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8900000003

第3章 邂逅(1)

地铁站人潮涌动,一如既往,然而沐国恩却备感孤独。他是那个时代罕见的独生子,父母已在多年前先后过世。他恋爱多次,失恋多次,至今光棍儿一条。早些年尚可跟发小儿们寻欢作乐打发时光,如今他们已经拖家带口,为人夫为人父,不可能召之即来。好在老光棍儿可以自得其乐。今儿惊心动魄,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值得好好儿庆祝一番。

让过三班地铁,他打算行动了。等又一趟地铁徐徐进站之际,就开始向前靠近。车门乍开,一股热乎乎的气浪掺杂着肉味儿和汗味儿扑面袭来,下车的乘客组成的人浪随之而至。沐国恩咬着牙随大溜儿挤进车门。到家后先洗了个热水澡,突然觉得疲惫不堪,眯了一会儿。

醒来时已经是七点半了。又把胡子刮了一遍,换上背心儿短裤儿,开车出门儿。他开的是迷你库珀涡轮增压的敞篷儿版,仅仅用于休闲娱乐。原本对于汽车并无太大兴趣,两年前看到有人在府右街开着辆绿色的标致207cc带个妞儿敞篷儿兜风,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顶,觉得开敞篷儿车实在拉风,值得拥有。

于是用2006、2007年股疯中赚的钱给自己买了这么个玩具,还特意让厂家把车身漆成与软顶儿相近的巧克力色。在北京,敞篷车并不多见,真正敞篷儿行驶得更少,即便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

每当行人和其他司机不无羡慕地看他兜风时,沐国恩就备感满足。

那轮疯牛市,真令人唏嘘不已:在最狂热的日子里,每月的投资收益比工资还高,真是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幸福,肯定是他有生以来最接近于教科书所宣传的“共产主义”的日子。一时间,全国人民都似乎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怎料转眼间就成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听信什么反弹破万点的鬼话,2008年初就变现退场了。

眼下他依然沉浸在绝处逢生的喜悦之中,懒得回忆那段经历。

入夜的京城虽然拥堵,习习凉风依然惬意。去哪儿呢,朝阳公园西北角儿的蓝色港湾?2008年开张时不失为清静的去处,如今已经成了热门儿商区。三年来,停车收费从无到有,甚至餐饮区附近的步行街都成了停车场。而且港湾似乎主要面向拖家带口儿的购物者,年轻貌美的姑娘似乎并不多见。而相隔不远的三里屯儿则追求新锐时尚风格,吸引了国内外佳丽,美女密度堪称京城之冠。年初的一天深夜,他甚至在星巴克搭识了一位模样儿可人的小演员兼模特儿。最近她远在广东拍戏,归期不定。不过他已经决定再去三里屯儿碰碰运气。

这个太古地产赶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启用的商区如今风头之劲,在京城恐怕无出其右。爱赶时髦儿的小青年儿好像轻易就接受了“三里屯Village”这个洋泾浜式的称呼。其实“屯”跟“Village”意思重复,在沐国恩看来纯属蛇足。三里屯儿对于他来说远远不只是今天流光溢彩的商场、影院和餐馆儿,而是货真价实的故乡: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六年。忆往昔,在这片距离东直门仅仅三公里的地方,酒吧踪迹绝无,屈指可数的商店淹没在沉闷的苏式公寓以及简陋的筒子楼之中。马路上常见驴车马车,农田近在咫尺,野趣天成。

那时候,三里屯儿最抢眼的地段儿是自60年代兴建的第二使馆区或称北使馆区(第一使馆区位于偏南的日坛、芳草地、永安里一带)。北使馆区与居民区由三里屯路和东直门外大街隔开。在沐国恩看来,穿过马路无异于到了另一个世界:道路整洁、楼宇漂亮、绿草如茵,还有圆乎乎的大众甲壳虫、见棱见角儿的丰田皇冠和沃尔沃,流线型的雪铁龙。使馆区静谧安详的林荫道是附近居民纳凉散步的首选,孩子们则喜欢在馆舍周围捉知了、逮蛐蛐儿。这种平静直到90年代中期才被纷纷涌现的嘈杂酒吧打破。

大学毕业前,沐国恩给可口可乐装瓶儿厂翻译了点儿东西,挣了四百块钱。咬牙花了一百元买了亮马广场硬摇滚酒吧的门票,进去没多会儿就被震耳欲聋的音乐搞得兴致全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后再也不去喧闹的酒吧了。1997年三里屯儿正式立起个“酒吧街”的路标,他嗤之以鼻:“收回了香港,割让了三里屯儿!”酒吧兴起后,整个三里屯儿乃至亮马桥儿一带,热情妖冶的女子日增,神头鬼脑的皮条客出没,引发警方多次扫荡。不到十年,三里屯儿路西的酒吧据说是“应群众要求”纷纷拆迁,沐国恩不免幸灾乐祸。酒吧拆完了,许多住宅楼也逐渐消失。现在看来,所谓“群众”,似乎就是太古地产吧。

在三里屯儿商业区的官方网站上不无得意地宣称:“19座独立的建筑,采用了大胆的动态用色和不规则的立体线条,开放的空间加上点缀其中的花园、庭院……营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全新格局”,且“设计灵感来自老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并融入时尚元素。”沐国恩没有在四合院儿生活的经历,对这种被某些人推崇备至的民居也兴味索然。在他看来三里屯儿商业区在建筑上的可取之处恰恰是空间开阔,采光通透,商铺高低不同,纵横交错,避免了传统四合院儿的封闭、呆板和单调。

夜间的三里屯儿炙手可热,恨不得离着两里地就开始堵车。

沐国恩从商场地下车库出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路过苹果公司颇为招摇的旗舰店,登上星巴克露天就餐区旁的滚梯,沿着走廊信步走进新元素餐厅。虽说饭点儿已过,饭馆儿里依然顾客云集。他找到个角落坐下,点了所谓希腊烤羊肉卷儿、川味儿香辣牛肉饭和意大利腌肉通心粉,饮料是奎宁水儿加冰块儿。“就您一位?”服务员问道。他笑了:“没问题,都吃得了。”他兴高采烈,吃嘛嘛香,大快朵颐,看谁都顺眼。

吃干喝净,沟满壕平。他走出餐馆儿,乘滚梯直达美嘉欢乐影城,觉得当日的影片乏善可陈。电影院外面是大大小小的商铺,购物者三三两两,大多是年轻人。沐国恩渐渐对周围的喧嚣和热闹感到腻味和格格不入,于是快步走出略显拥挤的南部商区,却来到一条更为拥挤的狭窄街道。他本该最熟悉这条小街,却从来不知道它的名称。小时候常随父母到这条街上买菜,或者奉父母之命去街边副食店打酱油、买猪肉。有一次购物时他只顾看售货员使用漏斗儿和提子卖酱油,操纵售油器的手柄压出金灿灿的花生油。回家后才发现丢了五毛钱,老爷子气得立马儿打他屁股。

毕竟猪肉才七毛多一斤,而他爸当时的月薪不过五十六块钱。

副食店历经风雨,不曾拆迁,已经成了超市,不过当年散装酱油、醋的味道似乎依然如故。相比之下,左近的面包房不知何时消失了,而另一条巷子里的粮店则改作他用。沐国恩没有停留,继续向北,躲开一连串儿的摊贩、店铺和密集的人群。

一个小男孩儿,看上去像是某家店主的公子,兴奋而迷惑地环视周围的灯红酒绿,然后羞怯地蹲在路旁默默小便。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沐国恩有一次在这条街上跟妈妈走散了。失去了母亲的庇护,他孤零零地徘徊,如同走失的羔羊一样无助、软弱、迷惑和恐惧。当他终于找到妈妈时,满腔的委屈瞬间爆发。他一下子扑到她怀里,撕心裂肺地放声痛哭,仿佛经历了漫长的离散。

妈妈面对行人的目光未免难堪,满怀歉意地把他紧紧揽在怀中。

路过一家窗明几净的比萨店时,见几个黑人小伙子聚在路边儿兴奋地用法语侃大山,宛如置身巴黎街头。他不禁自嘲:什么巴黎啊?明明是自己打小常来常往的地盘儿嘛!比萨店所在的那块地儿原本是个露天菜市场。回望夜色中的繁华景象,三十多年前的场面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父亲下班后,骑自行车儿到幼儿园接他回家,顺便在这里买些蔬菜。他无论坐在横梁上还是后架上,都觉得屁股硌得慌。昏黄的白炽灯泡儿,黯淡得就像惺忪的睡眼。灯下的人们在水泥预制板搭成的柜台上想方设法挑出些勉强算是水灵的黄瓜、茄子,忍受着售货员不耐烦的数落:“甭挑啦!不许挑!”

再向前行就到了北面的商区。与热闹的南区相比,北区更为开阔、奢华、雅致,如同新潮儿雕塑或油画儿,简洁、洗练、流畅、明快,各个楼宇浑然一体。全家曾经赖以栖身的简易楼,早被拆除,由亮丽的专卖店取而代之,瑞士、法国、意大利的高端品牌云集,珠光宝气,令沐国恩自卑得顿感软囊羞涩。沿着滚梯拾级而上,看看门可罗雀的高档店铺,当年与父母蜗居斗室、同邻居共用厨卫的经历,仿佛是百年前的往事了。于是回到庭院里,坐在波浪状的矮凳上,感叹沧桑巨变。

夜色渐深,结伴而来的游客和情侣却并不见少,占据了院子里其余的矮凳,不时谈笑。沐国恩这边却冷清得多:他与一位白衣女士背对着,分别坐在凳子的两端。坐了一会儿,觉得闷了,正打算起身离开,忽听身旁有人啜泣。他向凳子那端望了望,走到那位女士对面儿。她低着头,黑色长发遮住了面孔,手里摆弄着粉色挎包的背带,咖啡色短裤儿里伸出的长腿如同剥了皮儿的香蕉,交叉着,穿双廉价的斗牛士凉鞋。沐国恩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用目光抚摸她裸露的肌肤,直到她的肩膀再次剧烈抽动。见她依然埋着头,沐国恩本想问候一下,但还是克制住了,掏出一包儿纸巾,撕开封口儿递给她。

女孩儿立即停止哭泣,抬起头来,娃娃脸上依然梨花带雨。

“芥末吃多了,还是洋葱切猛了?”“没有……”女孩儿忙着擦眼泪。“那……进京上访挨揍了?不会是家里被强拆了吧?”沐国恩一时想不出更悲惨的理由了。女孩儿哭丧着脸摇摇头,把纸巾还向他:“谢谢。我没事儿。”人们嘴上说没事儿的时候往往有事儿,甚至是出了大事儿。沐国恩对此当然明戏:“您留着用吧。”转身走开,觉得这个胖丫头相当可爱。

同类推荐
  •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一个好的作家,他描写现实,述说一个悲剧,不管是用来警世,亦或表达他的失落和绝望,但是后文学的意义都在于告诉人们真相并给予人们希望,余华正是留下了这样的希望。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这本集子里,余华收集了近年来的一些关于写作、关于社会、关于他个人童年回忆的文章,虽然在他的所有文字中算不得出采,但是有两篇文章很值得推荐,因为一篇解释了阅读的意义——《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而另一篇则阐述了漂泊的幸福感——《别人的城市》。
  • 戴笠本家写戴笠

    戴笠本家写戴笠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下午,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C—47型222号专机坠毁于南京附近江宁县板桥镇的戴山。专机上的戴笠和军统人事处长龚仙舫等十三人,无一生还。戴笠机毁人亡,上至蒋介石,下至军统大小头目如丧考妣。四月一日,例行的军统成立纪念会,成了戴笠的追悼会。军统内外勤头头全部到齐,蒋介石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含泪主祭。戴笠的墓址由蒋介石亲自择定,安葬在南京灵谷寺旁志公殿右侧。
  • 瑜伽师

    瑜伽师

    从大都市到小县城,瑜伽作为时尚女性的代名词,早已风靡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个故事正是击中了潮流的G点。三个性格迥异的女瑜伽师,彼此支持鼓励,从公司辞职,合伙创办瑜伽馆,宣传自己的瑜伽理念。之后,又在比赛中辗转受挫。办馆过程中的幕后操作、拼比心机、苦涩情感,逐渐扭曲了一些人的初心……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课程,而是将瑜伽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每个人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热门推荐
  • 般若灯论

    般若灯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恋人心中都有一首诗

    恋人心中都有一首诗

    好的爱情会让人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可俞子涵以霸道而强硬的姿态硬闯进了苏璃的生活,成为她的软肋,却亲手拆掉了她的铠甲,一片又一片,终究溃不成军。三年后,苏璃正要与新人开启新生活,旧人俞子涵却满面春风地强势回归,一天到晚拉着她重温旧梦,让苏璃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春风十里,不如前任暴毙“。——俞子涵,都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是这么不要脸!——你忘了吗,当你特别爱一个人的时候,这本身就等于给了对方一个无条件不要脸的资本。——……
  •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依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狄青与朝中奸佞斗争的线索。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随身而没

    随身而没

    1976年,“文革”结束了,大上海的一批青年职工却被送往位于内地深山的“小三线”。他们的青春与不安分,统统都被锁在深山里。男男女女,惹是生非,渴望脱离,却一再被折翼。这是一段真实的过往,许多人至今没有从当年的“发配地”回到生身之地的上海。最终成功离开的徐长卿,见证了他的师傅朱紫容在人心险恶中泥涂没顶的悲剧;被他崇拜有加、几乎无事不能的老叶,却落了个颓死医院,孤孀任人欺。是谁夺走了他们的希望?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悲剧?再强悍的人,再有才的人,却只能空让一身抱负随身而没。这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它从一个出色的故事被揭起。
  • 另一扇门

    另一扇门

    蒋黎坐在候机室里,正在读一篇写在练习本上的小说,小说的名字叫《另一扇门》。他坐在第三级楼梯上,两脚埋进沙子里。他正对的大海是暹罗湾,海水由绿渐蓝,铺展开去,绕过左前方的小岛,化为蓝黑色。从小岛起计,再出去五十海里,就是太平洋了,他去过那里,不止一次,只要有条快艇,就可以做到。“Hello”,住在旁边的泰国姑娘在同他打招呼,她蹲在一个铁架旁引炭生火,准备BBQ。与她同居的德国老男人也走下了楼梯,一脚高,一脚低的,老男人右手抱着一只脸盆,扬起左手挥了挥,又对他说了句什么,但他没听懂。
  •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种仙记

    种仙记

    世界上真是什么奇葩的事情都有,听说过修仙的,还是第一次听说种仙的。灵溪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个老神仙,老神仙种下一棵仙树,百年才结一次果。一天,来了个小妖精,仙果没有吃到,却得到一颗果核,她相信种什么瓜得什么豆,吃了仙家之物便会长仙气,于是把果核吞进了腹中,从此便踏上了不一样的修仙之路。初见之时,他只不过是凤鸾山下一只麒麟,而她是站在高山之上的一只孔雀。他孤独于世、仰望她三百年;而她自在生存、俯瞰他三百年。千年阴谋几世开,原来她和他的相遇只不过是阴谋的开始。
  •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以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操作流程为主线来组织理论框架。本书基本按照实际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内容编写,将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过程化的梳理,便于学生感性认知和理性理解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过程。书中包括大量的习题、案例、实训项目,以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每章包括引导案例、职业指导、小知识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