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500000004

第4章 兵家代表人物(2)

公元前353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赵都城邯郸。次年,邯郸在久困之下已岌岌可危,向齐国求救。齐于是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孙膑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魏国因主力远征,都城十分空虚。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庞涓撤军邯郸,至桂陵时,遭到齐军伏兵截击,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变攻坚为击虚,变被动趋战为以逸待劳,变击敌有备为出其不意,成为历史上的经典战例。

公元前342年,魏国在国力恢复之后进攻韩国。韩国难以抵挡强大的魏军,遂派使向齐国求救。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仍采取攻其都城而必自救的战法,率军长驱魏境,兵锋直逼大梁。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一路上,他令军队逐步减灶,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上当,便丢下步兵,率轻骑精锐,兼程穷追。至马陵时,遭到齐军主力伏击,庞涓智穷力竭,拔剑自刎。齐军遂全歼魏军,俘太子申,取得了马陵之战的重大胜利。孙膑则以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不知所终。孙膑才华横溢,兵法造诣高深,治军以律,用军以谋,战功卓著,其军事理论,堪称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战争问题上运用的典范。后人曾有诗赞道:“孙子知兵,翻为盗憎;刖足衔冤,坐筹运能。救韩攻魏,雪耻扬灵;功成辞赏,遁迹藏名。揆之祖武,何愧典型!”

3.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楚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是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从初级军官靠不断建立军功而成为上将军,靠显赫的军功而留名青史,但其滥杀降卒也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他的上将军宝座,是安置在上百万人的白骨堆上的。

白起的职业军人之路,可谓扶摇直上。从参军到晋升左庶长,由左庶长到左更,由左更到国尉,不过十来年时间。这期间,担任左更的白起即带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一战,秦军大胜,韩魏两国被斩首的军士多达24万,同时还俘获了韩魏两国的总指挥官公孙喜,占领两国城池五座,白起也晋升到国尉的位置,而国尉仅次于将军。此后的白起,军事才能大展,战绩辉煌。

公元前293年,白起因安邑之战大胜再升为大良造。这一年,白起带兵攻打魏国,连取魏国大小城池61座。从这一年起,至秦昭王四十四年,29年间,他或与人一道带兵,先后攻下魏国的垣城,赵国的光狼城,楚国的鄢、邓城,特别是在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白起带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郢城,放火烧了夷陵,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凭着这些显赫的战功,这一年白起升任武安君。此后,白起先后攻打魏国,打败魏将芒卯,斩首魏军将士13万人;大胜赵将贾偃,将赵军将士两万人沉于河中;攻韩国陉城,斩首韩国将士5万,于秦可谓战功卓著,但杀伐残酷,令人胆寒。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将战争的矛头指向了赵国。先是派左庶长王龁带兵攻韩,占领了上党,接着王龁直接进攻赵国,赵国派出老将廉颇应敌。廉颇知道赵国与秦国相比,是敌强我弱,于是坚守不出。秦国丞相范雎使出反间计,使得赵国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坚壁战略,冒险带兵出击。而秦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为副将。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白起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令秦军诈败,暗伏奇兵,引赵军追击。赵括还真以为自己打了胜仗,带兵直攻到秦国城下。秦军坚守不出,暗中派主力断了赵军后路,又派五千骑兵支援,赵军被秦军一分为二,粮道被断。这时,白起又派出精兵袭击,赵军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军被围,又征发15岁以上男丁从军,全派到长平一带,完全阻断了赵军的给养补给道路。赵军断粮46天后,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所部四十多万人只好投降,白起把赵降卒全部坑杀,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与范雎结怨,加之身体有病和意气用事等原因,他的武运也就走到了终点。秦昭王屡次命白起统兵攻赵,但均遭拒绝。后来,秦军屡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令其带病强行出征,后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下而至此哉?”过了很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矣死。”于是自刎而死。

白起用兵,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较孙武的“穷寇勿追”不同,为求歼灭敌人而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同时,善于战前料算,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长平之战诱敌深入,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可以说,白起的军事艺术和作战实践,代表了

当时军事发展的最高水平。

(三)汉代初期代表人物

1.张良

张良(?—公元前186),字子房,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传为汉初城父(《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人。西汉开国元勋,汉初政治家、军事家。张良虽系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以军谋家著称,有“谋圣”之称。

张良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报仇雪恨,恢复韩国,变卖了全部家产,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后来在圯桥奇遇黄石公,黄石公为了考验张良的为人和才智,故意将鞋子掉在桥下,吩咐张良去拾上来,还叫他亲自跪地穿鞋,张良一一顺从照做,获得青睐。黄石公授给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成为秦末汉初的军事谋略家。

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率部投奔刘邦,烧栈道瞒项羽,修栈道度陈仓,屡次麻痹项羽,为刘邦的军事行动掩护。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被封为成信侯,成为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公元前206年,当时为沛公的刘邦率领义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他采纳张良的建议,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项羽进入关中以后,刘、项关系紧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强弱悬殊,危在旦夕。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战惨败,张良又为刘邦推荐反楚主将,明确提出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的计谋,牵制项羽,从而奠定对项羽的战略包围,继而终于打败项羽,迫其自刎。

西汉开国,张良被封为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提议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张良、萧何与韩信都被委以重任,但好景不长,刘邦就对这些旧臣怀有戒心。淮阴侯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相国萧何获罪下狱,张良深谙道家“柔弱胜刚强”、 “功成而身退”的道理,再不过问政事潜心于“辟谷”修道,从而摆脱了危机,善始善终地度过一生。

2.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公元前196年),江苏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西汉开国功臣,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作为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他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曾由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信早年家贫,经受了贫困潦倒、漂泊寄食、胯下受辱的磨练。公元前208年,他投奔项梁,参加反秦斗争。项梁阵亡后归属项羽,任郎中,曾多次献计,都未被采纳。刘邦受封为汉王后,韩信即由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管理粮饷,仍未得到重用。

韩信心灰意冷,乘月而走,丞相萧何策马月下追韩信,终于劝得韩信留下,并极力向刘邦保举:要想争夺天下,非有韩信不可。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后,韩信立刻向刘邦剖析天下大势,并向刘邦提出其分析和战略。一次,汉高祖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军队呢?”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十万人。”刘邦又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项羽分封诸侯后不足一年,齐国发生内乱,项羽于是亲率楚军北上平乱。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出兵东征,当时出征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韩信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道,自己却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偷度陈仓,很快便攻占咸阳,平定关中。

楚汉之争中,刘邦彭城惨败,兵退荥阳。韩信率兵在京城和索城(都在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退楚军,使楚军不能西越荥阳。同时,魏王魏豹附楚反汉,刘邦派韩信领兵攻魏,韩信出其不意地奔袭魏国都城安邑,俘虏魏豹。随后韩信率军击败代国,这时汉营调走他旗下的精兵到荥阳抵抗楚军。韩信继续进军,在井陉背水一战,以少数兵力击败号称20万人的赵军,虏获赵王赵歇,继而成功游说燕王归附汉王。

公元前204年,韩信在潍水对阵齐王田广和楚将龙且的联军,他连夜秘密派人将潍水上游堵起来,这样下游河水变浅了。次日,当齐楚联军刚刚走到河心,韩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泻而下的大水将正在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被大水卷走的士兵不计其数。韩信挥师追杀,齐王逃跑,龙且战死,韩信陆续平定齐地。公元前203年,韩信以齐地未稳为由,自请为假齐王(假,有代理的意思),以便治理。当时刘邦正受困于楚军的包围下,不得不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劝谏,封韩信为齐王。后来,韩信带兵会合刘邦,以十面埋伏之计大破楚军,最后迫使项羽撤退到垓下,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使楚军丧失斗志,项羽眼见大势己去,自刎于乌江边。

项羽死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并改封齐王为楚王,移都下邳。韩信就国后,经常陈兵出入,汉高祖怀疑韩信谋反,令人将其擒拿,韩信大呼:“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后来刘邦赦免韩信,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后巨鹿郡守陈豨反叛,韩信便与家臣密谋从内部袭击吕后、太子等人,但为人告发。韩信被吕后诱入宫中,在长乐宫的悬钟室中被杀,并株连三族。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先后指挥陈仓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每次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正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陈亮所说:“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而大量的战术典故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为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更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统帅,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一生无一败绩,为开创两汉四百多年基业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他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古代军事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同类推荐
  •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本书探讨了美国如何在两百多年中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的原因。
  • 太平天国:理想的幻梦

    太平天国:理想的幻梦

    发生在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不断被人们改写和重塑。出于不同目的的涂抹,让这段迷雾重重的历史更加混乱难辨。鸦片战争后的清朝内外交困,殆势已至,一世之雄,因之而起。洪秀全勃然而兴,开挖清朝的第一锨墓土。“西征”战役中,天才干将石达开,开启“个人英雄主义”的绝佳表演,继而“负气出走”。来自香港的“干王”洪仁玕,呈献《资政新篇》,却成一纸空文。杨秀清被杀,李秀成被俘,天京城内血如潮涌……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湘军,自筹饷,自练兵,最终消灭了太平天国,立下“不世之功”。太平天国运动十几年中,清廷、洋人、农民起义军各种势力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博弈,最终使得这一轰轰烈烈的“理想”运动化为一场幻梦泡影。洪秀全、杨秀清以及他们身后那些念着“天国”咒语的幢幢幽灵,在国人心中徘徊了一个多世纪。我们现在不需要武断肯定或简单否定地下结论,我们恰恰需要发自内心深处的冷静的审视,从昔日的破坏中寻找建设的起源,重新寻找逝去年代的精神体验。
  • 战国大司马

    战国大司马

    新书《赵氏虎子》求收藏、推荐《周礼》: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领略战国最惊心动魄的时期,诸国混战、百家争鸣。
  •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热门推荐
  • 星际平行与你互换

    星际平行与你互换

    阿兹星的大小姐墨朝朝,逃婚路上不幸飞船故障,与一个叫白月月的地球少女互换了身份?当强大的墨朝朝变成白月月之后,便开始她霸气的人生“放心,月月,我帮你出气!”当地球人的白月月便身成外星小姐,而且是正当婚礼,又会怎么样呢?一场新的人生也就开始了。
  • 养宠成夫:妖王大大的小萌妻

    养宠成夫:妖王大大的小萌妻

    凤凰一族小公主及羿之年,在外捡到一只白狐狸,带回凤凰山饲养。却不料这只白狐狸竟然是一只修炼成精的。吃她的,喝她的,晚上竟然还要霸占她的床?“死小白,快给我滚回你的窝去。”斜长好看的狐狸眼微微眯起,慵懒的说道。“不不不,还是你的床比较舒服。”
  • 后出阿弥陀佛偈

    后出阿弥陀佛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

    总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

    本书以不同的视角来诠释人生、奋斗、心灵、幸福,是一部用故事诠释人生真谛的成长必读书。本书力图营造一个轻松惬意的阅读空间,让读者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以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讲述不同的对生活对世界的观点和感悟,借此来修正读者的处世观点、完善对生活的态度,领略真情、自我鼓舞,于豁然开朗中去中寻求故事中所蕴藉的智慧和道理,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朗读者系列)

    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朗读者系列)

    《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收录近70位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名篇,周作人、郁达夫、朱生豪、普希金、裴多菲、塞尔努达……精选善本,经典词句,坐在温和的时光里,和爱人听风看雨!倾情撰写导读:文字深层解析、朗读情景提示。《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一书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剑王朝

    剑王朝

    自连灭韩、赵、魏三大王朝,大秦王朝已经迎来前所未有之盛世,强大的修行者层出不穷,人人都以身为秦人而荣,但丁宁,一个出身毫无疑问的秦国都长陵普通的市井少年,每天所想的,却是颠覆大秦王朝,杀死修行已至前所未有的第八境的秦皇帝。
  • 你好华年

    你好华年

    1999年,她16岁,在二中的开学典礼上,抚了一曲古琴的《高山流水》。她身上那股子冒着寒气的暖意,像三月里,化开冰山第一缕的清泉。少年他,站在冰雪里赏泉,皮肉似乎冻得有些麻木了。可在他的灵魂深处,再深处的纯白净土上。仿佛正在生长着?悸动着?沸腾着?燃烧着?是挠不到的痒?还是陌生的渴望……开学后,她干脆利落的拒绝了,所有少年的稚嫩感情。直到那天夜里,她像往常一样洗完澡,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了书桌前。打开练习册的瞬间,里面掉落出一张牛皮纸色的字条。上面用成熟的字迹,洋洋洒洒的写着:“秦瑟你好,我是华年。”
  • 我的AR女神

    我的AR女神

    别人家的AR都是增强现实,宫健的AR就是现实。带上AR眼镜女神便降临了,这是什么鬼?!不不,这是什么神?
  • 青春无用

    青春无用

    在《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中,丹尼尔的逃跑有400个理由。而在《青春无用》里,吴伟的空虚却没有任何借口。荒芜的街道,乏闷的课堂,四季更迭。他们生活于不同的年代,但青春让他们重复同样残酷的轮回。海边定格的画面上,他们的眼睛里到底是控诉还是思索,很难分辨。我们无比羞赧以至于对不起这两个明媚的字眼。