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200000010

第10章 “永恒之城"的毁灭(3)

在西线得手之后,阿拉伯人又把矛头指向东方。此时,他们在东面的宿敌——波斯的萨珊王朝早已是外强中干,在士气高昂的阿拉伯大军打击下溃不成军。公元637年6月,阿拉伯军队轻取波斯帝国首府泰西封,缴获大量战利品和珍宝,随后将波斯并人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打败这两大强国之后,阿拉伯人成了西亚的霸主。穆罕默德的继承者们在古城尼尼微的废墟附近建起他们的首都巴格达,把沙漠里的游牧人组建成强大的骑兵军团。此后数十年间,阿拉伯大军首先顺利拿下约旦和巴勒斯坦,攻克耶路撒冷。然后从那里南下北非,攻下富庶的古国埃及,又将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一一控制。为了控制地中海,他们在沿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并占领了几个有战略意义的岛屿。虽然几次进攻君士坦丁堡都遭到失败,但拜占廷在亚洲的领土大都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公元711年春,一支阿拉伯军队渡海进入西班牙,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第一次在欧洲建立起了阿拉伯人统治的国度。公元712年,另一支阿拉伯军队进入印度,将印度河谷并人阿拉伯帝国。

到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人已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它在东方已接近了当时我国唐朝的疆域,西欧也处于其威胁之下。公元732年,一支阿拉伯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似乎他们就要征服欧洲了。但这一次他们却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在732年10月的普瓦提埃一战中,阿拉伯军队被号称“铁锤查理”的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打得大败,被迫退兵。这一战终于阻挡了阿拉伯人进攻的步伐,使得欧洲各国免受阿拉伯人的威胁。

虽然阿拉伯人最终未能打下欧洲,但在短短的百余年间,他们征服了西亚、北非、波斯、印度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在这片广大的地域统治了数百年。它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使阿拉伯的科学文化有了高度的发展,在哲学、文学、数学、药剂学、天文学、物理学、建筑学、音乐、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它也使伊斯兰教传遍各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使阿拉伯文化给中东、远东的历史和欧洲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规定,凡是身体健康、且有经济能力和能够保证旅途安全的穆斯林,一生至少应有一次去麦加朝觐克尔白天房的义务。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每年的伊斯兰教历12月9日至12日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圣寺举行。麦加圣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坐落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终身神往并且每日五次礼拜朝向的克尔白天房的所在地。

英国是一个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岛国。但来自大陆的一次次外力的冲击,却把它纳入了欧洲文明的历史进程。这次战役就是其中重要的诺曼人征服英国

——亥斯廷斯之战

公元978年,丹麦的维京人在英国疯狂地抢劫,直到英国付给他们16000磅的黄金才答应撤离。1002年,英国国王埃思尔雷娶了诺曼底公爵的妹妹埃玛为妻。他为彻底解除丹麦人的威胁,将境内所有丹麦人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处决。这种残忍的做法,不久便遭到丹麦人疯狂的报复。1013年,丹麦国王斯汶亲率大军讨伐英国,埃思尔雷见势不妙,仓皇逃往诺曼底。丹麦王国衰落后,英格兰贵族把流亡在诺曼底的埃思尔雷之子爱德华迎回英国,推举他为王位继承人。爱德华即位后在朝中重用诺曼人,并于1005年邀请其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访问伦敦。因为他没有子女,便许威廉为王位的继承人。但在临终前又把王位让给了王后的兄弟哈罗德。

哈罗德登基没几天,威廉便以爱德华曾允许他继承王位为由,派使者前来英国提醒哈罗德应履行诺言。然而,哈罗德对威廉派来的使臣无动于衷,威廉决定以武力夺取王位。他先派使节去游说当时欧洲各国的太上皇——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他大诉特诉哈罗德背信弃义,而自己出兵去征服英国只不过是代表正义铲除这个发伪誓的篡位者。然后,他又去游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丹麦国王。教皇首先出面,赐给他一面“圣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和丹麦国王也都出于各自利益而支持威廉。威廉为这次远征做了充分的准备,专等海上风顺,即行出征。这年9月27日,威廉率领7000骑兵和步兵横渡英吉利海峡。

哈罗德听到消息,也赶忙准备。他的军队的核心是国王的亲兵,但为数不多,大部分是来自各地的徒步农民组成的民军。哈罗德的军队严阵以待,许久不见动静,队伍开始涣散。9月中,突然从北方传来外敌人侵的消息。北欧海盗的军队在约克郡海岸上岸。

哈罗德闻讯后连忙率军北上,在斯坦福特桥一战中击溃了挪威王和托斯提哥所率的北欧海盗军队。但由于军队都被调往北方迎敌,造成英格兰东南沿海地区门户大开,直到伦敦都没有重兵防守。斯坦福特桥之战的第五天,哈罗德正在约克郡举行庆功宴,惊闻诺曼底军队已经登陆,只得仓促回兵南下。他手下虽有大约7000人,但大都是武器不齐备和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10月13日,他们赶到亥斯廷斯西北10公里的山冈上扎营。大战前夕,威廉派密使来见哈罗德,提出如果哈罗德将亨伯河以北的领土作为聘礼给予威廉,威廉愿将自己的妹妹阿蕾鲁嫁给他做妻子,当然,哈罗德必须遵守他的诺言,放弃继承王位的权力。哈罗德坚决拒亥斯廷斯之战绝。

14日拂晓,响亮的军号声揭开了这场决定英国王位继承人命运的大战序幕。哈罗德在山冈顶上设下统帅部。其主力军还是以来自乡间的民军为主。而其精锐部队是由丹麦人后裔组成的一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他将主力部队部署在山顶两侧,以手持长矛、战斧的步兵排成密集的队形。

威廉将军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左翼是布列塔尼伯爵阿南指挥的不列颠人,右翼是勃罗根的欧斯特斯指挥的来自各国的雇佣兵,中路是威廉亲自指挥的诺曼人。每一路又分三个方阵:第一线是弓箭手,第二线是重装步兵,第三线是骑兵,队前打起教皇赐予的“圣旗”。威廉首先发动攻击,诺曼底军沿着山坡向山顶缓慢地推进,当两军接近时,他们的弓箭手开始射箭。哈罗德的军队没有弓箭手和骑兵,只好凭借盾牌护身,在山冈上防御。虽说威廉的弓箭手万箭齐发,使英军受到很大威胁,但英军居高临下,兵器锐利,当两军接近时,他们的弹弓和长矛开始发威,给诺曼人造成严重打击。威廉派骑兵投人战斗,又被手持战斧的英国步兵打得纷纷落马,败阵而逃。哈罗德军渐渐占了上风,而诺曼军队的左翼有些坚持不住。情急之下,威廉派人假传谣言,声称自己已经战死,诺曼底军顿时全线撤退。

哈罗德受到这一消息鼓舞,竟不顾辨别真假,就命令追击。他的士兵们毫无防范地向山下挺进时,埋伏在道旁的威廉主力部队突然杀出。顿时,轻率出阵的英军士兵尸横遍野,全线崩溃。威廉趁机率领诺曼军队将山冈围住,并向山顶上缩小包围圈。黄昏时分,哈罗德中箭身亡,部下纷纷溃逃,诺曼军队大获全胜。

接着,威廉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伦敦前进,英格兰的主要领袖们都向他投降,这样,凭借着亥斯廷斯一战,威廉就完全征服了英国而登上国王的宝座。1066年12月25日,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英国国王。亥斯廷斯战役的胜利确立了诺曼人对英格兰的统治地位,从此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

诺曼人征服英国以后,不仅把西欧大陆的封建制度移植到英国,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改变了英国的面貌,同时也把基督教的生活方式注入了英国,为英国孕育出一个清新的、富有活力的新个性。到了亨利一世与亨利二世时,这些征服者的后裔都以英国人自居,正义、平等、自由等英国人固有的意识已遍及各个阶层,成为共同的观念,由此诞生了英国的精神。

诺曼征服时期的英语是一种混杂的英语。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是被征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所操的是撒克逊语。而上层的征服者所操的是法语。随着诺曼征服后诺曼人的统治日渐稳固,上层讲的法语和下层讲的撒克逊语逐渐融合,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英语。

它充满了无限的神秘.它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奉为各自的圣地.它虽意为“和平之城”,但它却经常被阴云所笼罩,上演着一幕幕人间的悲剧。

耶路撒冷的陷落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在基督徒心目中,它是救世主耶稣基督受难和升天之处;而在穆斯林心目中,它是先知穆罕默德神秘夜行的目的地和伊斯兰教最庄严的圣地之一。

8世纪以来,耶路撒冷虽然被阿拉伯人占领,但他们对基督徒前去朝圣并不干涉。到了11世纪初,从东方兴起的塞尔柱突厥人横扫西亚,征服了阿拉伯在内的广大地域,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071年,耶路撒冷也落入他们之手。土耳其人虽也信仰伊斯兰教,但与阿拉伯人对基督教的妥协态度不同,许多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徒不是被抢劫,就是被处死或者受尽迫害,西欧去东方朝圣的路线从此中断,并埋下了宗教仇恨的祸根。

1094年,土耳其人大举进攻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向罗马教皇求援,表示愿意把东正教重归教皇统治。此举正中早已垂涎东方富庶的罗马教皇下怀。次年,在法国克莱蒙召开的会议上,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把所有的基督教民族集结起来,组织十字军,以上帝之名,去讨伐伊斯兰教世界,收复耶路撒冷。他充满煽动性地说:“上帝的孩子啊,我们东方的圣地耶路撒冷被异教徒占领了。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啊!上帝要你们赶快去夺回圣地。东方的国家遍地是蜜和乳,谁到那里不会成为富翁呢?去吧,主会保佑你们无往而不胜的!”同时,他还许诺:所有参加远征的人在完成使命后,所犯的罪行都将得到赦免。所有在圣战中阵亡的人,其灵魂都可升入天堂。教会又决定在所有参加远征的基督徒衣服胸前都缝上红十字(即十字架的象征),作为标志。这就是“十字军”的来历。

同类推荐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基于物竞天择的本性,对外界的索求是永无止境的。由此引发的战争贯穿着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历史。在探究历史上那些战争真相的同时,人类也在那些断垣残壁中反思。
  • 人类或使徒
  • 一抹残阳映青山

    一抹残阳映青山

    在烽火岁月中,一个富家子弟,在国难当头之时,决定投身于抗战救国的洪流中去,无论是在青山绿水的千年羊城,还是在龙蛇混杂的十里洋场,他依靠着信念,勇气和才智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口,挫败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功勋。
  • 水浒歪传

    水浒歪传

    宋仁宗皇帝居然遇上了非典;洪太尉放跑了DNA;高俅曾经踢过中超,卖过盗版碟,还率中国足球队捧得了世界杯;史进当上了史家庄的治安主任;强盗用上了AK-47……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热门推荐
  • 痞子小皇妃

    痞子小皇妃

    大街小巷都被她贴满了,‘皇上是我爹,我是皇上儿。’一个现代的小乞丐,几个英俊男人,怎样演绎他们的故事,痞女在古代会掀起什么轩然大波?她最终会上了谁的床,做了谁的皇妃?被定了的亲事是谁私自给她退了亲?又是谁代替她出嫁?谁关她入了牢房,看现代的小太妹怎么扰乱后宫,成就这段异时空的爱恋,故事会怎么收尾。她最后会回上了谁的床,暖了谁的小被窝。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好孩子成才私房书。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一本习惯养成心灵书,陪伴孩子的快乐童年,播下好习惯,收获好人生。
  • 侠客行(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侠客行(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此书上下共两册,《侠客行》中最独特的一点,是女主角丁珰对待爱情的态度。她明知所爱的人是浮滑浪子,但仍然爱他,而不爱另一个外貌完全一样的正诚君子,说明了爱情和理智是两回事。《侠客行》主角石中坚是一个完全不识字、完全不通世情的人,反而能领略到上乘武功的真谛,而许许多多博学多才之士,反倒钻进了牛角尖中,走不出来。至巧不如拙,再蠢笨的人,也自有他的际遇,《侠客行》中表现的哲理至深。
  •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大牛市·股殇系列(全集)

    大牛市·股殇系列(全集)

    《大牛市·股殇》在出版之前,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作为专业描写大牛市的图书,盈亏、涨跌、多空、贪婪、恐惧,小说几乎写尽了股市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描写与分析被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和套利机构当作教程和案例研究与应用,许多投资者更是将其当成投资圣经研读与收藏。作为小说,本书描写了一个精彩跌荡的吸金故事:上海陆家嘴最牛证券部老总张松海,年轻有为,不到30岁已跻身金融圈上流,在上司谢佳人的帮助下,秘密接引境外热钱,伙同关系人炒作A股,在牛市到来前野心勃勃,最终无法克服贪欲,共同走向罪恶的深渊……而两个没有任何身世学历背景的年轻人王志和孙超,却在牛市当中成长起来,攀升到了职业的颠峰……
  • 重生之御战九天

    重生之御战九天

    即不羡前世,又不望未来。豪情如火,百战不殆;美人如玉,温婉婉约。已至通天,大战四方,却终为力竭,只得一残魂穿越诸天。前世孤为北帝,笑傲九霄。今生重为少年,再战九天。
  • 梦幻西游之再续长缘

    梦幻西游之再续长缘

    死去之人的回归是好……还是坏?新成员的加入是助力……还是阻力?这次他们的命运该如何?有会有多少人……死去……
  • Tempest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密(入选企鹅经典)

    解密(入选企鹅经典)

    人世间大多的秘密都藏在梦里,就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活着却如同没有名字的存在。《解密》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之间的博弈,是将心灵粉碎再重铸。一个身世多舛的数学天才容金珍,一个类似数学家约翰纳什般的天才人物,因为非凡的才华被招募至国家秘密单位701,破解一部极其困难的敌国密码“紫密”。在巨大的期待和精神危机之下,总是醉心于同疯子下棋、恍若身在梦境的容金珍,是否能够破解“紫密”,成为国家的英雄?在巨大的国家机器中,个人命运沉沉浮浮。若干年后,每个人都只剩下一个关于他们的传说,而谁也无法预测命运的轨迹……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