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7700000004

第4章 散文(4)

对于佳茗似佳人的说法,也有不以为然的。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说:“茶如佳人,此论虽妙,但恐不宜山林间耳。昔苏子瞻诗:从来佳茗似佳人,曾茶山诗:移人尤物众谈夸,是也。若欲称之山林,当如毛女麻姑,自然仙风道骨,不浼烟霞可也。必若桃脸柳腰,宜亟屏之销金帐中,无俗我泉石。”这是本着茶之高洁清雅来立论的,对佳人也另有选择。茶与佳人相提并论,还不可忘了曹雪芹的描述。林黛玉所居的潇湘馆有一联语:“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纸犹凉。”潇湘馆主人的风神,恰如窗外的萧萧竹韵,尽是清秀之气。虽也是茶里氤氲,却浸着清寒的诗味,其风流高格调早已远离了香艳之浓。至于那葬花之举,又另具惜春之意。这是以茶为韵,以花为命了。

(原载于《闽西广播电视》2011年8月4日)

鸟声

住处临街,一天到晚,并不缺少市声。往来的车辆声、小贩的叫卖声及各种音响声,吵得习惯了,也能充耳不闻。但若窗外响起三两鸟声,声音虽不大,听来却很清晰。窗那边有玻璃及围栏,鸟是进不来的。有时,鸟儿会停在铁格子的窗栏上,探头探脑地往里看。看里面的人是不是还坐在那里,怎么不弄出一点动静,比如也叫两声。若是放下了窗帘,仍可看到飞鸟的影子晃动着,轻掠身影。

那鸟,是再熟悉不过的麻雀。也只有麻雀,才与人跟得那么紧。像燕子那样,只是季节性地拜访,人家就客气多了。麻雀是不走的,一年四季都守在人家的屋檐下。即使不讨人嫌,也不会让人很喜欢,于是有意无意地,就被人忽略了。但麻雀并不在乎人的感受,它只想着屋檐下有个窝即可。正如挤进城市的人不管楼有多高多大,也是只求个窝而已。窗外的麻雀探头探脑的,或许也是想寻个窝吧,只不过墙体是砖砌的,不像乡下的泥墙那样,有条裂缝,就可掏出一个洞来。至于要在屋檐下筑巢,城市的楼房也没什么屋檐了。

但鸟儿还想着与人做伴,一念及此,便觉得它的可爱。此种关系,始终是不离不弃的。且对个人来说,那鸟声还另有意味。在老家的时候,地处偏僻,少可交游。除了干些农活,常是一个人待着,看看书什么的。有一处老屋空着,我常待在那里,且现有的住屋不够用,晚上还得住在老屋里。那里很静,连鸡鸣狗叫都少,却就少不了麻雀的叫声。唧唧鸟鸣,破我岑寂,不无抚慰。老屋后是山坡,有一丛竹长在山坡上,在屋里待腻了,便走到竹林下来。那麻雀也常从屋檐下飞到竹丛中,鸟儿在青枝绿叶间跳跃着,叫得更欢了。

流逝的时光中,陌生的会变得熟悉,熟悉了又会陌生,只有鸟声听来依旧。在那熟悉的叫声里,往日的生活场景不时闪回,让人不由得感慨一番。相比起人事的琐屑来,自然物事显得更亲切。世事悄然变更,即使不再期待什么,但那熟悉的鸟叫声,却是不想拒绝的。且不说那鸟声的背后,还有一整个自然。

(原载于《闽西日报》2011年9月25日)

上初中

当年在村里读完小学,就去乡里读中学。出了家门,大约有十多里路要走。除了书包外,还要带米袋子、菜罐子,一个星期的吃喝尽在那里。起先提在手里不算沉,但要走长路,就不能一直提着,而需要一根棍子。当然也可拿扁担,但有点小题大做,还是棍子挑着轻便。棍子的长短,大约与身高差不多吧。周末回家,则是手里拿着棍子。那棍子在手里拿得久了,已磨得很光滑。越光滑,越舍不得扔掉。孙犁写过一篇《木棍儿》,说的是当年行军,手里总离不开一根棍子。“棍子的好处,还在夜间,可作探路之用。那样频繁的夜行军,我得免于跌落山涧,丧身溪流,不能不归功伴随我的那些木棍。”但就形象来看,则不大雅观。即“左边一个洋瓷碗,右边一个干粮袋,手里一根木棍,”样子有点像一个乞儿。那时节几个人走在路上,用棍子挑着一个布袋子,也很像是丐帮弟子。棍子的作用除了有助于肩挑背负外,还可用来打狗。有人家的狗,不仅吠得凶,还会追咬上来,以为我们真是乞丐。但有根棍子在手,就不用怕狗了。几个人摆开架势,到后来倒不是人怕狗,而是狗怕人。狗尽管吠得凶,就是不敢再靠前。棍子成了武器,怪不得丐帮的兵器会叫打狗棒。

一根木棍挑起的生活,虽不比路上那些挑担的沉重,但上学之路另有一种辛苦,包括生活在内,且主要的就是吃不上新鲜蔬菜。这一路走来,同行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就剩了自己一个人。而我当年之所以没辍学,是因为书中自有乐趣,这也算读书上进之义了。只不过那书不只是课本,还有连环画。父亲每星期给我一元零花钱,我没有用来改善生活,却大都买了连环画。买不到的,还可租。有的人预先买了许多连环画,便可摆摊出租。《三国演义》《水浒传》及许多革命故事等,都是先从连环画上读到的。到后来看大本的书时,感觉似曾相识,就读得更顺畅了。记得有一本七十一回本的《水浒传》,到我手上时,很旧了,我还是向同学买了来。还有一本大书叫《虾球传》,是在书店买的。当时是架上没有新到的连环画,店里的营业员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说是很好看,他都看过了。至于课堂的兴趣,主要在于一位数学老师。上他的课,我最投入。他讲的内容,我不仅能听懂,且解题中上一步如何,下一步我便能接下去。于是他就笑了,我觉得那笑是冲着我的,心里很高兴。自然,数学读得好是不用说的。后来才知道,初中时那位数学老师还是民办教师,就住在相邻的村子。再后来师资多了,他不再教书,改在学校做杂务。但在我心里,这真是一个师者,尽管不一定评得上职称及名师之类。

还有一件事,也是记忆中难忘的。那是一个黄昏时分,小镇公路上来了一辆马车,真正是马拉的车。当地没有马,那肯定是过路的。他停在路旁,做晚饭吃。先到河里取水,再点起炉子,下面条,然后就削一根丝瓜,拌点肉。煮好了,就着锅吃。他径自吃着,并不看我们,虽说我们好些人都围在旁边。他吃完了,就在路边坐着。我们正嘀咕着他是不是要留下来过夜,他却赶起马车走了。而今想来,大概是一个驾车旅行的人。这样的人也许是会点功夫的,要不然,遇到意外怎么办。当时我们这些从村庄小路上走出来的孩子,就站在乡镇的公路边目送着那个旅行者远去。路连着远方,远方很远很远。

(原载于《闽西日报o生活专刊》2011年8月26日)

冬天的树

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来,真个是空林黄叶已无多。但不是所有的树,都落尽了叶子。冬天的树,有还绿着的。那绿显出一种淡漠,好似是沉淀下来了,为的是度过寒冬。此时的绿,不再张扬,而是内敛。但在绿色的背景上,落叶的树却很突出。其实树上的叶子不是一下子落尽的,也有一个先后的过程,这表明树在很自觉地减去负荷。直当落尽了叶子,枝条欠伸着反弹回去,另有一种舒畅。对于挺过一季寒冬,也是一种相宜的姿势。

鸟儿似乎也很喜欢那些光溜的枝丫。它们在树枝间穿梭来往,想必更为轻松自如。鸟总是比人早起,人还在睡梦中,鸟就起来巡游了。先是喧闹一阵,好似酝酿情绪一般,继而就三五成群地飞开去。有趣的是,那些鸟一会儿停在光溜的树枝上,一会儿又钻进绿叶丛中,好似各有意趣。鸟是不肯停歇的,不用多久,又会从绿叶丛中窜出来。但不是径直飞向光溜的枝丫,却朝天上飞,待绕上一个圈子后,再拣一枝停留。鸟停歇那会,还可看到树枝也微微地晃着。树,不管是绿着的,还是落尽了叶子,都已进入一种淡定。就好似动物的冬眠一样,植物也在冬眠。鸟儿无休止地飞来飞去,是要把那些树摇醒吧。

树由干而枝,是越来越细;至于叶子,更是碎片。没人知道,树上有多少叶子,就是那些细小的枝条,也数不胜数。冬天的树落去叶子,可以节省养分。其实不只是落尽叶子,还会折下一些枝条来。为整体着想,就不惜牺牲一些局部了。如果天一直冷着,树上那些枝条还会渐渐地收缩起来。收拢的枝条似乎包藏着一个梦,在梦中期待着,期待着有和暖的风吹来。那会儿枝条就不用再瑟瑟地颤着,而是仍可舒展开来,并胀起许许多多的骨朵儿。

至于绿着的树,待得苏醒过来,会觉得这一身冬装太沉了,于是便随风抖落。同时,簇生的新叶则显得迫不及待。叶儿得赶紧站稳枝头,以便迎着春风笑语喧哗。

(原载于《闽西日报》2011年3月22日)

仙人嶂记

仙人嶂,在长汀濯田。嶂指直立像屏障的山峰,仙人嶂正是这样,矗然耸立。看那山上,贴地的多有苔藓蕨类,其上则灌木丛生,长到高处的才是绿树。上下之间,还有藤萝缠绕,这便把山体严实地包裹起来。至于不时传来的蝉鸣鸟语,更显得山林的幽静。沿着山径,由下而上,有浓荫蔽日,并不觉得炎热。到得山顶,眼见相连的山头都较低矮,宛如拱揖或朝拜。那层峦叠嶂,由近及远,一层层地推开去,其起伏的曲线又如波浪一般。远处的山环绕着,四面看去,真是蔚然壮观。开阔的视野,让人感觉很是爽朗。至于满眼的苍绿,感觉得连呼吸都是绿色的。山间早晚有雾,雾浓时,远处的山峰浮于雾海中,只隐约地露出山顶,宛如仙境一般。雾不那么浓,则在山与山之间浮游,予人以缥缈之感。此山命名为仙人嶂,就景观上看,是自有由来的。

此山以仙人命名,又有人文的因素。本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仙可为山增光。此山之仙,叫石仙。山下有个叫长丰的小村子,在山环水绕之间。一条河从村中流过,那河里有鱼,村人便来捕鱼。当地人捕鱼叫装河口,即将鱼篓浸到水里,两边用石块及草皮筑起堤来,让河水从鱼篓中流过,鱼顺着水流就进了鱼篓。但鱼篓里面还倒着编了一个夹层,鱼进得去,却出不来。这是一种便利的捕鱼方式。为防止鱼篓被水流冲走,上面要有石头压着。有意思的是,河堤上有一块石头会滚下来,压在鱼篓上。这块石头是自己滚下来的,且有它压着,钻进鱼篓的鱼就多。村人把石头拿开,它自己还会滚回来。三番五次,捕鱼人感到奇怪,也就是不大相信那种灵验,说看你能的,我把你踢到下面的潭里去。这一踢可了不得,那钻进鱼篓的就不是鱼,而是蛇了。

不用说,石仙是自己能回到堤上的,但石仙在堤上待得久了,便托梦给村人,想有个庙子来供奉。村人问庙建在哪里为好,石仙就说先挑上山去,看在哪里落下就在哪里建庙。石仙坐在篮子里,让人挑上山来,到得山顶上,石仙子就从篮里落下来,于是就在山顶较平坦的地方建庙。庙建成后,石仙又不愿住在庙里,而是在庙旁一处山崖上继续修炼。从远处的山脚下看去,石仙端坐在山崖上,是一副静坐悟道的样子。千年都过去了,还那样一直端坐着。山崖甚陡,那里有一道栏杆围着。看那石栏甚为古旧,也可说明石仙信仰由来已久。这一个石头成仙的故事,甚有意趣。“石气蟠天地,仙灵亘古今。”人们到庙里求拜,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常能如愿。

说到许愿,这里还有一个芋子愿。一年到头,芋子是重要的杂粮,可当饭,也可当菜。有道是“瓜菜半年粮”,若芋子能丰收,无疑地有助于缓解粮荒。于是村人先在心中许愿,到了八九月间收获芋子的时节,人们自不会忘了许下的愿,便要前来还愿。还愿不用别的东西,就用芋子。村人将煮熟的毛芋子拿来供奉,相应的,那神也便叫成芋子菩萨。芋子菩萨的显灵之地在一处崖壁下,其实那里就裸着一些石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当作为供奉之地,才让人觉得不敢造次。万物有神,表明人们对自然物事的敬畏,同时也在心里存着一种愿望。比如希望芋子的收成好,便需要有这样一个敬仰的对象来供奉,其实也就是把那种愿望传导出来。直白地说,村人对芋子的重视,体现出丰产的愿望。

石仙子与芋子菩萨的民间信仰传说,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反映着人们心中最朴实也是最迫切的愿望,那就是温饱问题。而在农业文明时代,这实在也就是大问题。而今温饱之类虽不成大问题,但各人的心愿仍是一个问题。仙人嶂,好风光,愿来此朝山的人心愿满满,收获多多。

(原载于《闽西日报o生活专刊》2011年10月14日)

江城如画

漂泊,曾是客家先民的生涯。出于避战乱,他们一路南行,越走越远。这其中有走陆路的,也有走水路的,可谓水陆兼程。从前的河就是路,只要可供船只往来。而从前的路也大多沿着河走,因为河能为路指明方向。相比起陆路的跋涉来,走水路或许还要通畅些。汀江,便这样出现在视线的航程里。两岸连山,行行重行行。先民们的眼光在崇山峻岭间搜寻,只要找到一块稍平坦的地方,他们便毅然上岸,辟去榛莽,垦出良田,建起屋舍,于是便有了或大或小的村落。而祖先生活的地方,则成了敬奉时的一个姓氏堂名,以示念想。生事日繁,还得走进更深的山中,筚路蓝缕,那里也会有小桥流水,良田美竹,屋舍俨然。聚居在一起的人多了,已超乎村庄的格局,便有了城。而汀州,正是一座建在水边的城,且历史的风烟里,因人群的聚居及扩散而成了客家首府。

同类推荐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脊梁

    脊梁

    当全国一些地方的农村干群关系日趋紧张的时候,河南濮阳农村一位叫李连成的村支书却不但赢得了所有乡亲的爱戴,而且因自己感人的作为和精神博得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赞赏。在李连成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西辛庄村从一个年收入人均不足700元的贫穷村,一跃成为年收入人均超过5000元、固定资产达6000万元的富裕村。然而西辛庄村每前进一步,都是李连成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的。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山窗小品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山窗小品

    张恨水散文集,分为六十二篇,文言写就。写于其流寓重庆乡间时期,笔下描绘的都是乡间寻常风物、人家。
热门推荐
  • 股市操盘手(连载二)

    股市操盘手(连载二)

    金董事长与余小姐在晚饭前,看了会儿盘子,金董事长研究了666的走势及成交情况,又查看龙虎榜软件中666成交的主要账户,不觉微微一笑。他问余小姐说:“有关666的消息发出去了没有?”余小姐说:“今天下午二点多钟,已将消息发了出去。”金董事长满意地说:“没错,从二点十五分起,从盘口上能看出发生了异动。从操作手法上看,也已不是程兴章的风格了。”“程兴章与新娘一起到四川度蜜月了。”余小姐回答说。“那很好,程兴章远离上海会省却我们不少麻烦。”金董事长高兴地说。
  • 天地霸体诀

    天地霸体诀

    【火爆爽文】少年莫然,获取记忆传承,修《天地霸体诀》,一路狂霸,无人可挡!顽木书友群:163510956顽木铁杆群:693435571(需截图验证,学徒以上粉丝方可进入)
  •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21世纪军医叶倾城一朝穿越成为和亲公主,被迫嫁给传闻中残暴的北虢太子重耳。谁想到和亲途中被西凉大将军赫连苍擎所掳,被他欺凌,巧取豪夺,且看倾城公主一步一步俘获众男神。战僵尸,解蛊毒,破命案,唯我公主倾城;斗妃嫔,查奇案,练等级,唯我公主倾城;涅槃生,凤凰诀,霸天下,且将倾尽天下。★看文不收的都长十斤肉★抵制不良作品★拒绝浏览盗文★注意自我判断★请勿模仿主角★适度阅读益脑★沉迷网络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阅读★
  • 丑女的美人计

    丑女的美人计

    小姨拍案而怒:什么?那小妖精十几年前抢走你父亲,现在又一而再再而三来抢你男人?你忍得了?花如练咬牙道:忍不了!!小姨:走,小姨带你去找世外高人,你拜他为师,让他指点你一二,包你成为情场高手,勾谁得谁,谁也抢不走你男人。初次相见:花如练一脸惊艳,世外高人不该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吗?怎么这么年轻这么帅?哪知,绝色世外高人嫌她丑!!世外高人勉为其难道:拜我为师,我授你美人计,计计得逞,勾心得心,勾魂得魂。从此,阴差阳错,花如练成了猎手——专靠施美人计而达到目的的职业。师傅警告她:你这是玩弄感情,你在万花丛中过,能否片叶不沾身?花如练:呃,就……沾了两片……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论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如实论

    如实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请抽打我吧,为什么这么慢,为什么进展也这么慢...总有一些灰姑娘能博得王子的欢心,肖蒙却以为她并不是灰姑娘,而且他也不是王子,是国度里无情的国王。即使求婚和离婚那么快,蒋乔的名字依旧是陌生的。高傲到骄傲如同孔雀般的男人,眼神冰凉,言辞刻薄,嘲笑她的木讷和自卑,警告她不准靠近,然而内心渴望类似爱情的东西。他只愿索取,她只愿被爱。
  •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汇集近二十本推理悬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疑点重重的布局中背后的凶手究竟是谁?更贴近真实的体验,你就是下一个福尔摩斯,来和我玩一场推理游戏,挑战作者极限埋伏!
  • 错宠天价妻

    错宠天价妻

    【小心!极品男VS彪悍女】在公司,他是手段狠辣的冷总裁。在豪宅,他是魅惑邪肆的坏少爷。却被某女泼了红酒,高傲拒绝,“一千万?你还不够资格买我!”又被某女踹了命根,鄙夷嘲笑,“你不过是个连自己都管不住的家伙!”☆;【hold住!此处有小虐】从来只有他玩剩的,没有得不到的,她也不例外!宠溺、纠缠,当她为爱心动,他却因恨变脸,“谁,动过你?”却不知,那夜是他!囚禁、折磨,当她为恨心死,他却因爱疯狂,“恨也好,爱也罢,此生你都只能站在我身边!”却难料,宠妻上天。推荐大气古言新坑:☆????;【片段一】“三少,苏家大少约少奶奶……”“宰了!”“方子诺纠缠少奶奶……”“阉了!”“池少骚扰少奶奶……”“废了!”“三少,那可是你兄弟……”萧野铭抬眉,“那就,扔粪坑吧!”【片段二】办公室,“总裁,不好了!夫人把那些价值千万的古董,全砸了,一件不剩!”萧野铭头未抬,“既然她喜欢,再去弄一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