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8300000005

第5章

他在水利系讲授水文学和治河工程两门课程。有在普林斯顿大学给莫里斯教授当助教的经验打底,再加上他读硕士和博士时横跨水文学和工程地理学,在两大领域都有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毕业后又先后在美国和国内从事过大量水文勘测及水利规划工作,在课堂上能够从实践到理论,由浅入深、旁征博引,将两门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讲得趣味横生,很快成了工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以至不少外系的学生也纷纷来旁听,使得原本没坐满的教室变得人满为患;一个学期下来,甄垠年就一跃成为了工学院最知名的教师,有的学生甚至仅仅出于喜欢听他的课,竟然舍弃原来的专业,改学水文学或治河工程专业了。

甄垠年日渐在大学讲堂上找到了自己的成就感。回国后一直有点找不着北的那种彷徨心理似乎也慢慢消失了。授课之余,他开始重操回国前已经初展才华的理论研究,他结合自己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中国的西南、西北河流勘测过程中掌握的资料,从水文和泥沙入手,先后撰写了两篇论文,并且很快在国外的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不久,他的老师莫里斯教授专门写来了一封信,告诉他其中一篇论文被国际泥沙研究学会评为年度优秀论文,他还因此被吸收为该学会的会员,使他成为该协会为数不多的几名中国会员之一。莫里斯教授还邀请他赴美做访问学者,甄垠年觉得,在国内这几年,自己对国外水利界的最新进展颇有些生疏了。对他来说,这未尝不是一次与国际学术界沟通的难得机会。他心里遂萌生了去美国的念头。

可就在这时候,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将甄垠年也卷进去了。

从五月上旬开始,北平、上海、南京和广州等地的大学生就开始上街游行。由于内战的进一步蔓延,导致物价上涨,金圆券不断贬值,而现有的教育经费根本无法应付各高校的正常运转,一个教授每月的薪金只能购回一袋大米,其他教师的生活景况更加可想而知了。至于大学生每月的津贴,连喝稀饭都不够。许多学生每日靠喝菜汤度日。此前,北大几所高校曾经联名上书教育部,呼吁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师生待遇,但政府始终不予理睬,甚至以“匪患未除,一切应以维持大局为重”为由,将递交呼吁书的高校代表逐出门外。政府的粗暴行为很快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起先是京沪两地的大学生开始上街游行,随后,南京、广州等地的大学生纷纷响应,直至组成大学生联合请愿团,从各大城市分别乘火车赴南京请愿。为了声援请愿团,全国各地游行示威声势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昆明发生了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被特务杀害的惨案,遂使本来已经激化的冲突进一步升级了。大学生们义愤填膺,打出的标语也增加了“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等内容。一时间,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连许多机关职员和工人也参加进来了。

起初,武大的游行示威只是出于呼应各地高校,规模并不大,范围也仅仅限于校园内及武昌。这当然跟当局和校方的严加防范有关。那几天,校园里游动着不少便衣警察,学生外出和外面的人进校园都受到层层盘查,整个武大校园几乎变成了一所监狱。

就在这时,理学院的一位老教授因贫病交加,在家里上吊自杀了。事发的当晚,理学院的学生们便以凭吊老师的名义,聚集在老教授的家门口,组成游行队伍,从珞珈山下出发,经行政楼、图书馆、体育馆,一路上悲愤的口号不断,很快,队伍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不少教授也走进了游行队伍。随后,游行队伍开始向校园外进发。但就在校门口,被闻讯赶来的大队军警拦截住了。

这天是5月23日,正逢周末,甄垠年本来是去沈福天和可昕家吃饭的。但刚到校门口,就碰上了游行队伍同军警互相对峙的场面。军警们排成一字长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将校门封锁得严严实实。此时,游行队伍聚集了好几千人,黑压压的一片,足有一公里长。不少大学生头上缠着白布带,上面写着“还我师长”、“停止内战”和“反对暴政”等字样,一个个挥舞拳头,呼喊口号,眼里喷涌着愤怒的火焰。队伍像潮水似的,一拨一拨地涌向校门口,但每次都被组成人墙的军警给挡了回来。几位熟悉的老教授也在人群中,脸上同样浮现出悲愤的表情。甄垠年还看见了他的几个学生一马当先地冲在队伍的前头。见此情景,甄垠年顿时把去妹妹家吃饭的事情忘到脑后,毫不犹豫地走到学生和老师们中间去了。

甄垠年一走进人群,就像一朵浪花被卷进漩涡,完全身不由己了。他随着师生们一次一次地涌向校门,又一次一次地退了回来。有好几次,队伍就差点突破军警人墙,冲出校园了。那一刻,甄垠年想起了几年前在重庆参加过的那场大游行;较之那次,这一次无疑更加惊心动魄。但他心里丝毫不感到害怕。这么多年来,他始终都是一个人面对着这个凶险难测的世界,而现在,他是和一群人在一起,置身在同仇敌忾、义无反顾的学生们中间,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和踏实。他觉得自己变成了学生中的一员,仿佛一个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那样,无所畏惧,显得异乎寻常的勇敢。

枪声就是在这一刹那间响起来的。甄垠年尚未反应过来,就看见离自己不远有两个学生应声倒地了。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听到枪声,也是第一次看见人在枪声中倒下。他觉得浑身的血液仿佛被火柴点燃了似的,直往头上涌。队伍短暂地骚动了一下,接着爆发出一阵海啸般的呼吼声:“他们开枪杀人了!”“还我同学!”“讨还血债!”口号声像打雷一样从头上滚过。游行队伍随之跟军警发生了厮打。一时间,手无寸铁的学生们和挥舞着大棒和枪刺的军警纠结在一起,怒吼声、呻吟声此起彼伏,身边不断有人捂着头倒下,溅起一片片鲜血。接着,校门口的军警人墙被冲破了一道口子。甄垠年随着人潮向前涌去,但就在这时,一个军警挥着大棒打过来,他来不及躲闪,只觉得头部发麻,两腿发软,扑通一下倒在地上了……

§§§第七节

在这起突如其来的血腥事件中,除了两名大学生遇难,还有十几名大学生及包括甄垠年在内的几名教授受了伤。虽然应广大师生的强烈要求,校方为罹难学生举行了葬礼,但政府认定这起事件是受到了共产党操纵,并派出军警在学校大肆搜查,拘捕了几个被称为是“共产党武汉秘密学联组织成员”的学生,并强制罢课的学生复课,在全校实行宵禁。整整一个多月,武大都笼罩在一片令人惊悚的恐怖气氛中。

甄垠年头部缝了五针,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星期。这期间,都是妹妹可昕和沈福天轮流照料的。那天,可昕本来已经煨好了骨头汤,等哥哥去喝的,可一直等到中午,也没见人影子,后来才获悉甄垠年被军警打伤的消息。两口子把大头托付给邻居照看,就急急忙忙地奔往医院,在路上,沈福天对可昕嘀咕道:“你哥堂堂一个大学教授,学生游行他跟着掺和啥子呢?”可昕抢白了他一句:“当初在重庆,你不是也跟着上街游行过么?”沈福天也觉得自己说的不太妥当,就不吱声了。

两个人赶到医院,见甄垠年头上缠满纱布躺在床上,连嘴巴眼睛都遮住了,开口说话也很困难。可昕见此情景,坐在床边,眼泪扑簌簌地直往下落,沈福天找医生了解了一下情况,知道伤势并不严重,可昕这才平静下来。

晚上,沈福天回家照看大头,甄可昕留下来继续照料甄垠年。看得出,这起事件使甄垠年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木然地躺在床上始终不说一句话,让可昕也觉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下午,江大老校长吴园圃特地来医院探望甄垠年。作为甄超然的老友,吴园圃显然对甄垠年的受伤颇为难过。甄垠年是他聘请来到武大的,现在遭此厄运,他觉得自己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身为副校长,尽管同情师生,但他处世一向审慎,到武大任职的时间又不长,所以也不便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的态度。

趁旁边无人,吴园圃悄悄告诉甄垠年,军统怀疑他和另外几名受伤的教授同共产党地下组织有牵连,还在医院布置了密探监视他们。甄垠年听了,觉得一股怒火又从心底升腾起来。“他们既然怀疑我,干吗不把我也抓起来!”他气愤地嚷道,从病床上霍地坐起身,可头部的伤口未愈合,疼得他咧了咧嘴巴。吴园圃伸手制止了他。“我当然不相信。你怎么可能是共产党呢?”吴园圃颇不以为然地耸耸肩,过了一会儿,他问:“垠年,你是不是去过一次延安?”

甄垠年说:“是的,两年前我随父亲跟议和代表团一道去的,怎么了?”

吴园圃哦了一声:“他们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怀疑你是共产党吧。”

甄垠年愣怔了片刻,才说出一句:“岂有此理!如果是这样,他们是不是把我父亲也怀疑上啦?”

吴园圃苦笑了一下:“军统那帮人现在是草木皆兵,说不定对我也怀疑上了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吴园圃说:“你父亲已经知道你的情况了,他让我转告你,让你回上海去养伤,避避风头……”

甄垠年听罢,喃喃道:“这样一来,我好像真的成了共产党了。”

吴园圃以长辈的口吻劝慰道:“眼下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对国军不利,政府怕后院失火,到处抓捕共产党分子,你还是听令尊大人的话,暂时离开武大一段时间吧。”

甄垠年从这位平素温和宽容的老校长身上,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可奈何之情。他原本已有赴美做访问学者的计划,现在看来,自己是不得不离开武大了。想到这儿,甄垠年心里一阵怅然。

甄垠年出院后,在妹妹可昕家里休养了两天。不久,他便离开武汉,乘船去上海了。

同类推荐
  • 裸雪(从维熙文集3)

    裸雪(从维熙文集3)

    著名作家从维熙的文集,共14卷。收录从维熙自文学创作以来,纵贯文坛60余年的重要作品。包括小说卷10卷,纪实文学、散文4卷。
  • 水上的声音

    水上的声音

    艾伟,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文学的艺术力量:文字的、思想的、想象的、结构的、时间的、命运的、人性的、欲求的、时代的……各种各样杂糅起来的力量,变本加厉,抟捏扭曲,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任你如何折腾,总是难以廓清,令人徒叹奈何。两性的隐秘、精神与肉体的撕裂、时代变迁与身心伤痛、光辉岁月的记忆与饱受冷落时的幻想等等,不仅仅道出了世态炎凉,更呈现了人性的病灶。他是“新活力”作家中最富现实精神勇气的一个。
  • 三体世界

    三体世界

    天体物理学家刘廷,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精神病院的电话。电话里刘廷完全不认识的一名女医生和一名女患者,却对刘廷的情况一清二楚。刘廷冒着极大的好奇去寻找事情的真相,却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谜局:这两名神秘女子来自一个叫作“三体联盟”的组织,在她们的引导下,刘廷发现了两颗以前不为人知的巨大恒星与太阳组成的“三体系统”,它们将很快发生碰撞,导致太阳系毁灭。刘廷意欲阻止灾难的发生,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三体联盟”的创造者,并在数百年前就预言了人类的末日……谜团重重,刘廷会改变这一切,还是走向命运对自己的最终安排?
  • 宝石扣

    宝石扣

    出租车开到了家门口,三浦付了车费走下了车。有些日子没有这么痛快地喝过了。发烫的面颊被夹杂着新绿的夜风一吹,心情格外舒服。于是,他站在院子里,领略了好一阵子的清风后,才迈步朝家门走去。房子被夜色笼罩着,妻子悠子去开同窗会好像还没有回来。这是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庭,四十六岁的大学教授不得不自己掏出钥匙开门,他苦笑了一下,但决没有不快的感觉。三浦打开房门,走进了有六张芦席大小的起居室,打开灯开始换衣服。这是他的一套习惯动作。他抬头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钟表,刚过十点。“看来穿睡衣比穿和服要舒服。”
  •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你越过那片沼泽(1980年~1990年第一辑)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你越过那片沼泽(1980年~1990年第一辑)

    《你越过那片沼泽(1980年-1990年)(第1辑)》: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范小青,女,苏州入。现为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著有长篇小说十七部,代表作有《城市表情》、《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等,中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代表作有《城乡简中》、《我在哪里丢失了你》等,电视剧代表作有《费有有女》《干部》等。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热门推荐
  •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正向力: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由墨墨编著。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最难防范的是我们自身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倘若不加警惕与辨别,那我们的一生,就会从这个陷阱落入那个陷阱,永远暗无天日。永远遭受伤害。我们应仔细审查内心,发现陷阱所在。同时,培养正知正念的力量,彻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掩盖一番,那样就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更重的危机。《正向力: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就将告诉你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 達海叢書·附錄

    達海叢書·附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班主任教育子女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教育子女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教育子女100篇千字妙文》是汇集了100位一线优秀班主任教育子女的妙招,既记述了班主任与子女之间的相处百态,又精炼了班主任与子女的相处之道。涵盖品德培养、言传身教、陪伴子女、尊重信任、心理疏导等内容。每篇文章虽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多彩,讲述了班主任与子女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育儿,需要一颗淡定的心》《为儿子建一座电影院》等。最妙的是,正文之下是两百余字的总结和点评。
  • 西游之穿越诸天

    西游之穿越诸天

    (新书已发~~《他们叫我大魔王》)一觉醒来,成了西游世界里北海龙王的私生子,没有功法没有宝物血脉稀薄……幸好,我还可以穿越诸天万界。葫芦兄弟、倩女幽魂、仙剑奇侠、宝莲灯……这是一个在西游世界里穿越诸天,在西游世界里证道长生的故事!(书友群:627891859)
  • 蕅益大师佛学十种

    蕅益大师佛学十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侠世界的书生

    武侠世界的书生

    这个江湖很大,容得下数不尽的江湖人,但是这个江湖也很小,容不下一个书生。
  • 天堂候鸟

    天堂候鸟

    当闷骚男遇到豪放女,当青春期撞上要独立,当亲情、友情、爱情交织,是剪断还是理清? 原名《在十八岁路上》,少云新书,青春校园系。。。候鸟群:113212880
  • 重回下岗时代

    重回下岗时代

    他穿越回了过去,知道身边每一个认识的人未来二十年的命运,但正因为他的回归,这些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 2015中国年度诗歌

    2015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放下即为快乐

    放下即为快乐

    本书香港关伯伦先生所著,要结快乐的果,“放下”是大前提。人生一时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一生都将永远不快乐。人生有时显得很沉重,那是因为我们有太多负担放不下。只要懂得放下,心灵能自由,心境能开朗,喜悦就会马上出现。“放下”的真谛是什么?需要怎样“放”下呢?如何“放下”,才能得到“快乐”?作者关伯伦先生,学识渊博,他活用佛家、哲学、心理学,以至《圣经》的智慧,以精简、有趣的方式,深入探讨了“放下”这课题。在书中,他引用大量的佛经和哲理故事,说明他对“放下为乐”的看法和观点,当中又汇集了他自身的丰富经验,以及中西学者的宝贵意见,并穿插了不少佳言美句,作辅助论述,令本书看起来轻松易明,又务实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