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200000001

第1章 许拜维艾尔论

马赛尔·雷蒙

要数说茹勒·许拜维艾尔(Jules Supervielle)所受的影响的人,可以举出拉福尔格(Laforgue),格罗代尔(Claudlet),韩波(Rimband),魏特曼(Whitman),罗曼(Romains),里尔格(Rike)等的名字来。例如他对于里尔格的默考,似乎帮助了他去使那隔离着生和死的墙板,变成尽可能地薄而且透明。然而许拜维艾尔却并不和他的师表中的任何一位相像。他是那么地不能以别人代替的,如果他不存在,如果他并不也对于新诗人起一种甚至比艾吕亚(Eluard),茹扶(Jouve)或法尔格(Fargue)更显著的有效的作用,那么人们便已经可以毫无困难地估量出欧战以后的诗歌的缺陷了。

茹勒·许拜维艾尔是轮回,万物变形,神秘的心灵感应的诗人。靠了这些,“同一成为别个”,靠了这些,万物在不可见之中起了交感,交换着它们的流体和使信;这样,“从最忠于土地的村庄中”,人们听到“珊瑚在海底里成长”。他是反纳蕤思论者(anti—Narcsse),忙于打破“自我”的囚牢,摆脱灵魂的小心的监视;他是“永恒地粗松”,无限地粗松,急切地愿望在野兽,水,石之中见到自己;他或许是从南美洲大原野(pampa)的长空中的一片风中,或是面着爆裂着繁星的夜,从南大西洋的一片白浪中生出来的。和那些超现实主义所愿望的相反,在他看来,宇宙是“无限地布着神经”的。他常常起着逃避自己摆脱自身这种愿望,但是并不是要摆脱人世,摆脱宇宙;正相反,他需要空间和时间,过去和未来,生和死,天界的广大的空虚,劫初的星云,以及“在沉默后面”带着一种震耳欲聋的声音织着的一切奇遇。

这种诗的大原动力,便是那对于世界和生存的形而上学的感情,便是形而上学的苦闷。但愿人们现在不要想象这是一种高傲的态度,一种泊罗美德(Prométhée)式的冲动吧。雨果向“绝对”放出去的铁甲骑兵的突击,那名为阿尔都·韩波(ArthurRimband)的“可怕的工作者”的渎神的活动,在一切形式之下的浪漫派的反抗——一直到超现实主义者们的反抗为止——这都和他的性情相差得很远。在他身上,没有什么是基督教或反基督教的;他对于上帝没有复仇的必要。这位诗人——囚徒是无罪的。他虽则会在必要时高声呼唤死者,但他却是柔和,亲密,委宛,谦卑的。他的礼拜动物是蜥蜴,他像它一样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窥伺着一个征兆,“而人们竟可以说他是以蜥蜴的方法思想着的”。为要拆穿秘密起见,最好是轻轻地走上前去,倾耳听着:

在场的人,说得轻一点,他们可能听到我们而把我卖给死你们把我的脸儿藏在树枝后面吧,让他们分不清是我呢还是世界的影子。

从许拜维艾尔的初期作品中,就散发出一种南美洲和海洋的大自然的未开拓的情感,一种逐波而进,漂运着海草海花,而终于成为一缕缕细长的水,来到沙滩上静止了的飘渺的诗情。一片波浪,那使海船左右前后颠簸的波浪,已经横贯在他的诗情中了。从那个时候起,许拜维艾尔就从来也没有完全重新找到坚实的土地过;如果他抬起眼睛来,那也不过是看看天心“像一枝樯桅的顶一样”地飘摇而已,那已不复是地理的而是宇宙的,有那改移为心灵的意象的星宿之运行和太虚之风景描映着的引力中的诗情,是被大风暴的不断的恐惧所动摇着,所颠倒着。在《无罪的囚徒》那个集子中,这种宇宙的诗情增添了一个新的积量,而且,虽则不断地仍以宇宙为主题,但却渐渐地蜕化成一种形而上学的诗了。从此以后,他甚至连银河的最辽远的涯岸也“使成为人间的”了,特别是什么都不死了,生物也不,回忆也不。往日的我们的一切,我们的感觉和我们的愿望,都追随着我们,四散在太空之中,像没有实体的形一样的,像抽象而不可见的模型一样的,像浸润着我们现在的生存,指导着我们的思想,并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激动我们的那种流体一样地旅行着。

哦,被我们常常和寂定混淆的,像雨中的墓碑铭一样地迷失在你们的微笑中的行动秘密的死者们啊,因为时间距离太长而姿势矫作勉强的死者们啊,……你们已医好了那血的病,那使我的干渴的血的病。

你们已医好了看海,看天,看树林的病。

你们已诀别了嘴唇,它们的理性和它们的接吻,以及那到处跟着我们而不安抚我们的手……可是在我们身上除了这和你们相像的冷以外,什么都不是真实的了……正如保尔·瓦雷里(Panl Valéry)到那安息着他的先人的马格洛纳(Maguelonne)的海滨墓地去默考生与死一样,茹勒·许拜维艾尔选了那有“不愿意生者和死者有别而垂倒了眼皮”流着的山涧的,他的祖先的城奥洛龙·圣玛丽,去用一种沉着的声音,歌唱他在生与死之间的大踌躇,以及那在他心头希望秘密地追随睡在地下的盲目的骸骨的,他的对于“生着石灰质的脸儿”的群众的谦卑而温和的请愿。

可是这位把手放到一支蜡烛的火焰上去证实自己还活着的梦游病者诗人,却绝不放松变形的线。他觉得什么都不是陌生的——但除了他那命令他舍己为人的灵魂。难堪的服从……他是那么深切地感到,所以便有一个深深的连带关系,把他和那在激流的底里生育着,蠕动着,飞翔着,翻滚着的一切,联合在一起:

石头,无名的伴侣,还是做个好人吧,柔顺下来吧,……白天,你是很热的,夜里你便很明爽了,我的心在你周围徘徊……一切都是从石头里出来的,甚至那在傍晚像思想一样回转着的鸟儿,甚至那些在空间的不可知的部分交换着闪电的兽和人的目光。正如需要过去和现在一样,许拜维艾尔也需要将来的创世纪。

那在千万年之后将成为一个还睡眼蒙目龙的少女的,珠蛎啊,玉蛤啊,我的贝啊,给我形成她,给我形成,让我给她的嘴唇和眼睛的诞生施着彩色……为要认识他的宇宙的祖国,为要获得那抵抗恐怖的安慰和保证,他正如需要人一样地也需要石和兽。

在那首题名为无上帝的诗中,我们看到了那已经“知道”身后的生活和身后的旅行是什么,或至少知道那由两只瞎狗领着路,坠入冰冷的太虚中去的那种旅行的开始和苦恼是什么的诗人的苦闷:

面有饥色的麒麟,哦,吃星的食客们,在野草的纷乱中寻着“无限”的牛,你们这些以为追获了他的猎犬们,你们这些知道他躲在下面的草木的根,对于我这个活活地迷了路,除了夜间的沙土以外更没有别的依靠的人,你们变成什么了呢?

可是大地还远着呢……在我近旁的天空使我苦恼又对我扯谎,他去夺了那留在后面的我的两只冻僵的狗,于是我听到它们的贫血的,寂定的吠声,群星聚集起来向我递过链条。

我可应该卑屈地把我的手腕向它们呈上去?

一个很想使人相信是在夏天的声音对我人性的疲乏描摹着一张公园的长椅。

天老在那里掘它的路,一声声鹤嘴锄的回音打到我胸头来了。

天啊,低低的天啊,我用手碰到你,我便弯身走进天的矿穴里去。

除非上帝是存在的……但却是一个不满足,不完全的上帝,做着世人的大长兄,没有能力对于那些“只是他的大苦痛的碎片”的生者和死者施行权力。

现在,许拜维艾尔似乎已走进了一段冬眠时期;他觉得那些宇宙的冒险太不可靠——甚至是空想的;他深信一个人随便想什么都会受罪,深信精神世界是像现实世界一样地真实——他真对于这两者有辨别吗?——深信人们可能在精神世界中酝酿大灾祸。还是隐藏一些时候,舍弃阳光,开拓这肉体,驯熟它,诊察这颗心并看见它的好:

血做的高原,受禁的山岳,如何征服你们呢…………回到你们的源流去的我的夜的河流,没有鱼,但却炙热而柔和的河流。

当代的诗不大有比这更动人的,虽则在这些诗中感情并没有为了自己而被歌咏;不大有比这更少知识气的,虽则在这些诗里知识从来也没有被戏弄过;不大有比这更近人性的,虽则在这些诗里诗人只希望和大地形成一种精神的共同关系。在另一方面,许拜维艾尔的神奇并不勉强我们走出生活,去看那脱离肉体的精神所给与它自己的夜间的节庆;他反而请我们回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血去,请我们在一种颤动的同情和秘密的悲剧的气氛之中,去和我们地上的定命符合。这种那么不大有教训性,而所表现的一切,又无一不是体验过的诗,有时候很像是科学在那它只能摸索前进的领域中为我们留着的,一种惊人的发现的先声。

(载《新诗》第一卷第一期,一九三六年十月)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黄土谣:西北风·文论集

    黄土谣:西北风·文论集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当代音乐艺术的基本格局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似,是现代与传统之对立、变革与保守之间之冲突,这一逻辑在更早的时候表现为“革命”与“守旧”之间之对立。尽管性质不同,但关于音乐艺术的基本评价皆是以时间逻辑为标尺的,谁在“新”的序列中占据了前沿,谁就占据了价值的制高点。而近些年来,这种时间之神话——音乐艺术之流动性特征——越来越不明显了,日益明显的则是空间之丰富性与差异性之展开、地方性与地域民族性之扩张。
  • 愿你优雅淡定,无需取悦这世界

    愿你优雅淡定,无需取悦这世界

    没有一味的说教,没有沉闷鸡汤,这里的每一篇能量暖文,都是你的朋友。朋友能做什么?听你诉苦、陪你哭泣、喂你吃药、给你温暖。给饱经磨砺却仍想硬着头皮走下去的你加把劲,给不知如何过好这一生的你提供友情提示。它想告诉你,伤痛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有些坑你注定会栽下去,但你还可以爬出来。你会在这里发现许多和你一样彷徨受伤的人,在这里找到一条适合你走出迷茫的路,在这里寻到一个治愈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拾起丢失的勇气。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每一次分开都要好好告别

    每一次分开都要好好告别

    这是一本可以让人读懂珍惜的书。人生就是不停地告别,与亲人、与朋友、与过去、与自己。面对每一次的别离,我们都要好好告别。因为每次分开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时,要心存感激,像第一次那样。书中记录了50余个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从这些朴实的文字中,可以让我们感悟到:不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有耐心并付出时间去探索、去守候、去珍惜。生命原本是一场远行,谁与你相知,谁与你相爱,谁与你相处,谁与你擦肩,都是一场美丽的缘分。缘在,珍惜。就算终有一散,也不要辜负彼此的相遇。
热门推荐
  • 十月怀胎知识一本通

    十月怀胎知识一本通

    本书使您远离孕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困扰,寻找怀孕的最佳答案,让十月怀胎成为您一生中一段幸福而美丽的经历,助您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十月怀眙知识一本通》向您阐释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所要知道并有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本书科学全面、指导性强、注重细节、送去关爱,为您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创造最佳条件。我们相信只要您用心就能做到,一定能将这特殊的十月怀胎经历变成人生美好的回忆,并能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 钱通

    钱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唳华庭

    凤唳华庭

    她曾爱的,屠她沐氏一族。涅槃归来,曾与地狱中与她并肩之人,却步步谋算。是谁失了心,又是谁动了情?且看她素手翻覆,扭转乾坤。
  • 巢林笔谈

    巢林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暗夜

    暗夜

    瑞香要到十二岁才有自己的名字。在此之前,她妈叫她丫头,她哥也跟着叫她丫头。那个时候,她妈已经有点疯癫,为了寻找抛妻弃子的丈夫,带着兄妹俩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衣衫褴褛,以乞讨为生。可是,在到达长江边的一个小镇后,这个目光呆滞的女人忽然变得清醒,坐在街角打了个盹后,毅然决定回家。然而,她已记不起家在何方,就扭头问儿子。儿子在地上睡得昏昏沉沉,他正发着寒热,一会儿冷得脸色发青,一会儿又热得满面通红。女人沉默了会儿,又问她的女儿。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 The Lady of the Lake

    The Lady of the Lak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无限之命运改写

    无限之命运改写

    以我意志铸就守护之盾,以我血肉斩断宿命之锁。穿梭于幻想次元,只为守护。历经苦难,不忘初心。那颗深爱着二次元的初心。本作为无限动漫流,希望众道友能够喜欢。(请看作品相关内容,不要说什么一个世界700多章了,我懒得分卷,我有罪。)
  • 荆楚岁时记

    荆楚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