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0600000009

第9章 高职高专课程更名质疑

因为评估,高职高专迎来了各路专家,也因为专家,一些传统的课程名称受到了专家的非议。为确保评估的顺利,于是这些受非议的课程按要求纷纷换上新的招牌。

比如,原先的“市场营销学”就被删去了“学”字,更名为“市场营销”;“新闻评论学”也缩水为“新闻评论”。由此,几乎所有带有“学”的课程统统被阉割。据说这样变脸的理由是为区别本科和大专的差异性,突出专科生的实践技能学习,而不要求像本科生一样过多地去从事理论研究。听起来很有些道理。如今的一些高职高专确实因为定位的不准,办成了本科的压缩版,失去自身的特点。因此,在课程的名称上做些文章,似乎起到些补救的作用。但这样的大面积弃“学”不能不引发人们对原先课程定名的反思,即传统的课程真的存在定名上的疏漏?同时新定名课程是否引发新的问题,以下就这些问题提出我个人的几点质疑。

质疑一:删“学”字引发课程名称概念的歧义

众所周知,大学中一门课程的设置和定名有着严格的科学性,它既体现所授课程的学科范围,又对该课程的性质有明确的定义,绝不是随心所欲的产物。比如“市场营销学”,其定义是“以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等科学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是“从属于管理学范畴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在高校的专业教育中,它是对市场营销,这种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在概念、定义、内在规律、方法技巧、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传授和引导。它既有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结晶,又有指导实际操作的方法技能。如果去掉了“学”字,更名为“市场营销”则带来概念和教育行为的全盘变化。“市场营销”从语义上解析,仅是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也为社会、消费者提供了服务。试问,我们的大学是为这种行为和目的去招生,是以这样的行为目的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吗?果如此,那我们的教师不得天天带着学生做买卖,月月追着学生讨利润。那大学岂不等同于一个企业或公司?再如“新闻评论学”,它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无疑,这其中就已包含了理论和实践契合。作为一门教学课程的名称,它的表述是完整而科学的。若改为“新闻评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是以一条新闻为由头,表达写作者对此的观点、情感、建议等,它仅仅是一种新闻记者行为活动,如果我们仅教授学生做什么,而不去告诉他们怎么做,那就极大狭隘了我们的教育。恰恰是一个“学”完整和科学化了课程名称的内涵,使我们的教学成为一种有方法、有目的的文明传承行为,而非自在自为、自行其是。

质疑二:删“学”隐含错误逻辑判定和形而上学视阈

据说更名的理由是为了更明确的区分本科和高职高专的课程差异性。在少数评估专家看来,原来课程所定的“××××学”带上了重理论、少实践的本科色彩,不适合大专学生。这实在是个逻辑错误。一门课的实践和理论的分配是重理论还是重实践技能,完全取决于所选用教材的版本、课时的分配和教师的教学观,与课程的名称叫法并无干系。如果大专没有一套有别于本科的系统性教材,如果职业教育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没有彻底的更新,就算所有的课程名称都叫得与本科不一样,充其量也只是变换了“形”而非改造了“质”。这就像改变一个人,仅仅给他换个姓名是不够的,他可能依然故我。此外,在一门课程课时分配上,通常是按照2+1或2+2即两节理论课加一或两节实践课的要求去做,并未因一个“学”字就放弃了高职高专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性。即便这个“学”字曾经背负着重理论的“罪名”,是精英式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写照”。但在当今现代化的教育中,它早已从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体系走出来,向着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和完善。这个“学”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变化、不断吸收人类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不断扬弃陈旧知识的一门课程名称,是“活学”而不是“死学”,这个“学”大有学问。可以认定,一个兼收并蓄的动态开放学科,对当今大学(大专),对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普适性,轻率地否定,是对一门课程本身已经形成的活的灵魂进行了形而上学的判定。

质疑三:删“学”引发课程系统的紊乱

翻开修改后的课程表,就出现了有的留“学”,有的去“学”,有的被生硬的改造。既然课程名称中一个“学”字模糊了专科与本科的界限而必欲去之为快,那么,为何有的又“幸存”下来?去留的标准又是怎样制定的?其实根本不存在着所谓的标准,仔细一看就不难发现,被留的大都是实在不能删去,删了连基本的语法逻辑都不通。比如,总不能把“数学”这门课程名称单称为“数”,也不能将“心理学”改之成“心理”或“心理基础和技能”(遗憾的是心理没有技能可言)。那么在整个课程大系统中,去留“学”的标准变成语法语义的大游戏,只要看得过去,皆被阉之。这样做的后果是大家各行其是,同一种课程的名称五花八门。如此混乱的现象给教学管理与执行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出现名称更改后连课程代码都找不到,日后势必也很难统一规范课程的代码。如果代码都很难统一,那么怎么保证相近的课程名称不会出现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课程名称实际又是相同的内容!

质疑四:删“学”缺少理论和政策的依据

在高职高专对课程名称进行大规模地去“学”化的行动中,似乎没有专家对这种行为进行理论上的说明,也没有见之于学术刊物的相关文章,不免使人疑问其理论依据何在?退一步说,即便没有相关的理论依据,那么至少也该有些管理政策依据可循。因为课程名称的变更牵涉面颇广,引发的问题也不少。如前所述,课程的代码因更名后的缺失就是一例。那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应对此下发相关的文件,以规范统一高职高专的课程名称的制定。但迄今为止,也看不到类似的指导意见的文件,那么我们又要发问,其政策依据又在哪里?再退一步,就算没有理论和政策的支撑,如果是评估专家的同感或共识,那还有些指导性意义。遗憾的是,这一要求,目前仅是个别专家的感觉,并非是集体性的意见。个人的感觉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因人、因时、因地的改变而改变。如果这个专家来了是一种感觉而提出他的意见,另一个专家来了可能又会是另一种感觉而提出他的意见;或者,这个时段这个地点专家的感觉是如此,一旦时过境迁,可能专家的感觉又发生了变化,那被评估的学校肯定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而我们的高职教育岂不是跟着感觉走了!

质疑五:删“学”行为是自贴的一相情愿标签

如今一提及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别,似乎有一个定论,就是本科教育重理论,专科则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此也带来了本科学生只有理论基础而少实践技能的印象。我认为这种认识带些贴标签意识。从高等教育发展及社会现状看,这种观点已然过时。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从以往的精英式转向为大众式,技术性、技能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急需,同时社会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适应社会竞争,本科生早已从过去的象牙塔的小天地走出来,他们必须带着更多的技术与技能的掌握走向社会。可以说,今日的本科教育也因开始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和昔日教育理念比,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么,怎么能认为重实践、讲技能就是专科的“专利”,就是专与本的“楚河汉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目标的表述:“具有良好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初步的科研能力,一定的人文底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技能以及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在这表述中,除了“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不属于大专层次培养学生的要求外,其他方面,特别是实践技能方面与专科生几乎并无二致,而“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也正是本科比专科多了一年学制带来的结果。再从现今用人单位对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较进行分析,我们会看到,其反馈的意见几乎集中在本科生对工资及工作岗位期望值高,而专科生因学历低可以接受更为底层的工作,报酬也可相对少些。这是就业观念的问题,而非两种毕业生在理论和技术技能上的差异。所以,以为一个“学”字就甄别了专、本科的性质不啻为一种一相情愿。

我们应尊重专家意见或建议对高校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但并不等于说专家的意见建议都是金科玉律。高校“迎评”是为了“促建”,而不是为“迎合”。如果在课程名称设置上删掉一个“学”字会引发诸多的问题,那我们还是应该拿出科学的态度和勇气,为课程的名称重新“正名”,还其原有的面目。

参考资料:

①李世宗.市场营销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

②胡文龙.新闻评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

同类推荐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黄帝内经》一书的部分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黄帝内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黄帝内经》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洞庭之上

    洞庭之上

    这个数以万计的候鸟家族们,从西伯利亚、从日本等地迁徙而来。冬季的洞庭湖裸露出来的湿地,无疑成了它们度假的乐园。它们热爱这个冬天里的春天,才从遥远的国度翩翩飞来,年复一年。途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它们用飞翔的姿势写诗,发表在天空的纸张上,所到之处,留下不止一路的鸟语声,还有人类惊喜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抬起来,去翻译和阅读大自然如此美妙的诗篇!人类为俗世所累的心情,刹那间得到释放。这些年来,我时常迷恋洞庭湖的这块湿地,放牧被世俗压抑的心灵,把自己还原成自然人。我喜欢像牛羊一样欢喜这里,像鸟儿一样沉湎这里。
热门推荐
  •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对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及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告诉我们应该从李嘉诚身上学些什么:从李嘉诚作为一个推销员,我们学习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李嘉诚作为一个小老板,发奋图强成为“塑胶花大王”,我们学习他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从李嘉诚把握投资良机、兵不血刃、以小搏大屡战屡胜,我们学习他如何运用非凡的商业智慧;从李嘉诚善用人才“海纳百川”,我们学习他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从李嘉诚以“做事先做人”之信条搏击商场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奇迹,我们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商人……
  • 房子房子

    房子房子

    欲要结婚成家的任宁,决定买一套房子。他跑了多家楼盘,终于找到了中意的房子,交了订金,只待开盘。任宁的姐夫是平原市的副市长,分管土地城建等,正在为土地拍卖忙活。任宁的父亲是退休老教师,常常因身边的人事困惑。他认为的好孩子——大儿子任宝下了岗,小儿子任宁为房子困惑,调皮捣蛋的二儿子任宇却发了财。他认为不可救药的赖学生德运,如今却成了大房地产商,过上了致、酒醉金迷的生活……任宁预料不到的是,交了订金的房子开盘时,房价猛蹿得让他无法接受。房市仍一路蹿涨。土地越拍越贵,地王一个个出现。然而,幕后的土地交易并非常人所知。
  • 哭泣的房子

    哭泣的房子

    迷茫近段时间以来,周慧枚的行为有些异常,主要是在家的时间跟以前相比明显少了,总是有理无理就往外面跑。周慧枚以前是不怎么外出的,下班时间基本上都喜欢呆在家里,吃完饭不是坐在阳台上看看书就是打打毛衣,或者就是看看电视。她就这样守候在老公的身边,陪着老公批改学生作业,陪着老公搞教学研究或者读书,陪着老公看看“百家讲坛”之类的电视节目。偶尔,有人请她吃饭或者约她出去玩,她也是能推掉就尽量推掉的,实在推不掉的,才勉强答应下来,但基本上很快就会回家的。最近,周慧枚总是在晚饭后就出去了,而且要很晚才回来。
  • 贴身魔少

    贴身魔少

    新书《我的21岁美女总裁》发布,绝对好书,已签约,完本保证!请大家放心收藏!!!
  • 云云我桑

    云云我桑

    千百年前的江湖恩怨,注定会谱写着新时代的华章,四个家族,各怀心思;两个学生,早已被控制的人生……
  • 三七四十一

    三七四十一

    大家随便看看,作者随缘更新不定时更新——作为有史以来的负分第一人,容辞被灰团子赶着做任务。本来想撩小姐姐,结果反被小哥哥撩了……?!容辞抬头望苍天,世事无常啊!1v1(求求别吞简介,大哥!)
  • 英雄联盟之一刀9999

    英雄联盟之一刀9999

    一个武士一阵风,按着e键往前冲。你问我是谁?山东大李逵。地爆天星手里剑,指天天避,指地地陷。风起时云啸,肚子饿得嗷嗷叫。谁家小伙心里愁,老婆孩子热炕头。你好,我叫黑杀。欢迎来到最强英雄联盟系统。黑杀还有三十秒到达装逼现场,碾碎他们。
  •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苦境开始当主神

    从苦境开始当主神

    燕归人为何修炼人仙武道?百窍洞开、神力再催,巅峰人仙燕归人,何等风骚?蜀山独孤剑圣为何约战天墉城紫胤真人?两大剑仙,蜀山剑神相逢空明幻虚!谁胜谁败?幽灵马车为何闯入六出飘霙?黑白郎君对上南风不竞,将是谁以谁的失败为快乐?!西门吹雪又为何约战无极剑圣易大师?李逍遥为何拜师云天河?欧阳少恭为何会见长琴无焰?林诗音为何出走?李寻欢为何跪求加入青龙会?武器大师贾克斯又为何位列青龙会第六龙首?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有何种的隐秘?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这一切,都从某天,岳舟发现自己魂穿霹雳苦逼帝刀无心开始。ps:这只是一个岳舟带着low系统,从苦境开始,遍及诸天万界,疯狂搞事的故事。
  • 只喜欢你一个

    只喜欢你一个

    “凌霖,你真的不记得我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拦住凌霖的去路。凌霖看了眼前的人许久:“记得。”“既然你记得我,我也该报恩了。”“嗯?”凌霖疑惑。“你放心,救命之恩当以身相报,我一定会以身相许的!”某人拍着胸脯表示。凌霖很想叫停,别拍了,再拍那里就像她一样长不大了。“我是女的。”你也是女的,不能以身相许。时韩九:…他是男的啊喂!没看到他的短发吗?(然而某人只以为是女汉子了些…)没看到他的衣服吗?妥妥的男装(然而某人只以为是女孩子为了耍酷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还有他哪里像女的了?(某人乃至第一眼看见他的人都以为这是一个女孩子…)【青春校园加都市,青梅竹马,娱乐圈,重生,系统,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