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人是被抛到世上来的。人的由来,注定是一场“赎罪”游戏。这些时空相隔甚远的人类哲学思想竟然如此类似,都是针对人的内心世界,希望通过人为的探索,可以还原人心本真。

日益喧嚣的都市,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被欲望和野心驱使的人群膨胀得已经容纳不下任何空旷幽静。人在人前可以伪装,带上假面具,给别人一副假面孔。可每逢夜深人静、归家一人独坐时,满怀心事只有自己知道了。所以,真实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欺骗自己,也不再与自己过不去,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上有人与无人时都保持一致,一刻也不肯放松,逐渐就会心境清明,越来越有智慧了。所以,只有修德敬业的人才能全面地了解天道与地道,为众望所归。

《易经》中讲,天道与人道是贯通的,人体是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小宇宙。万物之中,唯人最灵,人能求仁,则万物同春。《易经》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亦如此,使人生,则己生;使人亡,则己亡。人是群居动物,在周围人郁怒不快的时候,自己也不会长久保持愉悦的心情;周围人都很快乐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感染。

生活中常常有怨天尤人的人存在,抱怨上天不公,抱怨他人不义,抱怨时运不济,抱怨运气不佳。这时的他是否曾想过:每天自己所吃的东西,所享用的物品是否与所出之力、所做之事相适应。如果所有享用的一切都来自于他人的供给(即便是父母),或者享用的一切远远超出所创造的东西,这时谁能不红着脸还继续要求呢?来自于他人的创造统统归于自己享用,自己创造的一切却不能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供给,这样如何是人生活的长久之计?莫说他人,连鬼神恐怕都不会应允。

7.能立能达,不怨不尤

【原文】

沅弟左右:

鄂督五福堂有回禄之灾,幸人口无恙,上房无恙,受惊已不小矣。其屋系板壁纸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说打杂人役失火,固不可疑会匪之毒谋,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细。若大惊小怪,胡想乱猜,生出多少枝叶,仇家转得传播以为快。唯有处之泰然,行所无事。申甫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星冈公所谓“有福之人善退财”,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

弟求兄随时训示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辞,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尚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弟若欲自警惕,似可学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后痛下针砭,必有大进。立达二字,吾于己未年,曾写于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强。但于能达处,尚欠体验;于不怨尤处,尚难强制。吾信中言皆随时指点,劝弟强制也。赵广汉本汉之贤臣,因星变而劾魏相,后乃身当其灾,可为殷鉴。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

——此家书写于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初三

【译文】

沅弟左右:

鄂督署的五福堂遭了火灾,幸亏人没有事,上房也无事,只是受惊吓不小。那里的房子是木板墙壁加纸糊,本来容易起火。凡属遇到这种事,只能说是打杂的人失火,不要怀疑到是敌匪的毒计,尤其不要怪是仇家的奸细干的。如果大惊小怪,胡思乱猜、添枝增叶,那传播起来非常快。只有处处泰然处之,如若无事,像申甫说的那样,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星冈公说的,有福的人善于退财,真是处于逆境的人自我安慰的好办法。

弟弟要求为兄时常训示,为兄自问近年来,得力于一个“悔”字诀。过去自负,以为自己的本领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每看见别人的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才知道自己没有本领。什么事都看得见别人有几分对的。所以自戊午到现在的九年里,与四十岁以前完全不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是发奋自强,站得住的意思。达,是办事周到,行得通的意思。

我九年以来,痛下决心改掉没有恒心的毛病,看书写字,从不间断。选将练兵,也处处留心,这都是自强自立的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没有一句过头的话,没有一个自夸的词,这都是圆熟能达的工夫。至于说到怨天,本来就不敢;尤人还不可免,也随时强制自己尽量克服。

弟弟如果想自己警惕,似乎可以学为兄丁戊二年的悔悟,然后痛下针贬,定会有大进益。立达二字,我在己未年曾经写在弟弟的手卷上,弟弟也时刻想自立自强,但对于达字还缺乏体验,对于不怨天尤人,还难以强制。我在信中随时指点,劝弟弟强制自己。赵广汉本来是汉的贤臣,因星变而弹劾魏相,后来反受其灾,可以作为殷鉴。心里暗暗存一个悔字,没有什么事不可以挽回的。

【心读】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为人气魄应该能立能达,对命运与他人的态度要不怨不尤。这是人处于不同时期对待人生、调整心态的根本大法。

此时曾国藩刚刚经历过剿捻无功、曾国荃弹劾官文引发出朝廷众多刁难和指责,况且年龄也已经进入暮年,信中充满了悲秋凉叶之感,早年意气风发、立志立功之气荡然无存。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可谓经历了一个“由程朱到申韩到黄老”的转变。此时的曾国藩的思想已经完完全全被道家占据,而曾氏后来之所以成就巨功,靠的就是这种黄老之学。

世上之事,乐极生悲,至悲转喜。在困境之中,只要咬紧牙关,坚忍成事,前方看似绝路,希望实在转角。大丈夫能屈能伸,待到环境时机合适之时,便可东山再起。

关于这个问题,比利时著名剧作家、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梅特林克给了我们一个最容易的答案:理解生活比改变生活重要得多,因为生活一旦被理解,它就会自愿地改变。而亨利·米勒又说:“我们每天都在谈论命运,似乎它是某种惩罚我们的东西。而往往忘记了,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在创造命运。”

古今中外,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人类的命运,并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生活与命运的不同方式与角度的看法。虽然他们的观点不一,但都存在着普遍的认同:为人自立自强,能屈能伸,对人生与他人的态度应心存感激,切不可怨天尤人。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是曾国藩总结一生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在世上,“立”要靠自己,而“达”远非一人所愿,需要人在其中周到变通,方可成事。事情不会因为你高兴或者抱怨而改变,别人也不会因为你的态度而重新选择,无缘无故埋怨天道,天道岂容?把自己想法强加于人身,他人岂可?人的一生都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改变社会改变别人,无疑是痴人说梦,而改变自己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只好把情绪和力量都撒在命运身上,结局则是让人让己都愁云满面,不得开心颜。

有人说人活一辈子才发现活的是心情,此话不假。无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精神状态的好坏才是重要的,心态的健康才是关键的。人无论年岁几何,能体会到从年龄和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好感是重要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到老,从生活和年龄处体会到的多是埋怨鲜有恩情,多有愁苦鲜有安详,多有问责鲜有感激,那么这个人首先应该考量的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生活或命运了。

8.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廿六日接信,畅快之至,以信多而处处详明也。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从此多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余于诗亦有工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诗;用心思索,则无时敢忘之耳。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门生为本省学政,托以两孙,当面拜为门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数年后两孙乃皆入,其长者仍得两榜。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较诸弟更高,今年受黜,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衡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九弟劝我治家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荆七遣去之后,家中亦甚整齐,待率五归家便知。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后当以九弟言书诸绅,而刻刻警省。季弟天性笃厚,诚如四弟所云,乐何如之!求我示读书之法,及进德之道。另纸开示,余不具。国藩手草。

——此家书写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八月二十九日

【译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天,即二十六日接到来信,非常畅快,回信多而所写的事处处详细明白,四弟的七夕诗很好,意见已详细批在诗后面。从此多写诗也很好。但要有志有恒,才有成就。我对于诗也下了工夫,只恨当世没有韩昌黎和苏、黄一辈人,可以引起我口出狂言。但人事应酬太多,所以不常写诗。用心思索,那还是时刻不忘的。

我们这些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进德、指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这两件事都由我做主,得进一尺,便是我自己的一尺;得进一寸,便是我自己的一寸。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积一分钱。德和业都增进,那么家业一天天兴起。至于富贵功名,都由命运决定,一点也不能自主。过去某官员有一个门生,是本省学政,便把两个孙儿托他帮忙,当面拜做门生。后来那两个孙儿在临年考时大病一场,到了科考时又因父母故去而守孝,不能入学。几年后,两人重新入学,大的仍旧得两榜。可见入学迟、早,入学时间都是生前注定。考的方面虽尽其在我,但取的方面听其在天,万万不要产生妄想。六弟天分比诸位弟弟更高些,今年没有考取,不免气愤埋怨。但到了这一步应该自己将自己衡量一番,加强卧薪尝胆的工夫,切不可以因气愤而废弃学习。

九弟劝我治家的方法,很有道理,很高兴很安慰!自从荆七派去以后,家里也还整齐,等率五回来便知道。《书》道:“不是认识事物难,而是认识了去实行更难。”九弟所讲的道理,也是我久已知道的,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着人像神一样。自此以后,当以九弟的批评为座右铭,时刻警惕反省。季弟天性诚笃敦实,正像四弟说的,乐呵呵的!要求我指示读书方法和进德的途径,我另外开列。其余就不多写了,兄国藩手草。

【心读】

这封家书中,曾国藩提出了一个古老而神秘、永不衰竭的主题——人生在世,究竟何处才是人类心灵的归依与灵魂的寄托。以此为切口,说明了什么是人生的变数,什么又是人生的依靠。

同类推荐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对由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发的问题。本书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与人们思维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和方法论等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为解除人生的困惑提供哲学的帮助。本书认为,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哲学是实践哲学、反思哲学、批判哲学;生活是问题之源,当代中国正处在问题的“多发期”,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不仅探讨了问题与时代、认识、评价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问题与生活、文化、能力乃至人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努力在哲学层面上为人们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和钥匙,强化问题意识,增进问题理性,达致问题自觉,从而提升人生的自由。
  • 不朽箴言:悟透一句,改变一生

    不朽箴言:悟透一句,改变一生

    从《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等经典古籍为着手点,把不朽箴言和现实相结合,引出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学习的古人哲学智慧。人生就是这样,若想得到一样东西,必然要敢于放弃一些东西,所以需要舍得;大智若愚,懂得这点,才能成为这样的智者。诸如此类的例子让人从书香中感悟人生,耳目一新,放松心情。悟透一句,便可改变人生。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凤鸣苍穹:和亲女将

    凤鸣苍穹:和亲女将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倾城女将,不爱红妆爱戎装!身怀异能,驰骋沙场,她是敌军闻风丧胆的边关守将!神秘皇子,机关算尽,破城在即,却为一女将放弃唾手可得的国家与帝国太子之位……为保国家兴亡,她前来和亲,嫁给中原第一大国——星尊帝国皇长子为妃,幽幽深宫,处处暗潮汹涌。他与她携手共进退,然而她孤女的身份却一点一点地被揭开,金焰八芒星再现,这混乱的天下,一波又一波暗潮涌起……花开绝壁,凤鸣苍穹,只愿今生与你携手共进退,遨游天下!!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与你长相伴!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忽必烈大帝(连载3)

    忽必烈大帝(连载3)

    江边一棵树下,平放着董晓阳浑身插满箭的尸体,忽必烈蹲在尸体旁,表情凝重。旁边站着董文炳、姚枢、兀良合台、刘秉忠等人,眼睁睁看着忽必烈一个个地拔着董晓阳身上的箭,不敢言语。等箭都拔完,忽必烈仰望天空,大喊道:“七十八支箭。上苍夺我的爱将,此仇必报,此仇必报啊!”
  • History of the Conquest of Peru

    History of the Conquest of Per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幻界外传之圣杯传说

    幻界外传之圣杯传说

    一次载入史册的航行,发现了一片新的世界,也转动了命运的齿轮。暗黑,赤红,墨绿,苍白。命运的轨迹开始交织。被命运捉弄的人们,从痛苦和愤怒中抬起头来,探索存在以外的领域。骑士,亡灵,魔法师,复仇者,剑修,祭司。踏上贤者之路的人们,名为圣杯的神器,游历世间的造物者,谁是命运的主宰?世界崩塌的序曲中,造物者们开始了另一场游戏。
  • 有妖么

    有妖么

    当现实遇到传说,当弱鸡遇到大神。面对残酷的世界,当猪队友又不能给你神助攻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有个霸道姐姐罩着挺好?林楠瑟瑟发抖的盯着眼前的怪物,狂喊着:“九儿姐,你在哪?”一个懒散的声音传来:“弟弟莫怕,姐姐补个妆先!”(??д?)<好过分!~QQ交流群:861210513
  •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系列》基于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而来,该节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 荒天帝录

    荒天帝录

    太极世界,宇宙乾坤,混沌之气,阴阳变化,生生不息。当上古所战的创伤被时间抚平,天道规则再次补全,盛世如古之神帝所下谕旨那样如约而至。在这群雄并起,龙腾虎跃,一个个修仙者都心雄万夫的万神界,谁将凭阴阳定乾坤,谁又知幽冥之故,知鬼神之情伏,见万物之情,天地之心。而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世纪,我们的主角带着奶奶爷爷们的教诲走出祖地朱陈村,踏上了斗战群雄的征途
  • 老婆难娶

    老婆难娶

    这是墨墨的博客,大家有空过来踩啊!墨墨会把写的短篇小说发到博客上的,谢谢大家支持,谢谢!!!http://m.wkkk.net/u/2090097120简介:当绝世好男人遇到万年冰山美人,三十六计,十八般武艺却劈不开……他,秦逸恂自认为是一股最佳的潜力股,上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人人追捧的帅哥一枚,但却惟独栽在了一个冰山美人的手上,勤劳的当车夫,勤快的当煮夫,认真的当个怨夫。为什么赶走了妖孽,又来个了个小狼犬?他看上的女人就是个冰山,却成了香馍馍?哎,只能感叹大千世界有新奇啊!一奇:好男人没人爱;二奇:冷女人有人爱;三奇:你爱她她不爱你;四奇:你爱,他也爱;五奇:她爱的,他没法扁哎……只能长叹一句:为啥娶个老婆回家疼这么难啊?本文一对一。原本《情涩》这个名字最能表现本文的内容,情是青涩的,苦涩的,同样也是羞涩的。简介无能,将就着凑合着看。属于那种青涩的感情。是一段感情的成长,属于成长的宠文,不同于《难宠》一出来就是那种宠,此男主跟《难宠》的男主是两个类型,本文的男主属于那种成长型的,毕竟女主是他的初恋,没法跟大情圣比,对吧。所以大家看下去就会明白了!(*^__^*)嘻嘻……女主冷情固执,男主阳光直白。墨墨的群:70649091敲门砖是你喜欢的墨墨笔下的任何一个人物。大家可以直接从群里跟墨墨交流此坑慢热,看官可以先收藏,等养肥的再宰……(*^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