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000000009

第9章 青葱年华,岁月变迁(3)

走进总经理办公室,五十多岁的周总笑盈盈地跟我招呼、握手。我也没有一点紧张的心理,他跟我拉家常,问我来公司多久了?习惯这里的生活不?我笑了,说来了工厂三年,一直在包装车间做流水线,挺好的。厂里的生活我还满意,就是加班太多,又出次品,实际上是做无用功。聊了些家常,也没别的,大约过了半个月,老总又找我聊天,这回还是聊天,一个月后,我被一道调令到另一个车间做了组长,文学改变了我作为流水线员工的命运,我成了打工姐妹中的一只领头雁,厂里决定派我去五包车间做了一个小组长。

组长是个芝麻官,第一次当组长,因为自己从流水线上做出来的,所以就特别体谅我手下的员工,她们就是我旧日的命运。我做的好不好关系到她们工资的高低,她们也都能跟我打成一片,我的工作就是协调员工与上司的关系。做了一段日子很开心也很烦恼。开心的是有支持我的员工,烦恼的是同事的忌妒,上司的不理解。我一上任就减少工作时间,提高效率,精减多余的人员。线上由原来的十五人减到九人,多的调往新增的车间。结果产量上来了,下班也比以前早了,工资也上来了,原来每人每月两百八不到,到今天的四百九十甚至于超五百元的工资,这在当时是不错的。平均工资才三百多,除了车头发的技术工,就是我们的配料组了。姐妹们很开心,她们对我的表达就是回家探假的时候给我送毛毯,我怎么也推不掉,一床二十多元的毛毯她们一天也做不到这个工钱的,我那能要?这让我挺感动。还有什么能比你自己手下的姐妹对你的肯定更值的吗?

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我还要核算员工的工资,每天做好报表,别人都走完了,我还得看看哪个有没收拾工具之类的琐事。

做组长的感觉并不是太好,上下受夹板气,我想有更好的发展,可我得努力呀!

九十年代初,我开始写散文,不断有散文发表在黑板报上,还有满妧和艳玲,她们两个写诗,我和小荣、秀梅专门对着干,小荣写《晨曦的厂区》,我就写《晚霞的璀璨》、《夜晚的霓虹》,秀梅写《上班的路》是希望、是阳光,我就写《下班的路》延伸着明天的希望,每个人都讲自己的理,秀梅觉得下班是很消极的,我却写得有声有色,写的是加班的干劲。对着干的结果是绿了厂区美了自己也乐坏了身边的工友。现在回过头来,翻看当年的文稿,要多美就有多优美,要多嫩就有多嫩稚。

艳玲和满妧都喜欢写诗,她们就鼓动我写诗,艳玲的理由是写诗可以节约时间,几行、十几行就行了。散文可不行,写完了还要抄得端端正正的,写错了还得重抄,多麻烦。在艳玲的理解中,诗是最好的,即省时又省事。现在想起,我们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记得我的第一首诗,被聪明的艳玲和内秀的满妧批来改去,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她们说我写的其实就是分行的散文,没有诗歌那种跳跃性的语言思维。现在想起来,她们真是比我早慧。想想也是,在我们那个闭塞的农村,读初中是没人教你怎么写诗的,老师只教作文怎么写?我不知道这两个早慧儿这么早就学会了,还说得有板有眼,以理服人。

艳玲有个大学毕业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那时的艳玲才不到十岁,母亲改嫁,她寄在叔叔家,妹妹爱玲寄在伯伯家养大的,从小尝到了辛酸和苦难的滋味,过早地感受到童年的不幸。因此,她写出来的东西有点玩世不恭,又一点消极和沧桑,似乎不是她这个年龄只有十七岁的女孩可以承受的,命运对她真是太不公平了。满妧写出来的诗也沉重得让你串不过气来,语言很美很忧伤,沧桑中背着沉重的壳。她们的诗都比我写得要好。可是,却只有我和满妧的诗可以上公司的黑板报,艳玲的却没法子上。也许生活造就了她的个性,连同文风。

海燕在上海待过一段时间,她早就读完了自考汉语言文学,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又会写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让我们非常羡慕,她对我们很好,当我们都是小妹妹,也许她把我们当成跟她同类的文学爱好者看待吧。她把学过的大学课本借给我和满妧看。那年,东莞还没有“自考”这一说,我们都不知道要去读什么半工半读的大学。海燕的书让我们长了知识,我看的是当代文学作品选,满妧看的是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

正在那时,长沙招来了一批九零三学院的大学生。分在我们第三包装部学习,有的做了代组长。有两个男孩,一个叫刘明诚,一个叫李青海,明诚非常喜欢我写的诗。

一天,我在上班的空档,就拿了公司那种很好写字的黄纸,那种纸很滑很好用,我非常的喜欢用它来写字,我就在上面写了一篇散文,题为《欺骗使我走向成功》。故事是我编的,文章大意是“我”说自己爱好文学,先是模仿,发表不了,就去模仿着写了几篇稿,居然有女孩追求我。但我又怕露马脚,后来就努力学习写作,最后杂志上到处都是自己写的文章,那女孩也顺理成章地跟“我”好了。文章写得跟真的一样,我自己也得意自己编故事的水平。写完了我也没当回事,放在自己桌前的垃圾袋里。那个明诚后来说注意我很久了,见我没事就在那里写东西,他好奇,我下班之后他就捡起来看了,他非常惊讶我有如此好的文笔。

翌日上班时,他走过来问我,这篇文章是你写的,我说是的,我没事就编些故事,明诚又问我读了多少书,写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拿出去发表,却把它丢进垃圾堆,他还说我的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希望哪一天能在杂志报纸上看到我的文章出现。他鼓励我拿出去投稿,我笑笑说我行吗?他说行,我看准了,不出三年,你就会是从流水线站起来的未来作家。

虽然他不是文学圈内的权威人士,但这话对我的鼓舞很大,他教我投稿要用方格稿子。否则,编辑一般不爱看。我开始四处天女散花地投稿,一些杂志给我的回音是让我报读他们的写作培训班,我就报了武汉的速记和写作班,一边学那些像符号一样的速记,一边读写作的书。我一步一步攀登着走进文学圣殿之路。

1992年,厂里又没货做,其实做组长太累,我也不太会与上司协调人际关系,做得很累,趁没货做的机会也想换个环境。就这样,我离开了做了一年多的组长岗位。

那时找工作运气真好,我面临两个选择,一边是渝利电子厂做组长,一边是雄狮大酒店,做酒店服务员。两份工作都不错,那可是当地一流的酒店,能在那里上面,也是一种幸福。但老乡们太多,都不开化,再加之一些酒店有色情服务,老乡们才不管你是做服务员还是传菜员,一列把你归类到坏女孩那类人中去。

青葱年华,岁月变迁(六)

想着会招来一些闲言碎语,甚至还会传到家里去。不出所料,我培训了两天,就听到老乡说的话很难听。

第三天,渝利打电话让我去上班,工资待遇不错,那时渝利厂缺组长,我就去了,我觉得做工厂工人还是开心的。

其实,对于电子厂,我什么都不知道,连一至九分别代表着什么颜色都不知道,却很顺利地进厂了,并且在渝利厂做得也是副组长,工资还可以,有450元的底薪,加班另算,一个小时1元计算,这在当时算是很不错的了。

许多人都说我运气好,组长管建涛告诉我,像你这种情况,连电子厂的原件都不认识一个,我们是不会要你做管理的,只是我们现在正缺人。我本来也不想去做那个组长,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但我被渝利的企业文化吸引了,渝利一进厂门就有个黑板墙报,文章也写得不错,还有稿酬。冲着公司的企业文化,我就进厂了。

熟悉工作后,把自己以往写得稿子抄得端端正正、投入到稿箱,以“一江雪”的笔名不断地往稿箱里投。我的《灯塔与帆》这首情诗很快就发表了,只有几句话,并拿到了平生第一次厂刊的稿酬,三块钱人民币。钱是小事,这让我感觉,有文学的工厂就有希望。

尽管钱是个小数,我还是非常珍惜,我努力工作、努力写作,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也非常喜欢这种厂区生活环境。没事的时候,我把原先写得一些东西全部塞进了厂区的投稿箱。直到我后来走了,三个月后,我走过渝利厂时还见我的文稿登在黑板报上。

一切从零开始,每天先认电子原件,线路板、电阻、电容、IC、排阻,没到一个星期,基本上所有的原件我已经认识,起初拿个货车到仓库去领料,都要老的组长带我,后来我会算电阻了,也会认原件了,就经常自己一个人去领料。拿回来先放在小库房存放,等到要用时就拿出来派发到流水线上,正组长排好拉,大家就继续开工。

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其实,排阻经常会搞错的。A型的跟B型的是不能通用,当时我并不知道,一个从家乡江西来的老乡,车间里的男技术师,天天教我认电子原件,很快我就会了。

有时,经常领回来的物料,一不小心就漏了那么一件两件,那是经常的事。为此,一到下线我就特别紧张,生怕哪不对劲,结果一个月后还是出了差错。

那天上午,我们那个小组新产品上线,我把所有领回来的物料都放到车间的流水作业上,车间主任一个一个地排好拉。那个正组长辞职了。只有我和广西的一个副组长小红,小红也什么都不懂,她只是比我早来半个月。我做这份工作也很辛苦、有种难以胜任的感觉。我那天又不见货了,每次都是这种烦恼,许多组与组之间不见原件了就偷偷地拿别人的物料来填自己的空白。我想,我的原材料被别人拿走了呢,还是自己领料时漏领了。因为一个产品做下来,太多原配件了,少那么一个两个也未必就自己知道。那天,我的排阻不见了,怎么也找不着,急得团团转,如果去货仓借的话,还要主任签名,要货仓部的主任批了才可以。况且,你已经领了,还能说不见么?急死我了。

左找右找,结果,我找到了那包排阻,放到了生产线,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说了,A型的排阻与B

型的排阻不能通用。而我偏偏让她们通用了。原来我们的排阻不见,别的组居然跟我们掉换了,我甚至怀疑有人故意制造人为的错误。那天下午很晚才发现,用错了料,这时已经做了好多了,被另一条拉校机时检测出来了。我被车间主任狠狠地骂了一顿,我不能有半点儿委屈。因为货是我领的,但排阻真的不知是谁家跟我弄错了,而这东西是需要用机器检测才能看得出来的。

那天,辛苦做出来的货要返工,这是很惨烈的一次返工。这个做错的产品是要放在药水里浸泡过后才能拿出来的,而且用过的所有原件都被报废掉。我在那个厂也就做到头了。我灰溜溜地拿了当月的工资走人,这是我最失败的一次。我非常想让经理为我换一个适合我的工种继续做下去。我发誓,今后,再也不管生产线了,我不适合做管理,我只适合做工人,或坐在写字楼里做那些体面的抄抄写写的工作。我把这次经历写成小说《哪里的天空不下雨》,发表在《珠江潮》杂志上,我第一次以小说的文体记载了这段心路历程。

同类推荐
  • 楚楚

    楚楚

    记者秋走下汽车,白花花的阳光扑面而来,一阵晕眩让他眯上眼睛,眼前飞起一篷篷黑的星星。秋想,这就是强烈吧,北方强烈的阳光。这种强烈不是南方的天地间所能感受到的,南方永远的绿色吸收了强烈,于是只剩了阳光,那阳光是温柔的和煦的。北方不同,北方干硬的黄土地是白的颜色,很少能吸热。秋想象,如果站在一个尖形的坑中,或许会被聚起的阳光烧焦呢。北方的阳光白得强烈,热得也强烈。没走出十步远,秋的额上已渗出茸茸细汗。这才是阴历的三月底,他从小生长在北方,满以为北方还是微寒的暮春,谁知太阳烈得已仿佛盛夏了。秋擦擦额头上的汗,发愁地向高远处麻点一样的贲家沟走去。
  • 芭贝特之宴

    芭贝特之宴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挪威,一对已经成年的姊妹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村子里,她们甘愿为宗教信仰而放弃世俗情感。后来,她们收容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女难民芭贝特。芭贝特幸运地获得了法国巨额彩金,为了回报这对好心的姊妹,她特别为她们及村民准备了一场丰富的晚餐,从她来到这个村庄到晚宴的过程中,整个村子开始慢慢改变。
  • 两次别离

    两次别离

    在这个世界上,灾难时刻都有可能发生。《两次别离》写的是人与灾难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灾难不会结束,它发生后就会与活着的人一起生存下去,用繁复的触须拖住灾难的经历者,寄生在他们身上,寄生于经历者的话语逻辑与心理逻辑之上。反映灾难的文学作品可说多如牛毛,但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似乎并不多,问题出在哪里?这使我不由得想起著名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所说,“我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终于明白,最基本的一点是,我们得有大诗人这种悲悯的态度与情怀。
  • 两只老虎(中篇小说)

    两只老虎(中篇小说)

    清时文人刘尔多,虽京都大试榜上有名,却始终未见朝廷加封,亦未见有识之士招募入僚。在京城散闲几年以后,被北疆的墨尔根域内的小县城,招做县衙的主簿,更觉无聊,放下公文,常与一些山客上大森林猎狩,日久天长,便有了奇遇。一日猎得一只狍子,在山中割了精肉,烤了,又喝得一壶好酒,就不觉醉了,在森林中穿行,误入死谷。见那里积雪如山,深秋季节,寒气袭人。又见两只黑物在雪地上僵卧着。
  • 贵人故事

    贵人故事

    西河大桥垮塌于强台风中。出事当晚大雨如注,风势凶猛。气象部门报称台风中心最高风力达十五级,为近年所罕见,本县不在台风中心登陆路径,风力略弱。但是关加成所在的后坑镇一带风力也有九级,比县城显大,且雨势强劲,大雨倾盆而下,满耳哗哗声不绝。后坑镇位于县西南部山区,距县城有四十公里路程,当晚这四十公里于关加成显得格外漫长。晚上九点来钟,有一个电话从县城挂到镇政府值班室找关加成。当时关加成跟镇里几个头头在会议室里商量事情,由于附近变电站出问题,后坑镇停电,靠会议桌上的一只应急灯照明。
热门推荐
  • 后来的木匠

    后来的木匠

    “很久的若干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后,如果还以为木匠就是那么一班子灰头土脸,提着装着刨刀、墨斗等等工具的竹篮,行色匆匆穿行于人群之中,脸上挂着劳动者辛勤汗水的家伙,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没有到过疑城。因为这个年代的木匠是最受尊重的白领,通常能被称为木匠的人总是经常被以各种各样的名义邀请在重要的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他们当然拒绝西装和领带,而穿着对襟的长衫,优雅地发表各种言简意赅的讲话。至于长衫的颜色其实是非常讲究的,疑城最有权威的民间组织——木匠协会对此有传之已久的明文规定,从黄色到黑色到灰色代表了三个层次的木匠,人们仅从该木匠长衫的颜色就可以确定他的技艺以及级别。
  • 重生之错位皇妃

    重生之错位皇妃

    如果一切可以有重来的机会,你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她,本是一府千金,却因错爱一人而失了性命!!她,本是一失足少女,却也因着一次的机缘巧合,得了上天许于她的一次,重来的机会!!最后,她成了她,为她完成在这世间弥留下的所有遗憾!!!他,本是一江郎才俊,却因着纵情自我的性子,毁了自己的大好光景!!他,本是一痴情种儿,却因着所谓的大是大非,而失了自己的心爱之人……“从我意识到:我不再是我的那一刻起,我便已是明了了自己身上的‘使命’!!!今生,也注定是要负了你的!!!!”
  •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大人很不相同,他们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给孩子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要帮助孩子,家长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待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难关。
  • 源世界心语

    源世界心语

    记录生活中的感动与感悟,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将它们寄与文字。
  • 再抚琴

    再抚琴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唯有痴心不变。茫茫星空,明月清风,闻生灵再抚琴。茕茕孑立,雁过留痕,自长叹,可曾到彼岸?
  • 这样吃最健康(精华版)

    这样吃最健康(精华版)

    均衡、合理的饮食是健康体魄的根基,而适当的食物补养也能起到医药的作用,缓解我们身体的种种不适,祛除潜在的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食物有时甚至比药物更有效,也更安全。本书告诉你——最健康、最营养的膳食结构;各种食物的“性格密码”等,最全面、最实用、最有效的食补,决定您一生的健康。
  • 绝世神帝

    绝世神帝

    中洲大陆三国鼎立,乱世纷争,人族势微,少年从大秦帝国边陲小城而出,走进天才如云的学院,踏入权贵遍地的帝都,鲜衣怒马天龙榜,一战成名天下知,北御魔族,西抗妖族,他的名字注定要永远镌刻在人族的光辉历史上,这是人族的时代,也是白枫的时代。
  • 终末之龙

    终末之龙

    他是最后的巨龙,却生而为人。十五年属于人类的温暖记忆,在被迫直面真相的那一刻化为刻骨之痛。这个世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然而……他们跋涉千里来到他面前,只为让他明白,无论要面对什么,他不会独自一人。
  • 贤夫请进

    贤夫请进

    (超爱《天降贤淑男》虽然完结了,但是我还是想把后续写一写。)“你们东女族的男子在未婚前不都是以清白为重吗?所以说,你要以后不许睡在我身边。”某女的神态很认真。某男听到这句话只是打个哈欠翻个身,“不是东女族的女子不都是以清白为重吗?我一直睡在你身旁,所以说要对你负责。不能离开。”听见季澈洵这么回答,顾念念忍不住笑了,锤他胸口,“你好坏。”“彼此彼此。”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